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缠卷:时空追光者(陈竟蒋一安)免费阅读_热门的网络小说岁月缠卷:时空追光者(陈竟蒋一安)

网文大咖“我不是胡某人”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岁月缠卷:时空追光者》,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奇幻玄幻,陈竟蒋一安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当平行世界的你,正在杀死现在的你——出租屋惊魂夜,手机在凌晨三点发出第三十六次死亡震动。37楼的诡异投影、办公室的量子闹鬼、便利店条形码集体变色的午夜,这些曾被陈竟视为幻觉的死亡讯号,此刻正在无数平行时空里真实上演。他以为只是职场社畜的濒死体验,直到在三星堆青铜神树触碰岁月缠卷,看见二十七岁的自己站在坍塌的钟楼前,而父亲陈明远正用粒子对撞机撕裂时空帷幕。那个宣称要\...

点击阅读全文

“你说,如果宇宙是台计算机,” 我转动着马克杯,杯沿还留着蒋一安的唇印,“那我们算什么?是病毒,还是必须删除的错误代码?”
陈明远的粉笔突然折断在黑板上,黎曼曲面的公式缺了个角:“李维,别用这种比喻。我们在讨论科学,不是赛博朋克小说。” 他推了推滑到鼻梁的眼镜,镜片上还沾着上午调试引力波探测器时的液氮冰晶。
蒋一安绕过操作台,将我的咖啡杯捂在掌心:“他最近总这样,上次在食堂盯着意面的螺旋纹发呆,说那是四维空间在三维的投影。” 她的马尾辫扫过我手腕,发梢带着实验室特有的臭氧味,“要不要去顶楼看星星?猎户座今天肉眼可见。”
我抬头望着她耳后的淡金色光斑,那是上周超光速实验时,量子辐射在她皮肤上烙下的印记。如果陈明远的平行宇宙修正方案成真,这个光斑会像从未存在过的像素点般消失。“好啊,” 我握住她的手,低温手套下的掌心依然温暖,“不过先让我验证个猜想 ——”
突然响起的警报声打断了对话。弦振动分析仪发出刺耳的蜂鸣,全息屏上的引力波谱出现异常尖峰,像根银针扎进平滑的曲线。陈明远冲过去查看数据,实验服口袋里的钢笔掉在地上,滚到我脚边 —— 那是蒋一安送他的生日礼物,笔帽刻着他女儿的名字。
“引力波频率和普朗克时间同步了!” 陈明远的声音带着颤抖,“每 10^-43 秒出现一次能量脉冲,这不可能是自然现象!”
我捡起钢笔,指尖划过刻字,突然觉得这一切都像精心编排的程序。开普勒 22b 的精确,引力波的异常,甚至我们三人此刻的站位,都在沿着某个既定的剧本发展。“蒋一安,” 我把钢笔还给她,“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宇宙的真相会毁掉现在的一切,你还会想知道吗?”
她接过笔的动作顿了顿,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阴影:“李维,你知道我最怕未知。但如果是和你一起,我愿意赌一把。”
场景二:2012 年冬・伦敦希思罗机场
我站在安检处,看着陈明远登上飞往剑桥的航班。他的行李箱拉杆上缠着蒋一安织的毛线套,浅灰色的针脚歪歪扭扭 —— 那是她在北极圈观测站时,用冻僵的手花三天织成的。
“李维,” 陈明远突然转身,镜片上蒙着层白雾,“你真的觉得,阻止我研究‘线’理论是正确的选择?”
我看着他眼底的血丝,想起三天前在实验室,他偷偷重启了被我封存的时空褶皱模型。“明远,” 我递过登机牌,指尖掠过他手腕的旧伤 —— 那是 2009 年超低温事故留下的,“你还记得蒋一安在医院说的话吗?她说,比起拯救宇宙,她更想我们三人能像以前那样,在实验室吃泡面聊星空。”
他的眼神暗了暗,转身走向登机口:“你变了,李维。以前的你,会为一个公式和我争到天亮,现在却总用感情当挡箭牌。”
