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叫做《我进宫和离,渣夫却求我别走》,是作者“花匪匪”写的小说,主角是陆知苒楚翊安。本书精彩片段:前世,她满心满眼都是侯府,孝顺公婆,操持家务,把自己的嫁妆都搭进去,养着一大家子。她本以为,真心能换来真心,安稳日子能长久。可她的夫君,却狠狠给了她一巴掌。不仅把平妻带回府,还在朝堂上,用自己全部军功,为平妻请封诰命。面对质问,他冷漠地说:“她医术高超,西平一役立了大功,这诰命她受之无愧。你只要老实待着,我还能让你留在侯府。”那些付出与牺牲,瞬间变得一文不值。一朝重生,同样的场景再现。她看着眼前这个曾经深爱的男人,只觉得无比陌生和可笑。她不再犹豫,转身就进了宫,求来一道和离圣旨。...
陆知苒简直气乐了,“既然侯府家大业大,又何必要拖欠我这碎银几两?直接给了不就没这么多事了吗?实在不行,换别家采买便是,兴许别家东家大方,愿意让侯府赊欠。”
楚翊安怒目而视,“若非为了照顾你的生意,你当侯府愿意去你的铺子采买?实在是不知好歹!”
陆知苒语气发冷,“照顾我生意?你不若先替侯府把这三年在我铺子里赊欠的银子还了再说这话!”
还照顾她的生意?到底多厚的脸皮才说得出这么不要脸的话。
她朝一旁的丹烟伸出手,丹烟便把一本账册交到了他的手里。
谭管事做事贴心,方才便把这历年的账目一并送来了。
陆知苒翻看,语气冰冷地念了起来。
“庆历十五年三月,侯府办了一场春日宴,在我的酒铺要了二十坛上好的松苓酒,共计六百两;在我的茶庄要了十包刚上市的顶级碧螺春,共计五百两;在我的干货铺子要了榛、松、桃、杏……”
陆知苒一页页翻着,念得不紧不慢,楚翊安看着那本厚厚的账册,眼底难掩震惊。
他拔高了声音,“这怎么可能?侯府到底也是京城有头有脸的人家,岂会拖欠你那点小钱?”
陆知苒眸光一转,看向姜氏,“你若不信,大可问问母亲。”
谁料,姜氏竟是矢口否认。
“简直荒唐,侯府何时欠了你这些银子?每回侯府在你的铺子里采买,可都把银子付清了。”
楚翊安听了母亲这话,怒火顿时烧得更旺,看着陆知苒的眼神更是充满了深深的失望。
“陆知苒,你竟敢伪造账册?你是想钱想疯了吗?敢算计到侯府头上来了!”
陆知苒并不搭理楚翊安,只似笑非笑地看向姜氏。
“母亲当真不记得了吗?这一笔笔的账目可都有迹可循。”
姜氏冷笑,“我便是再老眼昏花,也不至于连这么大的事都能记错。我倒是想问问你,你这所谓的账册究竟是从何而来?”
姜氏目光严厉,大有责问之意。
她丝毫不心虚,她在那几间铺子里都有人,这么些年过去,他们早就把那些账目抹平了。
陆知苒语气笃定,“这是谭管事交给我的账册,怎会有错?这几年,我京城的铺子都是谭管事在统筹打理,从未出错。”
楚翊安只觉得无比荒唐,“就凭着一个外人给的账册,你就怀疑侯府拖欠了你的银子?在你心里,一个管事竟比母亲的话更加可信?”
姜氏看着她的眼神亦满是失望,“你还是回去好好查一查这位谭管事吧,你久居内宅,不曾亲自打理商铺事宜,只怕这些年侯府花在你铺子里的那些银子,全都进了他的口袋!”
谭旭文为人精明不好糊弄,有他在,姜氏手底下的人行事都要收敛着,姜氏早就觉得他碍眼,正好借着这次机会挑拨一番,好让陆知苒自己把人给换了。
陆知苒似是无话可说,看着手中账册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怀疑。
姜氏见她终于无话可说,心中那股郁气总算稍稍纾解几分。
楚翊安看她的眼神充满嫌弃,“就你这识人能力,便是再大的产业落在你手里也要被败光!”
姜氏幽幽叹气,“我倒是给你派去了不少得力之人,能力不凡,忠心耿耿,断然不会干出这等中饱私囊之事。只可惜,那些人才一个个都被埋没,不得重用,反倒是养了一只硕鼠。”
就在这时,外头传来了一道着急的声音,“夫人,不好了,何管事的老娘在外头求见,说何管事被官府带走了!他用陈茶以次充好,糊弄客人,从中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