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子英雄二混子李海山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二混子李海山)混子英雄最新小说

小说推荐类型《混子英雄》,现已上架,主角是二混子李海山,作者“大唐响马”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正是深冬时候狂风劲吹,犹如脱笼而出的猛兽,发疯般在古老而苍茫的华夏大地上横冲直撞,恣意肆虐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尘沙腾空,乱雪飞扬,天地之间,一片昏暗然而,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一座小镇,此时倒有另一般景象:碧空朗朗,悠闲地浮着几团白云,仿佛水中白莲绽放;小河水流潺潺,清澈见底;微风拂面,虽略带凉意可丝毫也感觉不到刺骨的冷;还有空气,清新得像是掺了蜜,深吸一口,滋味直甜入心窝,

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混子英雄 作者:大唐响马 角色:二混子李海山 热门小说《混子英雄》是作者“大唐响马”所著。小说精彩截取:门分开,露出一张憨憨的斗大的脸。“你小子干嘛不去烧水?是不是想偷懒?”二混子装腔作势训道。他和大傻简直就是一对活宝,只要一碰面,二混子就打趣大傻;大傻从来不恼,反而愈和他亲近。“娘病了... 混子英雄

第3章 有火才明 有种方收 精彩章节免费试读


茶铺后面是二大爷的家,再后面便是豆腐婶的家了。豆腐婶的男人去世早,儿子又傻乎乎的;全靠她每天起早摸黑卖两锅豆腐养家糊口,拉扯着傻儿子一天天长大成人。

“大傻。”二混子敲门叫道。

门分开,露出一张憨憨的斗大的脸。

“你小子干嘛不去烧水?是不是想偷懒?”二混子装腔作势训道。他和大傻简直就是一对活宝,只要一碰面,二混子就打趣大傻;大傻从来不恼,反而愈和他亲近。

“娘病了。”大傻哭丧着脸,说话瓮声瓮气。

“啥病?”二混子脸色一下子正起来,推开大傻,抬腿就往里走。

两间草屋,低矮破败。二混子一进屋,光线立时暗了下来。屋里当地摆着张小方桌,两把木凳,门后立着一个破旧的碗柜,东墙连着锅台是盘火炕,大傻娘正躺在上面。

听到有人进屋,大傻娘勉强转过脸来,脸色惨白,说话有气无力;“没啥病,躺躺就好……。”没说完就连声咳嗽起来。

二混子见状忙上前劝说:“婶儿,别动,快躺好。”

“哎,老毛病了,歇一歇就好。……是不是耽误烧水了?我叫他过去,他就是不听,哎,真不让人省心……。”

“你不是有病嘛。”大傻嘴里 嘟囔着,一脸委屈的样子。

“婶儿,你安心养病,水阿全早烧好了,这事你就不用惦记了。”

“可要忙坏他了。”豆腐婶叹道。

“我这两天反正也没事,水就有我先 烧着——大傻,我这可是帮你的忙。好好照顾你娘,听见没?”

“哎、哎……。”大傻连声答应着,脸上开心的笑着。

二混子转身对炕上的豆腐婶说:“婶儿,要是没别的事那我就过去了,福伯还等着我回话呢。”

一听这话,豆腐婶忙说:“二子,你可别大惊小怪的,就说我干活累的,躺会儿就没事了。”

二混子答应着出了门。

回到茶铺,茶铺里热闹依旧 。朱福来正坐在东边方桌陪着两位生客说话,二混子走过去,在他身边垂手站住。朱福来说声失陪起身来到后院,二混子紧随其后。

“豆腐婶病了,大傻在家照顾她,不能过来。”二混子如实回话。

“病得厉害吗?”

“看样子不轻,一说话就咳嗽个不停。”

“这几天你有没有事?没事的话替一下大傻。”朱福来转头问。

“行。”

“那你就过去吧。”朱福来一摆手。

二混子径直来到烧水的西厢房,锅底的火烧得正旺,锅里的水“咕咕”直冒。

朱福来返回茶铺,来到西边方桌下首坐下。见黄先生仍闭目养神,便凑前轻声叫道:“老哥”,黄先生睁开眼睛,“大傻娘病了,可能还不轻。”

“奥,怪不得早上没听见她出来吆喝,——我知道了,忙你的去吧,我马上过去。”

黄文安原是个游方郎中。有一年他云游路过此地,后来不知如何就住了下来,而且还开办了小镇唯一的达生 堂药铺。镇上的人对他了解不过如此,而他也从不对人讲自己的过去,不过他的医术还是无不信服的。以前镇上没有郎中,看病吃药都要去山外,自打黄先生来了以后,镇上的人看病 就方便多了。

一见黄先生进屋,豆腐婶忙让大傻倒水,嘴里不迭声地说:“不是什么大病……没什么的,还要烦劳您来跑一趟……我不让二子乱说的……咳……。”说着又大声咳嗽起来。

黄先生朝大 傻一摆手,自己搬了板凳在炕边坐下,上眼细细端详了豆腐婶的脸色,又伸手给认真把脉。

侯黄先生把毕脉,豆腐婶才开口,像是自言自语地问道:“没什么吧?……老毛病了,我知道,用不着吃药的,躺几天就好了。”

黄先生站起来,思量了一下,然后说:“没什么大碍,就是身子太虚了。先安心歇息一下,午后我让阿风把药煎好后给送过来,吃上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接着又嘱咐了几句后出了屋。大傻应娘的吩咐,直把黄先生送到大门外。

