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在:北大》是网络作者“忆殇沫”创作的都市小说,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无无,详情概述:北京大学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自建校以来,北京大学以严谨的校风,培养了一大批专家学者,考入北大,在风景秀丽的北大校园求学,是每个学子梦寐以求的事情。为此,本书编者精心编写了《等你在北大》一书,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奋斗历程、激扬青春等几个角度剖析高考强者的制胜法宝,其中不乏各省高考状元的开奖本领。无论你是为跨入高考“门槛”的初中生,还是迷茫的高一,高二学生,都能从中获益。
“忆殇沫”的《等你在:北大》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付出了一年的时光,在最好的年纪里里明白了这个对我而言意义非凡的道理,足矣。现在我已步人大学半年有余,回望自己的高中生涯,觉得那种付出所有时间只为一个目标专注多努力的时光真是美妙极了。或许人总是要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去接受一种独特的历练,成功走过之后才能看到新的自己。方法篇刚步入高四,我依旧延续了高三...
在线试读
介绍
姓名:江**
毕业学校:河南省宏力学校
高考成绩:总分650 语文128 数学139 英语144 理综239
院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心态篇
我是复读生。
有时候,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追赶得越紧,你所期望的目标就离你越远。
对,这就是我高三的状态。太过渴望,所以最后什么都没有;放开手,反而会得到。记得不久前曾看过这样一段话: “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整日整日的不开心,因为我每做-件事, 都会先去想能从中得到什么。参加学生工作期待工作能力提升,参加志愿活动为了日后自己漂亮的简历,参加联谊活动期待自己认识更多朋.....实到最后,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是你的想跑也跑不了,不是你的想得也得不到。对于所有的事情,只要自己真正把关注点放在事情本身,结果真的都不重要。”我为自己高三时的自命清高、急功近利付出了应有的代价,不过虽然这样点毫不遗憾。付出了一年的时光,在最好的年纪里里明白了这个对我而言意义非凡的道理,足矣。
现在我已步人大学半年有余,回望自己的高中生涯,觉得那种付出所有时间只为一个目标专注多努力的时光真是美妙极了。或许人总是要在一生中的某 个阶段,去接受一种独特的历练,成功走过之后才能看到新的自己。
方法篇
刚步入高四,我依旧延续了高三后期的状态。独自承受着由过高的期待所带来的难以承受的压力。值得庆幸的是,我上课仍能全神贯注地听讲,课下认真地做笔记。笔记只记数学、物理和英语,生物和化学记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作用不大而且很费时间,以后所有的生化笔记全部记在了资料上。这样不仅方便翻看,而且知识点更加全面。数学笔记经常要整理大题,其中的步骤,我是一丝不苟地全部整理下来,并且保证弄清每一步的作用。对于物理,开始我是按章节记笔记,儿章过后觉得还是分类整理更为有效。虽然分类需要自己翻阅各种资料,有些费时间,但这样的过程可以加深印象,对强化记忆还是很有帮助的。
此外,我个人认为轮复习爱少做理综卷。少做不代表不做,当笔记整理无成者在大考前可以适当做几套。另外不要太在意一轮复习时的成绩起伏,只要踏踏实实跟着老师走,就不会迷失方向。我是在元旦后才正式买了《天信息卷》和《45套》,都是理综。当时我就想, 其他的都不要考虑,先认真把手中的试卷全部啃完再说。疯狂做试卷的那段时间,我几乎以每天一套甚至两套的速度前进,做完了一套就很自然地翻到下一套,中间没有停留,但一点儿也不觉得累。相反,由于做题时完全投入,忘记外界的压力与烦躁,反而觉得轻松而充实。
