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太平道(清尘逍遥山上人)_(踏歌太平道)全集免费在线阅读

主角是清尘逍遥山上人的奇幻玄幻小说《踏歌太平道》,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奇幻玄幻,作者“逍遥山上人”所著,主要讲述的是:人生世,驹过隙,如历可得道 勿言圣,力不怠,曰道以勤成 道以人,守不易,言其便执得 逐道难,千万人,但求朝闻道 存疑一缕颂黄庭,窥尽洞天得自然 悟,道如吹影,思之如镂尘, 道终不可获得者,言之德而非道矣 问欤答,一气往来,道今安在?

点击阅读全文

第03章 鸡鸣犬吠朝霞升


童子步入房门中,只见陵川盘膝坐于蒲团上,其前有一桌一香炉。

“坐这边来。”,陵川双眼微闭似是在养神。

童子见此只得摇头,眼中透着一丝无奈,也只好与陵川对坐只当是老爷子又犯了什么神经。

在凌川的印象里老爷子一直都是这个模样,两鬓如霜,眉目皆是皱纹,他从未问过老爷子年纪多大了,童子明白的老爷子不管再老他的胸膛肯定会一直都是挺直的,就像现在这样他明明很累了,却依然不愿意歇息。

“爷爷,您老就不能消停会吗?你年纪也不小了,还学人《西游记》菩提老祖夜传孙大圣地煞七十二术?那您老是要传我啥啊?不要又是什么经书吧!爷爷您给我的经书,我都还没看透您又来!”

陵川老道仿佛没有听到童子的嘟囔只管自己道:“天生,你可知你为何叫天生?”

“我怎么知道啊,总不能还是天上掉下来的吧?”,天生那清澈的双目满是疑惑,他实在不明白今天老爷子这是怎么了。“爷爷,你年纪大了早点休息吧。”

陵川那微闭的双目缓缓睁开,那双眼睛尽然在闪烁着光芒,是的天生肯定的看着。真的在闪烁着,让人感觉柔和的光,“爷爷,您这是怎么了?!”稚嫩的惊讶声响彻。

老道却是未回话,只是招手一挥原本打开的房门瞬间关闭,只让天生看得满脑子惊疑,“天生你说的没错,你就是上天赐予的,你的前程往事我不知晓,在你还是幼年时我便为你施术重塑人身,免遭有心之人窥伺,往日我并未真正收你入门,只待你如孙儿,今日我以算到我时日无多,所以我正式招你入我上清一脉,天生这将是一笔交易,你可愿答应。”

“什么交易?我是你孙儿你教我本事怎的还是一场交易?”。天生根本没有去想只是下一刻就问了出来,他此时也有了一丝察觉今晚或将注定不凡。

“我引你重修仙道,你在将来大劫来临时,救我九州苍生于这水火之中。”,老道的声音越发空灵沧桑,他是真的累了。

“真如爷爷所说,那你为什么不自己去救?”

“因为我老了,我等不到那个时候了。”

“你就这么肯定我能救的了?”

“你当然能,因为你是上天赐予的,况且我已经没有多余的选择了。”老道的话语满是毫无余地的肯定。

似乎是不想让老道失望,天生整理好衣服郑重的看向陵川。

这一刻,天生那清澈的双眼终于看清了,此时老道与往日不同于哪里,那是一种对自己过往的决别。

为什么会是诀别?这就让他不得而知了。

“好我答应你,不过我是看在你是我爷爷的份上,才不是因为什么苍生未来。”

“好。”,老道放宽心地点头道:“天生从今日起我便正式收你为关门弟子,我派祖师魏华存,创我上清派于晋太康九年传至我已是十三代,今日正好定汝道号,本门取‘天地化生以得真仙,逐道何方乾清坤浊。’到你正是取字‘清’,我望你将来修道有成,扫清九州魑魅魍魉便接字为‘尘’。清尘,修道多艰逐道更难,望你多加勤勉勿有懈怠。”陵川说完便招手一挥,衣架上一小号正式弟子道袍飞来,又有一拂尘相随落于桌案。

清尘闻言拜道,“弟子谨遵师命,必定勤勉修行。”,说完便眨巴眨巴眼睛,“爷爷您看行了吗?”

陵川老道也是不装大神了,“可以了可以了,乖孙啊!我刚刚跟你说的你要记清楚了,免得将来见到同道中人,自报家门都说不清要丢人的!还有啊,你真是天上掉下来的,你在天上的时候还是位大圣人!”,似乎是散了功陵川老道那威严的气势瞬间便没了,又复了往日私下中,同清尘在一起时的样子。

“好好好,我是天上掉下来的大圣人,爷爷按刚刚你说的取字方式,算下来也应该是乾字辈的人,为什么是陵字啊?”

“这……将来再告诉你。”

“喔,爷爷你不是说要传我秘籍吗?赶紧拿出来让我看看你是不是唬我。”

却是看陵川老道一笑,从桌按下取出一书,这书清尘还未看名字便一口说出,“《黄庭经》?!”

“正是《黄庭经》此书乃是祖师写于太康年间,也是依此书创立上清派。”

“所以读这书真能成神仙啊?”,清尘好似吃了憋,心里有些堵的慌,今早上还义正言辞的把人说了一顿,结果晚上便被打了脸。

“哈哈哈哈哈,要是光靠读书就能成仙,那不是人间处处都是神仙了?”,陵川也是打趣道。

“爷爷您别打趣我了,您赶紧说说这书到底怎么用?”

“在修炼之前,你必须要先明白何为气。”

“何为气?”

“古籍云‘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沌。’当然这是古时候的先祖们理解的,现在时代变了我们要用更科学的方式去理解什么是‘气’。”

“更科学?爷爷你是不是糊涂了,我们现在这个就很不科学好吗!”