黄先生从侧门进了茶铺后院,朱福来正站在那儿等他,二人一前一后进了书房。坐定后,朱福来问道:“病得很重吗?”黄文安直言:“大傻娘身子向来虚弱,气血双亏,因此偶感风寒便成大疾。所幸风寒犯肺不深,只要麻黄汤就可以了。不过汤药 只能暂治一时,主要还得多加滋补疗养。三分病,七分养。正气足了,邪气也就难以上身了,大傻娘尤其如此。我回去开方子,让阿风把药煎好后给送过去,不出二十副病情就能好转。……近晌午了,那我就回去了。”

黄文安离开了茶铺,已是吃午饭时候,茶铺里的人也相继陆陆续续各自回家。

阿全过来打过招呼后,二混子就把锅口火门封住了。昨晚上没睡饱,现在得空他懒洋洋地坐在干草上,身子斜倚在干柴上打盹。屋里暖烘烘的,只觉通体舒泰,无比舒服。只是入梦才不多会儿,被人推醒了,二混子一肚子不高兴。侧脸一瞅,是吉旺女人,身后还跟着个干巴巴的小男孩——她儿子大贵。小男孩瘦得实在可怜,伸开胳膊就是田地里没了稻草只剩下木棍儿的稻草人。

刘吉旺五辈单传,因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他的体会是尤为深刻。媳妇的肚子总算一天天盼得鼓了起来,欢喜过十个月后,这小子竟赖在他娘的肚子里不愿出来。看着媳妇在床上捂着肚子痛得哭爹喊娘,刘吉旺急得真想去跳河。眼瞅老婆儿子要双双不保,他火速去把黄先生请到家里;黄先生虽医术精湛,对于产科却未曾深究;事在眼前,救人要紧,他前斟后酌、思量来去才定了个催产方;四碗苦水灌下去,女人的肚子依然如故。事情紧急,黄先生便催劝他去东镇开办不久的东洋诊所。刘吉旺打心底不乐意让东洋男人来乱动自己女人的身子,可情势逼人,“病急乱投医”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三年前,镇上突然出现了个东洋人,鼻沟里留着撮十分显眼的小黑胡,围着镇子转悠了几圈,后来就留下来在东街口开了间东洋诊所。

东洋医生中国名字叫赵博文,他的日本名字叫山田忠义------知道的人不多。他四十岁上下,身子矮胖,面色敦厚,脸上架着一付黑边圆框眼镜。东洋医生说一口流利而且还带点方言的中国话,若不自我介绍,没人会认为他是日本人。和他同来的还有他的娇小的日本女人,她整天待在家里,人们很少见到她;常见到的是他们七岁的女儿——樱子。

自从该东洋医生来到镇上,东镇的人瞅病拿药就多到他这里来了。虽然诊所的药价不贵,而且 东洋医生还时常对来看病的人少收或免收药费,可西镇的人还是习惯去达生堂药铺找黄先生。

刘吉旺站在诊所外苦等的两个钟头,觉得比他活的这三十八年还要漫长,还要难捱。就在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终于从门内传出了比春雷还要响亮的婴啼。不过,可能是在娘肚子里折腾过久的缘故,孩子生下来就像根烧火棍,小得可怜。后来,不管刘吉旺对宝贝儿子怎么精心调理,那瘦像是附在了他的身上,无论如何也驱逐不去了。刘吉旺心底暗想,毛病八成出在那四碗催产汤上,喝下去不但没有催产,反而成了胎儿减肥药,直懊悔自己发了昏当时竟请黄文安来。

大贵出了满月,母子皆平安无事,刘吉旺端着 一瓢红鸡蛋满怀谢意来到东洋诊所。没想到东洋医生不仅没收一分钱,鸡蛋也一个没要,感动的他差一点给东洋医生下跪。回家的路上,他逢人便夸东洋医生的好。大贵今年已满三岁,小头小脸大眼睛,似个大家雀。吉旺女人经过这番折腾,肚子再也没大起来,这又细又小的独根苗大贵是更加宝贵了。

二混子瞥了一眼,懒洋洋地问:“干吗?”

吉旺女人忙答:“二子兄弟,是这么回事。早上 的炭火没盖严实,晌午打开一看,都灭了,你哥为这事还骂了 我一顿。他到铺子里去买火纸,宝山叔说都卖完了;洋火贵,他又舍不得钱,这不就让我到你这儿借个火。”说着晃了晃手中的火绳子。

二混子不耐烦听她嘟嘟个没完,没好气地说:“行、行。你看锅底有火?”

吉旺女人打开火门,欢喜道:“有的有的。”遂把火绳小心翼翼 递进火膛,引燃,拿出来放在嘴边用力吹一吹,红红的绳头火星四冒。关好火门,吉旺女人道着谢领着儿子走了。

现代文明的产物之一——洋火传到小镇也有数载了,除了大户有钱人家,平常人家用的还是火纸、火镰、火石;没别的原因,就是用的起。火石、火镰经久耐用,火纸虽然要花钱,可算起来要比洋火便宜多了。要是连火纸也舍不得买,那干脆就学古人保存火种的方法;在灶台火门下掘个小坑,每次 饭做熟后,把几块燃得正旺的木炭拨进小坑,上面盖一层厚厚的土灰,闷个严实,再到饭时,掘开便可以用了。虽麻烦,却也实用。要是一时没弄好,灭了火,那就只有拿着火绳去别家借火。

火绳——一种引火工具,铺里不卖,都是各家自制。制作火绳须收了地瓜,然后将那瓜秧拖入泥塘,沤上半个月,捞出来晾干,去了皮的瓜秧会变的又白又细,又松又软,将它们数股搓成指般粗细,便成了火绳。它既易燃,又耐燃,所以多数人家都有。

吉旺女人刚走,虎子跑过来喊吃饭,烧了一上午的水,这时二子确也觉得饿了。午饭是水饺,猪肉白菜馅,二混子一口气吃了两大碗,还没等他想别的,朱福来就吩咐他给豆腐婶家送两碗过去。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