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免费小说我们的奋斗年代潘小枣丁立_我们的奋斗年代(潘小枣丁立)小说完整版

《我们的奋斗年代》这部小说的主角是潘小枣丁立,《我们的奋斗年代》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现代言情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本书是我和作家林亿一合作的现实题材小说。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山海协作史和供销社变迁史!这也是一条历时40多年的两地百姓共富路!这更是一段“明明很近却又很远”的黄沙绝恋!这里,不一样的“一家五口”齐心协力打通“致富最后一公里”!这里,潘小枣、丁力、丁守望、丁守心、丁守情、鲁家大小文等人,从海边到沙漠,从高楼到峭壁,心连心、手牵手,走向共同富裕!这也是属于所有中国人的奋斗!在我们坚持继续

点击阅读全文

我们的奋斗年代

小说《我们的奋斗年代》,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潘小枣丁立,也是实力派作者“周飞”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那你是为什么来到我们宝成乡呢?”“说实话,我是自愿来的,我读书的时候学了林业,到了这里才知道宝成林场已经变成沙漠了。”徐主任笑了,“你是挑错地方了。”“错了,但也没错。”丁立,“哦,你有什么想法吗?”“治沙...

阅读精彩章节

徐主任白了他一眼,对丁立说道:“别听他乱说,小曹的嘴不靠谱,丁老师听说你是从浙江过来的?你家在海边?”

“对,海边上,叫海宁县。”

徐主任说道:“听说过,苏东坡、白居易都在那当过官对不对?”

丁立点头,心中琢磨:“这徐主任看起来五六十岁,样子也不像读书人,没想到知道的东西这么多。”

“那你是为什么来到我们宝成乡呢?”

“说实话,我是自愿来的,我读书的时候学了林业,到了这里才知道宝成林场已经变成沙漠了。”

徐主任笑了,“你是挑错地方了。”

“错了,但也没错。”丁立,

“哦,你有什么想法吗?”

“治沙。”

“治沙?这么想的人很多,成功的还没一个。丁老师,这可不是随便想想就能做到的。”

“我有一个全新的思路,或许不仅可以成功,还能真正帮助乡亲们致富!就是……就是需要徐主任多帮忙。”

“什么忙?”徐主任半信半疑地问道。

“徐主任,我想借你们的进出货单看一看。”

说话间,潘小枣端着茶出来了,曹天保拿起就喝,喝了一口烫的直咂舌,然后连夸好茶。丁立也喝了一口,是绿茶,只觉得味道一般,比不上一般的龙井。

“这茶怎么样?”

丁立犹豫了片刻,凑近徐主任小声说道:“还不错,不过说不上真正的好茶。”

曹天保和潘小枣好奇地看着丁立,不知道他说了什么,要是让他们知道丁立说的话,估计当场就会把丁立拉出去。因为那个年代很特殊,徐主任虽然不是村干部,但是供销社主任的职位极为重要,一般人不敢得罪,更何况徐主任是宝成乡小学原来的校长,德高望重,脾气又古怪,连老书记见到他都要哄着他。

徐主任没有生气,反而笑了,她也压低了声音说道:“你别说出去,我这茶叶还要招待曹主任、老书记他们呢!”

丁立哑然,随即也笑出了声,“知道了。”

徐主任让丁立他们等一会儿,等她和潘小枣点完库存,就把进出货单借给他。

从供销社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曹天保肚子咕噜咕噜叫个不停,但他高兴地哼着小曲儿,走得特别轻盈。

“曹主任这么高兴?”

曹天保笑嘻嘻地说:“你是不知道,徐主任的茶只在重要时候拿出来,一般情况,闲杂人等根本喝不到!我这次是托了你的福啊!”

