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蒙台梭利笔趣阁(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蒙台梭利小说)-《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蒙台梭利》免费阅读全文

小说: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小说:其他小说 作者:蒙台梭利 角色:蒙台梭利奥特曼 简介:本书将在最大程度上向父母展示孩子在各种敏感期的表现,并为父母提供应对孩子敏感期的科学对策本书分8章,即孩子的8大敏感期,分别为: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书写与阅读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在孩子的这些敏感期内,父母应该尽... 书评专区 从1...

点击阅读全文

(第三节)感官敏感期(0—6岁)


从出生起,婴儿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了解事物,熟悉环境。3岁前,幼儿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遭事物;3-6岁时就更能具体地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中的事物。在感官敏感期内,孩子会用口来实现对味觉和触觉的认知,会把他能拿到的一切东西都往嘴里放,还会吃手;他还会冷不丁地咬人,打人,当然,这些行为都不是孩子学坏,并非是恶意的表现;他还会喜欢抓软东西、扔东西、用两只手捏东西,特别喜欢玩水、玩沙,这些都是孩子用手感知和探索事物的具体表现。

1.眼睛:孩子刚出生时会对明暗相间的地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会盯着看(0-0.5岁)

--对刚出生的孩子来说,黑白相间的地方比彩色气球更有吸引力,可以有意识地激发孩子的视觉感知能力

很多父母也许会认为,刚出生的孩子应该对彩色的东西更感兴趣,比如彩色气球,彩色的花朵、图片什么的。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孩子恰恰对这些彩色的东西不感兴趣,反而会对明暗相间的地方特别感兴趣,他们会盯着某个影子看半天,也会对透过树叶缝隙的斑驳的光点产生极大的热情……这一切都表明,孩子对明暗相间、明暗反差比较大的地方特别敏感。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琳琳刚出生的时候非常安静,几乎不怎么哭。她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但有时候会在梦中惊跳。为此,妈妈有些担心,甚至是恐慌,妈妈想:"女儿从妈妈的肚子里来到这个世界,她一定很恐惧!"

但是,很快,这位妈妈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孩子老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某个地方看,要不就是睁大眼睛看台灯投在墙上的影子,要么就仰起脸来看投在天花板上的某个影子,而且看得很专心,几乎是一动不动。有时候,妈妈就抱着女儿改换一下位置,但是,紧接着女儿就到处寻找,直到她找到那个影子为止。

一个月后,琳琳对黑白相间的地方就不再感兴趣了。

故事2:

一位妈妈抱着自己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儿子在阳台上晒太阳,她发现儿子在她怀里老是瞅着阳台上那一大株绿色植物,且看得特别专心,眼睛都不眨一下,一点也不哭闹。妈妈感到有点奇怪,心想:"儿子看个绿色植物也这么入迷,这么沉稳,以后可能会成大事哦!"

第二天,妈妈又抱儿子在阳台上玩,儿子还是盯着那株绿色植物。这时,妈妈也好奇地在孩子的角度顺着孩子看的方向看去,这才发现,原来,透过绿色植物的缝隙,可以看到阳光投下的斑驳的光点。那些光点和绿色植物的叶子正好形成了比较明显的明暗的对比。儿子就是被它们吸引住了,妈妈这才恍然大悟。

故事3:

宝宝已经3个月了,爸爸妈妈已经开始对他进行早期教育了。这不,妈妈下班回来,在路上给孩子买了几个彩色气球,心想:"彩色的气球一定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锻炼他的视力!"可是,当把彩色气球拿到孩子的面前时,孩子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兴趣来,甚至没看两眼就把视线移开了。这让妈妈感到很纳闷。

巧的是,那一天,爸爸下班回来,手里也拿了两只气球。不过,这两只气球可不是彩色的,而是白色的,上面还有一些黑点,就像斑点狗一样。当爸爸把气球拿到孩子面前时,孩子竟然非常兴奋,伸手就去抓,抓到后,自己躺在小床上独自乐呵呵地玩了起来……

敏感期分析

不可否认,刚刚出生的婴儿会对光很敏感,很痴迷。虽然他们的视力不是很好,但却可以看到一个明暗相间的、模糊的世界。对刚出生的孩子来说,这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对此,有教育专家指出,这就好像经过一个长长的黑暗的隧道,在隧道的尽头,出现了一个光点。因为是在黑暗中,这样的一个光点显得分外明亮、奇妙,更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当光点逐渐变大,直到变成光明,把孩子包围后,孩子就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他对光的敏感期就过去了。这个过程给孩子带来了愉悦感和持续的满足感,孩子也会从这个过程中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

再回到对光的敏感期上来。最开始,孩子的眼睛是对黑白相间、反差较大的地方感兴趣,而不是成人想当然地认为的彩色气球等。这就是故事3中为什么孩子对彩色气球无动于衷而对黑白气球非常感兴趣的原因。

如果仔细观察,孩子还会对从门缝中透过来的光线感兴趣,他会凝视那束光线,甚至是想爬过去抓光线。在孩子的眼里,那束光线就代表快乐。就像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在他的著作《约翰?克里斯朵夫》中描写的那样:"从黑暗墙壁上高高的窗户射进来的光线,给婴儿带来第一个惊喜和欢乐。"

当然,孩子还会对放大的黑白照片、一件黑白条的衣服、一块黑白相间的布或纸张等感兴趣。这些也都比较容易吸引和维持孩子的注意力。

引导小妙招

1.重视对孩子视力的开发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视力自然而然地就会发展起来,根本没必要去有意识地开发孩子的视力。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无论是动物还是人,在生命的初期,大脑和脑功能都还处于构建的过程中。也就是说,各种感觉,如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嗅觉等都与大脑中相应的神经中枢联系在一起。只有建立了联系,各种功能才会正常发挥作用。

如果一个孩子出生后就被蒙上眼睛,那他的眼睛就没有机会跟大脑中特定的神经中枢建立联系,大脑中主管视觉的结构就不会被激活,就收不到眼睛传递过来的信号。所以,当孩子的视觉敏感期消失以后,即使把他眼睛上蒙的布拿下来,他的眼睛也会失明,复明的可能几乎没有。

可见,孩子的敏感期和他的大脑的发育以及智力的发展有很大的联系。既然这样,父母就一定要抓住孩子从出生到半岁这段视觉敏感期,积极开发孩子视力。

2.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视觉感知力

在生活中,父母也应该有意识的训练孩子的视觉感知能力,比如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实现。这里给父母介绍两个简单易行的小游戏。

第一,准备一个手电筒和一块纱布。晚上用纱布把手电筒蒙上,这样光线就不会太强烈,打开手电筒的同时把房间里的灯关掉,让手电筒慢慢移动,从而训练孩子用眼追逐光线。这时,父母会发现,孩子的目光能专心地停留在光束上。当然,这个游戏不要玩太长时间,如果发现孩子没有看光束的话,就应该停止。

第二,准备一些黑白照片或图片,拿到孩子面前,让孩子看,然后一张一张地向孩子介绍,这是某某的照片,这是某某图片等。当把照片或图片都介绍完后,再让孩子重新看一遍,每三四秒钟换一张。

当然,上面的游戏都是在非常轻松的氛围下进行的,父母切不可为了训练孩子而强迫孩子去看,否则就违背的训练的初衷。另外,类似的游戏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可以多多发现,多多尝试。

3.用语言激发孩子的视觉认知能力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就会慢慢看清楚周围的物体。比如,孩子会在某一个时期认出妈妈、爸爸或照顾他的人来,而且会比较有意识地选择观看周围的人。在这个时期,孩子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看到熟人如妈妈爸爸,他就会笑;而看到陌生人,他就会哭。

很快,孩子的视线范围不断扩大,除了能看到近处的物体,他还能看到远处的物体,并且会主动去看。那么,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用语言来激发孩子的视觉认知能力了。

一位妈妈看到自己6个月大儿子每次睡醒后,都会把手放在嘴里吮吸半天,然后再放在眼前看一会儿。趁着这个机会,妈妈就拿着儿子的小手在他的眼前晃,并说:"这是你的小手,手是用来抓东西的,来,抓妈妈的手。"在她的帮助下,儿子总能抓住她的手,每当这时,儿子就会咯咯地笑起来。

虽然这么大的孩子听不懂父母的话,但这没关系。当父母不停地晃动孩子的小手并帮他抓住某种东西时,孩子就能更清楚地观察到自己的手,并会了解手的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视觉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有很大的发展。

2.CD光盘、大头娃娃、镜子、各种形状等:孩子非常喜欢这些视觉道具(0-2.5岁)

--这些东西能有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父母应用这些视觉道具组成孩子的视觉环境

孩子出生几个月后,会对一些视觉道具感兴趣。所谓视觉道具,就是生活中常见的能够引起孩子视觉兴趣的一些物品,比如CD光盘、大头娃娃、镜子以及各种各样的形状等等。因为孩子正处于视觉敏感期,他就会对明暗对比强烈的事物感兴趣,对各种各样的玩具感兴趣,甚至会对镜子感兴趣,因为他会"欣赏"镜子中的自己。当然,孩子还会其他很多的物品感兴趣,这就需要父母在生活中不断去发现了。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前段时间,《建国大业》这部影片正在全国热映,一位妈妈没有去影院看,就在超市买了一套《建国大业》的光盘,准备在家好好欣赏一番。

不过,回到家,妈妈刚拆开包装把光盘拿出来,身边6个月大的女儿就"咿呀咿呀"地"说"上话了,还把小手伸向妈妈手中的光盘。于是,妈妈就把光盘给了女儿,没想到,小家伙竟然玩得十分开心,都十多分钟了,还不肯把光盘给妈妈。从那以后,女儿每当看到CD光盘,都会笑嘻嘻的样子。

看到女儿这么喜欢光盘,妈妈就把家里所有的光盘都找了出来,把它们都贴到了女儿的小床对面的墙上,这样女儿很轻松地就能看到光盘。而且,这位妈妈还非常有心,每隔几天,就把光盘摆成不同的形状,结果,女儿睡觉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瞪眼瞅瞅那些光盘,一点也不哭不闹的。

故事2:

有一位爸爸非常喜爱看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而且也喜欢看这类的漫画书。这不,有一天走到街上,看到卖玩具的了。正好有类似大头爸爸的这种玩具娃娃,这位爸爸想都没想就买了一个拿回了家。

到家后,他自己先乐呵呵地在沙发上玩了一会儿。就在他要放下玩具准备忙别的事情时,不满1岁的儿子哭了。妈妈正在厨房忙着做饭,结果爸爸只好去安抚儿子,他顺手把刚买的玩具娃娃带上了。

儿子看到玩具娃娃后,突然不哭了,伸着两只小手就想抓。爸爸就把玩具给了儿子。儿子也高兴地玩了起来,一旁的爸爸也是很开心。过了一会儿,他就指着洋娃娃的嘴巴说:"乖,这是嘴巴,爸爸和你都有嘴巴!"然后,他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嘴巴说:"这是爸爸的嘴巴!"又用手指了指儿子的嘴巴说:"这是宝宝的嘴巴!"

