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很多都市小说,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火线提拔》,这是“万路之遥”写的,人物乔岩张书堂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乔岩目睹一起跳楼事件,被火线提拔查办幕后元凶,谁知牵扯出庞大的利益集团,展开激烈交战,凭借一己之力瓦解强大势力,从此平步青云……...
这时,一辆车驶进院子,乔岩仔细一看,居然是张书堂的车。他赶紧放下包子,使劲咽下去跑了出去。
张书堂从车里下来,主动和乔岩握了下手,环顾四周问道:“这里还满意吗?”
乔岩点头道:“满意,谢谢张书记。”
张书堂似乎心情不错,比起那天见面轻松了许多。他似乎闻到了厨房的香味,迈步走进去看了看,往餐桌上一坐道:“正好我也没吃早餐,那就在这里吃点吧。”
乔岩陪着落座,欲汇报工作,谁知张书堂警惕性地瞥了眼,他立马心领神会,起身忙活着将饭菜端上桌。
这时,王雅也下来了,见到张书堂啊了一声又跑回去换衣服了。再次出现时变得腼腆了许多,恭敬地叫了声然后狠狠瞪了乔岩一眼,似乎在说没提前告知她。
张书堂没有平时的架子,显得随和了许多,饶有兴趣地聊着天。从二人随意的谈话中,感觉俩人很早就认识,而且关系不一般,在乔岩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吃过饭,张书堂把乔岩单独叫到楼上。不等汇报工作,就主动问道:“昨晚你和陈云松书记在一起吃饭了?”
乔岩心里咯噔一下,没想到这事如此之快传到对方耳朵里了。他本来就打算汇报,镇定地道:“马书记叫我去的,我并不知道有谁。”
张书堂若有所思,微微一笑道:“听说你还和他下国际象棋,而且把他给赢了。”
乔岩连忙道:“我也是初学者,和陈书记比起来还相差很远。”
张书堂突然收起笑容,点燃烟道:“我不反对你参加酒局,但现在是非常时期,不要给旁人留下口舌。金安县很小,没什么秘密可言,容易给别人造成迷雾假象。不过昨晚的事,你处理得不错。”
乔岩心里一紧,仔细揣摩着这几句话的意思,恭敬地道:“谢谢张书记提醒,我以后多加注意。”
张书堂不打算在这件事上就纠缠,如同他干练作风一样直奔主题:“县委丁书记对徐德福跳楼的事非常重视,要求深挖这件事背后的真相。昨天下午,专门把我和陈云松叫到办公室进行安排。今天上午十点,计划召开一个专门会安排此事。”
“这件事虽然不大,但背后隐藏的事情不可小觑。既然丁书记让我牵头,我打算成立一个联合调查组,组长就由你担任,这起案子可以和蔡小虎案子并案调查。”
乔岩明白其意,可总觉得不太顺畅,道:“张书记,那我扮演什么角色呢?”
张书堂眉毛一挑,弹弹烟灰道:“丁书记让公安半个月内调查清楚。既然你是组长,有权对案件的疑点提出质疑,直至查清事情真相为止,给县委和全县人民一个满意的交代。上午的会,到时候你也参加。”
上午十点,乔岩准时来到县委六楼第四会议室。坐在对面的人他认识,以前一起办过案,公安局刑侦大队副队长曹晓峰。俩人相视一笑,没有多言。
很快,陈云松和张书堂一前一后进来了,后面还跟着公安局局长梁东升,副局长邓海鹏以及纪委副书记马福良。陈云松在县委常委排名靠前,自然坐在了会议桌正前方。看到乔岩眼前一亮,微微点了点头,开始了会议。
会议很短,梁东升简单说了下案件情况,马福良宣布了联合调查组领导组成员及职责。陈云松很明显对纪委插手公安的事不满,最后强调说道:“俗话说,术业有专攻,公安办案和纪委办案有本质的不同。既然县委如此安排了,那就这么办了。不过呢,案子办完后,我要亲自过目。你说呢,张书记。”
张书堂在老江湖面前表现得相当沉稳,欠了欠身子道:“陈书记说得对,案子你们公安侦办,我们纪委监督,如果有疑点,我们会及时指出。案子办完后,凡是涉及公职人员的,立即启动问责机制,一查到底,严肃追责。”
不知是巧合还是害怕,张书堂正讲话的时候,邓海鹏手抖了一下,把茶杯推倒,茶水洒了一桌子。陈云松见状,阴沉着脸怒而不语。散会后,并没有和张书堂打招呼,自顾背着手离去。很显然,他不仅对这件事不满意,对张书堂也不感冒。
乔岩和曹晓峰是具体承办人,两个人互留了个电话,约定下午一起去禾川镇。
趁着间隙,乔岩回了趟纪委办公室。不知为什么,其他人见了他态度明显没以前热情,反而有些寡淡。
机关明争暗斗很正常,嫉妒心很强,张书堂突击提拔他伤了一部分人的心,乔岩能理解他们的心情,可谁又知道这次提拔背后将要承担的压力和责任。无论办好办坏,将来都要得罪一帮人。
刚到办公室,陶磊就探头进来了。嘻嘻哈哈道:“乔主任,有几天没见,还怪想念的。晚上一起吃个饭吧,叫上王雅。”
乔岩哪有心思吃饭,头都快炸了。一边收拾东西一边道:“过阵子吧,我的情况你也知道,不方便。”
陶磊坐下低声道:“已经开始办了?”
“呃……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