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子迷惑,陛下他为何那样对将军》,是网络作家“殷栾亭长孙星沉”倾力打造的一本都市小说,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风雨同载这么多年,如今一切都已尘埃落定。却也意味着,他到了功成身退之时了,明明他们曾经那么的好。可现在登上了大位,他们却在流言蜚语和权力的诱惑下,渐渐离了心。不,准确的说,是那个人已经不再信任他了。如今的他比起雪夜落梅,更像是……陈年的蚊子血,不会让人心怜,只会惹人生厌。于是他遣散家仆,归还军权,只带一忠仆远赴他乡。没什么好留恋的了,看着掌心咳出的血,他早已不剩多久时日了。可若有来世,他不愿再相逢。...
可想而知,明日早朝时,又不知又有多少文官大人们要血溅盘龙柱,以死谏君了。
然而这道会使百官沸腾的圣旨并没有被颁发出去,因为秋祁说:“将军遗命,要葬入殷家祖坟。”
长孙星沉抱着骨灰坛坐在床上又发了两天呆,他不肯见秋祁,不肯交出殷栾亭的骨灰。
从殷栾亭的死讯传来,不过几天的时间,长孙星沉整个人都瘦得脱了相。若不是亲眼所见,傅英简直不能相信一个好好儿的人能瘦得这么快,他眼眶青黑,形容似鬼,水米不能进,只固执的抱着那个骨灰坛喃喃自语。
傅英有时想要听清他都跟那坛骨灰说了些什么,悄悄站在一边伸长脖子去听,只依稀听到一些“是我逼你离开京城,是我杀了你……”
“你可真狠啊,烧成一把灰,连个尸体都不给我留……”
“你这个狠心的骗子,信不信我把你骨灰吃了……”之类的话。
听了两次,傅英就不忍再听,只默默站在一边守着他。
第三天的时候,秋祁强闯入殿中,要走了殷栾亭的骨灰,宁王这才得以下葬。
宁王死讯传出,举国同悲,百姓们自发戴孝,暂停宴饮礼乐,京城街道上挂满了白幡,为宁王守丧。
皇帝病重,缠绵病榻数月,甚至无法支持早朝。
朝中百官忧心忡忡者有,蠢蠢欲动者也有,幸而如今时局安定,否则,朝中怕就要乱了。
身为一国皇帝,长孙星沉没有皇嗣,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定然会使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朝局重新陷入混乱。
长孙星沉是真的想不管不顾,任由自己就这样衰落算了,什么江山、什么大义,在这一刻,都不如故人的一瞬音容,他只想闭上眼睛,去到有殷栾亭存在的世界中去。
可在他拖着病体偷跑去宁王墓的路上,看到了街头巷尾的民生百态。
在安稳的时局下,大多数百姓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可以看得出他们对生活有那么多的期待,那一瞬间,身为帝王那沉重的责任压得长孙星沉喘不过气来。
一个孩童见他脸色灰白失魂落魄,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好心的送给了他一块自己舍不得吃的的麦芽糖。
这块小小的糖果重若千钧,当长孙星沉伸手接过它时,突然明白自己根本没有任性的资格,就算是孤雁,他也得拖着沉重的翅膀飞下去。
因为他身上所背负的,是整个江山、是这江山之中所有百姓的安稳生活。
“江山”二字,何等沉重。
更何况,现在在他龙椅下的江山,是他的栾亭用命保下来的,他又怎忍让它毁去。
那次回宫后,长孙星沉终于开始配合太医们的治疗,身体渐渐有了起色。
半个月后,他再次端坐在了金銮殿冰冷宽大的的龙椅上,像一根定海神针一样,镇住了那些掩藏在平静表面下激涌的暗流。
第二年秋天,秋祁只身去了一趟江南,之后不久,去打扫宁王墓的下人发现,秋祁不知何时自尽于宁王墓前殉主了。
而宁王的墓碑前,端端正正的摆放了几颗今年新结的、看上去不怎么甜的梨子。
长孙星沉接到消息后沉默良久,亲自下旨将秋祁葬于宁王墓边,让他能长伴在他的将军身边。
皇帝虽然身体恢复了,也依然如同往常一般勤政,但所有人都看得出来,他的精气神,他的所有生气,都被宁王带走了。
自宁王故去后,皇帝终年无喜无悲,按时用膳,按时就寝,非必要不会开口说话,就像一个僵硬的木头玩偶,履行着属于皇帝的职责,直到李太后薨逝,才终于又有了些情绪波动。
虽然皇帝与李太后多年来都没有什么交流,但跟随长孙星沉多年的傅英却知道,皇帝心中终究是在意这位母亲的,只可惜,李太后至死也没有将皇帝叫到身前说上几句贴心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