儿子听到爸爸说话,又看到爸爸指嘴巴的动作,高兴地手脚都动了起来,还傻呵呵地笑……

敏感期分析

故事1中的孩子之所以爱看光盘,是因为她正处于视觉敏感期,光盘的敏感对比比较强烈,而起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光盘还会呈现不同的颜色,还能折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孩子的视觉需求,所以很容易就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

对于故事2,也是因为孩子的视觉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他会对周围的人的五官非常感兴趣,所以才能看清洋娃娃上的鼻子、嘴巴等五官,而且表现得异常喜欢的样子。

引导小妙招

1.丰富孩子的视觉环境

既然父母已经知道孩子在视觉敏感期会对上面的很多所谓的视觉道具很感兴趣,那就应该在生活中尽力为孩子去准备,从而丰富孩子的视觉环境。以CD光盘为例,也可以学习故事1中的那位妈妈,把光盘摆成不同的图形,让孩子去观察,这对孩子的视觉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然,也可以在家里孩子很容易注意到的地方如墙上挂一些孩子喜欢玩的玩具,也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观察不同颜色的床单、窗帘、盖电视机、饮水机等物品的布件等。

2.用洋娃娃来教孩子认五官

一般来说,洋娃娃都是孩子不可缺少的玩具,但怎样利用好这个洋娃娃来让孩子享受视觉敏感期,度过视觉敏感期,却是很多父母没有思考过的问题。既然孩子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对周围人的五官很感兴趣,那么父母就应该利用洋娃娃这个道具来教孩子认五官。当然,这个洋娃娃道具的五官布局要比较合理,与真人应该差不多,那种特别夸张的洋娃娃不太适合用来做五官教具。

3.尝试让孩子的视觉范围变大

大部分孩子睡的婴儿床是平的,不可以调节,也就是说在孩子不会坐立的时候,他在床上就只能躺着,躺着能看到最多的就是白白的天花板。其实,当孩子的视觉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后,父母应该尝试扩大孩子的视觉范围。比如,买个可以调节角度的婴儿床。

一位妈妈给孩子买的婴儿床就是可以调节角度的,当她的孩子四五个月大的时候,她就常常把婴儿床调节一下,比如让婴儿床与地面呈30°的角,这样孩子躺在床上就能看到更多的周围的环境,也就是说,他的视觉范围扩大了。这能有效提高孩子的视觉能力。

4.在孩子的床侧挂一面镜子

当孩子对五官感兴趣时,镜子就成了一个非常好的视觉道具。当孩子看到镜子后,他就会凑上前去,仔细地欣赏镜子里的那个人。如果父母对孩子说,你的鼻子在哪里呀?孩子就会用手去指自己的鼻子,结果发现镜子的人也用手指自己的鼻子。慢慢地,孩子就会发现,镜子里的那个人就是他自己。

有一位妈妈在儿子的床侧挂了一面镜子,小家伙睡觉醒来总会先抬头"照照"镜子,有时候睡醒后还需要翻身才能看到镜子。后来这位妈妈发现,儿子的翻身、抬头能力明显比同龄的小朋友要强。当然,孩子的视觉能力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很大的提高。可见,要想培养培养孩子的视力,发展孩子的视觉认知能力的话,镜子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5.让孩子去触摸各种形状的东西

在家里,父母也可以让孩子去接触各种形状的东西,比如,瓶瓶罐罐、餐盘、汤碗、杯子、小勺等,虽然他不会用,也可能拿不住,但让他去触摸这些东西,就能集中他的视觉注意力。如果这时,父母再告诉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时,对孩子的视觉认知能力的提高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如圆形的球、方形的板等等,也是孩子很好的视觉道具。

3.色彩:对色彩开始产生感觉和认识,并尝试寻找不同的颜色(3-4岁)

--在生活中给孩子更多的色彩认知机会,诱导孩子多使用颜色绘图

三四岁的孩子开始对色彩产生认知和感觉,他们会被五颜六色的光、各种色彩鲜明的事物强烈地吸引,并感到非常愉悦,而且他们会尝试去寻找不同的颜色,也会把同一种颜色的物品归到一类,还会使用彩色的笔去涂画,等等。这都说明,孩子对色彩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多的认识色彩的机会,诱导孩子去使用各种颜色去绘图。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把3个孩子都送进了国内著名的艺术院校。她培养孩子有什么秘诀吗?当记者采访这位母亲时,她也说不出来是怎么培养孩子的。

最后,记者通过询问各种问题才发现,原来孩子们小的时候,父母都忙着干活,只能把孩子都锁在家里玩。3个孩子能玩什么呢?气球!彩色气球!这位母亲在家里放了一大堆各种颜色的气球。于是,这3个孩子在三四岁的年龄里都与这些彩色气球为伴。他们对色彩的敏感就在这些彩色气球的世界里潜移默化地培养出来了。这就为孩子们长大以后的艺术敏感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孩子对色彩是非常敏感的。

故事2:

4岁的美美开始对色彩感兴趣了。每当她入幼儿园的教室,就会先拿起一块带图形的纸板,把图形画下来后,就非常专心地涂色。从开始剪纸一直到涂色完成作品,全部的过程都是她一个人在做,而且她对色彩的搭配也越来越协调,色彩感知能力明显增强。

星期六,美美没有去幼儿园,而是在家练习涂色。这一次,她的做法跟以前不一样了,她先把色彩板的形状印在纸上,然后就在纸上一点一点地涂抹起来,不知不觉地涂了好几个小时呢!

中午,妈妈喊美美吃饭,美美也不着急,她对妈妈说:"我涂完再吃!"妈妈知道,这是女儿在享受色彩敏感期,也就没再多说什么。不一会儿,她涂完了,才高高兴兴地去洗手吃饭。

吃完午饭,美美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午睡,而是又跑回涂色的地方开始了新的涂色工作……

敏感期分析

一般来说,孩子在3-4岁时,就进入了色彩敏感期。开始,他先是非常喜欢认识各种色彩,一段时间过后,他就开始进入触摸、感知色彩的敏感期,就会涂色。教育专家指出,孩子涂色的过程也是在为以后的书写做准备,通过最开始的乱涂,他以后的书写才会渐渐地趋于规律。

当然,如果父母或老师不去诱导孩子使用色彩的话,孩子基本上不怎么使用色彩。有时候,孩子画一张画甚至只用一种颜色。不过,父母应该知道,孩子对色彩的认识更多地会体现在生活中,比如,他会选择色彩艳丽的玩具,会喜欢颜色鲜艳的衣服,等等。

引导小妙招

1.与孩子玩一玩色彩游戏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玩玩关于色彩的游戏,从而加强孩子对色彩的印象与认知,让孩子顺利地度过对色彩的敏感期。

第一,棱镜七色光游戏。准备一个分光棱镜,放在有阳光照射进来的阳台或窗台上,让七色光都反射在地板上,从而让孩子观察这些丰富的光。父母会发现孩子会被这些美丽的光线吸引。注意,游戏不要玩太长时间,否则孩子也会失去兴趣。

第二,光盘七色光游戏。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说过,孩子出生几个月后会对光盘很感兴趣。其实在孩子三四岁进入色彩敏感期时,父母还也可以利用光盘与孩子玩七色光的游戏。比如,父母把光盘的背面拿给孩子,变换角度,引导孩子观察,告诉孩子上面有很多颜色,七种呢!当然,父母也可以把光盘将太阳光反射到没有阳光的墙面上,让孩子去抓。注意,在玩这个游戏时,不要把光反射到孩子的眼睛里;也要注意提醒孩子,不要把光反射到别人的眼睛里。

第三,填色游戏。准备一些填色图片和颜料或彩笔,让孩子去填色。开始时,填色图片可以是花朵、蝴蝶、熟悉的动物等,接下来就可以是一些简单的风景,如天空、草地、房屋等等。当然,孩子可能填的颜色并不"正确",父母也不要急于去纠正,只是默默欣赏,鼓励孩子就好。因为孩子还没有真正成为一个生活的观察者。

2.是诱导而不是勉强

在前面已经提到,如果父母或老师不诱导孩子使用颜色涂色,可能孩子就不怎么使用色彩。所以,父母应该对孩子诱导。但是,父母也应该明白,是诱导,而不是勉强。如果你发现孩子画画基本只使用一种颜色,但你诱导他,他也愿意用多种颜色涂,这时就不要勉强孩子。一旦父母强迫孩子按照你的意志来做的话,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要知道,有的孩子敏感期会提前到来,有的会延迟到来。就像一个孩子,还不到两周岁,就已经提前进入了色彩敏感期,那时候他已经能认识十来种颜色了,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他还特别爱涂色。父母要学会耐心等待,因为孩子的色彩敏感期可能还没有到来。只能是慢慢引导他,鼓励他,期盼的色彩敏感期早日到来。

3.给孩子更多色彩认知的机会

父母要有意识地拿一些色彩艳丽的东西在孩子面前晃一下,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可以给孩子买那种最简单的8色蜡笔和12色的油画棒,同时告诉孩子这些都是什么颜色,告诉孩子的同时还应该拿那只颜色的笔在纸上画一下,以加深孩子的印象,提起他的兴趣。还可以买一些彩色的笔或颜料,让孩子自己去涂抹。当然,父母也可以跟孩子一起投入涂色游戏当中,与孩子一起感受其中的乐趣,孩子也会受到父母热情的感染,喜欢涂色。

4.耳朵:不喜欢静悄悄,喜欢在有声音的环境中(0-2岁)

--给孩子能发声的玩具,在孩子耳边摇晃小铃铛 ,训练孩子的听觉

孩子出生后几个月,父母就能发现,他特别喜欢待在有声音的环境中。他会对悦耳动听的声音非常感兴趣,一旦他哭闹时,如果父母能摇动悦耳的铃声或放动听的音乐,孩子可能就会立即停止哭闹。这说明,孩子对声音是非常敏感的。所以,父母要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良性刺激,以促进孩子听觉的发展。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总是爱哭。后来,妈妈就找原因,听孩子会在什么情况下哭。经过几次耐心地寻找,妈妈终于发现,一旦整个屋子里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声音时,孩子就会哭。

当孩子听到有声音时,他就会停止哭声。有了这个发现之后,当孩子妈妈在家里做事的时候,就故意轻轻地弄出一点声响来,或者是自己轻轻哼唱。结果,当妈妈这样做的时候,孩子真的不怎么无缘无故地哭了。

故事2:

4个月大的宝宝又哭了,这时,妈妈赶紧拿出刚买的拨浪鼓来,在宝宝面前摇了几下,清脆的鼓声传了出来,宝宝立即停止哭泣,眼睛开始盯着拨浪鼓看。

妈妈继续轻轻地摇,孩子目不转睛地看。然后妈妈说:"宝宝,看,这就是拨浪鼓,一致能发声的拨浪鼓!"说完,又摇了几下,宝宝的小手和小脚开始动了,看样子,宝宝是非常喜欢听这种声音的。

这位妈妈也有妙招,一会儿在宝宝的左边摇几下,一会儿在宝宝的右边摇几下,每次宝宝都会转头去寻找声音的来源……

敏感期分析

从故事1中就能清楚地看出,孩子确实是非常喜欢待在有声的环境中,一旦没有了任何声音,孩子就开始自己制造声音--哭。当有了声响时,孩子就会停止哭泣,这一点在故事2中也能够表现出来。而且故事2中的妈妈还左右摇晃拨浪鼓,促使孩子转头,从而锻炼了孩子颈部的骨骼和肌肉,真是一举多得呀!