陵川老道却是不理,依然自顾自的为清尘说道:“我们都知道如今的宇宙中有不同的纬度,而在第三纬度中的我们可以改变第二纬度,那么来自更高纬度的力量是否可以改变我们的纬度喃?而那种可以改变我们纬度规则的力量便是‘气’。”

清尘却是听的一愣好像有些道理。

“而修练气我们光靠它肯定是不行的。”,陵川老道指了指《黄庭经》。

“我们需要三个步骤,第一步,需要找一位已经修炼出‘气’的人为你传度,让你感知到气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在你的思维中留下烙印,而这烙印便是打开高纬度力量通道的钥匙,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没有这把钥匙接下来的两个步骤都将是徒劳。”

“思维烙印?”

“当你有了这把钥匙并成功打开力量通道后,你便需要一个能挖掘能量的‘锄头’这便需要用到观想法!”说到此处陵川老道又是一挥手招来三卷画像,“这三卷分别是《先天一气图》、《十二重楼图》、《本我图》。”

“这三卷观想图有何不同吗?”

“当然不同要想矿挖的快锄头肯定得好,而选择怎样的锄头还要看你自己的选择,具体我稍后再给你讲这三卷的不同,接着说第三步。”陵川老道将三卷画放与桌按上,又拿起《黄庭经》。

“而这第三步便要靠它,气总共有三种储存使用方式,第一种存于器,这是器宗。第二种存于体,这是武宗。而我们是第三种存于思维也就是‘识’,这就是道宗。”

“原来如此,所以这就好比是挖矿,首先要知道矿在哪并且是哪种矿?然后用相应的锄头挖,挖好当然就要找个地方储存使用!那这三种修练方式谁强谁弱?”

“并无强弱之分,只是自身修炼方式的不同,所走的路自然不同,器宗将‘气’储存于外物之上在短期内能够获得远超同级修行者的力量,可外物终究是外物非自身的力量,又如何能将道途走向终极,到最后也不过是给他人做嫁衣,所以器成仙者寥寥无几。”

“而武宗以气淬体,同样能够在短期中获得的力量,可我们的肉身始终是第三纬度的产物,想要将肉身升纬这条路也是极为艰难,而我们舍弃第三纬度的肉身,依靠思维重铸一具思维体。”

“思维体?内丹?”这让清尘瞬间想到了这个词,他见过很多次就在经书中。

“没错内丹,这只是它最初的名字,内丹化元婴。造三丹田周身百穴以纳‘气’,之后铸紫府藏元婴寄宿神魂思维,待思维完全融与元婴便是合体飞升得道为仙。”

“那我们道宗很强?”

“不,事实上很弱。”

“啊?!可是您刚刚说的不是很厉害吗?”

“是!我说的这个是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要有灵脉!没有灵脉根本不可能做到,即便有了传度,有了观想法和修练法也不行。”

“这是为何?”

“因为我们这个纬度的规则很牢固,万事万物已有定则,即便有了‘气’也不能随意更改世界规则,但是有了灵脉就不同了。”

陵川老道的脸上有了一丝向往和遗憾,那是曾经无数的道修为之追逐的东西,它终于要来到了,这本该是道修的盛世可如今。

“唉。”

这一瞬莫名的叹气,让清尘有些摸不着头脑,“爷爷你怎么了?”

“喔,没事。”

“那爷爷这灵脉又是什么啊?”

“这灵脉就是高纬度与我们这个纬度的重叠部分,有了这些重叠部分,‘气’对这个世界规则的影响便会加深,到那时我们便能真正意义上的构造内丹了。”

“那也就是说,现在并没有灵脉?”

“没错。”说到这里陵川老道有些心虚的摸了摸胡子。

“那爷爷现在修炼到哪一步了?”

“第二丹田。”

“那岂不是,连第一步都没有练完!”清尘急眼了,老爷子这都不知道练了多少年了,连第一关都没做完,现在轮到他岂不是更悬。

“乖孙子你别着急,咱俩不一样你是仙人降世,我是一介凡尘。我们俩修练起来不一样的你比我快,你本来就是仙体只是再重走一次快的很!再说了你现在八岁我保证最多再过十二年,你年满二十灵脉便会大规模现世,到那时便是你的盛世!”

“我的盛世?”听到这里清尘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可他说不上来究竟哪里不对。

“为什么是我的盛世,还有爷爷为什么会知道最多十二年之后,就一定会有灵脉现世?还有为什么爷爷也会知道将来苍生会有一劫?”

陵川老道却是沉默了,见老道不回答清尘自言自答道,“爷爷知道灵脉会现世,也知道苍生会有一劫,这些爷爷都知道是因为。”想到这里清尘抬头看向陵川,“是因为灵脉现世便是苍生之劫!”

“是的。”

“可是为什么?”

“既然灵脉是高纬度与我们之间的重合,那其中必然也存在高纬度生物,这些生物所拥有的力量不是一般人能抵挡的,而且并不是所有修道者都如我们一般一心向道。”说到这里陵川老道的语气已是颇为落寞。

这就是现实人都是逐利的,修行者也不例外,“清尘,九州苍生的未来与九州道修的未来,便交托与你了。”

“为什么是我?其他人喃?其他的道修喃?”清尘满是疑问,“难不成,只有我一个道修了?”

“或许是,或许不是。”

在这一刻清尘突然感觉到了,好似有一根扁担正缓缓搭在他的肩上,这上面挑着使命与责任。他终于知道为什么陵川老道有时看起来很是疲惫了,这样的一根扁担又有几个人能挑起来喃?

朝霞东起,在鸡鸣犬吠声中,这山中的上清观,也许将会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点此继续阅读《踏歌太平道》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