丁立挤出一丝微笑,心里想道:“可惜答应了徐主任,不能告诉你真相。”

“丁老师,你信摸骨吗?徐主任年轻时候是宝成乡最有名的人,因为他给人摸骨了,算得特别准。不过呢,徐主任已经二十多年没给人摸过骨了,她说这是封建迷信,说再也不碰了,不过乡亲们还是老求她给摸摸,大家也不是真得信,就是心里图个安稳。但徐主任从不答应,硬是二十多年不摸骨啊。”

“那我怎么……”

“我也不知道,也许你这人就是命好……”曹天保回忆了一下,“嗯……徐主任摸过骨的人,基本都是命好的人。”

他们二人并不知道的是,在他们离开后,徐主任就意味深长地对潘小枣说:“这人不简单。”

潘小枣问:“哪里不简单?”

徐主任笑着说:“天机不可泄露。”

“徐主任,你真的会摸骨?”潘小枣来了兴致,缠着徐主任让她也给自己摸摸骨,看看运势如何。

被潘小枣缠的不行,徐主任只能笑着承认:“什么摸骨不摸骨的,我没那本事!我就是看看他手掌,掌心是不是粗糙,是不是吃过苦。浙江海边来的人,读了大学,看起来文文静静,很可能只是一个光会说大话的小少爷呀!但我一摸手掌就知道,那是能够吃苦的手,从小到大,不是娇生惯养过来的。这样的人说要带领乡亲们治沙,我觉得有几分可信。”

潘小枣大失所望,本来还以为徐主任真跟村民口中传说的那样,只要被他摸过骨,你这人未来几十年的事儿都能被他算得一清二楚呢。她第一次见到丁立,就觉得这人不简单,她心里隐约有一点小期盼,期盼着从其他人口中得到一份“认同感”,今天看到徐主任居然主动跟丁立摸骨,她当时心中小鹿乱蹿,就巴望着徐主任说丁立是人中龙凤,可原来徐主任根本不会摸骨嘛。

丁立倒没有失望,这趟去供销社,他觉得是满载而归。回到宿舍后,他一看时间,离上课还有一个小时。他马上拿出徐主任给的清单翻看,看到想要的内容就记下来,然后在上午自己新画下来的白纸上描着什么。一个多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这时候,闹钟梦地响起,提醒他要去上课了——前两天陷入流沙,他昏睡了一晚,差点耽误上课后,就把原本用来早上闹醒自己的闹钟,设置成了下午两点响起,好提醒他不能错过上课。

丁立这时候也松开了纸笔——这张纸曾经是白纸,但如今上面画了地图,标注了房屋、庄稼地和供销社的距离,以及庄稼地种植的产物。

“光治沙不能致富,要让宝成乡的人真正再也不用往外跑找回路,就得把治沙和致富结合起来!地里种什么,要考虑治沙需要,也要考虑作物的需求”丁立喃喃自语,而这就是他跟徐主任说得新思路,他打算等自己把地图全部画完后,找老书记和徐主任一起聊聊,打通宝成乡治沙和致富之间的通道。

这天下午的课,丁立特地教大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他在黑板上写上下了全诗后,每一个字都标了拼音,然后一边讲解,一边教给大家正确的发音。

丁立讲得非常仔细,不仅讲了这首诗的背景故事,还特地指着“衾”提道:“这个字念‘亲”这个音,不是要看上是个今日的今,就以为它念‘今’这个发音。当然,大家之前念错也没有关系,碰到不认识的字,如果必须要读出来,那么选择读偏旁本来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一点都不丢人……大家跟我念……”

潘小枣知道丁立这是在给自己补课呢,她努力在课本上记下丁立说讲的内容,和大家一起跟着丁立读诗文,念了五遍之后,丁立又开始讲解诗的意思,一直讲到六点半,丁立这才收拾备课笔记本,准备下课。

“都记住了吗?回去好好复习。”下课前,丁立再次望着潘小枣坐得方向跟大家确认,“如果还有什么不会的话,可以到办公室找我,不过要选在下午上课前,接下来早上我会比较忙。对了,班长记一下,下周一我们抽查背诵全诗。”

“知道!”潘小枣答应的很响亮,心中则暗暗发誓,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丁立失望,自己一定要让夸下的海口变成事实——她一个十八岁的一年级学生,年纪全学校最大,学习成绩也一样会是全学校一!

小说《我们的奋斗年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