研究表明,孩子在刚出生时,他的听觉和视觉是分开的,各司其职,互不干涉,对外界的刺激不能做出一致的反应。但实际上,在0-2岁这个年龄阶段,既是孩子视觉发展的敏感期,也是孩子听觉发展的敏感期。所以,在这个期间,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对孩子提供一定的刺激,这种刺激既能训练孩子的视觉,也能训练孩子的听觉,当然也能训练孩子视觉与听觉的综合协调能力,提高孩子反应的灵敏度。

引导小妙招

1.给孩子有声的玩具玩

父母可以把有声的玩具,比如小铃铛、拨浪鼓、音乐盒等玩具给孩子,让孩子自己玩。当然,在给孩子之前,父母可以在孩子面前让那个玩具发出声音来,一方面是告知孩子这个玩具可以发出声音,另一方面也是给孩子做个示范。当孩子拿到能响的玩具后,他自己就会玩耍,从而刺激听觉。

2.父母摇动有声的玩具

父母手里拿着有声的玩具,将玩具放在离孩子25-30厘米的位置,一边摇晃,一边缓慢地移动,当孩子听到声音后,视线就会随着玩具和响声移动。注意,在移动玩具时,一定要慢一点,如果孩子的视线跟不上的话,孩子也会听不好。当孩子没有兴趣的时候,就可以换一种带声响的玩具试试,或者过一会儿再玩。其实,这样的游戏既能培养孩子的听力,也能促进孩子的视觉发展。

3.在孩子的耳边发声

父母可以与孩子面对面,就是让孩子先看到你,然后,就在他的耳边喊他的名字,一边喊,一边摇头或远离孩子。这时,孩子也会随着父母的脸和声音移动。当然,父母也可以轻轻拍手、学一些动物的叫声,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寻找声音的来源,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

4.让孩子听听舒缓的音乐

不要以为孩子听不懂音乐,孩子也会被美妙动听、舒缓流畅的音乐吸引。所以,父母在家可以放一些好听的音乐给孩子听,但要注意,音乐的声音一定不要太大,最好有背景音乐的那种轻柔感觉。

5.注意声音一定要柔和

不管是给孩子带响声的玩具让他自己玩,还是父母给孩子做出响声来,都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声音一定要柔和,要动听,要悦耳。如果是那种比较恐怖、吓人的声音,成人听了都厌恶,何况是孩子,也一定会让孩子受到惊吓。另外,就是不要太长时间地让孩子被动地接受声音,否则孩子也容易失去兴趣。

5.噪音:孩子的"声音世界"与成人不同,他也会对噪音敏感(3-6岁)

--给孩子故意制造点"噪音",在"噪音"中提升孩子的听力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的听力也会明显提高,而且,他开始对噪音非常敏感,能听到非常小的噪音,而如果不仔细听,成人是听不到的;也有的孩子会对大的噪音比较敏感,表现就是很恐惧,听到那种大的噪音就哭泣,就会喊妈妈,喊爸爸……这都是孩子在听觉敏感期的正常表现。其实,父母应该故意给孩子制造一点"噪音",在"噪音"中锻炼并提高孩子的听力水平。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半夜,4岁的儿子突然从他自己的房间来到妈妈的房间,对妈妈说:"妈妈,外面有声音!"妈妈仔细听了一会儿,什么也没听见。于是就哄儿子说:"快睡觉吧!哪有什么声音呀!"

儿子走了,妈妈刚躺下,儿子又来了,而且非常急切地说:"妈妈,外面真的有声音!"说完,还走到窗台,撩起窗帘往外面看。可他个子太矮,根本就看不到窗户外面是什么样的。

妈妈见儿子如此认真,就爬起来,把儿子抱起来,让他看看窗外有什么。透过窗户,只能看到大街上偶尔经过的汽车,汽车经过之后,四周就会静悄悄的。

于是,妈妈把儿子送回他的房间,刚给儿子盖上被子正要离开。突然,一阵怪声传来,这下妈妈听到了,儿子也坐了起来:"妈妈,有声音!"这种怪声反复了好几次。妈妈终于知道了,原来是底楼的住户在装修。传来的那阵怪声就是锯木头的声音。因为是冬天,大家的门窗都关得很严实,所以也不会听见什么装修的声音。

不过,妈妈还是有点奇怪,一开始自己怎么就没有听到锯木头的声音呢?儿子为什么能听到呢?妈妈有点想不明白。

故事2:

一位妈妈最近有点苦恼,她带4岁的女儿到楼下玩的时候,只要一有点大的响声,女儿就特别害怕,尤其是那种大货车经过的声音,更是让儿子惊慌失措,甚至会尖叫着喊妈妈。因为他们家住在开发区,工厂很多,货车也很多,所以,很多时候都无法避免这种大的噪音。

以前,女儿对汽车一直比较感兴趣,不管看见什么样的汽车,总会目不转睛地看,一直看到汽车从她的视线中消失。可最近一个星期以来,每次女儿听到货车、叉车那种声音就会像受到了惊吓一样。

这位妈妈说,以前她们家附近也老是有这些车在工作,也有很大的噪音,为什么以前女儿不怕,现在按道理来说,应该熟悉并习惯了才对,可女儿反而却害怕了呢?她还真是有点纳闷。

敏感期分析

故事1中,之所以成人在一开始听不到噪音而孩子却能听到,是因为孩子对噪音很敏感,他的听力比以前提高了。相比孩子来说,成人对周围的环境已经十分熟悉了,所以可以把噪音过滤掉。我们可以想一下,自己在白天是否对马路上嘈杂的声音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孩子并没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就会听到一些所谓的噪音。

故事2中,虽然孩子以前对大货车、叉车的声音没什么感觉,但现在她的敏感期来了,就会对这种噪音非常敏感,加上这种噪音非常难听,声音又大,所以孩子难免会产生恐惧心理。这也是很正常的一种表现。

引导小妙招

1.给孩子制造一点"噪音"

父母可以在生活中故意制造一点噪音,比如故意把电视的声音开得很大,故意带孩子到一些比较嘈杂的场合,如菜市场、带扩音喇叭的商店等等,以此来锻炼孩子选择声音和忽视声音的能力,从而让孩子的听力水平得到提高。

一位父亲为了培养孩子应对"噪音"的能力,就故意在开着电视的情况下给孩子讲故事。开始的时候,电视声音很小,孩子能专心听父亲讲故事;后来,父母又把电视声音调大了些,和他给孩子讲故事的声音差不多,但孩子依然能够专心听父亲讲故事。

其实,像这位父亲的做法就比较科学,培养孩子适应"噪音"的能力是循序渐进的,切不可希望一步到位。

2.要注意制造"噪音"要有度

当然,给孩子制造点"噪音"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也要有个度,一旦发现孩子已经烦躁不安,不能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或坐立不安时,父母就应该带孩子走出"噪音"环境。否则,对孩子就是一种"噪音"折磨,是不可取的。

6."妈妈腔":孩子喜欢妈妈用"发音清晰、语速略慢、适度重复、语句简短、内容具体"的"妈妈腔"来跟自己说话(0-6岁)

--这种"妈妈腔"并不幼稚,也不会让孩子养成不良的说话习惯,但孩子6岁以后,就不要再用"妈妈腔"了

处在听觉敏感期的孩子,一般都对"妈妈腔"比较关注。"妈妈腔"是什么?其实,"妈妈腔"是一种被很多妈妈使用的一种能够促进孩子听力提高的一种说话强调。"妈妈腔"有这样的特点:发音清晰、语速略慢、适度重复、语句简短、内容具体等。当孩子听到"妈妈腔"时,就会感到比较亲切,而且这样说出来的话孩子比较容易理解。所以,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妈妈腔"。当然,这种腔调能让孩子的听觉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们给一个陌生的女士录了两段录音,一段是这位女士用正常成人的语言对婴儿说话,另一段是她用"妈妈腔"的语言对婴儿讲话。

录完之后,科学家就把这两段录音放给一些4个月左右大的婴儿们听。结果发现,听到正常成人式的语言时,婴儿们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但是,他们听到"妈妈腔"的语言时,大部分孩子都不停地转头,试图寻找声音是从哪里传来的。

故事2:

一位妈妈带着两岁的女儿去公园踏青。她们看到了开得非常鲜艳的花,妈妈就带着女儿凑上前去,对女儿说了三个字:"这是花!"就像跟成人说话一样没有什么感情色彩。女儿见到那朵花,也没有表现出什么兴奋的样子。

这时,妈妈就变换了一种腔调,是"妈妈腔",对孩子说:"宝贝,乖,这是一朵花,很香的花,来,问一下,是不是香香的花?"然后还用手晃了晃那朵花,女儿立即把小鼻子凑到花朵上,深深地嗅了一下,很开心地笑了……

敏感期分析

从故事1和故事2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婴儿是比较爱听"妈妈强"的。对此,科学家又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婴儿们能够辨别出"妈妈腔"的最小年龄是5星期左右,他们会非常喜欢听妈妈的"妈妈腔",而不喜欢听妈妈单调的成人腔。孩子为什么会喜欢"妈妈腔"呢?研究发现,"妈妈腔"与孩子大脑的接收信息的能力比较吻合,更容易让孩子模仿,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那么,父母在生活中使用"妈妈腔"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引导小妙招

1.发音要注意清晰

孩子都是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的,而"妈妈腔"发音要清晰,字正腔圆,孩子才容易模仿。所以父母与孩子交流时,不管是说普通话还是说地方方言或者是说外国语言,都应该尽量做到清晰、明确。

2.语速要注意缓慢

说"妈妈腔"时,语速一定是比较较慢的,这样孩子的大脑才容易接收到你的信息。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大脑的潜力是无穷的,尽管如此,但与成人相比,他们大脑的"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系统终归要慢一些。所以,千万不要期望你的孩子能够像你的先生一样,能够完全理解你连珠炮似的"高速语言"。所以,与孩子说话时,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注意放慢语速,这样有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孩子模仿起来也就更加容易。

3.要注意适度重复

父母在说话时,一定要考虑到孩子"输入信息"系统不发达,所以,在说"妈妈腔"时,就要注意有耐心地重复。就像故事2中的那位妈妈一样,开始时,只对孩子说"这是花",那么这3个字在孩子的大脑中是留不下什么印象的,因为它对孩子大脑的刺激是非常弱的。但后来那位妈妈改了一种说话方式,这种说话方式就是"妈妈腔",从而在孩子的大脑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而且从孩子的反应--凑到花前去嗅--就能看出,孩子听懂了妈妈的话。可见,适度地重复,孩子才能真正把话听到耳朵里去。

4.语句要注意简短

在跟孩子说话时,一定要注意,句子要简短些。太长的句子是说给成人听的,对于孩子来说,他还不具备区分中心语、状语、定语的能力,更不会理解不同的介词、连词给句子带来的内涵的变化。所以,要想让孩子理解你说的话的意思,就要注意把句子说得简短些。

比如,如果说:"把床上那个漂亮的花格衬衣给妈妈拿过来!"对孩子来说,这句话太长,太复杂,他根本就抓不住句子的中心意思,所以听不明白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还是这样的话,父母可以把它拆成几个简单的句子表述出来:"床上的衣服,给妈妈拿来!"这样,孩子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5.内容要注意具体

孩子在3岁之前,一般是不会具备抽象思维能力的。所以,在与孩子说话时,尽量避免那些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词汇。比如,父母可以跟孩子说:"衣服真漂亮!""花儿真好看!"因为衣服、花儿就摆在孩子的面前,所以他就能体会到"漂亮"、"好看"的大概意思。但是如果要问1岁左右的孩子:"衣服漂亮吗?""花儿好看吗?"孩子肯定是答不上来的。所以,父母要知道,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在与孩子沟通时,尽量使用具体形象的语言,避免抽象语言。

