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折黄梅戏 满座皆青衣》小说章节目录冯素珍,李兆廷全文免费阅读

小说:一折黄梅戏满座皆青衣 小说:都市-日常 作者:炫赫门 简介: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哇好新鲜哪......一折《女驸马选段》燃爆观众席。一位老人却是破口大骂,这是戏曲? 角色:冯素珍,李兆廷 《一折黄梅戏满座皆青衣》第1章女驸马选段:为救李郎离家园免费阅读 北河市,第三届《发现国粹》大型节目,已经进行的如火如荼。节目组的评委,几乎都是当代的有名艺术家,据说其艺术造诣...

小说:一折黄梅戏 满座皆青衣 小说:都市-日常 作者:炫赫门 简介: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哇好新鲜哪......一折《女驸马选段》燃爆观众席。一位老人却是破口大骂,这是戏曲? 角色:冯素珍,李兆廷 一折黄梅戏 满座皆青衣

《一折黄梅戏 满座皆青衣》第1章 女驸马选段:为救李郎离家园免费阅读

北河市,第三届《发现国粹》大型节目,已经进行的如火如荼。

节目组的评委,几乎都是当代的有名艺术家,据说其艺术造诣和鉴赏能力都是担得起国内一线水平。

此时,就在评选现场,一个头发有些灰白,面相清瘦的老人正坐在评委席上。

虽然看上去年事已高,但是其精神状态和整个给人的气质却是相当的好。就像是老一辈的传统艺术家那样——清、刚、真。

但是如果人留心,就会发现这个老人,不仅是这一期皱着眉头。而是从最开始的第一期,就一直皱着眉头。

节目组能请动这位老先生,当时可是以发现国粹和弘扬国风的组办理念来交流的。可是到了现在,评选已经过去了很多场,他硬是没有看到一个真正的完全契合国风国粹的好表演,好节目。

唱戏的发不准腔调,不说扮相了,连最起码的基本功都不扎实。

唱歌的都是来出风头,表演的还多是KTV的流行歌曲。

还有那跳舞的,穿着一身什么古装上台就开始各种扭胯摆腿。老先生本以为,就算是重在参与,起码也挑个国风国舞这样的吧。

至于传统的一些民间乐器,更是弄的人不敢直视。

古筝弹的不像古筝,二胡拉的不是二胡。

古筝改竖琴,二胡拉野蜂飞舞,这能老一辈的艺术家气死了都。

好像上台来不炫耀一下自己的中西合并的技巧,就没人知道他们的成就一样。

可即便如此,台下的观众掌声如雷,叫好声和口哨声响成一片。可是观众毕竟是观众,能听懂其中专业门道和技巧的人,并不多。

可是最让老人难过的是,身边的两位年轻评委,原来以为他们是国粹国风新一代的接班人的时候,没想到现在也跟着一起起哄抓瞎。

这算什么?

老先生只能轻轻的摇头叹气,心中不知,这两位年轻的评委是为了节目效果,还是真的不懂什么的叫国粹国风。亦或是自己真的老了,和时代脱轨了?

但是,看着这一左一右的两位青年演员和当红歌手,一个大马金刀,一个翘着二郎腿的架势,他实在无法说服自己,这是有专业素质的两位年轻艺人。

在老人的记忆里,不说那成名的角儿。单说那能登台亮相赚吆喝的新人们,哪一个不是一个眼神,一个身段,一身本事和气质,完完全全把自己演成了戏里的人物。

台前幕后,架势派头,规矩礼仪那是一刻也不敢放松,更不敢放肆。为的就是对得起自己的十年八年苦练的本事,和教导自己的师门兄弟的脸面。

甚至就连那些走唱卖艺的流浪班子,那个个都是真本事,更别说那从小养成的一股子精气神了。

可是现在呢?

从台上的选手,到评委席上的评委,个个把自己包装的漂漂亮亮,但是哪里有看到的一点真正的国风?

为什么很多老艺术家都看不下去?

因为他们放眼望去,遍地都是妖风。

如果现在不是因为这档节目正在做着现场直播,这位国师大戏剧学院教授,有着“冀州一柱”之称的孙异人孙老爷子,早就怒拍桌子,起身离开了。

就在这时,一身红底金纹旗袍的女主持人满脸微笑的登台。

“接下来要登场的选手是,17号——冯静文,带来一曲《女驸马》选段”。

主持人话音刚落,台下观众席上,已经掌声如雷,叫好声一片。

而一直皱着眉头,一脸严肃的老先生孙异人,难得的舒展了一下皱巴巴的面部肌肉,嘴角也带上了几分欣慰。

好不容易,好不容易才等到这么一场国粹曲目。

老先生因为出身的原因,很小的时候已经跟着某位大师辗转全国各地,对京剧和相关的器乐可以说的从小表现出了超越常人的天赋。

用他师父的话讲,这是祖师爷赏饭吃。

后来也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国师大的戏曲方面的教授。

对于戏曲,自然是行家里手。

这一处女驸马,可是黄梅戏传统项目上相当有分量的一出大戏。

而黄梅戏能成为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列的“五大戏曲剧中”,后人还真的感谢它鼻祖——刑绣娘。

黄梅戏鼻祖:刑绣娘,本名秀莲,因会挑花秀朵,后改名绣娘。生于乾隆十四年,卒于嘉庆二十三年(1749-1818)。黄梅县孔垄镇刑大墩人。出身贫寒,只有聪明伶俐 ,御赐“黄梅名伶”墨宝一副。

......

