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言情《汉东这地界,由高育良说了算》,是作者“苦海小道童”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高育良祁同伟,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在高育和祁同伟被调查后,曾经的“汉大帮”不复存在。但李达康和沙瑞金并没有迎来预想中的轻松局面,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接踵而至。富海科技、京西集团、飞讯科技、汉大地产等六家资产千亿的大型企业,突然宣布停止对汉东的投资,还把总部和工厂全部搬离了汉东。这一举动瞬间让汉东的经济增长陷入停滞,数十万人失去了工作。与此同时,原本治安良好的汉东,各类治安案件也开始频繁发生。面对如此严峻的状况,沙瑞金和李达康想尽了办法,却都不见成效,最终还被追究责任。鉴于这种局面,上级决定终止对高育良和祁同伟的调查,并重新启用他们。重回汉东的高育良宣称:“我二十年的布局,就是为了今天。”...
之所以他们一直将总部中心、研发中心、生产工厂全部留在汉东,就是因为有高育良在。
说他们是带动汉东经济发展的引擎,是支撑汉东经济增长的支柱,一点也不过分。
说实话,如果他们去沿海省份发展,不仅能节省成本,而且更能够增加利润。
但是一直以来,他们并未这么做,而是立足于汉东。
这么多年他们为汉东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可以说是巨大的。
可事情就是这样,正是因为他们从未想过离开。
所以时间一久,京州的李达康,甚至连省里一些主管经济的领导,也都忽略了他们的贡献。
甚至觉的他们这是应该的。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盯着招商引资上。
毕竟招商引资是做大蛋糕,上级也把招商引资的多少,算在干部的考核上。
所以李达康才拼命的搞光明峰项目,正是这个原因。
京西集团的刘东接话道:
“二哥说的对,我们在商言商,说实话这么多年我的物流总部留在汉东,我每年多出几十亿的成本。”
“看来,我也时候考虑,把总部搬走了。”
老二老三一开口,其他人也跟着下定了决心。
“我看不光要搬总部,我的工厂也要全部搬走。”
“对,就这种方式,就算谁来了也不能说什么。”
几人心里很清楚,他们这是等于曲线救国。
如果他们这六家千亿级别的龙头企业,全部离开汉东。
那么汉东的经济和就业,立马就会被重创。
不要说发展,甚至会出现断崖式的下跌。
但是他们是商人,在商言商,如何经营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任何人都无权干涉。
而且他们如果去其他地方投资,其他地方的官方一定会举手欢迎。
反正不管去哪个省,只要不出国,对最高层来说都一样。
肉还是烂在锅里。
但是对汉东来说那可就不一样了。
所以他们这么做,算是阳谋,让沙瑞金和李达康无解的阳谋。
很快,几人就统一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