6."妈妈腔"不是妈妈的专利

父母不要被"妈妈腔"这3个字误解,以为"妈妈腔"只是妈妈的专利,其实,谁都可以说"妈妈腔",爸爸可以说,爷爷奶奶也可以说,只要掌握了"妈妈腔"的语言特点就可以了。现在,甚至有专家说,教孩子和成人学外语,"妈妈腔"也是非常有效的。可见,"妈妈强"对于提高听觉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7.不要把儿语当"妈妈腔"

父母要注意一点,不要把"妈妈腔"与儿语等同起来。比如,很多父母喜欢用儿语跟孩子说话,把"是的"说成"细的",把"老师"说成"老西",等等。如果父母用这样的语言跟孩子说话,孩子很容就会养成不良的说话习惯,以后改起来也比较困难。

但"妈妈腔"就不一样了,它是把复杂的话说得简单、亲切,容易让孩子理解与接受,并能引起孩子的倾听兴趣,从而促进孩子的听觉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这种"妈妈腔"就不会让孩子养成不良的说话习惯,只会促进孩子整体智力的提高。

8.孩子6岁以后,不要再用"妈妈腔"

使用"妈妈腔"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来说,当孩子6岁以后,他的听觉敏感期和语言敏感期都过了,这时,他已经基本掌握了语言工具,而且理解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父母就不需要再用"妈妈腔"了。

7.口:孩子用口来实现味觉、触觉认知(0-2.5岁)

--满足孩子,给他啃的东西,认同"孩子用口去认识世界"

所有的孩子一生下来到2岁左右时,都是在用口来认识这个世界。刚出生的孩子的敏感期完全在口腔,也就是说,他的口腔是最敏感的。新生儿的所有精力好像都在吃上,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他能拿的到的,只要是能放到嘴里的,他都一概往嘴里放。即使是放不到嘴里去的,他也要用嘴巴去啃一啃,比如,他会吃洗脸的毛巾,还会吃梳头发的梳子……其实,这个期间就是孩子的口腔敏感期,他会通过口来认识周围的世界,并构建自己的大脑与心理世界。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一位妈妈这样讲述道:

我家宝宝15个月大,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我每天都带宝宝到楼下的草地上去玩。可是,我发现我的宝宝非常喜欢用手指头抠土,去捡他能捡起来的东西,而且捡起来就把那些脏东西放进嘴里了。我告诉过宝宝几次,给他说,不要捡脏东西,更不能把脏东西放到嘴里去。可宝宝的年龄毕竟还小,好像也听不太懂。每当这时,我就强行把他拉走,结果,他就哭。我真不知道是让孩子去捡、去吃,还是为了健康考虑,阻止他的这些行为呢?

故事2:

丹丹17个月大了,在家里逮什么都往嘴里填,妈妈就给她常洗手。可是,丹丹出去玩的时候也捡小石头、小木棍、树叶什么的,然后也会迅速地放到嘴里。妈妈就告诉她,石头脏,小木棍脏,吃了脏的东西会肚子痛的,就不是乖宝宝了。

有时候,丹丹听到妈妈这么说,就会放下。但是,有时候她就很执拗,非要捡,非要吃,妈妈就说:"脏,把它们扔到垃圾桶里吧!"结果,宝宝就到处找垃圾桶,找着找着就把捡石头、木棍的事给忘了。

故事3:

女儿13个月大已经会用手抓东西了,抓到手的东西后她必然要送到嘴里进行"检验",她会用小嘴吮吸她能触及到的所有东西。

妈妈知道,孩子正处于口腔敏感期。这个敏感期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家人、朋友还有一些不认识她的人看到女儿这样,都会忍不住去制止,每当这时,女儿就会痛苦得又哭又喊。当然,这个时候,妈妈是明白的,她知道孩子这也是在"工作",于是就劝说大家不要打扰孩子。

后来,女儿就开始咬东西,见到什么就咬什么,有时候会把玩具咬的嘎嘎作响。接着,女儿就学会了咀嚼,吞咽,喝饮料,吃固体的食物。

不过,有时候妈妈也很担心,比如,女儿要吃瓜子皮、吃钢笔帽,等等,妈妈就担心如果孩子吞下去就会有什么危险。但是又不敢贸然阻止,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进程。于是,妈妈就提心吊胆地在一边看着。让妈妈欣慰的是,每次女儿都会把那些东西都吐出来。

有一次,女儿抓到了一个带皮的橘子瓣,然后就放到了嘴里。妈妈正担心她会把整个橘子瓣和皮都吞进去,可是让妈妈感到惊讶的是,女儿居然把橘子皮吐了出来,把果肉咽了进去。

这次,妈妈真的明白了那句教育名言:孩子最初就是用口来感知世界的。

故事4:

一位妈妈给儿子买了几盒不同口味的巧克力。妈妈本来想让儿子吃完一盒再吃另外一盒,可是儿子把第一盒的巧克力吃了几口,就不吃了,非要打开第二盒,第二盒的巧克力也吃了几口,非要再打开第三盒……

妈妈说:"不能这样,都打开吃不了,而且也会坏掉!"儿子不听,妈妈就阻止他,结果儿子就大哭起来。

这位妈妈很感叹:"才两岁多点,就这样任性,以后还怎么得了啊!"

敏感期分析

一般来说,孩子的口腔敏感期会集中在出生到2岁左右的这个阶段。孩子口腔敏感期持续时间的长短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在这一时期,父母能给孩子提供科学的环境,允许孩子去"吃"各种各样的东西的话,换句话说,也就是允许孩子用口去探索周围的环境、物品,孩子的敏感期就会很快过去。

相反,如果父母不了解这一敏感期,去阻碍孩子用口去探索事物的行为,孩子的这一敏感期就会持续很长时间,可能到了三四岁,他还会偷偷地把东西放到嘴里"尝尝"。而且,如果不允许孩子用口去探索,孩子自身与外部的世界就很难建立联系,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发展自己的潜能。要知道,连"软"与"硬"这样的抽象概念,孩子都是用口来"尝"出来的。

故事4中的例子表明,孩子喜欢用口来做对比,他喜欢打开所有的食品包,吃一口就不吃了,再吃一口别的。其实,这并是孩子任性,而是孩子用口来体验并认识巧克力的味道,他在了解外在的东西,构建内在的自我,只是父母并不了解这一点。所以,当父母以各种有道理的理由拒绝孩子这么做时,孩子的内心就会不断地挣扎,甚至以哭闹的方式来反抗。

还有,当孩子口渴时,他常常会拒绝喝水,而是要求父母拿酸奶、果汁等饮料。即使是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也是这样,当他喝过带甜味的奶粉之后,就不再喝没有甜味的普通奶粉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是因为孩子的口和舌生来就有品尝味道的功能。当他尝到了好吃的、好喝的,自然就不愿意去吃、喝普通的了。

另外,父母也要知道一点,孩子用嘴巴来品尝味道和用口来认识世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会口去认识自己之外的各种事物,包括自己的手与脚。

引导小妙招

1.尽量去满足孩子

了解了孩子有口腔敏感期后,父母就应该尽量去满足孩子的这一需求。如果不去满足孩子,孩子可能就会产生一些缺点,比如,他会去抢别人的食物,会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会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些食物上,而不是学习上,等等。所以,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避免出现上述的缺点,就要在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允许孩子用口去探索,让孩子的探索需求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满足,从而尽快结束口腔敏感期。

但是有一点父母应该注意,就是尽量避免让孩子接触到危险性比较大物品,如剪刀、螺丝刀等锋利的工具。

2.尊重孩子的口腔敏感期

不允许孩子用口去尝味道、去探索,孩子就会失去用口去探索事物的机会,还会引起孩子的不满。所以,像故事4中的孩子哭闹是非常正常的,这种哭闹并不是任性。作为父母,遇到类似的情形,应该懂得尊重孩子的口腔敏感期。

一位妈妈也是给女儿买了几种口味的果冻,果冻比较大,女儿最多每次也就能吃一个。但是,女儿在吃了第一果冻两口后,就不吃了,就要求妈妈打开第二个吃,同样第二个没吃两口就要求妈妈打开第三个。当女儿吃了第三个两口时,妈妈正准备打开第四个,可女儿却不让打开了,她安静地去吃第一个果冻了。

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孩子在对前三个果冻的探索中已经找到了经验,获得了满足感,所以她才不让妈妈去打开第四个。当然,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她很可能也不会要求妈妈把所有的食物都打开了。

3.关于卫生的问题

面对孩子如此爱往嘴里放东西的行为,很多父母很担心卫生问题。当然,一点不注意也是不行的,比如,把孩子爱用嘴啃的物品尽量洗干净,但是也不必太严格地消毒。因为孩子体内的抵抗力需要增加,而没有经过使用的抵抗力不叫健康,也不会有力量。所以,对物品一般洗一下就可以了。

有一位妈妈很有意思,她认为让孩子用口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她回想自己小时候也吃过乱七八糟的东西,甚至连自己的屎巴巴都吃过。她还说,今天人们吃的很多东西都是经过化学加工的,也不一定真正卫生到哪里去!所以,她认为,让孩子去探索,孩子反而会健康、快乐成长的。这这位妈妈所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然,在出门的时候,父母可以带上一包消毒湿巾,及时擦擦孩子的手和他准备放到嘴里的东西。千万不要对孩子大声吆喝,否则孩子会产生心理阴影。

4.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当孩子在外面地上随地捡小东西往嘴里放的时候,父母也可以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与孩子一起玩,一起捡树叶,然后撕碎,往空中一扔;一起捡小石头,往远处扔或踢,再跑过去捡……这样,孩子会觉得很好玩,就会跟你学,就会减少往嘴巴里放的机会。

当然,如果孩子往嘴巴里放,也不要硬从孩子手中夺过来,更不要训斥他,而是对他说:"不能吃,看妈妈,树叶会飞哦!"说完,把自己手中的树叶一抛,孩子的注意力就被转移了,可能会学着父母的样子抛树叶,不学的话也可能把要放到嘴里这件事给忘了。故事2中的妈妈就是在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没有强制。

5.让孩子"吃"干净的东西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度过口的敏感期,父母也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吃"或"咬"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在给孩子之前已经被洗干净了。当然,也可以让孩子去用舌头舔,这样也能满足孩子用口去探索的需求。

8.吃手:孩子会吃手,会练习牙齿、使用舌头(0-6岁)

--不要大惊小怪,不要阻止,要允许孩子去吃手

孩子从出生后两三个月开始,就会乐此不疲地吃手,吃到开心地时候,还会非常兴奋地手舞足蹈。不过,当父母认为不卫生而把孩子的手拿开时,孩子会非常着急,甚至会哇哇大哭起来。其实,吃手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甚至可以说是孩子的"工作"。所以,当父母强行把他的手从口里拿开时,实际上就是在打扰孩子的"工作",很容易让孩子陷入混乱的状态,孩子就会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他也会感到不满甚至是愤怒,当然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哭闹了。作为父母,应该知道,这也是孩子在口腔敏感期的正常表现。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微微已经出生40多天了,不过因为是冬天,小家伙被包裹得很严实。有一天,妈妈看到微微的手臂在动,看样子好像是把手臂往嘴里送。

妈妈就这旁边观察,一次,两次,三次,微微都没有把手送到嘴里去、小家伙有点懊恼,她哼哼了两声,然后又开始继续努力重复那个动作。可是,微微还是没有能把手放到嘴里,这时,她急地哇哇大哭起来。

看到这里,妈妈突然想起了敏感期这个概念,于是赶紧帮孩子把手送进了嘴里。这时,微微显得很高兴,手也乱动,小脚丫也乱踢蹬。

妈妈又观察了一会儿,发现孩子的衣袖太长,而且穿的棉衣太厚,所以孩子不容易把手送到嘴里。于是,她就给孩子换了另外一套衣服。几天后,微微就能很顺利地把手送进嘴里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微微用口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到出生3个月的时候,微微开始频繁地吃手指,几乎一天到晚都把手含在嘴里,就好像手上有蜜一样。吃完大拇指就是食指,还真按顺序吃呢!有时候,还把整个拳头使劲往嘴里塞!

