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气复苏:我开局成为华北老教授》小说章节目录杨崇明,杨国美全文免费阅读

小说:灵气复苏:我开局成为华北老教授 小说:都市 作者:陌上君子 简介:【灵气复苏+穿越+系统+半幕后+万界融合+无女主】过了九十年平静生活的北大教授杨崇明,因文圣养成系统的到来改变了命运,一场灵气复苏席卷全球,超凡者出现,灵兽崛起,值此千万年未有之大变局,杨崇明主动上报国家培养进化者,教导族人,融合百家传承,创立书院,为华国栋梁,时值万兽围国之际,他国自顾不暇,资源切断,全球危机,有杨崇明携书院...

小说:灵气复苏:我开局成为华北老教授 小说:都市 作者:陌上君子 简介:【灵气复苏+穿越+系统+半幕后+万界融合+无女主】过了九十年平静生活的北大教授杨崇明,因文圣养成系统的到来改变了命运,一场灵气复苏席卷全球,超凡者出现,灵兽崛起,值此千万年未有之大变局,杨崇明主动上报国家培养进化者,教导族人,融合百家传承,创立书院,为华国栋梁,时值万兽围国之际,他国自顾不暇,资源切断,全球危机,有杨崇明携书院弟子而出,有儒家文人口颂论语,言出法随,镇压灵兽,有阴阳家出世,太平洋 角色:杨崇明,杨国美 灵气复苏:我开局成为华北老教授

《灵气复苏:我开局成为华北老教授》第1章 华北大学教授免费阅读

地星平行世界。

公元2021年,九月初。

华北大学,中文系,华国文学专业,华国古代学。

穆楼楼道上,伴随着众人崇敬的目光,杨崇明躬着腰,手里拄着根拐杖,步履蹒跚的走在台阶之上。

他满脸皱纹,看起来约么八九十岁了,小心翼翼的另一只手悬浮在半空之上,不时扶着台阶,让旁边的学生忍不住想要搀扶他一把,但想起这位老爷子的脾性,还是止住了步伐。

“杨老来了!”

“你们赶紧让开啊!”

“拍什么拍没看到杨老要下楼梯吗!”

在周围学生自觉的拥护开路下,杨崇明在所有人紧张崇敬的目光中走出了大门。

“太爷爷,您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慢点走。”

穆楼前,一名穿着大红运动装,靓丽活泼的年轻女子急忙迎上前来,小心翼翼的跟在他的身边。

“没事,丫头,老夫又不是不能走了,你看身体好得很呐。”

杨崇明转过头冲着女孩笑了笑,还如孩子般调皮的扔掉拐杖。

“太爷爷,是是,您精神倍棒,比我都好。”

女子急忙捡起拐杖,无奈的笑了笑,也如哄小孩般趴在杨崇明耳上轻声说道。

“行了,丫头,快点走吧,你太爷爷肚子都快饿扁了!”

杨崇明看到女子的车停在路边,忍不住催促道。

“哦,太爷爷快上车,慢点哦。”

女子快步上前打开车门,一只手搀扶着杨崇明,还贴心的用另一只手挡在车顶,见他坐稳,又亲昵的趴在他身上系上安全带。

“OK,太爷爷,咱们出发喽。”

女子完成一切后大步坐上驾驶位,油门一踩,行驶在华北大学的校路上。

杨崇明坐在后座上,目光沧桑的看着这些陪伴自己六十年多的老建筑,古朴秀丽的博雅塔,抬眼有西山远黛,近看水光潋艳的未名湖,以及那座比自己年龄还大一些的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的红楼。

“太爷爷,我选的这条路不错吧,在校园里自由行驶,可是华北大学给您的专利。”

女子通过后视镜看到老人怀恋的目光,古灵精怪的转头笑道。

“不错,是不错啊,丫头,你今年多大了?”

杨崇明看向女子,眼中满是宠爱。

“太爷爷,您忘了,我是今年华北新生,今年18岁,刚刚拿到驾照呢。”

女子一边转回头一边轻声笑道。

“都这么大了!”

