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口碑小说《盛世王朝》是作者“李世民”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李世民姜云明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灾蝗有毒!不能吃!炒钢法?汉朝就有!土豆玉米远在美洲!来到大唐的姜云明觉得自己是看别人下棋的那个人,但是走着走着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棋盘上的棋子。放不下的过去在现实的逼迫之下不得不放下,忘不掉的人也在现实的逼迫之下只能放在内心深处。看着和自己内心深处那个人如此相像的却是一千五百年前的人,看着同一个太阳下,同一个地球上却相隔了一千五百年的家乡,放下是那么的困难。......
“那你怎么泼朕的冷水?”
姜云明叹了口气:“云明并不是说的占城,而是留给陛下准备的时间不多了。”
李二没说话,他在等着姜云明说话。
“云明若是没猜错,陛下已经决定明年更改年号了吧?”
“正是。”李二并不意外,或许是他现在已经免疫了。
“在陛下更改年号的第二年,也就是后年。”姜云明停顿了一下,直视李二。“大唐将会有蝗灾,史无前例的蝗灾!”
李二跌坐在椅子上。蝗灾在唐被称为天罚,是惩罚君主不修仁德的,不难想象这对于一向爱惜羽毛的李二陛下是多大的打击。
不过李二毕竟是李二,没多久就直起身来,双眼中不是的闪过丝丝精光。“你说若朕马上开始屯粮,是不是能从那些世家身上撕下一口?现在粮价还算平稳,蝗灾来临之时粮价必会上涨,朕再投入大量粮食平稳粮价,或许国库还能饱满一点?”
姜云明失笑,李二啊李二,当真是一个精明的人,但是这次怕是敲错了算盘。
“陛下真准备这么干?”
“不妥吗?”李二觉得他的计划很好,一石三鸟!既膈应了世家,又能解决蝗灾,还能收获百姓的爱戴。
“陛下啊陛下,您恐怕想的太好了。”姜云明叹了口气,这就是统治者啊!
“臭小子,到底怎么了?一天天就会说话说一半,你是要急死谁?”
“陛下迫切的想要得到百姓们的尊敬和爱戴,云明理解。但是这件事情不可。”后世的人只要多少读过书都知道贞观二年的那场蝗灾有多么的严重。流民遍地,人们挖草根,吃树皮,观音土;更有甚者易子而食!
“陛下,后年的蝗灾大约会遍布整个关内道。届时会流民四起,饿殍遍地!”
李二跌坐在椅子上,似是被抽干了全身的气力。
李二感觉自己很悲催,自己只是想活命,所以发动了玄武门事变,却没想到事情远不止是玄武门。他感觉自己是像是被诅咒了,先是颉利南下,又是蝗灾。颉利南下托了姜云明研发的火药平安度过了,但是蝗灾啊!蝗灾自古以来就是对天子声望的极大打击。民间都说蝗灾是因为天子不修仁德,倒施逆行的惩罚。他能想象的到,若是蝗灾如期而至,他又没有处理好的话,那绝对会民怨四起。
姜云明看着瘫坐在椅子上的李二,感觉他有些可怜,便开口安慰道:“陛下也不要太过担心,据运明所知,这次蝗灾陛下会渡过去,虽然运明并不知道对陛下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但是似乎最终并没有威胁到陛下什么......”姜云明话没说完,李二就站了起来,紧紧的盯着姜云明。
“陛下还有一年的时间,明年不说风调雨顺,但也算是无灾无祸。陛下现在派人去占城取回稻种则明年最少可以两熟,再加上曲辕犁的推广,明年的粮食应当会丰收。”
李二松了口气,喃喃道:“是啊,是啊。朕还有一年......”
“另外云明想和陛下讨个产业。”
“臭小子,朕赏了你七百户的实封你还不满足?这可是实封啊!”
“非也非也。”姜云明晃头晃脑。“这不是为了云明,而是为了陛下。”
“给你的产业还说是为了朕?”
“这蝗虫最怕的便是鸡鸭,但是现在百姓自己都难以温饱,更别说养什么鸡鸭了。陛下予我一座酒楼,云明做两道菜给陛下吃,相信陛下一定会爱上的。届时陛下再向各位大臣推广,接下来会怎么样想必也不用云明说明了。”
“臭小子,歪歪心思真多。”李二笑骂。随即又皱起了眉头。“君子远庖厨,以前朕就不说什么了,现在你大小也是个伯爷了,要注意影响。”
姜云明失笑:“想不到陛下也如此浅薄。圣人说君子远庖厨乃是说君子应心存仁德,不应多看那些杀生的场面。试问民以食为天,圣人怎么会说如此浅显的话?多是后人错会了圣人的意思罢了。再者说即便就是又怎样?虽然不能让所有受灾的百姓过的好一点,但即便是能让少部分人少受蝗灾影响,云明也是愿意的。”
“是啊,是朕短视了。”李二叹气。“既然如此那你就放手去做吧,酒楼之事朕会让皇后给你操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