故事2:

一位妈妈有个4个月大的儿子,早在一个多月前,她就发现自己的儿子开始吃手。开始,她没在意,可后来发现儿子吃手的现象特别厉害,几乎手不离口。她想,儿子这样做,一方面不卫生,另一方面也算是一个小毛病,这位妈妈就开始采取措施了。

她只要看到儿子一把手放到嘴里,就打他的手一下,孩子就哭。但一会儿,儿子还是把手往嘴里放,这位妈妈就再打……

现在,她的儿子很老实,已经不再吃手了。这位妈妈也很欣慰,心想:"孩子的毛病就得从小治才行!"

敏感期分析

孩子最早使用的感觉器官就是口,口也是孩子最早使用的探索器官。有人曾研究过,其实孩子在母亲的子宫里时就已经开始吃手了。在子宫里,因为空间狭小,胎儿的肢体自动蜷缩成手指靠近嘴唇的形态。这样,胎儿就不用太多练习就能比较容易地吃到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胎儿已经学到了吃手的习性。

虽然孩子在母体中可以吃到手,但是出生后,手臂却离口远了,要想吃到手,还得重新练习自己的手臂。实际上,对于孩子来说,他使用口是需要手来配合的,为了能让孩子更早地使用到自己的手,父母还应该让孩子自然地吃到自己的手。

对于刚出生的孩子来说,当他的口吮吸到手时,口对手的感觉和手对口的感觉需要被大脑统合起来。其实,当孩子知道嘴里吮吸的东西是自己的手,而手也感觉到是自己的口在吮吸,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在儿童心理学上,把这种认知称为"跨通道认知"。

一般来说,孩子出生3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到了口腔敏感期最为明显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已经能够自己抓到物品,并把它们送到嘴里。而且,他会用手去抓他喜欢的物品,然后放到嘴里,他的大脑自然就会进行跨通道统合。所以,对于口的敏感期、吃手的敏感期,父母都应该有所了解。

故事1中妈妈的做法是非常科学的,有助于孩子口的敏感期的发展;而故事2中妈妈的做法就很不妥当了。因为孩子在出生的头几个月,他的手和脚是不受大脑控制的,随便动。而吃手是第一个被大脑控制的有目的的行为。那位孩子一吃手就打他的妈妈,等于自己亲手把孩子发展的小苗给砍断了。教育专家指出,这就好比是把森林毁坏一样,是对自然的一种破坏。那么,面对孩子吃手的这种行为,父母应该怎样应对呢?

引导小妙招

1.不去注意孩子吃手的问题

孩子在用口和手探索的敏感期,吃手是很正常的,是孩子的一种自然表现,也可以说是天性。所以,父母可以不用注意孩子的吃手问题,也不要把孩子的吃手当成一种毛病。所以,即使看到孩子吃手了,父母也不要有心理负担,不要紧张,也不要不舒服。

2.允许孩子去吃手

孩子在吃手的敏感期,父母可以不必干涉孩子,允许他自由吃手。就像故事1中的那位妈妈,她就比较明智;而相比而言,故事2中的妈妈则是对孩子口的敏感期的一种扼杀。

3.给孩子一些替代品

当孩子已经有能力抓住物品往在嘴里送时,父母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不同大小、不同重量的物品让孩子抓,供孩子用口去探索,比如给孩子一些磨牙饼干、橡胶奶嘴等。当孩子再大一点时,可以用一个托盘盛一些物品供孩子自由选择,让孩子有些新鲜感。这样,孩子也在用手感知,也在用口感知,但是他会渐渐忘记肯手。这对于不想让孩子啃手而又不想强行干涉孩子的父母来说是个不错的办法。

4.不要吓唬孩子

有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吃手,就会用语言吓唬孩子,比如:"你再吃手,手就掉下来了!""手上有虫子,吃手会把虫子吃到肚子里,肚子会疼!"说这些话时,孩子可能会因为害怕而停止吃手,但是他还是会在不经意间去吃。吃完之后,他就比较恐惧,想象着虫子在他肚子里的情形,结果就会出现焦虑情绪。如果这时,父母再提醒他,就会更加加强他的恐惧感,形成恶性循环。当然,如果他发现手并没有掉下来,他的肚子也没有疼时,就会认为父母在骗他。这时,吃手的行为就会被强化,他可能就会疯狂吃手。

5.不要给孩子不吃手定时间

当孩子6岁之前有吃手的行为都属于正常现象,是一种自然发生的行为。大自然从来就不会按照某个人的意志去改变,也不会按照某个人说的时间与规律作改变。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是一样的。如果父母给孩子不吃手定时间,就一定会因为孩子没有改变而对他产生不满,然后可能就会是强制。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不利的。

9.咬人:冷不丁地咬人一口(0-2.5岁)

--孩子咬人并没有恶意,而是在探索,把他抱开就好了,不要惩罚他

在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孩子会尝试用口、牙齿和舌头认识外在的世界,也可以说是用口腔即舌头、牙齿探索环境的敏感期,这个敏感期应该在孩子2岁之前完成。有的孩子的敏感期过渡的好,在1岁多以后就很少有这种特征了,但有的孩子过渡的不好的话,就会出现咬人的现象,他会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冷不丁地去咬人,或者去咬桌子,咬玩具等等。这一点需要父母注意,也就是要帮孩子顺利补上口腔敏感期。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星期六,2岁的男孩思远家里来了一个小客人--比他小几天的小表弟聪聪。两人一起开心地玩着各种各样的玩具。突然,聪聪大哭起来,而思远的脸上有一种恐惧的表情,而且好像还有点歉意。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思远咬了聪聪的手一口。这时,思远开始语无伦次、吞吞吐吐地为自己辩解,说聪聪跟他争一个玩具,就吵了起来,然后他就用牙咬了聪聪。

思远的妈妈感到很奇怪,自己的儿子很乖巧呀,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强。而且,在以前也从来没发现他有咬人的这种现象,那他为什么现在会突然咬自己的小表弟呢?

突然,妈妈想起一件事来,就在前几天,她发现思远用嘴巴啃桌子角,而且好像还"吃得"有滋有味的样子。当时,妈妈觉得思远啃桌子不卫生,而且也是一个坏毛病,就阻止他去啃了。可是,尽管如此,妈妈还是想不通为什么儿子会无缘无故地咬人,咬桌子。

故事2:

盈盈活泼可爱,是个非常天真无邪的小女孩。不过,在她2岁半的那段时间,她竟然开始咬人。有一天晚上,全家人正在陪着盈盈看少儿频道的动画片。按说,看动画片时,盈盈应该老老实实才对。以前也确实很老实,可那天她却不太老实。

她在妈妈的怀里坐着,把妈妈的手抱在她的脸上。突然,她使劲咬了妈妈的手一下。疼得妈妈想发火,就想打盈盈。不过,看到盈盈跟没事人似的,还是那么天真可爱,妈妈又不忍心了,就把抬起来手又放下了……

不一会儿,她又跑到爸爸的怀里,以同样的方式咬了爸爸一口。爸爸最近学了一些教育孩子的常识,他想,可能是孩子的咬人敏感期到了,所以他也就没发火,非常平静。

然后,爸爸就跟妈妈沟通,说:"孩子现在可能是咬人的敏感期,我们都做好防备,别再让她轻易咬到了。"因为大家都有预防了,所以盈盈就不太容易咬到人了。不过,小家伙很怪,当妈妈跟亲她的脸的到时候,她还是会咬上一口。有时候,她咬不到脸和手,她就咬衣服,咬床单。

十几天后,盈盈已经不再咬人了。

故事3:

今天的阳光非常明媚,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户外活动,玩得不亦乐乎。老师也在一边观察孩子,看到孩子如此健康快乐,老师也很喜悦。就在这时,她看到一个小朋友突然抱住另外一个小朋友,在人家的脸上咬了一口,速度很快,老师都感到非常惊讶。

老师赶紧去抱起那个被咬的孩子,发现他的脸上有一圈牙印。不过,咬人的小朋友好像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一脸无辜地看着被他咬的那个孩子。

下午,妈妈来接孩子时,老师把孩子咬别的小朋友的事情告诉了她。妈妈听完之后,很生气,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孩子在家里还咬我的手呢!"

敏感期分析

故事1中的思远,之所以会桌子角,会咬人,很可能是在用自己的舌头和牙齿来感知物体,探索周围的环境。当然,故事2、3中咬人的小朋友,也很可能是出于这方面的原因。孩子咬人时,他并没有什么恶意。所以父母不要以为孩子学坏了,因为这是他无意中用口、牙齿去认识事物,与故意地用牙齿去攻击别人有着本质的区别。孩子咬人时,只需要把他抱到一边去就可以了。

另外,孩子在1岁左右时,他长牙会使用牙齿,舌头发育时也会使用舌头。这时,他们会用牙齿咬断东西、咀嚼东西,有时候会用东西把嘴巴塞满,但不会把它们咽下去。但是有些孩子这个敏感期会滞后,所以孩子如果在2岁以后咬人,他是在以"咬人"的方式来弥补自己落下的口腔敏感期。

引导小妙招

1.满足孩子口腔的味觉和触觉

孩子在咬人的那段时间,父母应该满足他的口腔的味觉和触觉。比如,给孩子提供一些可以咬和尝的东西,像各种软硬不同的食物、橡皮圈、干净的不同质地的物品等,让孩子尽情地去咬。不要训斥孩子,让孩子咬人的敏感期顺利度过。

2.给孩子提供较硬的食物

很多2岁以上的孩子,在咀嚼馒头、面包等食物时,口形和咀嚼的方式与老人很像,一副牙齿没有力量的样子。这就表明,孩子在2岁之前吃的食物可能大部分都是稀软的。其实,在孩子长牙齿的敏感期时,父母应该给他提供一些比较硬的食物让他练习咀嚼。不要担心,孩子会嚼不烂或会卡住,其实孩子常常会嚼了吐出,吐出又咀嚼,偶尔会卡住,他也会自我调整。这样以来,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以后咬人现象的发生。

3.与孩子一起做一些小游戏

在孩子2岁左右时,如果孩子有咬人这种现象发生,父母可以与孩子尝试做一些小游戏,以满足孩子想咬,想咀嚼的愿望,练习咬硬的东西,让孩子获得咬的乐趣。

比如,可以跟孩子玩"小狗咬骨头"的游戏。父母先准备好眼罩、木块(可以积木代替)、布条、玻璃瓶、海绵、骨头(可以某种硬塑料代替),然后告诉孩子:"小狗最爱吃骨头了,这里有很多东西,现在你来假装小狗,我把你的眼睛蒙起来,你来找骨头。"父母可以先让孩子用牙齿咬每一种东西的质感,然后再蒙上孩子的眼睛,让他一一用嘴巴来辨认,找出骨头来。玩完后,可以让孩子再尝试找木块。当然,还可以与孩子互换角色。要注意一点,在玩之前应该跟孩子讲清规则,不能偷看,不能用手摸,只能用牙咬才行。

