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言情《不好了!夫人她要火烧府宅》,是作者“萦灯”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姜槐叶珣,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她误打误撞撞上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刺杀,那场面,血光四溅。镇国公世子浑身是血,却嘴角轻扬,笑得邪魅:“让人彻底闭嘴的招儿,可就一个。姜娘子这么机灵,猜猜看?”谁能料到,仅仅一天后,她就大摇大摆住进了国公府,行事那叫一个高调。在上京城里,她故意在众人眼皮子底下对他投怀送抱,一时间流言蜚语传得沸沸扬扬,都说她一个孤女不安分,想攀高枝,和世子有不清不楚的事儿。可就在这流言传得最凶的时候,她却突然消失得干干净净,没了踪影。一晃两年过去,当年国公府那只狸奴,竟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小院。她眼睛放光,一把抱起狸奴又是亲又是蹭。这时候,他从树下悠悠走来,月光洒在他身上,就像画里的神仙哥哥。他轻声说:“这猫,是我的。”她立马不干了,抱紧猫反驳:“明明是我捡的!”他声音低低哑哑,透着股子委屈:“你早把它扔了,就像扔了我一样,头也不回。”气氛一下子僵住,他眼神一冷,看向她家屋檐,那里似乎藏着个人。他目光像刀子一样:“两年不见,你屋里藏的男人是谁?”夜色暗沉沉,他的眼睛却亮得瘆人,他逼近她,咬牙切齿道:“怎么,又想玩完就甩?”...
姜槐抬起头,一方平整洁净的手帕递到她面前。
握着锦帕的那只手,肌肤白得几近透明,透出幽青色的血脉。顺着手臂往上看,是一张清瘦温润的脸。
男子眉心微凝,满目担忧地看着她。
姜槐接过锦帕,捂在手指上止血:“多谢公子。”
竹音过来将姜槐扶起身,紧张道:“姑娘,没事吧?让奴婢看看。”她拿开帕子看了一眼,“哎呀,流血了!”说完赶紧重新缠上。
姜槐:“没事。”
“还是处理一下吧,万一感染了容易留疤。”冯晏宁往一旁指了指,“那边有处凉亭,若小娘子不嫌弃,在下带了药粉。”
姜槐看他面相不似坏人,便点点头,跟着他往不远处的四角小亭走去。
凉亭是太和观修建的,亭中有一名小厮,伸着脖子看他们走近,见冯晏宁过来,几步跑下台阶,伸手想搀扶,被他挥袖拂开了。
坐下后,冯晏宁拿过一旁的药箱打开,里面装着各式瓷瓶,夹层还有一卷皮子,看上去里面应是银针。
姜槐心中好奇,除了大夫,什么人会随身携带药箱?眼前的男子举止文雅有礼,说话轻声细语,锦衣玉带,一看就是出身书香门第。
只是他的皮肤未免太白了些,甚至可以说没有血色。
冯晏宁熟练地从盒中挑出一个青瓷小瓶,递给竹音。
姜槐:“敢问公子,方才那株白色小花可是有什么特别?”看起来平平无奇。
冯晏宁微笑:“它可不是普通的野花,它叫隐光,隐藏的隐。”
“隐光?”姜槐轻念,“名字倒是美。”
“那花花蕊上的汁液有毒,若皮肤接触到,即会引发瘙痒红肿,若不甚眼睛接触其汁液,轻则刺痛发炎,重则失明。”
竹音刚上好药粉,用帕子缠住受伤手指,还打了个漂亮的结,一听这话,着急问道:“那我家姑娘……”
冯晏宁笑言:“小娘子无事,只是被叶片割伤,叶片无毒。这花的叶片细长,正面绿色,背面赤红带尖刺,往后见到可要当心一些。”
“多谢公子。”姜槐起身行了一礼,“今日幸得公子相助,若不是公子及时出现制止,后果不堪设想。”
冯晏宁摆摆手:“小娘子不必客气。”他看了一眼篮子里的果子,“这是?”
“火提子,寻常野果。长的地方少,也不够香甜,所以没人采到集市上卖。我只好自己来采一些,回去好酿酒。”
一个多月前,姜槐也来太和山上摘过这果子,只是那时果子还没完全成熟,她只摘了一小袋,想着带回去晒干做糖水。
谁知那日她在太和观内竟被贼人掳去,挂在腰间的一小荷包果子,也在木屋里被那人取走。现在回想起来,只觉得似梦一般。
“小娘子还是个爱酒之人?”
“小小喜好罢了。”
“只是这荒山野岭的,务必多加小心才是。”冯晏宁温声叮嘱。
这时,一旁的小厮俯身低头,小声说道:“郎君,我们该回去了。祈福仪式快结束了,一会儿夫人出来看不到您,又得着急了。”
冯晏宁嗯了一声,目光在姜槐脸上停留片刻,站起身朝着她一礼:“家母还在观中,在下先行别过,小娘子保重,早些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