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虎臣韩舟亢小说,大明虎臣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小说:大明虎臣 作者:韩舟亢 类型:历史 简介:赵府门房的儿子沈润,亲眼看着赵府被灭门,母亲惨死眼前,沦为乞丐后,意外救下昏迷倒地的朱元璋,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旅程,就此展开...... 《大明虎臣》第一章怜悯的眼神免费阅读 元至正十一年夏濠州,定远县轰隆隆,天上传来沉闷的雷声,黑压压的乌云中,闪电若隐若现,燕子在人头顶飞来飞去,叼着嘴里的食物,忙着归巢,气压低得人喘不过气来,街上的行人,亦神色匆匆...

跟大婶聊完,沈润也顾不上乞讨了,这给人打短工,也比当乞丐强不是?

赶紧带着唐彩儿往破庙方向赶,如今,找唐黑子他们商量去不去疙瘩村帮忙才是大事,毕竟给人帮工拿工钱,比当乞丐有尊严的多,如果此事能成,那破庙中的七个小乞丐,就有可能脱离乞丐这个身份!

回到家时,唐黑子他们还没有回来,沈润见状,便拿着树枝与唐彩儿一起在地上写字,复习功课,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渐黑了下来。

一会功夫,唐黑子徐鸿川他们陆续回来,沈润便将众人聚拢起来,将今天自己和唐彩儿在疙瘩村的所见所闻复述了一遍,听完沈润的话,众人沉默陷入沉默。

沉默一阵,“油榨鬼”李忠杰先开口了,道:“帮着疙瘩村的百姓收粮食,有什么好的,既然他们有粮了,我们讨饭也会变得容易,费那劲儿干啥?”。

沈润闻言,便道:“我们现在当叫花子,是因为年纪小,没能耐,难道你们还想一辈子当叫花子?干活虽然辛苦,但挣的和讨的,是两码事,要分清楚!”。

唐黑子听完,当即表态道:“我愿意去疙瘩村,我有的是力气,不想低声下气去要饭!”,唐黑子刚说完,何珍、何宝兄弟也道:“我们也愿意去,这濠州城的人,越来越精了,讨饭也不容易,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我们真是受够了,给疙瘩村帮忙,起码能吃几天饱饭不是?”

何珍何宝说完,见徐鸿川皱着眉头不言语,唐黑子便问:“书生,你是啥意思?不愿意去?”,唐黑子说话声音有点高,徐鸿川被吓了一跳,但很快反应过来,惨然一笑道:“实话说,我以前也是有身份的人,当乞丐,简直让祖宗蒙羞,谁能瞧得起乞丐?我更不愿意遭人白眼,可你们看看我这身板,农家活,能干得了吗?”

唐黑子闻言,愣了,确实是,徐鸿川瘦瘦弱弱,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干农活?确实有些为难他了,一时之间,唐黑子竟然想不到安慰的语言,双手搓来搓去,有点尴尬。

便在这时,沈润脑子灵光一闪,对徐鸿川道:“徐二哥,如果你不是去疙瘩村干农活,而是去教疙瘩村的小孩子们读书识字,你说他们愿不愿意给你管饭?”。

沈润话一出口,众人的眼睛就亮了,对呀!书生不教书,干啥农活?都哈哈大笑起来,尤其唐黑子,笑的最大声。

众人大笑,但徐鸿川还是眉头紧锁,沈润见状,知道徐鸿川是担心自己学问不够,便道:“徐二哥,让你给疙瘩村教出几个秀才,恐怕难度很大,但要是教疙瘩村认全所有字,顺便再教教《三字经》、《百家姓》之类的,没有问题吧?”。

徐鸿川闻言,脸腾的就红了:“我4岁启蒙,7岁便能出口成章,如果不是家里惨遭横祸,我爹便安排我去参加童子试了,沈润,你这是羞辱我吗?”。

沈润闻言,赶忙摆手道:“徐二哥,我没有这个意思,我是想说,农家的孩子,读书识字,目的并不一定都是要升官发财,识字了,将来去个商行当伙计,别人也高看一眼不是?说不定还能当个掌柜、账房之类的,哪怕就是继续当农民,这识字的百姓,和不识字的,在村里的地位,也不同不是?”。

沈润这一解释,徐鸿川便明白沈润是啥意思了,原来,自己高估疙瘩村百姓的要求了,当即表态:“明天我也去,最坏不就是疙瘩村百姓不要我,我再回来当乞丐嘛!”

