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舌尖上的秦朝 作者:二丙 简介:刘阔,一个五星级大厨,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秦朝,还悲催的穿到了一个奴隶身上。 “就这?这是人吃的吗?” “炒菜呢?” “啥?老百姓不准吃肉?” “想脱了奴籍,只能充军?” ………… 穿越即开挂,醒醒吧,活得了三集就烧高香吧。本书是史上最真实的穿越小说,以另一种视角带你走进最真实的秦朝。 《舌尖上的秦朝》免费阅读 人生百态,世事无常便恍若一梦。让刘阔郁闷的是,穿越...

《舌尖上的秦朝》免费阅读
人生百态,世事无常便恍若一梦。让刘阔郁闷的是,穿越这种事儿竟然发生在了他的身上。如果不是因为一场意外,后世的刘阔还是一名享有盛誉的大厨。彼时的刘阔,刚刚夺得中华烹饪大赛金牌,而且马上就要和未婚妻结婚,可谓爱情事业两丰收。可此时的刘阔,却穿越到了秦朝的一名奴隶身上。
“锅,锅!”一个红衣少年使劲儿摇晃着刘阔。
刘阔睁开沉重的眼皮,就看见一个头扎红色毡巾、身着红色麻衣的少年正使劲摇晃着他,嘴里叽里呱啦说着他听不懂的话。紧接着,刘阔就感到一阵剧痛传来,仿佛要把他的脑袋劈开一般。他晃了晃头,两眼一翻又晕了过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刘阔悠悠的醒了过来。通过刚才炸裂般的记忆融合,他才得知自己穿越到了一名叫阔的奴隶身上。今天下雷阵雨,一道闪电鬼使神差的劈在了阔的头上。如果不是鬼使神差的让刘阔占据了这副躯体,这个叫阔的奴隶早已经死了。
“剧情不对啊!”刘阔喃喃自语。
在网络小说里,穿越人士不都是穿成了历史名人,享受着开挂的人生吗?可轮到自己,却穿到了一个苦逼的奴隶身上。这个叫阔的奴隶是个奴生子,也就是奴二代的意思。阔的父亲不详,母亲是楚国郡守的家奴。阔出生后,自然是继承了奴隶的身份。楚国灭亡后,郡守一家惨遭灭门,而阔因为年少,被留了一条性命,充为大秦邮驿的官奴。
“锅!”红衣少年递给了刘阔一碗汤和一个饭团。
刘阔接过饭食后,使劲儿的晃了晃脑袋,把思维转换成秦朝思维才听懂了少年的话。原来,少年说的锅就是阔的意思。
在秦朝,人们说的官话叫雅言,就是《论语》里孔子说的诗、书皆雅言也。雅言就是普通话的意思,是以周朝国都丰镐的方言为标准。古代官话的标准在历代都是以国都所在地的方言发展而来的,但正所谓十里不同音,到了楚国这一带,口音早已跑偏了十万八千里。比如楚人会把k的发音会读成g的发音,有点儿类似后世的湖北方言。
刘阔幸亏占了萿的身子,才能听懂秦朝的话。这个少年叫去死,也是楚国郡守家里的奴生子。去死和阔的年龄相仿,两人一起在郡守家长大,情同手足。郡守被杀后,去死和阔一同被充为大秦邮驿的官奴。大秦邮驿就是秦朝的邮政部门,负责传递书信及政令,是中央和地方行政联系的重要纽带。
秦朝的邮政工作极其严苛,《行书令》规定:“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及者,日毕,不敢留;留者以律论之。”意思就是急行文书必须立即传送,不能有片刻耽搁。普通文书也要求当日传送,不许积压。如果有积压,邮递员就会收到律令的刑罚。秦朝的邮递员被称为中卒,大多是由奴隶担任的。这些中卒依靠着脚力传递着文书,每次要往返数十里地,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邮递还会受到律令的刑罚。
去死和阔在邔县下面的一个乡当中卒,俩人平时的工作除了邮递文书,就是在乡衙里打打杂什么的。在秦朝,十里一亭,十亭一乡,再往上就是县和郡的设置。亭的行政机构类似于村,是秦朝国家机关最基本的行政单位。乡则类似镇,管辖下属的几个亭。乡衙设有三老、有秩和游徼官职,三老是乡长的意思,有秩和游徼则是乡长的佐官。秦朝的乡长职责包括摊派徭役、征收钱粮、查勘路人、检验货物、传递文书、缉拿盗贼等,可谓一职多能。
刘阔看了看乡衙,郁闷的发现但凡有字的地方都看不懂。秦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之政。李斯在大篆的基础上,简化创新,创制了小篆推行全国。小篆字体优美、笔划复杂、样式古韵,一直到汉朝才被隶书取代。在秦朝,识文断字是权贵才享有的权力,而萿是个奴隶,自然也是不识字的。
“剧情不对啊!”刘阔再次喃喃自语道。
在网络小说里,穿越人士凭借着未卜先知的技能,混的是风生水起。可轮到自己,到了秦朝连字都不认识,如同文盲一般。在中国历朝历代,识文断字是通往社会上层阶级的钥匙,而文盲是别想迈入上流社会的。
“阔,你是不是被雷劈糊涂了,净说胡话。”去死摸了摸刘阔的额头。
刘阔没有搭话,而是苦笑的摇了摇头。先不去想那么多了,填饱肚子再说。于是,他拿起饭团就咬了下去。可待他刚吃进嘴里,一股又酸又馊的味道差点儿让他吐了出来。刘阔端详着饭团,发现饭团是用豆子和糠麸做的,这在后世连猪食都赶不上。
刘阔又端起了碗,想要喝口汤压一压。可待他刚喝进嘴里,一股又咸又苦的味道差点儿又没把他呛死。刘阔看了看碗里的汤,清寡的汤水里飘着几个苋菜叶,都能照出人影了。
“呸!呸!”刘阔吐着口水,就想把饭食扔掉。
“萿,你疯了。”去死惊讶的看着刘阔,制止了他的疯狂行为。
看着去死惊讶的表情,刘阔才恍然大悟。在秦朝这个物资紧缺的时代,人们吃饭是两餐制。一餐是朝食,就是早餐;一餐是餔食,就是晚餐。朝食多在辰时吃,餔食多在申时吃。不同的阶级对饮食也有不同的规定,大秦仓律规定:“隶臣妾其从事公,隶臣月禾二石,隶妾月禾一石半。”秦朝律令对奴隶的口粮有着严格的限定,而两餐制对于这些干苦力的奴隶来说,根本填不饱肚子。因此,刘阔的举动在去死的眼里,犹如得了失心疯一般。
人不食盐则无力,盐在古代一直都是非常金贵的东西。秦朝的食盐分为土盐、海盐和崖盐,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口感。土盐是从盐碱土中提炼而成,矿物质成分较多,口感苦涩。海盐是从海水提炼而成,没有苦涩的味道不说,还有大海的鲜味。但受时代限制,秦朝的海盐产量还很低,价格昂贵。而崖盐则是奢饰品,是类似喜马拉雅盐的一类岩盐,罕见稀少,味道鲜美,是权贵才能享有的味道。
>>>点此阅读《舌尖上的秦朝》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