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连载中的现代言情小说《快穿:总拿恋爱剧本》,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商枝神曲,由大神作者“轻烟散散散”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直到下午家长们离开,四个人才正式认识对方,因为商母特意准备的小礼物,其他人都很照顾商枝完全把商枝当做小妹妹当天晚上四个人不嫌累,简单举行了聚餐商枝不说话,但乖乖看着你点头的模样,顺利晋升为105的吉祥物洗浴完毕,大家还没上床,商枝在向商母报晚安明天说要拿书,咱们记得带好行李箱,书不少新晋舍长冉然看着群里通知说啊?这么快,我还以为是军训后再拿书呢罗潇潇嘟囔道\&qu
第6章 百合与阳光(6) 在线免费阅读
转过身,商枝发觉脸莫名滚烫,脚步加快。
等到商枝清醒,室友们已经回来了,跟她讲述后面遇到的趣事。
军训到今天拉练结束时就完结了,可能没有大的操场晚会,岚晖大学给予的是一场自由交流会,自愿参加,拉练完那会儿很累,但共同经历了那么多,大家反而有很多话说,基本上都会参加,直到夜幕已久,大家自行离开,以一种简单轻松的方式告别。
今晚教官们会离开,学生们开启正式的大学生活。
*
本该悄无声息的夜晚,却隐藏着别有用心,凌晨,一则揭露文章登上学校论坛,且大有往外蔓延之势。
大家正是兴奋的时候,很多人没睡,帖子顿时被人注意,和讨论。
当事人则刚刚结束卧谈会睡着。
商枝第二天起来时,对上的是三个人担心的表情。
“怎么了?”商枝感到疑惑。
“枝枝啊,我已经给你请假了,一会儿阿姨要来找你,我们和你一起等她过来。”
说话的是冉然。
“啊?”
商枝没有细问,但她有001。
“001,是那个帖子出现了吗?”
“是的。”
所谓揭露的帖子,不过子虚乌有,描述商枝自己小小年纪不知羞耻,自己和练舞老师乱搞,后面甚至帮助老师祸害其他女学生,给许多人带去不可挽回的心理创伤,事情败露后,自己远走高飞,改头换面。
作者语气激昂,事情描绘得有头有尾,当初原主不明不白就受到众人异样眼光,可内心封闭的她不懂。
在沉默的冷暴力,和“正义者”的讨伐下,是商母知道后,将她带离。
背后黑手没有想放过这对母女,越闹越大的舆论,深渊吞噬了可怜人。
商枝假装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上床拉上帘子,昨晚没有把笔记本拿下去,正好。
十指飞舞在键盘上,锁定IP,确定凶手。
岚晖大学,西苑30栋女生寝室312。
“您居然会计算机?”001对此惊讶。
“大学学的计算机。”
入侵学校管理档案,寝室4人的资料全部显示出来。
“…刘璐,这个名字很熟。”商枝回忆着剧情,“是她!”
刘璐,过去同一个舞蹈培训基地的学生,长得漂亮,是受害者之一。
但她不去找施害者,陷害商枝这个受害者,有什么意义?
点开刘璐的档案,商枝记下她的联系电话。
“枝枝!”
是商母到了。
商枝拉开帘子下床,“妈妈。”
商母双眼通红,看得出来很匆忙。一把抱住商枝,浑身颤抖。
商枝头靠上她的颈窝,轻拍她的背。
“没事的。”
商母收敛情绪,“枝枝,你跟我回去住几天,这段时间家里有点事,你先回去,过段时间再回来,妈妈会给你请好假。”
商枝将商母零散下来的散发绕回耳后,“妈妈,我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可以解决的。”
商枝的眼里出现以前绝对没有的光芒,对上这双眼睛,商母心中感叹万分。
看着这个和过去大有变化的女儿,泪水再也憋不住,多年的心酸,在这时找到宣泄的出口。
她想,枝枝真的好起来了。
冉然们赶紧拿纸过来,商枝接过,轻拭泪水。
“妈妈,明天就会好起来,不用担心,一切都好好的。”
等着商母情绪平复下来,商枝劝商母回去,事情解决后,她会回家找她。
商母又说了很多,念叨许久,但还是回去了。
后面商枝安慰室友们去买早餐,三人想给她安静的独处时间,答应着全部离开,寝室只剩下她一个人。
手机输入一串数字,对面很快接通。
“你好,哪位?”
“我是商枝。”
对面有些凝噎,过了一会儿才说话。
“找我有事吗?”
“我想和你谈谈。”
“没什么可谈的……”
“我有证据。”商枝打断她的拒绝。
“证据?那些都是事实!你以为你是谁,我不会放过你的,不会!我要让你身败名裂,被所有人唾弃!”
“西苑食堂的负一楼,我在咖啡厅等你,一小时后见,我会告诉你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没等对方回答,商枝挂掉电话,她知道,对方一定会来,她如此耿耿于怀甚至发帖“揭露”,是不会放弃过去那些腌臜事。
和室友们吃完早餐,谢绝她们的陪伴,商枝一个人去往学校西苑。
那个咖啡厅是商枝从敖季口中得知,小包间样式,很隐蔽,适合谈话。
上午的咖啡厅没人,商枝一眼看到靠近门口坐着的刘璐,刘璐显然也看见了她,面无表情。
“我们进去坐吧。”
商枝领着刘璐进入一个小包间,点了两杯最基础的咖啡。
“当初那件事你知道些什么?请告诉我。”商枝语气平静,但有力量。
刘璐嘴角捎上不屑,“你不应该最清楚吗?”
“刘璐,我同你一样是当初的受害者,但我不知道帖子上那些是谁告诉你的,我需要一个真相。”
也许是商枝真挚的态度,刘璐有些心软,“我可以告诉你,但我也想知道你说的我不知道的事。”
“成交。”商枝应声答下,“你先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