西山往事西山宅客小说,西山往事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小说:西山往事 作者:西山宅客 类型:现代言情 简介:一个弱女子,从小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奋斗。靠苦读书,成功改写命运,从农民成为城里人。却因各种天灾人祸,来之不易的成就,瞬间化为过往云烟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绝望心态?阴差阳错的二次择业,却于开心快乐的游玩中,赚得盆满钵满。是老天瞎了眼吗?不是。主人公这个曲折离奇的故事,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面临多大的困难,请记住,山重水复...

小说:西山往事 作者:西山宅客 类型:现代言情 简介:一个弱女子,从小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奋斗。靠苦读书,成功改写命运,从农民成为城里人。却因各种天灾人祸,来之不易的成就,瞬间化为过往云烟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绝望心态?阴差阳错的二次择业,却于开心快乐的游玩中,赚得盆满钵满。是老天瞎了眼吗?不是。主人公这个曲折离奇的故事,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面临多大的困难,请记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永不放弃,永不言败,才是王道! 西山往事

《西山往事》免费阅读

一大早,周富贵和黄翠兰两口子还睡在床上。

女儿俞敏站在床前,满头大汗,嚅嚅地、声音颤抖着恳求:“让我去上学行不行?”

周富贵说:“问你妈。”

母亲黄翠兰说:“问你爸。”

蚊帐是放下来的,两个大人相互推诿,看不见继父和母亲的表情。

俞敏说:“我保证周末回家,加倍做事。”

这里是某省S市Z县,桂树公社,菊花大队。

一年前,俞敏生父上山伐木,不小心被滚下山的巨木砸死。俞敏初二年级上学期没读完,辍学在家务农。

半年后,黄翠兰改嫁到隔壁公社,周富贵成了俞敏继父。

俞敏在继父家的生活很不开心。

当时的农村,还没有分田到户。乡不叫乡,叫公社;村也不叫村,叫大队。大家出集体工,按工分分配粮食。

周富贵再婚这一年,被乡亲们选为队长,为家为集体,每天忙忙碌碌,压力陡增。

八月底的一天,桂树中学的刘老师,来家访。刘老师是俞敏班主任,动员俞敏继续上学。

当时,周家堂兄周勇,也站在一边,见了这情形,悄悄怂恿俞敏:“老师来动员,是你唯一的机会,一定要争取。”

周勇在城里读高中,马上要高三毕业。俞敏被他的一句话点醒。

在继父和母亲都未明确表态的情况下,俞敏心急火燎,收拾两件旧衣服,同时怀着对姐姐周红的浓浓歉疚,不管不顾地,就要往学校赶。

俞敏走时,周红双手扶在堂屋拔栏门边,并不生气,呆呆地看着俞敏逃也似的离开。

二婚组合的家庭,人口多。周富贵这边三个孩子,黄翠兰那边一儿一女。

五兄妹中,周红是老大,初三没读完,辍学在家务农;周英是老二,在读初三;老三是儿子周军,成绩不好,降级继续读初一;俞敏排行老四,现在自作主张,要去读初二;最小的是儿子俞林,在读小学五年级。

七口人同一个锅吃饭,经济十分拮据。

俞敏的亲弟弟俞林,从小身体孱弱,经常生病,流鼻血,肠胃不好。不是这里痛,就是那里痛。隔三岔五要看医生。让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雪上加霜。

俞敏一走,家里煮饭、烧菜、洗碗、洗衣服、扫地、打猪草、剁猪草、煮猪草、喂猪,所有的家务活,都落在了老大周红一个人身上。仅是洗全家人衣服这一项,每天就要洗两大桶。

俞敏心想,将来一定要对周红好一点。

学校已经开学十多天。俞敏属于插班,重新从初二年级第一学期读起,班主任仍然是刘老师。

学校离家比较远,跑不了通宿,得寄宿。

俞敏什么也没准备。被窝、饭菜票、洗漱用具、课本,都是刘老师替俞敏张罗的。学费要四十二元,没钱交,暂时欠着。

整整一个月,因担心父母阻止上学,俞敏不敢回家。

家里两个大人则天天生气吵架,鸡犬不宁。黄翠兰看周富贵儿子周军不顺眼,关系紧张;周富贵看黄翠兰儿子俞林不顺眼,关系也很紧张。

尤其,黄翠兰十分看不惯周军吃饭时的吃相。其实,提起周军吃饭的战斗力,俞敏和俞林也都看不习惯。

周军吃饭时,象没吃过饱饭的牢里放出来的人似的,狼吞虎咽。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其他人一碗饭没吃完,周军已经吃完两碗。而且将菜里少得可怜的肉,全挑进自己碗里,不给其他人留。

等周军盛完第三碗饭,饭锅见底了,没有了。连锅巴都被周军全刮进了自己碗里。

靠挣工分换收入的年代,全家七口人,只周富贵和黄翠兰出工,粮食根本不够吃。基本上,每一顿,除了周军,所有人没吃饱,即便周军吃了三碗,可能也还没吃饱。

有一次,饭桌上摆了一小碗腊肉,周军那个眼疾手快,三下五除二,被他一人吃掉半碗。

黄翠兰看不下去了,脸一黑,生气地将剩下的半碗腊肉,“哐”地一下,全倒进自己碗里。

周军恶狠狠地鼓着鱼泡眼,瞪着黄翠兰,全家人都很尴尬。

还有一次,周末上山砍柴火,俞林不小心,从树上摔下去,伤了腰。

黄翠兰央求周富贵把俞林背下山,去医院。周富贵根本不搭理,自顾自忙活别的去了,大有让俞林自生自灭的架势。

黄翠兰只好边流泪,边自己背着儿子下山。

这样,大家都心生恨意,矛盾越积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