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教子书:世界经典篇洛克爱德华免费小说推荐_免费小说笔趣阁名家教子书:世界经典篇洛克爱德华

《名家教子书:世界经典篇》,是网络作家“洛克爱德华”倾力打造的一本小说推荐,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全书共7位教育大师的教育方法各自成章,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相信每一位父母一定能够从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中得到启发,真正把孩子培养成人、成才。本书让您迅速了解大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亲近和理解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感受世界经典教育方法的巨大魅力。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

点击阅读全文

很多朋友很喜欢《名家教子书:世界经典篇》这部小说推荐风格作品,它其实是“张振鹏”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名家教子书:世界经典篇》内容概括:要让孩子懂得,世界不是以他为中心,因此,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在一个人、一个绅士的各项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或缺的。一个人要想受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欢迎,没有良好的德行是无论如何也不可以的。在品德教育方面,洛克认为,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为品德高尚的绅士,就必须培养孩子的“德行、智慧、礼仪...

名家教子书:世界经典篇

免费试读

凡是小时候不习惯于让自己的意志服从父母理智规范的孩子,等长大成人后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来约束自我的时候,他也很难有成熟的理智去管理好自己。有句话说:“三岁看大。”孩子长大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他的童年时期就可以预见。
洛克认为,人是否有自制的能力要靠习惯的养成,要使这种能力能随时有效地发挥,就一定要靠实践,而且实践一定要及早开始。
洛克建议父母,从孩子出生起,就应该教他习惯于克制自己的欲望,别让他时时有所期待。应该使孩子懂得,之所以他会拥有某件东西,并不是因为他喜欢那个东西,而是因为那个东西适用于他。所以说,合乎孩子实际需要的东西应该尽量给他,但不能因为孩子哭着想要什么,就让他得到什么。如果父母能头脑清醒地照此原则行事,孩子就不至于用号啕大哭或在地上打滚的方式来打败父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洛克看来,父母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能妥协,决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或哭闹就答应他。当孩子故意纠缠,放刁卖乖的时候,父母就更不应该让他得逞。要让孩子懂得,世界不是以他为中心,因此,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在一个人、一个绅士的各项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或缺的。一个人要想受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欢迎,没有良好的德行是无论如何也不可以的。
在品德教育方面,洛克认为,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为品德高尚的绅士,就必须培养孩子的“德行、智慧、礼仪与学问”这四种品质。对孩子来说,这些道德品质应该及早形成,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关于德行的培养,洛克认为,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唯有德行才是真实的善……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
洛克指出,孩子一旦拥有理想的德行,就可以使他个人获得幸福,也有助于他事业的成功。在一个人、一个绅士的各项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或缺的。一个人要想受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欢迎,没有良好的德行是无论如何也不可以的。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他心灵的单纯,一定不能让他具有任何关于神灵鬼怪的印象或观念,不能让他对于黑暗存有任何畏惧的心理。
事实上,孩子如果不受外界影响,他们处在黑暗中决不会比在白天更害怕。他们甚至欢迎黑暗的到来,因为黑暗来了就可以睡眠,就像欢迎白天到来可以游戏一样。父母应该避免孩子从别人那里听到某些说法,比如,黑夜里比白天有更多危险或可怕的东西。一旦他得到类似的信息,那他在黑暗中睡眠时就会感到不安,这时候,父母就应该立刻想办法为他消除这种心理,而且越快越好。
父母应该让孩子说话做到绝对真实,同时还要尽一切办法使他成为一个善良的人。要让孩子知道,歪曲事实、用谎言来遮掩过失是不可饶恕的。同时,父母还应该尽早教他爱别人,善待他人。因为世界上一切不公平通常都是因为我们太爱自己,而太不知道爱别人的原因。
洛克认为,勇敢和坚忍是绅士必备的美德,是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的品性,为此需要从小锻炼孩子的胆量,使他能忍受痛苦,克服怯懦、脆弱的本性,能够做到刚毅、果断和勇敢。
看到孩子受了一点伤,有的母亲就过分地安慰他,这反而加重了孩子的痛苦,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正确的做法是,不要过早地谈这件事情,把孩子的注意力迅速移到其他方面去,以便让他忘记痛苦。
社会上有一些人专门靠别人的怜悯生活,再也没有比这种毫无骨气的人的生活更加悲惨的了。应该教育孩子,不要变成这样的人。同时,也要让孩子懂得,勇敢的人并不是无情的人,绝不能让孩子成为既没有同情心、又没有怜悯心的木头人。
在家庭中,父母说话时一定不要粗鲁。要想让孩子说话有礼貌,父母对孩子也要使用“请”、“谢谢”这些礼貌用语。孩子总是模仿父母的样子,所以即使对家畜,父母也一定不要使用粗野的语言。
对孩子的德行教育越早越好,正如普林斯博士所说的,孩子的道德教育应该从摇篮时期开始,因为当今社会缺乏的不是头脑,而是品德。
应该让孩子习惯于获得事物真实的信息,一定要追根究底;让孩子把精力用在正当的、有价值的思想上,不要接近虚假的或含有大量虚假成分的狡猾上,这就是儿童对于即将到来的智慧做的最合适的准备。
洛克认为,智慧的培养指的是一种本领的培养,智慧是使人能干而有远见,善于处理具体事务的素质,是由善良的天性、后天的努力和经验结合而成的。所以说,智慧不是儿童能够达到的境界,但儿童需要为最终获得智慧而做好准备。
父母能为孩子日后智慧到来所能做的准备就是:尽力阻止孩子变狡猾。狡猾越是模仿智慧,就会离智慧越来越远。它像一只猴子,有近似于人类的外表,却没有人类内在的特质,因而就更显得丑陋。狡猾是因为缺乏悟性,不能直接地达到目的,于是就用计谋和欺骗去达到。狡猾的坏处就是巧施狡计只能让你占一次便宜,但是以后永远都要吃亏。
无论怎样巧妙的算计,都不可能万无一失,不被人发觉,这个世界上绝对找不出一个人能够狡猾到让别人看不出来他是狡猾的。一旦被人看透,就会一文不值,人人讨厌,所有的人都会联起手来反对他、攻击他。但是坦诚、公正、真正有智慧的人则会获得别人的尊敬和支持,他可以没有障碍地去做他的事。
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习惯于获得事物真实的信息,一定要追根究底;让孩子把精力用在正当的、有价值的思想上,不要接近虚假的或含有大量虚假成分的狡猾上,这就是儿童对于即将到来的智慧做的最合适的准备。
至于其他的准备,则需要通过时间、经验和观察,熟知别人的各种气质和心机,才能学到。父母不能奢望尚在无知混沌中的孩子能拥有这些知识。孩子在没有完全成熟的年岁里所能做的就是打基础:使他们习惯于真实、诚挚、服从理智,学会反省自己的行为。
礼仪的培养指的是要让孩子学习礼貌、礼节和风度,懂得人情世故,会待人接物,要文质彬彬,高雅友善。
洛克认为,礼仪不良的两种表现:一种是羞怯忸怩;另一种是傲慢自大。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应该遵守这条原则:不要轻视自己,也不要轻视别人。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