4.不要训斥和大骂孩子

有的父母不知道孩子有咬人的敏感期,当一两岁的宝宝咬了他们,他们就会对孩子训斥,甚至用手打孩子的嘴巴。有这样一位妈妈,她1岁半的宝宝在她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咬了她的腿一口,结果妈妈立刻一声号叫,孩子一下被这种声音吓坏了,哇哇哭起来。结果,这位妈妈还不算完,指着孩子的鼻子说:"再咬,再咬我就把你的牙敲掉!打死你!"一副恶狠狠的样子。在孩子眼中,刚刚还满脸堆笑的妈妈突然变得口吐蓝色火焰,凶巴巴的,他接受不了这种巨大的转变,这难免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甚至是心灵的创伤。所以,父母一定要以此为戒,切不可训斥孩子,打骂孩子。

10.打人:打妈妈、奶奶的脸和头等,狠狠地拽妈妈的长头发等,(0-2.5岁)

--孩子并非有"暴力"倾向,而是吸引人的注意,所以不要给孩子贴"爱打人"的标签

孩子在1岁多到2岁多时,很多父母会发现孩子会有"暴力"倾向,比如,他会打爸爸妈妈的脸,会拍打妈妈的头发,甚至会用小手使劲拉扯妈妈的头发。当然,如果孩子上幼儿园,有的孩子还会打别的小朋友,等等。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吗?难道小小孩子真的有"暴力"倾向吗?其实不是,儿童心理学家指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打人是他们表达爱的一种方式,是为了吸引人的注意。所以,父母千万不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一位妈妈很苦恼,她这样说:

我的儿子才1岁零4个月,可从上个月起,他就会"打人"了。而且,他并不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每次都是说"打你"的同时,手就真的"啪的"打了下来,有时候是打我的脸,有时候是拍我的头,还拽我的头发呢!他是真打,有时候还挺疼的呢!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故事2:

2岁零3个月的青青刚上幼儿园,但是她有一个特殊的表达喜欢的方式,那就是打人。于是,老师就不断地对她说:"青青,老师知道你喜欢小朋友,但你不可以打他,那样他会很疼,你可以去拥抱他,抚摸他!"

几次之后,青青好像记住了。不过,她在表达自己喜欢某个小朋友时,她还是先会打人家一下,然后再去拥抱人家,抚摸人家。

一天,青青和另外一位小朋友玩顶头的游戏,他们相互盯着,非常开心。突然,青青打了一下那位小朋友。那个挨打的小朋友赶紧喊:"青青,打人!"

老师听到后,赶紧走过去告诉青青:"你喜欢小朋友,要抚摸他,拥抱他呀!"结果,青青也马上意识到了,他立刻停止了打人的动作,伸出了两只小手开始拥抱他,抚摸他。

过了一会儿,刚才那个挨打的小朋友累了,就躺在了地上,他喊着青青的名字。这时,老师猜想,他一定是想享受青青的爱了。于是,老师就对青青说:"赶紧去抚摸他!"于是,青青就走到那个小朋友身边,开始抚摸他……

敏感期分析

孩子打人,也是敏感期的一种正常表现。他打人,可能是出于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也可能是自己太过兴奋而无法控制自己,也可能是他想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比如爱或不满,还可能是他想与别的小朋友沟通、交流,等等。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认为孩子有"暴力"倾向,更不要给孩子贴上"暴力"的标签,因为孩子并不是真的"打人"。

引导小妙招

1.对孩子的行为别太敏感

如果孩子的"打人"动作被父母发现,父母要严加管教的话,孩子这种打人行为与父母给予的关注之间的因果联系很快就会被孩子觉察。这时,孩子就会非常聪明地意识到,父母关注其他事情时,只要他打人,父母就会关注他。所以,孩子就会把打人当成吸引父母注意力的一种方法。可见,父母对于孩子打人的行为不要太敏感,否则就会让孩子的打人行为转化成他的一种习惯,他以后可能就会真的打人了。

2.注意向孩子表达爱

一般来说,当孩子能自己到处走路时,大部分父母就不会再向以前那样特别关注孩子的每一个动作、表情和每一句话了。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少了,但是希望父母关注的这种需求并没有减少。于是,孩子就会感到失落,就想通过打人的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还是要有意识地去关注孩子,向孩子表达自己对他的爱。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孩子为吸引父母的注意力而打人,搞破坏等。

3.教孩子正确表达爱

上面已经提到,父母不要对孩子的打人行为太敏感,除此之外,父母还应该教给孩子正确表达爱的方式,就像故事2中的老师提醒青青一样。还有一位妈妈,看到自己2岁的而在打小表姐,她就对儿子说:"你是不是很喜欢小姐姐呀?"儿子虽然没说话,但他"嗯"了一声,还使劲点点头。妈妈又说:"你喜欢小表姐,那就拉拉他的手吧!"儿子就顺从地去拉小表姐的手。妈妈继续说:"你还可以亲亲小姐姐,拥抱小姐姐呢!"于是,儿子就跟小表姐亲热起来,刚才打小姐姐的事情都忘了。这样,孩子就学会正确表达爱了。

对于父母来说,一定要注意让还没有灵活掌握语言的孩子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爱,从而不把注意力放在打人上。

4.别给孩子扣上"打人"的帽子

很多孩子"打人",其实只是拍打,而不是真的打,这是他自我意识的一种反映。因为孩子的语言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他在"打人"时,会是在这样一些情况之下:生气了,父母不理解他了,别人离他太近了……也就是说,这些情形让他产生了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他就会用"打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父母应该知道,当孩子发现自己无法将语言把自己的想法传递出去时,当他发现父母误解他的时候,他就会比较着急。这个时候,他就会本能地通过肢体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肢体上的行为往往会被父母误认为是攻击性的行为,这时,孩子就更加感觉到不被理解,就会更加着急。

所以,父母应该注意观察孩子,如果是这样的情形,父母应该跟孩子说:"你是不是生气了?""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你想他走开,是吗?"等等。当父母帮孩子把他想表达的意思说出来时,他就会如释重负,就会感觉父母理解他了,也就不会再通过肢体语言--"打人"来表达自己了。

5.反省自己有没有做坏榜样

当然,父母还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否给孩子在无意间做了坏的榜样。比如,孩子"不听话"时,是否动手打过孩子,是否打过别的小动物,是否与另一半动过手,等等。千万别忽视这些,也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其实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的眼中,他会模仿。因为孩子具有吸收性心智,能吸收环境,是父母的镜子。所以,父母如果有以上的这些举动,一定要毫不犹豫地及时改正。

11.抓、扔、捏:喜欢抓软东西、扔东西、用两只手捏东西(0-2.5岁)

--给孩子一些安慰物,让孩子尽情地"舞动"双手,体验手的功能

孩子在手的敏感期时,会喜欢抓软软的东西,比如他非常喜欢用手抓奶油,会很喜欢捏香蕉,把香蕉捏得稀烂。因为他就愿意体验那种黏糊糊的感觉。如果孩子不小心打碎了生鸡蛋,当他用手抓鸡蛋的液体时,就会感到非常快乐,甚至还会去打碎第二个鸡蛋,以体会那种黏黏的、软软的感觉。他喜欢探索抽屉、柜子,会把里面的东西都抓出来,然后扔到地上……父母要给孩子自由,让孩子体验手的功能。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在公交车站,一位爸爸抱着自己四五个月的孩子在等车。孩子不停地用手抓站台上的铁杆,可是抓了半天也没有抓住。爸爸可能累了,就坐了下来,把他抱起来放在大腿上。孩子又开始摇动胳膊,还死死地盯住一个方向,嘴也也不停地一张一合。

于是,爸爸又换了一个姿势抱他,还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说:"怎么这么不老实,这么小就这么不听话,以后还怎么办?"说完,就又换了个抱孩子的姿势。这回,孩子不跳了,真的老实了,任由爸爸拍他,摇他。

突然,孩子看到旁边有一位阿姨拿了一个棉花糖,他就伸手去抓。阿姨也很好,就把棉花糖递给了孩子,孩子就用两只手开始捏棉花糖,捏来捏去,也不乱动了……车来了,爸爸抱着孩子上车了……

故事2:

15个月的男孩晨晨有一次喝完水后,很兴奋,突然把那个玻璃杯子从头顶上扔到了身后,结果杯子碎了,晨晨却乐了。

第二天,晨晨喝完水后,又做了同样的动作,把杯子扔了,结果又碎了。晨晨还是很高兴。从那以后,每次喝完水,晨晨都会把杯子扔到身后去……

故事3:

岚岚在快到1岁的时候,妈妈经常给她喂香蕉。一天,妈妈又给她喂香蕉吃,喂到最后一点时,岚岚竟然"哼哼"着向妈妈扑过来,用两只小手抓住剩下的那一点香蕉。然后,就使劲捏了起来,那点软软的香蕉被她捏得糊满了手。

即使这样,她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仍旧低头看着,还在捏。这时候,妈妈有点忍受不住了,于是就说:"别捏了,多脏呀!脏!"然后,就拉过岚岚要给她擦手。可是岚岚扑打着,不想让妈妈擦,而且还试图挣脱妈妈。但是,因为力气太小了,当然没有挣脱得了。最后,妈妈把岚岚的小手擦得干干净净。

第二天,妈妈又给岚岚喂香蕉,她一边安静地吃,一边看妈妈手里的香蕉。当香蕉还剩下一点时,妈妈为了不让岚岚像昨天那样去抓香蕉,就把最后一点自己吃了。刚才还眼巴巴望着这点香蕉的岚岚,一下子就大哭起来。

妈妈见状,连忙哄她,可以怎么哄也不行,岚岚依旧哭个不停,而且眼睛还看那个香蕉皮。这时,妈妈意识到,一定是女儿想再捏香蕉。而且,她好像记得以前看过一本书,上面好像有孩子喜欢捏软东西的说法。

看到女儿痛哭流涕的样子,妈妈心软了。于是她又剥开一个香蕉,并把香蕉主动递到岚岚的手中。真是奇怪,岚岚一下就不哭了,迫不及待地拿过香蕉。

接着,岚岚先是轻轻地捏了一下,一个香蕉就被她捏扁了。然后,她又用两只手使劲捏起来,黏糊糊的香蕉都粘在了她的手上,已经看不出香蕉的摸样来了。很快,黏糊糊的香蕉就落到了她的衣服上、床单上。

妈妈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只要女儿开心就好。于是,她又给女儿剥开一个香蕉,女儿开始急切地捏这根新的。妈妈就在一边观察,她发现女儿捏香蕉的动作一会儿快,一会儿慢;一会儿一只手捏,一会儿两只手捏。而且,女儿还不时地把自己的手拿到眼前仔细观察一会儿。大概半个小时后,岚岚终于心满意足了,她挥舞着沾满香蕉的双手,乐得不行……

敏感期分析

孩子在手的敏感期,最需要的就是那些黏糊糊的东西,当他的手没有去抓的时候是一种形状,当他用手去抓以后又变为另外一种形状。这就会引起孩子强大的兴趣,所以他会对香蕉、打碎的生鸡蛋等东西非常感兴趣。如果有两样东西,一样是软的,一样是硬的,孩子一般会去捏软的,而不去理会那个硬的。

