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言情《第一目击者:官途崛起,直抵巅峰》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顽主宋某”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费建国白东亭,小说中具体讲述了:一场高架事故,让他成了第一目击者,还被点名进入事故调查组。本以为只是普通事故,谁料背后竟藏着不可告人的隐情。他没有慌乱,而是选择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这复杂的局势中,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一步步揭开隐情背后的真相,也在这过程中,逐渐踏上从调查组到权力巅峰的传奇之路。...
“这些干部曾经都是我带出来的,你们不考虑他们的前途,我得考虑。”费建国看了周婷一眼,眼神中略有不满。
“对了,市政府调查组的调查报告出来后,请第一时间传我一份,谢谢了。”费建国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房间,只留周婷一个人站在原地。
深夜,调查组的临时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
五张办公桌上厚厚的材料摞成了小山,几台打印机轰鸣不停,连轴转地复印着文件。桂甜甜眉头紧锁,专注地将复印件一份份分类装订。
“这个不公开调查,给我们带来的压力真不小。”赵珂成捏了捏酸痛的肩膀,叹了口气,“这些材料,都是我厚着脸皮从各部门借来的。只能今天通宵查阅,明天一早还得原封不动地还回去。”
费建国靠在椅子上,眉头微皱,闭目养神。突然,桌上的手机“叮咚”一声震动起来。
他拿起手机,是周婷发来的一条短信,是市政府调查组调查报告的一张截图。
“经调查核实,我市高架采用单支座独墩结构,设计承重为60吨,设计及建设工艺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事发当日,多辆超载车辆违规驶入新华路段高架。使桥梁承重大大超过设计荷载,导致高架倾覆。”
费建国沉默不语,迅速将报告复印了几份,分发到每个人手中。他抬起头,语气凝重:“大家看看手上的报告。这恐怕就是政府调查组最后的定论。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出来。”
桂甜甜皱了皱眉头,疑惑地问:“费书记,事发当天您不是就在现场吗?您应该看到过那些货车啊?”
费建国回忆起当天的情景,桥上确实有几辆货车经过,但大桥是否因超载垮塌,这并不是凭肉眼就能判断的。
关勇见费建国沉思的样子,漫不经心道:“其实很简单,如果真的是超载引起的垮塌,那么我们直接去交管队调取监控录像就可以知道答案。”
赵珂成托着下巴补充道:“即便确认有货车事发时从桥上经过,也不能判定其中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他翻阅手中的资料,从中抽出几页,放在桌上给大家看:“就比如参与招标的公司中,有几家明显是皮包公司,都是借用了相同的资质来参与招标。”
他在纸上快速的画了几个圆圈:“那么我们基本上可以判定,在招标中一定存在着围标的情况,这里面的水不浅。”
黎卫平若有所思道:“那我们是不是把围标作为后续的调查方向进行下去?”
费建国摇摇头道:“可以作为调查方向之一,但绝不是主要的调查方向。在工程招标中围标实在是太过常见,几乎只要有招标,就一定伴随围标行为,并不能直接判断为违法违规行为。”
他指了指手上的调查报告,眉头微蹙:“我们要多管齐下,政府调查组的报告一旦对外公布,相关人员必定会有所动作。”
“关勇,资金流向情况查的怎么样了?”
关勇无奈的摇摇头道:“政府拨款的资金流向,我已经拿到了。但一旦资金进入企业账户,后续的资金流向记录我就无权调取了。由于我们现在并没有以市纪委的身份公开办案,银行是不可能配合提供这部分线索的。”
费建国点点头,现在的情况也是在他意料之中。
“明天调查结果的新闻发布会将会在市委宣传部新闻办举行,我明天到宣传部去转悠一趟,顺便找一找市委办周婷,看他们能不能提供一些帮助。”
第二天清晨,费建国驾车驶向市委宣传部。
虽然新闻发布会定在九点开始,但市政府门前早已人头攒动。记者们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等待着这场备受关注的发布会。
除了记者,还有市直各部门的负责人,以及那些眼眶红肿、神情憔悴的群众——不用多说,他们正是事故中的遇难者家属。
八点四十分,市长古重文匆匆走进市市委宣传部大楼。
记者们一见他出现,立刻蜂拥而上,把他围了个水泄不通,七嘴八舌地开始提问。尽管保安想把记者隔开,但丝毫不起作用。
“古市长,这是这次事故是否是由于工程质量原因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