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崽而归,我的夫君是陛下》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云挽景宣帝是作者“咸鱼头子”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京都城中,云家嫡女与陆三公子的恩爱曾是一段佳话。二人鹣鲽情深,令人歆羡。然而,命运无常,陆三公子福薄,未及弱冠便被重病缠身,匆匆离世,徒留她这貌美的孀妻,以及尚在腹中未出世的孩儿。自那以后,她心中便藏了个秘密,如巨石压心,一藏便是五年。这五年里,她每看一眼儿子,便一阵心惊。儿子容貌愈发肖似那人,这秘密便如影随形,令她寝食难安。她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可终究纸包不住火。儿子成为三皇子伴读之后,一切开始不受控制,秘密渐渐浮出水面。而在宫廷之内,御前宫人皆知,景宣帝自登基后便饱受头疾折磨,已有十年之久。头疾发作时,症状可怖,宫人整日惶惶不安。可不知从哪日起,头疾竟不再发作,只是陛下从此常带一方帕子,仿佛那是世上最珍贵之物。原来,景宣帝一直在寻觅帕子的主人。终于寻到那人时,对方却一口否认。恰在此时,她的儿子寻来。他年方四岁,是陆家遗腹子,自幼没了父亲。一日,同窗以此嘲笑他没父亲教养,二人扭打起来。事后,同窗父母倚仗家世,不依不饶,非要他跪地赔罪。景宣帝望着他那双与自己如出一辙的眼眸,不禁气笑了.........
阿绥点头又摇头,“有些看得懂,有些看不懂,要是将来有机会当面请教徐学士就好了。”
对他的聪慧云挽心生骄傲,点了点他的鼻子,笑着说:“等你进入弘文馆,会有机会的,或许他还能成为你的老师。”
“真的?”
“当然,阿娘何时骗过你?”
“.........”
晚间,慈心堂的人来传话,叮嘱云挽为两日后进宫做准备,并送来了一大一小两套衣裳。
宫中规矩众多,云挽花了一个下午将一些要注意的事项告诉阿绥,其余她倒是不担心,有老夫人在,他们母子俩需发挥的地方不多。
两日后,鸡鸣声起不久,老夫人身边的大丫鬟就来催了,云挽起身沐浴梳洗。
云挽吃了一盏燕窝垫胃,换上了老夫人送来的那套云母色暗花刻丝长裙,外加一件软烟罗纱罩衫。
梳头时,月见询问:“夫人,今日奴婢给您梳个凌云髻?”
云挽颔首,“发饰不用过多,就那支梨花簪吧。”
月见愣了下,随即了然。
梨花簪是三爷在世时,亲自挑选玉料亲手为夫人雕刻的,偶尔外出以及重要场合夫人都会戴上,久而久之府里的人皆知这支簪子的含义了。
他们都说夫人与三爷情深意重。
盘好发髻,月见找来那支梨花簪给云挽戴上,随后又挑了两朵精致素雅的绒花点缀。
临近辰时,阿绥也醒了。
他还小,未到束发戴冠的年纪,因此依旧是用发带缠了角髻,换上新做的靛蓝石竹绸面圆领袍,腰上系着云挽做的荷包,整个人看上去挺拔又精神。
等时间差不多,云挽领着阿绥前往正门,彼时老夫人还未到。
两人坐在马车上等了约莫一刻钟老夫人才至,马车缓缓启动,朝着皇宫的方向去,车轱辘压在石板路上,留下清晰的轴痕。
从陆国公府穿过热闹的街市,一个时辰后马车抵达皇城西华门。
宫外马车不得入内,一行人从车上下来,见到了前来迎接的人。
“奴婢见过老夫人、三夫人,和长绥小少爷。”
淑妃身边的大宫女春棠笑脸相迎,眼睛在看到云挽时目露惊艳。
几年未见,这位三夫人倒是愈发美了。
不说那仙人般精致的五官,光是这一身雪白细腻看不到丝毫瑕疵的肌肤,便是罕见。
加上那通体的气质与曼妙的身姿,放在没人如云的后宫也定是独一份儿的美,根本看不出是已经生育过并在守寡的妇人。
还有这位小少爷,许是随了母亲,生得也如玉雪娃娃般精致伶俐,看着便讨人欢喜。
云挽牵着阿绥站在老夫人身边,闻言朝春棠微微一笑。
见到淑妃身边的人,老夫人眉开眼笑:“春棠姑娘安好,娘娘和殿下最近可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