安检仪的绿光扫过他的背影,我摸着口袋里的量子信标 —— 那是我趁他睡觉时植入的,能实时定位他在剑桥的一举一动。蒋一安说得对,陈明远永远学不会妥协,就像他永远不知道,我在高维空间看到的文明真相,比 23 世纪的地球毁灭更可怕。
场景三:2025 年春・地下实验室
蒋一安的神经突触在培养舱里发出幽蓝的光,像极了我们在北极圈见过的量子极光。我戴着神经接驳手套,感受着她意识的碎片:童年的钢琴课、第一次做出弦理论模型的喜悦、还有那个在实验室摔碎的螭纹银戒 —— 那是我亲手为她戴上,又被她愤怒扯下的戒指。
“李维,你后悔吗?” 小吴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正盯着监测屏上的能量曲线,“如果当年你没阻止陈教授研究‘线’理论,现在会不会……”
“不会。” 我摘下手套,接驳处的皮肤传来针扎般的刺痛,“陈明远的方案是让整个宇宙为他的理想陪葬,而我的 ——” 我看着培养舱里的蒋一安,她睫毛轻轻颤动,像在梦中追逐某个量子幽灵,“是让人类成为自己的造物主,哪怕要先学会吞噬。”
小吴欲言又止,转身时白大褂蹭到了操作台,一张旧照片从文件夹里滑落 ——2010 年的平安夜,我们三人在实验室用液氮做冰淇淋,蒋一安笑得眼睛弯成月牙,陈明远举着沾满奶油的勺子比耶,而我在给相机对焦。
我捡起照片,指尖抚过蒋一安耳后的光斑。那时的我们多傻,以为科学的终极目标是探索,却不知道,真正的进化从来都是掠夺。“小吴,” 我把照片塞进抽屉最深处,“把青海湖的能量增幅计划提前,我怕……”
“怕陈竞那个小子?” 小吴调出监控画面,A 大宿舍楼下,陈竞正被警察押上警车,“您当年在剑桥给他设的局,现在连他父亲都相信他是间谍了,还怕什么?”
我没回答,只是盯着照片里自己的眼睛 —— 那时的我,眼底还没有曼德博分形的阴影。或许陈明远说得对,我真的变了。但有些事,只有沾满鲜血的手才能完成,比如在时间线上刻下属于人类的永恒。
培养舱突然发出蜂鸣,蒋一安的神经脉冲频率飙升。我冲过去查看,发现她指尖的光斑正在凝聚成克莱因瓶的形状 —— 那是高维空间在三维世界的投影,也是我计划中,人类意识晋升的最终形态。
“蒋一安,” 我贴着培养舱玻璃低语,“再等等,等我把陈明远的‘线’理论彻底封进时间褶皱,等陈竞在间谍罪名里永不翻身,我们就能在意识构建的宇宙里重逢了。那里没有熵增,没有平行时空,只有我们三人,永远停留在 2007 年深秋的实验室,咖啡永远温热,星空永远璀璨。”
监测屏上,她的神经脉冲突然平顺下来,像回应我的诺言。我摸了摸左眼角的分形纹路,那里还留着她打我时的指痕 —— 那是在她发现我修改陈明远记忆的那天。有些痛,终将成为永恒的勋章,就像有些爱,必须在毁灭中重生。
高维情感裂变(李维视角核心段落)
意识脱离肉体的刹那,我感觉自己像被扔进了搅拌机。不是疼痛,而是所有三维感官的坍缩 —— 视觉不再局限于视网膜,而是 360 度无死角的信息洪流;听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某种频率的震颤,每 0.1 普朗克时间就有万亿条信息冲刷着意识体。最可怕的是自我认知的崩塌,我 “看” 见自己的大脑在十一维空间展开成复杂的弦网络,每个突触都是个微型的克莱因瓶,存储着从童年到现在的所有记忆。
第一阶段:敬畏与崩塌(0-10^-42 秒)
当超立方体在 “视野” 中展开,我 “认出” 了其中一个面是 2007 年深秋的实验室:陈明远的粉笔在黑板上断裂,蒋一安的指尖掠过我手背,咖啡杯沿的唇印清晰如昨。但下一个瞬间,这个画面被无限拆解 —— 每个像素分裂成更小的分形,每个分形里都有无数个我们在重复同样的动作,像极了祖母悖论的视觉化呈现。"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