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夏侯元让,我成了种田之王袁让袁让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袁让袁让)魂穿夏侯元让,我成了种田之王最新小说
最具实力派作家“平分月色”又一新作《魂穿夏侯元让,我成了种田之王》,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袁让袁让,小说简介:袁让魂穿三国后的第一次回营,是被抬回去的先前坠马时倒不觉得,只当是惊恐与疼痛所致,待从战场中脱身才发现,原来竟摔断了左腿,难怪无法动弹袁让扶额,有些汗颜三国时期猛将如云,间或有不自量力者挑衅名将,被斩于马下也是常事,但作为一军主将,自己从马上坠落,还摔断了腿,真是闻所未闻更别说自己如今侵占的是夏侯元让的身体,丢的也是夏侯将军的脸,那可是年仅十四岁便以“刚烈”闻名乡里的夏侯惇啊

第10章 奋戟营初创 精彩章节免费试读
夏侯渊三战典韦的“事迹”很快传到了袁让的耳朵里。
作为幕后编导,他对自己为所有人奉上了一出好戏,自己却没能获得入场观看资格一事十分痛心。
不过好在有两对小眼睛替他看过了,此时其中一位还在帐篷内绘声绘色。
看着他心潮澎湃的样子,袁让的嘴角不免挂上微笑。
后世说他英豪也好,小人也好,此时魏延不过是个十四岁的孩子,就算平时再镇定自若,当看到两位强者的巅峰较量,眼里还是会涌现出灿烂的光。
他的未来,有无限可能,就像大魏的未来一样。
此时曹军的大营里一派喜庆,口口相传的将士们,比打了胜仗还高兴。
他们自然没有曹操、荀彧那样的谋略,不知道典韦的出现,是怎样的恰逢其时。
但他们已经蛰伏了太久,或者说整个军营已经沉寂了太久,他们太需要这样一个人、这样一道光,来坚定自己的信念,好让斗志更加昂扬。
此时的夏侯渊,原本也应该参与庆祝,经过今天的三场战斗,他已将典韦引为知己。
但就在他想跟随孟德、典韦一同踏入中军大帐时,却遭到了无情的制止。
再往后,他便孤零零地被赶回自己的帐篷面壁思过了。
“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啊……”
夏侯渊幽幽地叹气,以为曹操如今心里只有典韦才导致自己失宠。
而他不知道的是,曹操就是对他太过“宠爱”,才会因为他的鲁莽如此生气。
此时的中军大帐里,曹操正亲自将典韦介绍给众人。
他始终坚信,对于贤才,再怎么倚重都不过分。
李典、乐进是从典韦与夏侯渊第二次交手便从旁观看的,是以对其武勇已十分信服,自不必多言。
荀彧、程昱本是文官,但今日随曹操在营前空地观战,同样已经得见典韦独步天下的风采。
唯有方才与曹操合兵一处的于禁、曹洪,见曹操如此倚重其人还有些疑惑——
这典韦看上去面生,之前也从未听过,究竟有多大的本事,竟能被孟德引为上宾?
若是二人知道便是这籍籍无名之辈,竟于三十回合内击败了妙才,还不知会是怎样的瞠目结舌。
“先前文若计策中,曾提到过出奇制胜。
而这一‘奇’,不仅在于将计就计,更在于先声夺人,为陈宫献上一份大礼!”
曹操环顾众人,语气中是霸者独有的自信与不容置疑:
“先前为了这份大礼,吾辗转反侧、寤寐不宁,但就在今日,神将天纵,此计可成矣!”
一时间,帐内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典韦身上。
此前仅为夏侯惇军中司马的他,平日里几乎不为人所瞩目,但此时此刻,面对众多名士猛将的打量,他却毫不怯场,俨然一副处世不惊的模样。
似是非常满意他的表现,作为献策者的荀彧与曹操交换了一个目光,俱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激赏。
而曹洪、于禁二人,从李典乐进处得知了文若的计划,亦听闻了典韦今日三战妙才的壮举,心下俱是一惊。
众人都承认,若是真能组成这支奇兵,典韦便是无可替代的统帅人选。
由于此行十分凶险,曹操亲下指令,要曹、于、李、乐四人各从军中遴选二十员精兵,交由典韦统领。
此外,又亲自从夏侯惇帐下选了二十名士兵,加之与典韦相熟的十人,和十名曹操的亲兵,凡此共一百二十人,号曰“奋戟营”。
虽不过一支百人的队伍,但典韦知干系重大,于是集结完毕之后,便丝毫不敢耽搁,意图抓紧时间操练,好在两日后能够最大限度地挫败敌军。
好在曹、于、李、乐四位将军皆不吝啬,所挑之人皆是军中以一当十的翘楚,而曹操的亲兵,自不必说,更是训练有素。
加之夏侯惇帐下与他相熟之人,平日里便总随他一起练习飞戟,虽未曾如他一般炉火纯青,但较之常人已是十分娴熟,均有重伤敌人之力。
曹操见他不以时间仓促而行事敷衍,反倒争分夺秒、严阵以待,心下更认定典韦是不世出的将才。
而如今以“奋戟营”之名跟随典韦的众将士,今日皆耳闻目击了典韦与夏侯渊之间的大战。
军人尚武,自是心悦诚服,此时更因能与之并肩作战而群情激昂。
于是一行人浩浩汤汤陈兵于校场,虽今日才自成军,却已有猎豹之姿、虎狼之力。
两日之后,曹操检阅时对上的便是这样一支“奇兵”。
虽然时间紧迫,要将所有人都训练得如同典韦一般,自不可能。
但本就是各军中的翘楚,经典韦日夜操练后,更是虎虎生威。
曹操大喜,在将此奇兵作为“大礼”送给吕布陈宫前,先为奋戟营众人送上了一份大礼。
“子廉、文谦!”
曹操一声令下,便见曹洪、乐进二人便领着十余位士兵上前,一队手捧软甲,而另一队则是布衣。
原来这两日,除了排兵布阵,曹操还亲自着人赶制了一批装备。
那软甲本是曹操护卫才能有的,每件均以金丝和千年藤枝为原材料,经能工巧匠精心缝制,因制作难度大、耗日持久而数量稀少。
如今为给奋戟营将士最好的防护,曹操又命工匠将这批软甲进行了改良,是以非但硬度与弹性都得到加强,若穿在身上以布衣相罩,从外面更是根本看不出。
奋戟营众人将软甲从曹洪等人手中接过,俱是大喜过望。
因要提前潜入城中,众人非但不能持长枪、大斧等长距离武器,也不能身着厚重的铠甲。
原打算随典韦一起奋力冲杀以血肉之躯相搏,谁曾想主公竟以亲兵软甲相赠。
就这一百多件,已是全军的家底,可想而知,曹操是何等的重视!
“明日之战,全赖诸公。我知诸公英勇,有死士之志,孟德无以相报,唯有以此软甲相赠,万望诸公凯旋!”
曹操目光环视过奋戟营中的每一个人,对于大军而言,明日是背水一战,但对于奋戟营来说,更是生死攸关。
他深知,典韦与这一百二十条好汉,必是做好了马革裹尸的准备,此心可鉴,此志雄哉!
“我等必不辱使命!”
百二将士群情激荡、声如洪钟。典韦一声令下,今日,奋戟营便要分批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