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常浩南吴懿出自小说推荐《一骑绝尘》,作者“常浩南”大大的一部完结作品,纯净无弹窗版本非常适合追更,主要讲述的是:2023年的军工人常浩南重生回到了1996年,自己的大学时期。在这个华夏军工腾飞之前的至暗时刻,他获得了一个堪比最强导师的【科研指导系统】从改进一架战斗机开始,走上了一条与前世完全不同的科研道路航空发动机、相控阵雷达、核动力航母、先进半导体……这些都只是个开始。沙漠变绿洲、天堑变通途、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这些同样不是终点。【系统:有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不一样。......
飞行器的运动信号通过传感器输入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产生的控制信号又输入到作动器上面引起控制面的偏转,控制面偏转产生的控制力最后回馈到飞行器上面,进而抑制系统的不稳定振动。
所以也叫作颤振主动抑制。
这个思路的最大好处在于,完全无需对机翼设计进行修改,只要升级飞控和传感器就行。
根据后世的经验,把颤振临界速度提高10%左右不成问题。
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记忆中的这一切给复现出来!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常规的早饭时间过去之后,办公室里又走进来了几个人。
方振简单地进行了一番介绍,不过此时常浩南的思路已经沉浸在桌上铺开的资料中,只是简单地打了个招呼就继续低头在草稿纸上写写算算起来。
因为他发现,资料中提供的机翼设计,潜力远比自己之前想象的更大!
“很有想法啊……”
眼前这个机翼相比于真正安装在新舟60上的那个机翼更轻、展弦比更大并且还带有一个翼梢小翼。
这意味着更低的飞行阻力、更快的飞行速度和更低的油耗。
对于一架准备用于商业运营的客机来说,这就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当然,作为代价,这样的机翼气动特性更加复杂,设计难度和风险更大,也更容易发生颤振。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前一世,新舟60最终选择了原来的保守方案。
但是现在,这样的遗憾不会再发生了!
几乎一个上午的时间过去之后,常浩南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笔。
在旁边的草稿纸上,正密密麻麻地列着了对机翼进行非线性颤振分析的数学理论和分析流程,以及考虑气动控制力的气动伺服弹性建模方式。
接下来只要再花上一些时间对MSC.NASTRAN的颤振分析模块进行修改就可以开始进行模拟计算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实验室的门被再次推开,一个穿着连衣裙的高挑身影出现在门口。
“我刚从机房回来的时候顺便给你们带了午饭,都来这领一下!”
是姚梦娜的声音。
“感谢姚博!”
“姚博万岁!”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都以最快的速度冲向了门口,只剩下方振和常浩南还在原地没动。
“姚博,咱们实验室今天来了个新人,你是不是没给他带饭啊?”方振脸上带着狡黠的笑容。
“新人?我又不知道,是谁啊?”
姚梦娜艰难地挤过人群,把一份盒饭放在了方振的桌子上。
“是你的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