见众人都决定去疙瘩村看看,最开始反对的李忠杰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忙改口道:“我也去,我也去!”,众人达成一致意见,都纷纷睡去,养足精神,打算明天好好表现一番。

第二天,天刚亮,众人便往疙瘩村赶,在昨天沈润和唐彩儿碰到那位大婶的地方等着,没多久,那位大婶便来了,见到众小乞丐,是眉开眼笑,经过一夜思考,她也想明白了,别人闲言碎语有啥关系?与其没人帮忙,让麦子烂在地里,但不如找这些小乞丐帮忙,即便是管了吃喝,那也能富余不少!

见到众乞丐后,大婶便道:“我想了一下,就让你们帮忙收庄稼吧,我也省事,你们也能捞到吃的,也算是积德行善,对大家都好!”。

闻言,众小乞丐也很开心,连忙向大婶道谢,跟在大婶屁股后面,兴高采烈的往地里走,第一次以这种方式换取吃食,大家都感到很新奇。

唐黑子很期待自己这伙人能拿到多少酬劳,好几次想问,又欲言又止,眼见到低头,唐黑子终于忍不住了,便道:“大婶,我们帮您收庄稼,您打算给我们多少粮食?”,王大婶想了想笑道:“这样吧,你们干活期间,我给你们管饭,然后收一亩地,我给你们30个玉米棒子吧!”(元末明初亩产大概330斤左右)

唐黑子闻言,很开心,一亩地30个玉米棒子,那一天收上10亩地,不就是300个?他们8个乞丐,就算一天吃30个,还能吃10天不是?

开心归开心,但唐黑子也没有忘了老二徐鸿川,便问王大婶:“大婶,你们村子小孩子多吗?”,王大婶闻言道:“多呀,10岁以下的,足足有20多个,唉,出去当兵的男人,还不知道能不能回来了,都指望这些小家伙快快长大,好挑起疙瘩村大梁呢!”。

唐黑子闻言又道:“大婶,那你们村有教书先生么?”,王大婶闻言道:“没有,村子穷,哪里有钱请教书先生?”。

听到这话,唐黑子眼睛亮了,赶紧把徐鸿川拽过来道:“大婶,他叫徐鸿川,今年12岁,您别看他年纪小,但却4岁启蒙,5岁出口成章,诗词文章拈手即来,您看他瘦瘦小小的,也不是干活的料,您要是有空,能不能帮忙问问,看村子里哪家有孩子想要读书识字,就让他教,要求也不高,能填饱肚子就行!”。

王大婶闻言,满口答应,回过头看看最小的沈润和唐彩儿,是满眼笑意,自己算算捡到宝了,一对小人,竟然给村子送了个先生来,要是村子里的孩子都能识文断字,将来,还愁讨不上媳妇?是越想越开心,竟然哼起了小曲。

到了地里,王大婶才真正见识了这几个小乞丐的勤快,无论年纪大小,没一个闲着的,徐鸿川、何珍、何宝3个人负责掰玉米,唐黑子、王大婶还有李忠杰三人力气大,负责往家里送,年纪最小的沈润和唐彩儿,则负责把地里的玉米归拢起来,装进筐子里,好方便三人运送。

没等王大婶家里的地收割完,唐黑子一行人便接到了“订单”,疙瘩村一位跟王大婶情况相似的大婶,也希望唐黑子等人帮王大婶家干完活后,也帮着自己家干干。

四天之后,王大婶家的地收割完,唐黑子一行人收到900个玉米棒子的报酬,欢天喜地赶到下一家干活,这几天,徐鸿川的事情也有了着落,十几个小孩的家长决定让孩子们跟着徐鸿川学识字,徐鸿川升级为徐先生,村民们看徐鸿川寒酸,竟然还凑钱给徐鸿川买了一件长衫,徐鸿川彻底告别乞丐生活……

帮疙瘩村秋收的日子,持续了整整一个月,这个月,众小乞丐不仅没挨饿,收回来的玉米棒子剥下来,足足有2000斤,是开心不已,这个冬天,不用为吃饭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