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恶鬼,请叫我地狱功曹 小说:悬疑 作者:斑马睡着了 角色:吴成地狱道 简介:六道地狱,有巨大的腰斩台,有滚油翻腾的铁锅,有无边无际的刀山。有鬼卒拉拽着铁锯,将生前恶贯满盈的厉鬼锯成两半。一代道门天师,四方赚取阴德,斗女鬼,诛邪煞,大刀砍僵尸。“专管阴阳不公事,哪里有鬼哪有我。”他要在地狱之中,谋得一官半职…… 书评专区斑马睡着了:欢迎新老朋友捧场,有问题和建议可以在下方发表评论 《恶鬼,请叫...
到了迎宾殿外,便有小辈分的道士眼尖跑了过来。
“小师叔,今天是您来给香客解字吗。”
吴成认识他,道号元生,为情所困,百般拉扯不清,索性在去年来到了玄武山修行。
元生打了个稽首,恭敬地接过吴成背上的木箱。
“我也不想,你师公吩咐了,所以就赶过来了。”说到底,吴成也不清楚师父为何突然让他来做这种闲差,按理说临近下山,应该给吴成放几天假才是。
听见吴成的嘟囔,岁数上略为年长的元生忍不住偷笑。
“笑什么笑,再笑罚你去扫茅厕。”吴成面色一板,朝迎宾殿内走去。
“别啊,小师叔,您之前可是答应教我五雷决的。”
元生一听,立马急了,背上木箱,赶紧去追吴成的脚步。
吴成闻言,顿顿了身形,扭过头有些疑惑地看向元生∶“有吗,什么时候?”
“小师叔,您两个月前可是亲口说的,”元生一脸悲愤,“您说帮您洗衣物,就传授我五雷决,您可不能出尔反尔……”
元生心里苦啊,想到自己足足给吴成洗了半个月的衣物,今日好不容易见到了吴成,现在看来,这位辈分高的吓人的小师叔,似乎都不记得了。
好像还真有这么回事……
吴成老脸一红,元生不提,他都忘了这茬了。
“白日里要忙抽签解字的事,这样吧,晚上我就教你五雷决的手印与法诀。”
“好,好,多谢小师叔!”
一想到那能凭空召唤一道旱天雷的通天手段,元生就亢奋的不行。
终于能接触五雷决了,那背着将近五十斤木箱的脚步,不知不觉也轻快了许多。
迎宾殿内,早已坐满了修行早课的道士。
玄武山虽说没落,但作为传承千年的古派,山上的弟子却也将近有数百之众。
他们中大多是事业不顺,看破红尘,亦或是孝道已尽,了无牵挂,中途来到了玄武山。
除去几位师父辈和三位下山多年的师兄,吴成辈分便是最高的,加上一身道法渐至佳境,自然也积累了些威望。
看见吴成走进来,道士们放下手中正在阅读的典籍,齐声问好。
吴成嘴角带着微笑,摆了摆手,示意不用管自己。
穿过做早课的前殿,便是迎宾殿正殿,吴成脸色也变得庄重严肃。
这里供奉着三清始祖等多位道庭天尊,享世人香火,是玄武山最气派的大殿。
粗壮的信灵香只要点燃,足以烧上一天。
与其他宗派不同的是,玄武山自建派以来,从未设立过功德箱。
拜三清始祖,不需要执五体投地大礼,世人所言的额头抢地,不过是显密两宗定的规矩。
在道庭中,当以站立姿势,澄心存神,敬对天尊祖师,再执稽首礼。
元生站在一旁看着吴成拜祭祖师,脸上的热切始终不曾衰减。
那可是五雷决啊,只有经过师长辈的允许,外门弟子才能学习这一玄武山法诀。
至于元生为何对它如此念念不舍,还得归咎于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他进山砍柴回来,途中经过吴成的住所,正巧碰见吴成修行五雷决。
在目睹吴成手印落下,一道天雷将岩石炸成两半后,元生彻底目瞪口呆。
世界上竟然有这种难以解释的神秘力量,完全颠覆了元生的认知……
当吴成拜完,转身离开正殿时,元生才收回思绪,赶紧跟在吴成身后,侍奉左右。
多了这么个跟屁虫,吴成也是大大的无奈,玄武山的五雷决不是随便来一个人就能学会的,大多数玄武山弟子就算按正确的方式施展,别说召出天雷诛邪了,有个火星都无比困难了。
算了,指点他一下也没什么,吴成略作思索,最终还是没将这盆冷水泼出。
随着日上三竿,香客渐渐多了起来,整座迎宾殿都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吴成接过元生搬来的太师椅,端坐在大殿门前的松树下。
元生像是有使不完的气力,搬完了椅子,又搬来了一张木桌,将吕祖灵签摆放整齐,还备好了笔墨纸砚。
吴成屁股刚挨椅子没多久,便有一个老阿婆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朝他走来。
“老人家,要问签吗?”待老阿婆坐下,吴成露出善意的笑容。
老阿婆年逾古稀,穿着简朴的蓝布衣服,手臂的皮肤如松树皮般粗糙,一看就是辛劳大半辈子的可怜人。
老阿婆张了张嘴,露出零星的几颗牙齿,语速很慢∶“仙长,我能给我儿子求个签吗,他入伍边疆两年了。”
“当然可以。”吴成耐心地听她说明来意,点了点头。
将装着一百根吕祖灵签的木筒放在身前,摇晃打匀后,吴成示意老阿婆可以选签了。
看着暗红的灵签,老阿婆抬起的手微微颤抖。
儿子走后,一封信也没寄回来过,就在昨晚,她做了个噩梦,梦见儿子在执行一次任务时被子弹打中,嘴里大口吞吐着鲜血,喊着母亲……
想到这里,老阿婆没有继续取灵签,而是收回手擦拭了一下眼角混浊的泪水。
看来老人家是遇到什么糟心的事了……
吴成心中渐渐明朗,静静地等老人擦拭完眼泪,才缓缓开口∶
“老人家,令郎边疆从军,定然会受紫薇大帝庇护,遇事也能逢凶化吉。”
老阿婆点了点头,从一百根吕祖灵签中抽了一根,递给吴成。
吴成欠身接过灵签,细细看过几眼后,将上面的签文向老人念出∶
“秦昭王连城求赵璧,椟藏无价宝和珍,只管他乡外处寻,好似将灯来觅火,不如安静莫劳心。”
“仙长,是坏签吗?”老阿婆听不懂签文,连忙询问吴成,泛红的眼底之下,是一抹浓浓的不安。
吴成爽朗一笑,摇了摇头∶“老人家,这根‘秦王求璧’可是上签,令郎一切安好,您可以放心了。”
“呼……”
老阿婆长长松了口气,似乎要将一晚上的忧虑吐出。
“另外,签文还有归期的暗示,您儿子服役两年,最近一段时间就要退伍回来了。”
吴成将灵签如实剖析完毕,心头也涌现一抹感动。
“啊,仙长,你说的是真的吗!”
老阿婆干枯的双手重重拍在一起,兴奋的情绪溢于言表。
“三清脚下,绝无戏言。老人家放心,是真的。”
吴成再次出声肯定,右手朝下巴处捋去,却尴尬地发现自己还没蓄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