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是姜宁宁霍东临的古代言情《军婚逆袭:带天才双宝找爸去随军》,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古代言情,作者“二鹿鹿”所著,主要讲述的是:一睁眼,她穿成了军婚文里天才双宝的早逝亲妈。原主那丈夫每月给抚养费,可原主太软弱,全被婆家骗走。龙凤胎靠捡破烂养妈,五岁生日时攒够失望,决定去军区找爸,原主追出门却被车撞死。她看着空家两眼一黑,忙喊:“你们找爸,带我一个呗!”他收到电报,说妻子带崽私奔,还没难过呢,大铁门外就传来吼声:“你老婆来随军啦!”回头一看,跟他超像的儿子举喇叭,女儿拉横幅,中间是五年不见美到冒泡的小娇妻。从此他开启鸡飞狗跳和双胞胎抢媳妇的日子,双胞胎还天天念叨:“妈妈最棒,爸爸快配不上她啦!”...
姜宁宁见她挑的不太行,尽选个头大的。冬季螃蟹非常难选,个头大有可能是空的,有些个头小,肉多紧实,不是行家容易被坑。
听文秀英口音,是京都那边的,估计是随军后工作调遣来海岛。这年头螃蟹还是稀罕物,首都人也难经常吃到。螃蟹买不好,无论如何烹制都难吃。
前世作为吃蟹达人,姜宁宁基因觉醒,手把手教她辨认螃蟹公母,公蟹盖尖母蟹圆,捏捏盖看肉质空还是满。
这让文秀英愈发感动。
要是当初姐姐下放时,孩子没走丢,估计也跟姜宁宁一样大了。
“大闺女你挑螃蟹的功夫真好,没个十几年下不来。”渔民竖起大拇指夸赞。
姜宁宁:!
她佯装害羞地说:“我其实是第一次挑,这些技巧都是从书里得来的。”
渔民闻言更加钦佩了,夸读书人懂的真多。等称好重量,特意拿了五个生蚝做搭头。
这生蚝个头巴掌大小,不像螃蟹冬季没黄且空瘦,这玩意儿一年四季个个顶盖肥美。
“生蚝怎么卖?”
“一毛钱一斤,不要票,想称多少就称多少。”
生蚝难撬很难处理,平常吃的人不多,因此不限购。
姜宁宁听到不限购,“同志你称下多少斤,我全部都要。”
“生蚝不好吃,你要是尝尝鲜可以买几个,这么多完全没必要。”文秀英见她要包揽生蚝,赶紧出声阻止。
“生蚝不值钱,海岸边到处都是,平日里基地不限制大家去捡。”
姜宁宁眼眸睁圆了,“白捡都没人要?”
“那玩意儿每次撬开一手血,蒸出来肉干干柴柴的,能好吃?”文秀英心有余悸。
稍不注意,刷洗生蚝过程中就被隔开一道口子,费力又难吃。
姜宁宁一听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那是你蒸大了,上汽后计时四分钟,清爽滑嫩。蒸熟的生蚝大部分会开一个小口,也更容易撬开。
可以调制简单的海鲜汁,两勺酱油一勺醋;或者用蒜蓉、小米辣、加上一些猪肉末混合炒至酱料,猪油的油脂香混合海鲜的鲜,口感层次丰富。”
光是听她叙述,就叫人口齿生津。
周围纷纷围拢过来一群军嫂,竖起耳朵认真听。
姜宁宁没想到还有这种意外收获。
初来乍到,她正愁怎么跟这群军嫂拉近距离。
果然聊点育儿经,怎么为家人做营养餐,在宝妈群体中是一件最合适最趁手的事。
万千思绪在心头一闪而过,姜宁宁提高音量继续说道:“生蚝里有块软肉,学名叫瑶柱,是海八珍之一,蛋白质是鸡蛋的5倍。
晒干后保存时间长,平时用来调鲜炒菜,或者煲汤,不仅鲜美还很滋补,《本草从新》就有“下气调中,利五脏,疗消渴”的记载。
生蚝可是咱老祖宗认证过的,当之无愧的海之宝藏,纯天然滋补品。男人能补精壮阳,女子美容养颜,孩子强身壮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