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四叔是朱元璋》是由作者“逍遥御风”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我叫朱文正!朱元璋是我四叔,马秀英是我四婶。我是他们视如己出的亲侄子。太子朱标是我堂弟,岐阳王李文忠是我表弟。我是大明王朝第一藩王。明明靠关系就可以吃喝不愁,我偏偏要靠实力立足天下,洪都之战我一战封神!...
他叫来铸炮匠人,恶狠狠问道:“嘿!你小子懂不懂铸炮,你会看图纸吗,这确定没搞反吗?”
朱文英要来图纸,左看右看看不明白,索性破罐子破摔,道:“快去把大都督叫来,下午咱们在教场试炮!”
他疑虑的望着这个奇怪的大炮,对工匠道:“这可是大哥第一次交给我这么重要的任务,若是你铸错了样式,让我在大哥面前丢了脸,我可饶不过你!”
天高气爽,万里无云。
湖广行省的官员们顶着烈日,齐聚武昌枪炮厂,空旷的靶场里,静静安放着一座铁架车,车上盖着一张红绸布,下面不知是一根什么东西,看着像是一根巨木,正昂首斜指苍穹。
通过绸布观察,那巨木状的物件长一丈有余,翘着的头部直径约有半尺。
虽然看不到它的庐山真面目,但是也能看得出此物线条极为优美流畅,官员们对此议论纷纷,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物件。
“诸位!请安静下来!”
参知政事杨璟站在那铁架车旁,向着众人招手示意,嘈杂的靶场内立即归于平静,大家纷纷将期待的目光投向杨璟,想知道他到底给大家带来什么惊喜。
“诸位同僚!想必此刻大家心里一定有一个疑问,这么热的天,杨璟这个家伙让大家到这太阳底下站着是要干什么?是让大家晒油吗?”
武昌路总管胡美笑道:“杨大人,你就别卖关子了,这火炉一样的天,真待不住啊!”
胡美,也就是洪都城头痛骂陈友谅的胡廷瑞,这个马屁精为了避讳朱元璋的字“国瑞”,自己主动改名了。
杨璟笑道:“胡大人还是那个急性子,这等国之重器,本官可不敢擅自揭开它的面目。”
他斜眼一看,朱文正一行已经从辕门进入靶场,便提高嗓门,伸手做了个邀请的动作,道:“诸位同僚,稍安勿躁!让我们有请此物的缔造者,吴国大都督,湖广行省平章朱大人为我们揭晓谜底!”
众人此时也都看到了朱文正,立即收起吊儿郎当的模样,整理好官服,打起精神来,跪地行礼。
“下官等叩见平章大人!”
朱文正走到大炮车架旁边站定,挥挥手道:“诸位大人,不必多礼,快快平身!”
他大略端详了一下红绸布盖着的加农炮,望向杨璟,嘴里只蹦出两个字:“如何?”
杨璟知道朱文正的意思,是在问大炮铸造的情况,拱手行礼,小声汇报道:“昨日属下带领炮匠们到郊外试射过了,威力惊人,保障万无一失!”
朱文正点点头,向诸位官员道:“自本官就任以来,立即着手在湖广行省推行工业新政,想必诸位也有所耳闻!”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道:“但本官听闻有部分大人,认为本官搞的是奇技淫巧之道,对本官的新政颇有微词,这很不好!本官很负责任的告诉诸位大人,工业非但不是奇技淫巧,反而是强国重器,将来会是我们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重要倚仗!”
“今日将诸位召集于此,主要目的就是想让诸位共同见证工业新政的第一个成果,以安各位大人之心,让大家统一思想,按照本官的规划,跟随本官的步伐,将这工业新政迅速推行下去!”
他一手抓住红绸布,注视着靶场上的诸位官员,沉声道:“诸位大人看好了,这就是我们工业新政的第一件杰作,镇国大杀器——神威无敌破虏大将军炮!”
朱文正一把扯下红绸布,露出黝黑巨大的铁筒炮身,众人从没见过这么巨大的火炮,不禁议论纷纷。
胡美盯着火炮瞧了半天,还是没忍住开口问道:“平章大人!我老胡也是见过大世面的,可平素里见过的火炮都是喇叭口、短炮身,这不管是在陈九四军中还是在鞑子军中,都没有这么奇形怪状的火炮!”
朱文正哈哈笑道:“若是本官的火炮和你见过的一样,怎么能显出本官火炮的独特之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今日为诸位试射一炮!”
小弟朱文英一脚踢开放置炮弹的箱子,那里面装满了圆滚滚的铅制炮弹,见杨璟指挥士卒们在炮管内装好定量火药,插上炮捻子,便将铅弹塞入炮管内。
朱文正绘制大炮图纸的时候,不仅在炮口和尾部装有准星和照门,还安装了标尺,他从杨璟手里接过火把,指挥士卒调整炮口,将其对准靶场远处巨石垒就的假山。
他伸出拇指,左右眼交替,使用拇指测距法,测出了假山的大体距离,随即命令士卒调整炮口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