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谋世 小说:历史古代 作者:作者很萌 角色:何光洪,煊帝 简介:武朝中期,煊帝无心朝政,痴迷修仙问道,以求长生。庙堂之上,权臣当道,各方势力尔虞我诈,百姓苦不堪言。谢洵行走于这浑浊的世间,只见满目疮痍,势要荡尽这世间得的浊气。大殿之上,谢洵手持刀剑,昂首立于煊帝面前,“皇爷爷,这位你是让还是不让。” 书评专区 《谋世》最新章节全文阅读免费阅读 煊帝十七年,京都连降半月大雨,似要冲散空气中弥漫...
书评专区

《谋世》最新章节全文阅读免费阅读
煊帝十七年,京都连降半月大雨,似要冲散空气中弥漫的血气,浓厚的血腥味却丝毫没有消散,气氛压抑的让人无法呼吸。
一夕之间,原本熙熙攘攘的街道陷入死寂一般,路上仅有的行人步履匆匆,似是在逃避着什么似的。
空荡荡的大街上,一年轻男子怀中抱着一个幼童急匆匆地向城门走去。
幼童蓬头垢面,衣服上布满脏污,像个受惊的小猫一样,蜷缩在男子怀里,双手始终牢牢地抓住男人的衣服。男人将他紧紧搂在怀里,小声安慰着。
“站住,要去哪呀这是?”城门的守卫像模像样地跨着刀,大摇大摆地走过来,挥手拦住了二人的去路。
“禀告二位官爷,家里孩子病了,出城去寻个郎中!”年轻男子一边点头哈腰,对着官差客客气气地说道,一边悄悄将幼童的头向自己胸前移了移,试图把他的脸完全隐藏起来。
“出城寻个郎中,难道这城里的大夫都死了不成。”官差毫不客气地说道,满脸狐疑地上下打量着男子,说着还强行将幼童的脸从男子胸前扭了过来,
只见幼童眼神空洞,脸色发白,毫无生机可言,当真一副害了大病的模样。
男子心疼地赶忙重新将幼童搂在怀里,轻轻抚摸着额头,细心呵护着,
再抬起头,眼神早已没了刚才的唯唯诺诺,抬眼怒视着面前的守卫,眼神中杀气毕现,似乎下一秒就要生生将对方的脖子拧断。
这守卫也是个欺软怕硬的家伙,见男子这副神色,又全身破破烂烂,确实没什么油水可捞,便挥挥手放二人离去了。
城外,男子寻了个阴凉处坐下,见四下无人,将手指放到嘴边,一声清脆的口哨声传出。
倏得,周围的树枝一阵晃动,一个身穿黑衣的男子便出现在树林里,跪倒在男人面前。
“卑职叩见将军。”
“不必多礼,时间紧急,马车可备好了。”
“回禀将军,一切都备好了,卑职带您前去。”
男子抱着幼童行至马车旁边,撩开帘子,将他抱了上去,贴心帮他换上了早已备好的干净衣物,又细心叮嘱了几句才依依不舍地下来。
“去吧,你大哥那里我已安排妥当,一路上请务必小心谨慎,一切就拜托你了。”
黑衣男子重重地点了点头,“定不负将军所托。”说罢便驾着马车离开了。
男子朝着马车离去的方向,弯腰伏首,恭敬地作了个揖。
前路艰险,愿君平安。
男子转身直视着皇宫的方向,眼里似有无穷的怒火要蹿了出来,誓要烧尽那个无情的地方。
前日,子夜时分,未央宫大乱。
煊帝梦中数千木头人持木棍向他袭来,遂持剑砍去。殿内伺候的一众内侍慌忙逃散,忽听一声惨叫,一小太监人头落地。
煊帝方从噩梦中惊醒,让人将小太监尸首匆匆收拾了,便急召钦天监监证何光洪进宫。
何光洪官居正五品,却并非科举入仕。本是街边一靠给人算命谋生的神棍,不知撞了什么大运,得贵人赏识,举荐入朝为官,
此人也是机灵,没有几年便混到了钦天监监证位置,煊帝近来痴迷修仙之术,他靠着那点不入流的本事,甚得煊帝欢心。
深夜,何光洪正在酣睡之中,忽听陛下急召,慌忙起身,一众女婢听到声响,连忙前来伺候老爷洗漱更衣。忙乱之时,有小厮来报,“门外有客到访。”
何光洪此时心烦意乱,满脑子都想着进宫如何应付交差,哪有心思见客。便说道:“没看老爷我这儿正忙着呢嘛,让他滚。”
“何大人真是好大的官威。”
只见说话之人,身披黑衣斗篷,虽掩住了面容,但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的气息无不透露着此人身份尊贵,出身必定不凡。说话间,便径自落座屋中主位。
何光洪此时哪还有刚才的嚣张,忙亲自奉茶请罪,一脸谄媚相。
来者看他这副模样,便起身将其扶起,开口说道:“深夜前来,确实叨扰了。”嘴上虽这么说,眼神却是满满的嫌弃。
屏退奴仆,二人商谈片刻,何光洪便匆匆进宫去了,
夜静的可怕。。。。。。
持罗盘一番测探之后,何光洪惊恐万分,慌忙下跪,答道:“陛下所做噩梦乃是巫蛊之术所致,经微臣方才查验,蛊气源头所指乃是宫中正东方位。”
正东方位,太子居所。
煊帝即刻命近身护卫李卫前去搜查,竟真的从太子书房搜出一木偶。竟刻着元帝生辰八字。
太子谢据瘫坐在地,顿觉昏天黑地,不知如何为自己辩解。
巫蛊之术,圣上大忌。
凤鸾殿内,皇后闻讯,来不及梳洗便赶至未央宫,尚未踏出宫门,便有侍卫拦住去路,:“娘娘请恕罪,陛下有旨,皇后今夜不得离宫。”
虽贵为皇后,皇上却已有数年未踏入这凤鸾殿半步,色衰则爱驰,爱驰则恩绝,任你高贵为皇后也逃不掉这深宫女人的宿命。
皇后像是癫狂似的喊道:“父要杀子,父要杀子,我的据儿,娘救不了你呀,你的父皇他心好狠,好狠。”说罢,一口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素衣。只觉天旋地转,倒下,便不醒人事了。
太子这里早已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身边近臣吴良提议先将李卫关押,命太子卫队披甲持兵护卫太子府,等候太子傅前来再从长计议,太子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急忙应允。
吴良转身离去,脸上闪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奸笑,转瞬便散去。
不消片刻,太子傅赶来,见太子卫队枕戈坐甲,一副备战的模样,大呼:“殿下糊涂,当今陛下生性多疑,暂时被奸佞小人所误导,你本应该立刻去向陛下解释,陛下念及骨肉亲情定会派人查出真相,披甲持兵则会让陛下误会殿下巫蛊不成,妄图造反,乃是下下策。”
方才说罢,外面已是刀光剑影,杀成一片,太子力孤势弱兵败,自刎而死。
一夜之间,太子卫队全部战死,整个太子府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宛如人间炼狱。
世人不知的是,此时太子府一处密道之中,太子年约四岁的幼子,得一忠仆庇护,躲过了这场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