很多父母可能知道,有一种玩具,黏糊糊的、软软的,就像鼻涕一样,你把它扔到哪里他就会粘到哪里。在成人看来,这种玩具很恶心。可是,在孩子的眼里,却是十分好玩的。那些软软的东西在手指缝里穿过时,他的小脑瓜里就会想:哇,手真的很神奇呀!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体验到极大的满足感。所以,很多孩子都非常喜欢玩,尽管成人不理解。

在这个时期,孩子还特备喜欢扔东西,你把玩具递给他,他马上就会把它扔到地上;你捡起来给他,他还继续扔;你再递给他,他还扔……如此往复,扔得非常开心。因为在孩子看来,他的手不但可以抓东西、捏东西,还能够扔东西。这在孩子的眼里,就像是一个重大发现,所以,他就会不断地去体验手的这一种功能。故事2中的那个孩子就属于这种情形。

引导小妙招

1.给孩子用手探索的自由

1岁左右的孩子非常喜欢捏捏软的东西,父母要知道,孩子手的活动并不仅仅是手的活动,其中还有着智性的目标。如果父母对这些不了解的胡,给孩子设置很多障碍,就等于剥夺了他用手的自由,也剥夺了他认识世界的机会。所以,父母一定要给孩子用手探索的自由。

2.提供给孩子用手抓的物品

既然孩子对软的东西、黏糊糊的东西如此敏感,如此感兴趣,那么父母就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些供他用手抓的类似的感觉的物品,比如上面提到的香蕉、打开的生鸡蛋、果酱、面条、乳酪、面团等,这些东西就可以作为孩子的安慰物。父母要知道,如果孩子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物品,他可能就会把自己的食物当做这种材料,甚至去抓自己拉的屎巴巴。

3.给孩子不怕摔的东西

可能很多父母遇到过孩子像故事2中的孩子那样摔东西,有的父母也许会问:"如果给孩子自由,难道就允许孩子摔坏家里的东西吗?"其实,这里还需要父母来引导孩子。比如,故事3中的那个孩子,每次喝完水都会把玻璃杯子或陶瓷杯子从头顶扔到身后去,结果就会摔坏。那么,父母完全可以给孩子不怕摔的塑料杯子或硬纸杯子呀,这样就不会摔坏东西了。当孩子发现杯子不能摔碎,听不到清脆的声音时,他还会纳闷,说不定就会去研究呢!但他发现以后喝水再扔杯子摔不坏时,他就不再扔了,那么他扔东西的敏感期就顺利过去了。

12.玩沙,玩水:非常喜欢玩水,玩沙(0-6岁)

--玩水、玩沙对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允许他去玩

孩子玩水玩沙的敏感期会贯穿孩子的整个童年,主要表现就是:沙子、水、沙池、水池是所有孩子的最爱。当他看到沙子,看到水时,他就会忘情地玩耍,会玩得不亦乐乎。父母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无论是粗沙,还是细沙,无论是干沙,还是湿沙,不管是水池里的水,还是浴盆里的水,还是溪水、河水、江水、海水,那怕是他自己撒的尿,等等,这些都是最能让孩子立刻安静下来的材料。不可否认,沙子和水就是孩子最好的天然的玩具,它们是孩子童创造力的源泉。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某幼儿园有好几个沙池,每个孩子刚进这家幼儿园时,没有一个不喜欢这些沙子的,对沙子非常留恋。

有一个小朋友在来幼儿园的第一天,就跳进了沙池,迫不及待地抓起一把细沙,让沙子从他的手指缝中流出,落到手臂上,再从手臂上落到沙池里。这种感觉一定是让他惊喜万分的,因为他的脸上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兴奋的表情。

还有一个小朋友,刚来幼儿园时,非常好动,但是,只要他一进到沙池里,就一下子变得安静起来。要是没人打扰他,他能在里面玩好几个小时而不累,也不会动地方。半年以后,他的专注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故事2:

小区里一户人家要装修,就在楼下堆了一堆沙子备用。那是周末的下午,阳光很好,小区里的几个孩子发现了这堆沙子,争先恐后地爬了上去。

有一个孩子手里拿着一个袋子,他用手把沙子收到袋子里,当袋子装满以后,他就立刻倒掉重新装。还有一个孩子,正在沙堆的下方专心致志地制作什么东西,旁边的一个孩子问:"你在做什么呀?"那个孩子回答说:"我在做蛋糕。""我可以跟你一起做吗?""好啊!"他们两个开心地一起做起蛋糕来了。

还有一个小女孩,更有意思,她的鞋子里灌进了沙子,她就把鞋脱下来,把沙子刚刚抖完,突然想起来了什么,她立刻双手捧起一捧沙子,都装进了那只鞋子里。

就是这些小朋友,一直在那堆沙子上开心地玩着,没有人打扰他们,他们也不互相打扰。

故事3:

星期天上午,妈妈在洗衣服,3岁的儿子一个人在厨房里折腾,很安静,没有来回地打扰妈妈。1个小时后,妈妈把衣服洗完了,她想知道儿子到底在干什么。于是,她就走进厨房。

她看到儿子竟然在玩水,正在一声不响地玩着自己发明的小游戏。儿子先是把盆子里装满水,然后把各种小玻璃球扔进水中,接着,他又把它们都捞出来,放到另外一个盆子里。然后,他又把另外一个盆子里,然后把刚才那盆水又倒进刚刚放进球的盆子。他把那些小玻璃球再一个个地捞出来,放到另外一个盆子里,再倒上水,再捞出来……

妈妈在旁边看着儿子玩了半小时,也没有打扰他,当然,儿子很专心,根本就没有发现妈妈。

突然,他在向另外一个盆子里倒水时,不小心,水倒了出来,溅了他一身。可是,这依然挡不住儿子玩水的热情……

敏感期分析

在前几节中已经提到,孩子在手的敏感期会特别喜欢抓软软的、细细的东西,当然,他们在这个敏感期还会特别喜欢玩沙,玩水。只要一有机会,他们的吸引力就会被沙子和水吸引去,即使再好玩的体育器材,再有意思的体育运动他们都不会参与,只是玩沙,玩水。他们会玩得十分专心,脸上懵懵懂懂的,对他们来说,脸上一般都会是这种表情。如果成年人去阻止他玩,他就会与成年人抗争。

沙子既是固体的,也是流体的,就好像水一样,它很变化无常但又特别容易被掌握,有数不清的玩法,从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需要,也会给孩子巨大的空间感和流动感。沙子是很奇妙的,水也一样。所以,孩子总会将沙和水融为一体,在它们之间寻找到更好的玩法。其实,孩子对水的兴趣会一直持续到12岁,每天玩他都不烦。

有教育专家指出,孩子对可以变化的玩具兴趣很大,不过人的想象力是有限的,任何一种人造的玩具都不能与大自然的伟大赋予相比。而对孩子来说,沙子和水就是大自然赐予孩子们的最好的礼物。如果,父母带孩子到湖边、海边去玩,孩子的心就会被沙子和水吸引去。在那些地方,沙子和水是连在一起的,当孩子玩沙玩到一定的程度,他一定会去玩水。

引导小妙招

1.理解孩子的玩沙玩水行为

如果父母回想自己小时候,可能就会找回自己玩沙玩水的记忆来。另外,就是现在,如果我们到海滨的沙滩去,也会很自然地脱下鞋子感受那些细沙,感受那些海水,其实就是在最大程度上亲近自然,感受沙与水的魅力。即使现在,我们成人都愿意做这样的事,那何况是对玩沙玩水特别敏感度孩子们呢?所以,父母一定要理解孩子的玩沙玩水行为,要允许他们去玩,不要担心孩子的衣服被弄脏。与发展孩子的天性相比,弄脏衣服又算得了什么呢?脏了衣服可以洗,孩子的天性丢了还能回来吗?

2.孩子玩尿也没什么

在孩子眼里,尿与水是一样的,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自己把尿尿到土上,他会非常开心地玩尿泥。很多孩子都有玩尿的经历,可能成人感觉会不舒服,其实童尿是安全的。所以,即使孩子在玩尿,他也是专心的,是很感兴趣的,如果父母无端地打断他,不仅会破坏孩子成长的机会,也很可能造就一个做事不专心,对做事没有任何乐趣的碌碌无为的人。父母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当孩子的成长过程常常有人干涉打断时,还能期望这个生命长到理想的高度吗?

3.利用玩沙玩水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每个孩子都喜欢玩水玩沙,都有玩沙玩水的敏感期。一旦他们玩起来,他就会乐此不疲,就会非常专心。虽然玩沙玩水很简单,但意义却非同一般。父母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其实很简单,只要不去打扰孩子,干涉孩子就可以了。所以,父母应该给孩子玩沙玩水的自由,孩子在这个自由的环境中,拥有选择的权利,那么他形成专注的品质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13.绘画:喜欢画画,先是"乱画",然后才是"会画"(4-5岁)

--面对"乱画"的孩子,父母要学会等待,也要给孩子充分的绘画自由

孩子到4-5岁时,就会进入绘画的敏感期,当然也有的孩子是在6岁左右才进入。孩子的绘画敏感期是与生俱来的,不是教出来的。尽管孩子开始画的东西在成人看来是乱画,但实际上,那却是在孩子生命中所迸发出的一种激情。孩子并不仅仅是简简单单地画,而是根据他内心的引导进行的自发的活动,他们在用画来表达心中的美好事物,在画自己的情感。即使孩子画得不好,父母也要给孩子充分绘画的自由,让孩子充分用这种形象语言表达自己。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一天,妈妈到幼儿园去接4岁的女儿,老师告诉这位妈妈,说她女儿的绘画敏感期到了,在学校里什么课也不上,就是一个劲地画画。这位妈妈知道敏感期的概念,心里挺高兴。她没有带孩子直接回家,而是去了新华书店。她给女儿买了绘画的书,还买了绘画教学光盘。

当天晚上吃完饭后,女儿就打开电视看起了绘画教学课程,一边看一边画。看了一遍又一遍,一点也不烦。如果遇到不会的或是没有听懂的,女儿就会把光盘倒回来再放;如果跟不上了,她就会按暂停。

3个多小时后,妈妈说:"宝贝,太晚了,赶紧睡觉吧,明天还得去幼儿园。"可女儿根本就没听进妈妈的话,还是在那里又看又画的。

最后,妈妈实在困了,就走到女儿面前说:"我们睡吧,明天再花好吗?"这回,女儿非常有礼貌地说:"妈妈,我再画一会儿,您先睡吧!"

故事2:

儿子4岁半的时候,突然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平时不是在墙上乱画,就是在门上乱画,甚至连大衣柜里的木板上也画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种乱涂乱画的毛病让妈妈感到很生气,她认为,好好的家都让这个儿子给涂成"大花脸"了。

有一天,儿子又在妈妈刚擦过的门上画了起来,妈妈当然就很生气,就走过去问:"这是画的什么呀?"儿子很认真地说:"我在画我们老师!"妈妈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是个人来,可儿子却一本正经地说:"看,这是老师的长头发,这是老师的眼睛,胳膊……"

儿子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妈妈就更生气了:"你的老师?你老师就长两根头发呀?你老师就一只眼睛呀……"妈妈给孩子的"大作"挑起了毛病。总之,在妈妈的眼里,孩子的画的什么都不是。

妈妈还没说完,儿子就把笔一扔,哭着跑回了自己的房间。两个月后的一天,妈妈去听了一堂亲子课程,才知道那是儿子的绘画敏感期。但是,不管妈妈再怎么劝儿子画画,儿子就是不画了。

故事3

小凡是个非常活泼好动的男孩,今年4岁了。随着他一天天地成长,妈妈最近发现小凡迷上了画画,他从早画到晚,一点也不觉得累的样子。

在妈妈看来,小凡就像一只辛勤的小蜜蜂,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拿起笔来画画。当然,笔也不一定是水彩笔或蜡笔,就是铅笔,甚至是爸爸的钢笔,只要小凡拿起来,就画画,而且很难再放下笔。

有时候,小凡在周末,就会早早起来开始绘画创作,一直到吃午饭。妈妈观察,在绘画的过程中,小凡显得非常享受,那个热情劲,那个认真劲,简直就像一个绘画大师!

