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很多古代言情,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转身变凤凰,霸总他超爱》,这是“糯米白年糕”写的,人物俞因赵澍年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在港城豪门圈子里,她和他的婚姻就是一场明晃晃的商业联姻,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她原本是梁家流落在外的私生女,突然有一天,被亲生父亲给寻了回来。接着,她就被安排接替同父异母的姐姐,去完成这场联姻,摇身一变成了赵家继承人的妻子。旁人瞧着,都觉得她这是麻雀飞上枝头当凤凰了。她自己呢,对这段婚姻也没抱啥特别的期望,就想着得过且过,该享受的就尽情享受。可谁能料到,两年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俞因也品尝起美味的两头鲍鱼,她对赵济年的离开瞬间抛之脑后,她不在意一些无关紧要的人,她刚才不过是看戏罢了。
………
年初二,没什么人来东楼,东楼又安静下来。
俞因在图书室翻阅艺术相关的书籍,做策展工作者,需要不断填充相关知识。
她看书看久了放松眼睛,环顾图书室,这是赵家会常用到的地方,阅读,或者招待一些关系很近的客人也会选择来这里,空间很大,视野也开阔,可以望到远处维港美景。
俞因发现钢琴的一角。她嫁进来两年,还没见到谁弹过那架三角钢琴,她想可能是摆设来的。西楼有间琴房,她见过赵希妍和赵耘芯在那里弹。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俞因走到钢琴前,打开键盘盖,按下白色琴键,她的手指就立即收回。她不会弹钢琴,只是玩一玩而已。
赵澍年进图书室,听见只存在片刻的琴音,他越过两排书架,看到是俞因站在钢琴前,“想弹琴?”
闻声,俞因说:“只是好奇玩一下,我不会弹。我好像没见你们用过这架钢琴。”
“这是外公送我的钢琴,现在基本不用。”
赵澍年身材颀长挺拔,身高在一八五左右,他靠近俞因时可以完全将她纳入自己怀里,他扣握着她的手,牵引着她简单地弹奏几个音,曾经的肌肉记忆还在。
两人的手交缠落在琴键之上时,俞因突然发现赵澍年的手是好看的,很适合弹钢琴,骨节分明而修长有力这样的形容词虽然是陈词滥调,但来形容他的手很贴合。
她侧着脸看他,问:“为什么不用?”
“单纯因为不喜欢弹钢琴,过了在长辈面前展示才艺的年龄后我很少用它。”
“你不喜欢弹琴,你喜欢什么?”
“大约是网球,坚持了很多年。”
“高尔夫呢?”俞因陪他打过高尔夫球,还是他手把手教她怎么打高尔夫。
“还可以,你喜欢什么运动?”
俞因直言不讳地说:“我不喜欢运动,更喜欢躺着。”
赵澍年知道她喜欢躺着做什么,“你这样的回答会起到扫兴的作用,话题就这么结束。”
“我不畏惧你什么,可以大胆地说出扫兴的话,我想你小时候是个不扫兴的小孩。”俞因说这些话时眼睛落在三角钢琴上。
“你猜得对。有时候扫兴是要付出代价,也需要有任性的资本,它背后所衡量的东西很多。不过,我的不扫兴也会被认为是软弱。”
年少的赵澍年每天有上不完的课程,什么都要做到最好让人满意,他一举一动都被监视着,监视不止来自利女士,还来自其他人,做错一步都会被无限放大。赵信致对他的重视何尝不是将他架在火上烤,他承受不住,没被培养出来,赵信致还有其他孙子孙女可以培养,只是他没有后路可退,他也不允许自己退缩。生长的环境塑造他亲情淡薄,利益至上的性情。
“不是有句话说欲戴王冠必承其吗?我觉得这很有道理,没有你当初的不扫兴,现在离开兆世,另立门户的可能就不是二叔他们了。外面没有人说你软弱,他们说你薄情寡义,唯利是图,心狠手辣。”除夕那天,俞因也把利女士和简女士的交锋看在眼里。
“我觉得你重点是在后面那句话,想借机骂我。”
俞因装无辜,“没有,又不是我说你,我只是转述。”
这时烟花的光芒照进图书室,他们一同望向窗外的烟花秀。
老宅位于在山顶,他们所站的位置将维港绽放的烟花一览无遗,夜景特别美。
没一会儿,赵希妍过来找俞因,她们和赵家其他几个年轻小辈去外面观赏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