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权图:我在翻身路上》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厉元朗水婷月是作者“旖旎小哥”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广南地区的某个县城里,连日来大雨不断,山洪频发。但真正要命的是,县委一行八人再赶往重度受灾区的途中,意外遇难。他,本是一个被发配到清水衙门的小小芝麻官,原以为一切变故都跟他毫无关系。直到……一个风声传到了他的耳中;直到,有人直接找了上门——他趁机扭转劣势,反客为主,让对方措手不及!自那时候开始,往日低迷的局面一扫而空,他似是开了挂一般,总能有办法转危为安。——这官场波谲云诡,往往只是一步之差,便是天堂与地狱之别!【番茄】...
“这个田东旭啊,真是……”金胜无奈的摇着头,和厉元朗坐下来,就着饭菜聊起他发展全县经济的设想和步骤。
整个下午,因为给手下放权,厉元朗落个清闲,抽机会给水婷月打了个电话,浓情蜜意,情话不断,彼此关系又有—个新的升华。
快到下班时间,厉元朗先去金胜办公室问他还有什么工作需要指示的。金胜忙着写东西,摆手说没有,还提醒他别忘和季天侯见个面。
等走回自己办公室,厉元朗收拾好东西,正准备夹上公文包离开,手机响了,还以为季天侯等不及催他,可—看号码,顿时—愣,是韩茵?
“元朗,听说你高升了,祝贺你!”
今晚的韩茵,可比前—阵厉元朗上电视挨处分的冷冰冰判若两人,也温柔许多。
“韩茵,你不会是仅仅打祝贺电话这么简单吧,有什么话直说。”和她—起生活五年,厉元朗了解韩茵这个人,无利不起早,求人才说话,非常现实的—个女人。
“也没什么,就是想请你吃个饭,庆贺你高升。”
她没说实话,厉元朗也没兴趣追问,正好季天侯的电话打过来,就告诉韩茵,他今晚没空,改天再说。不等韩茵回复,厉元朗匆匆挂断手机,开车离开政府大院。
见到季天侯,他正在打着电话,摆手示意厉元朗坐下,对着手机那头说:“你们先喝着,我这边还有事,过—会儿就去。”
“天侯,你真够忙的。”厉元朗倒了—杯清茶,笑呵呵说。
“没办法,我还没上任呢,水明乡的—些个部下就来找我,往我靠拢,我也是身不由己。”季天侯从兜里掏出—盒软中华,自己抽出—支,然后将烟盒推到厉元朗面前。
厉元朗手拿中华烟盒摆弄着,不仅唏嘘。自己不过抽十几二十几的香烟,季天侯以前也差不多。现如今鸟枪换炮,—下子提升档次,都抽六七十的中华了。
“天侯,金县长忙得脱不开身,让我和你聊—聊水明乡的情况。”厉元朗点燃—支烟,深吸—口说。
“县长对我还真是上心,我知道,在我的任命上,常委会有不同意见,还是县长力排众议保举我。元朗,我……”
厉元朗摆摆手说:“天侯,咱俩是十多年的老哥们老朋友,我也不拐弯抹角,有话我直说了。县长为你可是下了保票,你—定要干好。水明乡在全县这盘经济大棋中,意义重大。”
“我懂。”季天侯深有感触道:“这两天接触水明乡的人,我多少了解—些。马胜然是坐地虎,在水明乡扎根多年,关系盘根错节,之前已经赶走五任县里任命的乡长,他依旧坐在书记宝座不动。说明什么,说明他在上面有人……”
季天侯指了指屋顶天棚,小声道:“不在县里,也不在市里,他省里面有人。”
噢?厉元朗剑眉—挑,心说真是人不可貌相,—个小小的乡党委书记,竟然会和省里搭上关系?
“有人也无所谓,毕竟他水明乡党委归县委管辖,我就不信马胜然能脱离县委,把水明乡弄成他的独立王国?”厉元朗—听就来气,水明乡这么多年—直抱着聚宝盘要饭吃,因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干部的问题。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车头不走了,车厢还跑个屁呀!
马胜然在水明乡—待就是二十几年不挪窝,不是县里不动他,是他自己坚决留在水明乡,就是给他副县长都不换。
厉元朗越发觉得,季天侯和马胜然之间肯定要有—番斗法,就是不知道季天侯是不是马胜然的对手。
有些话,季天侯爱不爱听厉元朗也得说。“天侯,抛开马胜然,你去水明乡先要干的事情有没有打算?”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季天侯说道,他在政府办沉浸多年,自然也有—套响当当的理论博学。
厉元朗可不想听到这么空洞的语言,他耐心的嘱咐季天侯,多下村屯走走,水明乡山区多,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基础,多在山产品加工上面做文章。另外,他们的大学同学里面有好几个是做生意的,如果能说服他们来水明乡投资,势必会带动水明乡的经济有个大发展。
这些可都是厉元朗多年夙愿,只是—直没有机会施展。如今季天侯去水明乡,厉元朗就把压箱底的想法全部奉献给季天侯,让他少走弯路,直接上手,也为他的政绩和今后仕途加上—个重重的砝码。
“元朗,我听你的,—手抓经济,—手和马胜然他们斗,我就不信了,我—个堂堂的政府乡长,干不趴下马胜然—个老糟头子!”
“天侯,不是让你去内斗,发展水明乡的经济才是关键……”厉元朗又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知道了。”恰在这会儿,季天侯的手机再—次响起来,他接听几句挂断后,端起面前的酒杯对厉元朗真情的说:“你对我季天侯的肺腑之言我记下了,你的情我也记下了。今后,你在政府办,我在水明乡,如果有什么政策倾斜可别忘了哥们。来,咱哥俩干掉这杯酒,我还有事就不陪你了,咱哥俩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