第二学期开学不久就是二模。二模之前的段时间,我依旧跟着老师的步伐前进,状态保持得不错。但二模数学的失误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后来在父母和老师的开导下,我又重拾了自信。二模之后的一段时间是最容易产生压力的时间,我对抗压力的方法就是常走出教室散步,呼吸下新鲜空气,看看身边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同学们,心情自然就放松了,头脑也不再混沌。看不下去书的时候,不用强迫自己,可以借一些课外书来看。记得三模后的晚自习,大家都看不进去书,我和同桌就商量去楼下散步。在学校的大道上,我们一起走着,我给她提问生物知识点,她给我提问语文,走着问着答着,浮躁的心绪最终平静下来。
作为学生,时刻不要忘记整理自己的专题,多翻阅资料,尽可能将自己熟悉的题目分门别类地记在本子上。所谓的做这些工作浪费时间只能说明不认真,若认真对待手头的事就-定 会有收获。做过的有特色的题目最好能记住,以便下次遇到类似题目时迅速找到思路。我有一个很厚的笔记本,用来记录做过的理综卷上的错误。不是摘抄错题,而是将错误背后的知识点找出来并记录。这样在翻看的时候可以联想自己当时犯的错误,警诫自己。另外,我还记录一些做题技巧。 我把它当成自己的朋友,心情不好时用晶蓝的水笔做记录,有时候还加上一- 此提醒自己不要重复犯错之类的话,感觉很贴心,所以也愿意翻看。最后阶段的每次大考,考理综的前一天晚上,我什么都不做,只认真把笔记本看一遍。一共记录了705条,后来成了习惯,不看就会不安。
三轮复习,多看错题,顺带做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模拟题就停学会买很多试卷,但最终套也没完成,倒不如认真做完老师发下来的再考虑买新的。说到成绩,我认为不要太放在心上,只要你的目标是明空尽头灿烂的彩虹,身边无论多明亮或是多黑暗,都影响不了你坚定的心。
班主任长期实行的“高压”政策,在高考那两天显示出令人惊喜的效果。没有老师看管,我们全都老老实实地进行自己的复习,没有人说话。即使别的班级早已沸沸冲天,我们也没有受到任何干扰。6月6日晚上,四节自习我做了四套数学高考卷,自然只是选择填空,这不仅是保持题感,同时也锻炼了沉着的心态。高考的两天很快过去,曾经想象的高考后的狂喜与痛苦却怎样也酝酿不出情绪,一切只像放学一样寻常。
数学可能是令很多同学头疼的科目。高考考数学时,刚发下来试物、我无润览了卷子,大致清楚选择填空较简单大题偏难,这样便加大了对大题的思考力度,在正式开考前,大致找到了思路,开考后便没有被拦住思路。一定要提前审题,特别是审大题,要大概明白题目内容,有下笔的方向,最好先看概率题。在平时,同学们一定要多问多思考,这样才会有提高。
最后
如今燕园正值金秋,穿梭在宿舍楼群之间,抬头是金黄的银香,低头是它纷繁的落叶和斑驳的投影。阳光与落叶的金黄交织成秋日的温馨。在燕园,从陌生到熟悉,现在的我正慢慢融入北大的生活:初入燕园的我们,冲入暮色时分微凉的空气中夜游未名湖,目光穿过层层树荫去寻找被温暖光晕包围的博雅塔;一起骑着自行车冒着大雨从百年讲堂直冲回宿舍,浑身湿透;在百年讲堂观看新生开学第一课,看到邰丽华老师以及现场版的千手观音深受震撼,潸然泪下;体检时遇到北大退休的老教师,聊得很开心,而且发现老两口精通日语俄语;自己默默地寻找各个教学楼以及教室;在宽敞明亮的图书馆安静地自习;试听各种课程,遇到各种老师、各路牛人;遇到问题难以解决,咨询师兄师姐并得到真诚的答复;报名参加各种社团,陪同东京大学来访学生参观北京城,策划各种活动....这是一个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地方,在这里没有什么是不能实现的。好的想法和出众的能力一定会找到归属。如果你对自己目前的能力还没有太大把握,可以选择韬光养晦,从各种活动中汲取营养。要坚定地相信,你若走好这每一步,必将成为曾经你所仰望的人。
高中时备战高考的那段日子里,大家的目的十分单纯,只是为了要上一个好大学。 但是,当我们进入大学的那一刻, 这个目的就需要个飞速的转换。出国、保研还是工作,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而不要认为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了。你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专业绩点4.0(满分)外加双学位,可是你会发现早有人在大二时双学位就已经到手,而且准备修第三门与前前两门毫无关系的专业;有人在名列前茅毫无压力的同时,社团也混得风生水起;有人貌不惊人,做着某门科目的助教,但早已被学校的另一王牌专业保研:更有人提前修完了四年的学分并且又额外修了两百分……追求是一件永远也不能停止的事情,要勇于直向前方眺望, 才能真正做到追求卓越。
小说《等你在:北大》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