......

这主持人报幕,确定没报错?

什么一曲,这《女驸马》光是选段都《春风送暖到襄阳》、《民女名叫冯素珍》、《谁料皇榜中状元》、《千里救夫百闯难关, 智勇过人再现精彩传奇》、《眉清目秀美容貌》、《恭喜你少年得志》、《我本是家中一婵娟》、《情深似海》、《洞房选段》这么多。

别说是整个《女驸马》一般人一口气唱不下来,就单是一个选段都够考验功底的了。

而且如果老先生猜得没错,冯静文多半要唱的是《为救李郎离家园》这一段,因为这一段是传唱极广,极受大众喜爱的。

想必观众这些掌声雷动的观众们也是和他一样的想法。

“看来这节目组也不太懂戏啊。”老先生心中暗暗想到,但是这个也没必要太过追究。

说来,这个《女驸马》也是在黄梅传统剧《双救主》上加以艺术改编而来。

说起来也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古装戏,戏文里讲的是鄂襄之地发生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冯素珍冒死救夫,经历重重曲折,终于如愿一场,成就了美满姻缘的故事:

民女冯素珍自幼许配李兆廷,后李家败落,兆廷投亲冯府,岳父母嫌贫爱富,逼其退婚。冯素珍花园赠银李兆廷,冯父撞见,诬李为盗,将其送官入狱,逼素珍另嫁宰相刘文举之子。

冯素珍男装出逃,在京冒李兆廷之名应试中魁,被皇家强招为驸马。花烛之夜,素珍冒死陈词感动公主。

通过女扮男装冒名赶考、偶中状元误招东床驸马、洞房献智化险为夷等一系列近乎离奇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戏剧情节,塑造了一个善良、勇敢、聪慧、活泼的古代少女形象。

后世编改后的版本呈现多样化,但是仍然一梅派居多。

《女驸马》中的冯素珍走的是青衣行旦扮相,多是以说、唱为主。而光是这个扮相的流派就有七八种之多。

其中,黄梅戏的青衣和京剧梅派青衣有着少许不一样,而这个“样”,说的就是台风。

京剧青衣,端庄大气,雍容华贵。

黄梅戏青衣,淳朴流畅,活泼生动。

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于“样”的要求。不但是把戏中的人物,十分贴切的表现出来,还要通过“样”,能把围绕角色的一切事、物呈现在观众面前。

就是说,哪怕舞台上仅仅只有“冯素珍”一人,观众也可以通过他的动作的身体姿态来联想到她是在“依栏望月”还是“垂头思乡”。

甚至你能从她的表情和动作、眼神、步伐之中看出,角色的心情是高兴还是悲伤。

只不过,这老话常说,台前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随着时代的发展,梨园行当里不说有真本事,就是能够担得起“旦”角的,都是越来越少。

更别说一些失传的曲目行当了。

现如今,就是戏曲中的武戏,几乎都没有孩子们肯下功夫了。男性角色的更是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至于文戏,这基本功底子,不论从身段还是强调发声,更是一代不如一代。

所以,能让这6、70岁的孙老先生挑不出毛病的的,也就是有“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之称的荣王府,边儿上的那处园子了。

可偏偏那老班主不知怎滴,就金盆洗手退出了梨园行。

接上来的小班主,倒是有一口唱旦的好嗓子,可惜当时上次遇到他的时候他还没出师,仅仅听他哼唱过一段。

现今也不知道那小班主还没有没有在老荣王府那边,更不知道那戏园子还有没有开箱鸣锣。

就为这,当时那一片儿的不少老戏迷,还恼怒了好久。就因为听惯了老班主的嗓子,再听其他的,已经找不出味道了。

大多数的戏班子,讲究个“子承父业”,这里的子,可不是单指儿子,而是很多打小就收到门下的儿徒弟。

如果师傅看中人品和天资,多会以父子般的方式将戏班和一身本事传承下去。

“唉,真是遗憾,现在既听不到老班主的嗓子,也不知道小班主的动静。”孙老先生心中着实有些无奈。

也正因为如此,老先生对这个《女驸马选段》更是充满了期待。

泱泱华夏,地大物博,人才辈出。

五大戏曲虽说比之以前,已经凋零,但是底蕴还在。说不准还真会出一个黄梅剧种的奇才,如那严大师一般,对这戏曲进行优秀的艺术加工。

......

伴着经久不息的掌声,那名冯静文选手,终于登场。

还没开唱,孙老先生已经惊讶的瞪大的了双眼,上下不住的打量上台的“冯素珍”的扮相。

一身大红的状元袍子,胸前和颈部处绣着金色的花簇团彩纹。

一双宽大的水袖,过手六寸,反屈至肘。

头上戴着状元郎的双翅乌纱帽。

这行头,可以说是相当的精美了。

台下的观众也是呼声高涨。

只是等着孙先生的目光望向那人脸蛋的时候,原本微笑的面容,顿时就僵住了,甚至双腮处的咬肌都绷紧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