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热门小说人在民国,靠捡漏文物发家致富(曹子建王守军)_人在民国,靠捡漏文物发家致富(曹子建王守军)完整版小说免费阅读

完整版古代言情《人在民国,靠捡漏文物发家致富》,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曹子建王守军,由作者“国宝帮帮主”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作为京城大学文物鉴定专业的高材生,他获得了往返民国世界的能力。靠着对古玩的知识,他开始疯狂捡漏文物。靠着戒指里的储物空间,开局号获得百倍利润。璀璨夺目的文物、历史长河中遗失的瑰宝……但是他要的不仅是文物,还有那份被外国夺走的炎黄文化……...

点击阅读全文

人在民国,靠捡漏文物发家致富

小说《人在民国,靠捡漏文物发家致富》,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曹子建王守军,也是实力派作者“国宝帮帮主”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老夫人,我不是来要账的。”曹子建开口道:“我家里有个小店,听说您这要往外出东西,特地过来看看。”老妇人闻言,松了口气,道:“正愁找不到买主呢。”“你来的正好,自己看吧,我去屋里头坐会...

阅读精彩章节


好半响,才开口道:“老夫人,你要这么不讲理,我只能报官了。”

“哪怕你把我弄到衙门去,我也拿不出那么多的现钱。”老妇人叹息道。

李老板心里那个气阿,但又不能拿一个老妇人怎么样。

无奈道:“那你说,这事怎么办?总不可能不还钱吧?”

“等我将这些东西卖出去后,肯定给你钱,不过等让你等几天。”老妇人开口道。

“到底是等几天?”李老板追问道。

“你每天过来一趟,我卖多少,还你多少,直到还够为止。”老妇人答道。

“真他娘的倒了八辈子血霉。”李老板骂骂咧咧的离开了王家。

老妇人瞅了一眼曹子建,还以为他也是过来要债的,开口道:“现钱没有,要么等还够了李老板的钱在还你,要么你在院里挑几件东西走。”

“老夫人,我不是来要账的。”曹子建开口道:“我家里有个小店,听说您这要往外出东西,特地过来看看。”

老妇人闻言,松了口气,道:“正愁找不到买主呢。”

“你来的正好,自己看吧,我去屋里头坐会。”

“好。”曹子建点头。

这时,王管家在老妇人耳边低语了几句。

“大点声,这咬耳朵多难受阿。”老妇人开口道。

“刚才衣品堂掌柜的托人带话来,说前些日子,咱们扯的那几块衣料是不是该结下款了。”王管家只得将声音提高了几分。

“哎,又是来要钱的。”老妇人叹了口气,问道:“差人家多少?”

“七块大洋。”王管家答道。

“墙倒众人推阿。”老妇人感慨道:“让他在等等吧。”

说完,便是进屋了。

此时,院里就剩下了王管家和曹子建二人。

“小兄弟,你自己随便看。”王管家对着曹子建说了一句后,便忙活起自己的事。

“好。”曹子建答应一声,便是一个箩筐,一个箩筐的看了起来。

“这是清光绪青花龙纹盘,能卖5w左右。”

“这是清光绪胭脂红釉碗,能卖8w左右。”

“这是清光绪粉彩黄地缠枝花卉鼻烟壶,也能卖个4w左右。”

“这是清光绪粉彩花卉纹镇纸,可惜是民窑,就值几千而已。”

.....

一番查看下来,曹子建发现,这王家出售的东西以光绪朝的为主。

既有官窑,也有民窑。

有卖的上价格的,也有不太值钱的。

“管家,这些东西怎么卖阿?”曹子建朝已经忙好的王管家问道。

“这你得问老夫人。”王管家说着,将曹子建领进了中堂。

“老夫人。”曹子建朝坐在太师椅上发呆的老妇人打了声招呼。

“嗯。”老妇人微微点头。

“老夫人,我挑了几件东西,您看看都什么价格。”曹子建开口道。

“刚才你也看到了。”老妇人开口道:“我是真不想折腾了。”

“外面那些东西,如果你想要,就全包圆了吧。”

“全包圆什么价格?”曹子建问道。

“一箩筐二十大洋,一共三十箩筐。合计六百大洋。”老妇人答道。

对于这价格,曹子建无疑是心动的。

因为每个箩筐内有十多件器物。

折算下来,一件器物不过两块大洋。

随便一件拿到自己世界去卖,都能卖上千块,有的甚至上万。

这买卖怎么算怎么赚。

只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摆在曹子建面前。

没那么多钱阿。

自己全身家当也就590大洋。

虽然讲讲价,对方也会卖。

但接下来在民国的六天怎么办?

毕竟自己还要去古玩街在逛逛的,没钱怎么行?

曹子建只能道:“老夫人,实不相瞒,要是能包圆,我肯定包圆。”

“只是我手头现在没那么多钱。”

“那对不住了,我着急等钱用。”老妇人道:“这十块八块的,救不了急。”

“如果不是催债催的紧,我也不会这么卖祖上留下的东西。”

“总之,要么六百大洋你全部拉走,要么我等其他买家。”

见对方将话说到这份上了,曹子建知道,自己说再多,都是徒劳。

索性先离开,想想办法。

告了一声辞,曹子建离开了王家。

原本,他是准备找张旺财再借点钱的。

只是这个点,琉璃厂的店铺都歇业了。

而自己也不知道张旺财的住处。

忽然,曹子建想到了什么。

。。。。。

衣品堂。

不同于卖古玩的,衣品堂这个专卖绫、罗、绸、缎、丝、帛、锦、绢,布匹的店铺却是经营到8点。

此时,衣品堂的掌柜张大奕正在对账。

见店里来了一个面容俊秀的青年,忙停下手上的活,笑着招呼道:“老板,您有什么需要?”

来人正是曹子建。

“您是掌柜的?”曹子建问道。

“对。”张大奕点点头。

“钱粮胡同王家是不是还欠你几块布料钱?”曹子建开口道。

“没错,您是他什么人阿?”张大奕问道。

“我是他家邻居。”曹子建胡诌道:“老太太有事走不开,让我过来将布料钱给结了。”

“是应付讨债的去了吧?”张大奕淡笑道。

“您门清。”曹子建道。

“你说这王家也真是的,发得大,败的也快,加上那个不争气的儿子,欠了一屁股的债。”张大奕摇头惋惜道。

“听说王少爷还跑了,现在就剩下一个老太太应付局面,你说这叫什么事?”

对于别人的家事,曹子建并不想讨论,这就从兜里掏出七个大洋,递给了对方:“是这个数吧。”

“没错,就是七块大洋。”张大奕将钱收下,不忘感慨一句。

“你说,就这区区七块大洋,要放在以前,对于王家来说,那就是九牛一毛。”

“别说七块,就是七百块大洋,都不带眨眼的。”

“在看当下,今非昔比咯。”

“所以说,有个败家的儿子,多少钱都不够挥霍的。”

听着张大奕的话,曹子建不由想到了这具身体的主人。

“赌和毒,是真的不能碰阿。”曹子建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

同时,让对方给自己打了个收条。

小说《人在民国,靠捡漏文物发家致富》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