敏感期分析

一般来说,孩子在某个敏感期到来时,都会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地一直做他感兴趣的事。孩子会从早做到晚,甚至连午饭也不吃,连觉也不睡,就像故事1中的那个女孩,晚上绘画一直到很晚,都不会停下来;还有故事2中的那个男孩,随时随地都在画画,可遗憾的是,他的绘画敏感期却被母亲无情地扼杀了。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这样指出,如果一个孩子在6岁之前都没有握过画笔,那孩子的绘画天赋可能就会泯灭。真的是这样吗?可能有很多父母会对此提出质疑。不过,这句话确实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孩子在4-5岁时,是他的绘画敏感期。孩子的这个敏感期通常会持续1个月到1年的时间。

在这个敏感期里,父母不用教他去画画,孩子也会自发地去画,会随心所欲地去画,如果父母能在这个时期给孩子充分绘画的自由,孩子的绘画能力可能就会突飞猛进。如果这个敏感期发展得好,就很可能奠定了成为绘画艺术家的基础。相反,如果父母随意地去干涉孩子,孩子就会错过这个敏感期,就会在以后可能不会提起对绘画的兴趣了。所以,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孩子踏入绘画的艺术之门的这个基础,成就孩子的绘画人生。

引导小妙招

1.允许孩子去自由地画

一位妈妈在看到女儿突然对绘画如此痴迷时,就给她买了绘画的工具和纸张。星期六的时候,女儿一个上午都在画画,中午也没有吃饭,下午依然精神百倍地在画。当女儿吃晚饭时,妈妈过去看女儿的画,发现她已经画了厚厚一摞,足足有50多张。

其实,当孩子在绘画敏感期时,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自由,不去干涉孩子,这样孩子才能真正享受这个敏感期,在这个敏感期获得他应该获得的东西。要知道,给孩子自由,孩子的心灵才能够强大,他的绘画热情才能延续。

2.不用害怕孩子吃不消

故事1中的女孩和上面这个女孩都足以证明孩子对绘画的痴迷程度是父母难以想象的。可能有的父母会很担心,这样的话,孩子的身体能受得了吗?应该让孩子持续这样做下去吗?这种担心很正常,因为父母都爱孩子。但是,这种担心也是多虑了,要知道,孩子具有吸收性心智,他的学习热情和毅力是非常惊人的,而且这种热情与毅力不是后天培养的,而是与生俱来的,根本就不用父母来夸奖他,也不用刻意去培养。如果父母拿着成人所谓的经验和想法来干涉孩子,就会严重破坏孩子的热情和毅力品质。

3.了解孩子绘画敏感期的几个阶段

一般来说,孩子的绘画敏感期要经过4个自由发展的阶段:

首先,乱画阶段。孩子在1岁多时,会拿起笔来乱画,并没有可以想表达什么,只是把注意力放在握笔上。

第二,真正进入绘画状态。2岁多时,孩子就真正进入绘画状态,但他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他在这一时期的画常常会是一些抽象符号,成人是看不懂的。

第三,掌握形状阶段。在这个时期,孩子就能画三角形、圆形、方形等大概的形状了。他们只对宏观感兴趣,对细节却不敢兴趣,所以,他才会画出一张除了一只眼睛外什么都没有的脸来。在这个阶段,父母千万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对孩子的画妄加评论。否则,就会毁掉孩子的绘画天赋。

第四,关注细节和表达。孩子在4岁半左右,开始关注细节,他们再画一张脸时,五官是非常清晰的。6岁以后,孩子对绘画的兴趣更大,开始用丰富的绘画技巧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当然,到这时候,孩子的绘画敏感期就基本已经度过了。

4.要学会等待

上面说的那4个阶段是一步一步完成的,而非一蹴而就的。所以当父母看到孩子乱画时,画的"不好"时,一定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等待孩子的成长。倘若对孩子大加否定,就像故事2中的妈妈一样,那么孩子的绘画艺术细胞就都被杀死了。

5.给予恰当的指导但不急于纠错

在孩子的绘画敏感期,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充满自由的绘画环境。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他耐心的、必要的指导,这种指导是为了满足孩子的某种内心需求所做的指引。比如,孩子可能不太关注细节,这时父母就可以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孩子去接触一些事物,观察事物,孩子自然会关注到那些细节。但是,父母千万不要急于指出或纠正孩子的错误,也不要对孩子进行培训。当然,不急于纠错,并不代表对孩子的绘画不闻不问。

14.音乐:孩子一听到音乐,就会和着乐曲扭屁股(4-5岁)

--每个孩子都有音乐天赋,要给孩子好的音乐环境,但不强迫孩子学习某种乐器

与绘画敏感期一样,孩子也是在4-5岁就进入音乐敏感期,那么,孩子如果在6岁前还没有接触到音乐的话,他的音乐艺术天分很可能以后就比较难以发挥出来了。其实,在这个敏感期,孩子会随时随地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也会自己哼唱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的歌,甚至连歌词他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当孩子听到有规律的节奏,他也会高兴地手舞足蹈,充分体验音乐带给他的美妙感觉。孩子对音乐的喜欢也是天生的,而不是被迫的。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一位妈妈曾经这样说:

我知道孩子的音乐敏感期是在4岁左右出现,我女儿就是在4岁时进入音乐敏感期的。那个时候,我每天去幼儿园去接她,她总是拉着我的手去练琴房,说:"妈妈,我想弹钢琴!"不过,有时候,她一句话也不说,拉着我的手就往琴房走。那段时间,我和女儿都是天黑了以后才回家。

女儿在那段时间里学会很多简单的曲子。当时家里也没有买钢琴,她就会把老师的教科书借到家里来。你可能会问,借到家里有什么用呢,家里不是没钢琴吗?是呀,不过,我的女儿很聪明,她有办法,她会把家里的暖气当钢琴,然后摆上琴谱,就在暖气片上有模有样地"弹"起来,一边"弹"还一边唱,能连续不断弹唱一个小时呢!

这种情形大概持续了3个多月。后来,女儿虽然不像那段时间天天"练琴"了,但那段时间却为她以后学习音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故事2:

星期天,4岁半的乐乐正和邻居家的小伙伴在他自己的房间里玩耍,突然,电视里传来了欢快的音乐声,这马上引起了乐乐的注意。

最近一段时间,妈妈发现淘气好动的乐乐成了一个音乐迷,不论他在干什么,只要一听到音乐,他都会放下手中正忙的事情,并和着音乐声,手舞足蹈起来。

咦,乐乐怎么突然不跳了?哦,原来是停电了……乐乐有点失望,他又去和小伙伴玩耍去了……

敏感期分析

孩子音乐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当音乐响起时,婴儿期的孩子的身体会产生一种很自然的反应,这种反应对音乐的曲调是否优美并不敏感,能对他产生较大刺激的是节奏的变换。因此,节奏训练应该是早期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任务。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不仅只用听觉去感受音乐,他还用整个身体的肌肉与心灵去感知音乐。只有身与心都投入到音乐中时,孩子内心对音乐的理解、感受才是最生动、最真实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会通过感觉和认知音乐来形成最初的音乐概念。期间,还会穿插孩子自发性的创造活动,但这一切都源自孩子对音乐的渴求,就像故事2中的乐乐,他对音乐的敏感正是因为对音乐有所渴求。

在孩子四五岁时,各种能发出响声的乐器都会带给孩子们欢乐,当然这也为父母传递一个信息:孩子的音乐敏感期来了。所以,父母应该关注一下孩子的艺术天性。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会用音乐的方式来展现自我,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生命感觉。尽管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贝多芬、帕瓦罗蒂那样的音乐大师,但是,他与生俱来的这种对音乐的热情将会伴随孩子一生。

引导小妙招

1.给孩子一个自由的音乐环境

很多父母认为,只要孩子一听到音乐就扭屁股,就兴奋地随着音乐蹦蹦跳跳,就说明孩子有音乐天赋。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每个孩子在小时候都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来。如何最大程度上成就孩子的音乐才能,还要靠父母的引导,看父母能为孩子提供怎样的音乐环境。

如果父母明白孩子会有音乐敏感期,相信绝大多数父母都会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的音乐环境,让孩子尽情地去发挥音乐的天分。因为在这样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的天赋会很容易被激发出来。不过,如果父母在此期间常常嘲笑孩子唱得不好,给孩子打击的话,那孩子的音乐天分就会被父母无情地见他、泯灭。

2.给孩子选择经典音乐听

孩子在音乐敏感期到来的时候,父母给他放多高起点的音乐,孩子的起点就有多高;给他放多低的起点,孩子就变成多低的起点。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孩子没有选择,对这些东西的选择权利都是父母的。所以,父母应该尽可能地给孩子选择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应该是经典音乐。父母给孩子提供一个听经典音乐的机会,就等于提高了孩子的音乐基本素质。

3.耐心观察并接受孩子的天性

不可否认,孩子是一个具有艺术天性的群体,他们会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和感觉。用自己的艺术方式和思维表达着他们对自己眼中的世界的真实感受。在孩子这个对艺术敏感的时期,父母应该耐心观察并接受孩子的自然天性,这样或许是父母培养孩子的最适合的方法。

4.了解孩子音乐敏感期的阶段

与绘画敏感期一样,孩子的音乐敏感期也有几个阶段。最早,孩子是喜欢节奏的,2岁时他就能很好地把握节奏;到三四岁时,他就会对简单而重复的一些韵律感兴趣;五六岁时,他就开始选择自己喜欢听的音乐,并自发地用动作来表达韵律比较复杂的音乐;七八岁时,孩子已经能够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了,有的孩子会深深地沉浸在音乐中,甚至会为音乐而流泪。所以,父母应该给孩子欣赏音乐的机会,从而让他对音乐的感受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5.不要逼迫孩子去学乐器

很多父母经常逼迫孩子学习各种乐器,孩子对此感到非常痛苦。其实,在孩子音乐敏感期到来时,父母应该顺其自然地去挖掘孩子的音乐天赋,他们可能不用父母逼,就会练习。即使孩子没有学习某种乐器,但如果他具备了良好的音乐感知和鉴赏能力的话,照样比那些痛苦地学习乐器的孩子的乐感好的多。

6.经常开开家庭音乐会

孩子在音乐敏感期时,他会主动学习音乐。这时,父母可以尝试在家庭中开音乐会,全家人都参与到音乐表演中来,但一定要让孩子做主角,从而给孩子信心,激发孩子继续学习音乐的热情。在这个音乐会上,孩子可以演奏乐器,可以唱歌,可以随音乐起舞,等等。总之,一切跟音乐有关的事情都可以让孩子大胆尝试,父母要注意给孩子积极正面的评价。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