杨崇明望着少女的青春靓丽,眼中闪过一抹追忆。

他原本并非是这个世界的人,可没有想到在90年前竟然穿越到了这个跟蓝星极其相似的平行世界,成为了一个生在战乱时代的婴儿。

幸好他的运气不错,不仅家族是国内闻名的书香世家,在古代曾经出过四位宰辅,三位丞相,八个二品尚书,门庭显赫,积攒了硕大的家底,培养了自己的私兵。

而且他发现自己脑海之中多出了许多看也没看过的东西,似乎是蓝星上五千年来的璀璨著作。

因为是熟悉的历史轨道,在杨崇明的先知先觉之下,他们耗尽大半家财帮助了当时还处于弱小的人民军队。

不过也因此受到了当时反动军阀的针对,也幸好杨家是读书人的精神领袖。

在帮助人民军队之前杨家在杨崇明的谋划中资助了无数在未来有巨大影响力的人,又广施粥药救济灾民,最终在乱世之中存活下来。

在这战乱不休的二十年里,杨崇明也从这个世界的书里了解了一些不同于蓝星的东西,例如这个世界的文化极其匮乏,著名的唐诗,宋词,论语,四书五经一个都没有,取而代之的是完全不同的各类书籍。

于是早有神童之称的杨崇明在新华国成立之后开始游历天下,宣讲华国文化,哪里缺失讲哪里,例如在这个世界里缺少断文断意的工具,他就发明了标点符号,借用杨家在读书人中举足轻重,一呼百应的地位传播出去,一举成名。

后来他不忍蓝星的璀璨诗词文明在这个世界丢失,又秉承着为这个世界孩子好的想法,创造出闻名天下的《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在当时文学界留下极其厚重的一笔,被当时的文人奉为当世大儒,见面即行弟子礼。

二十五岁,游历归来,闭门专心著作,历时三年,将《史记》、《武经七书》、《道德经》、《庄子》、《资治通鉴》等传播天下,举世震惊,一时之间杨家门庭若市,门槛都快被他人挤破。

后当时北大校长亲身前来,三顾茅庐,给予一级教授尊位,迎杨崇明入北大,为文学院院长。

30岁后他在帝都认识了他的妻子,二人第二年,第三年生下了三个孩子,一家快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杨崇明也在那时彻底的融入了这个世界。

在一起过了几年温馨生活之后,杨崇明毅然抛下了自己硕大的名声果实,一头扎进北大课堂之中,以自身为灯塔,用他的光辉照亮学子们文学的道路,每天晚上都准备深厚的教材,第二天天一亮就走上光正明大的课堂。

这一干就是35年,70岁之时陪伴一生的妻子病故,他悲痛难忍,自觉再无心力,毅然辞职,退居二线。

回到家后他仔细回忆了一生,搬运了他人无数的思想,自己到底有什么建树呢,于是他花了18年时间真正用自己的本事写出了震荡文坛的《杨崇明一生》。

什么事都结束之后,他放下笔头,再一次投入这亲爱的校园之中,用最后的余力发光发热,不知不觉之间,到了今天,他90岁的生日。

…………………

北京一环,一座古朴优雅的四合院前。

二百多个五六十岁的老人,领着五六百个三四十岁壮年男子,一百多个美貌妇女,以及垂鬓之年的孩子站在大门前谈笑风声,若让寻常人看到定吓的半死,这里的每一个大人都是国家举足轻重的人才。

“来了来了,这是云云的车吧!”

随着一道男子声音响起。

一辆大红色的法拉利牢牢的停在众人面前,坐在驾驶位的女子快速下车,打开后座车门,搀着一个老者走出大门。

在门前等候的众人见老者步履蹒跚的走来,连忙迎上前去,脸上挂满了亲切得体的笑容,像是排练好了一样,站成整齐的队伍。

“祝父亲生日快乐!”

站在第一排头发微白的二男一女笑嘻嘻的率先向杨崇明躬身道。

“哈哈,国栋,国强,国美,最近工作怎么样啊,一切顺利吗?”

杨崇明一脸笑意的看着前方的三个子女,眼中满是骄傲。

大儿子杨国栋,60年生人,出生之时,国家缺少人才,杨崇明便取名国栋,意思是为国家做栋梁。

他十八岁时,杨崇明不顾妻子的反对将儿子送入对猴子国的自卫反击战中,他也争气在没有接助家族势力的情况下,屡立军功,步步高升。

在四十五岁那年得大长老亲自授中将军衔,成为中国最年轻的中将,也在去年年底他又授以上将军衔,领中部总司令。

二儿子杨国强,取名意义与大儿子相似,但成长轨迹却截然不同,在年少之时,杨崇明舍着一张脸皮将他送入科学院中,从小便由院士亲自教导,耳濡目染之下,现在是华国航天项目,卫星技术,高分子技术等的领头人。

三女儿杨国美,如果说对于两个儿子杨崇明是颇为严厉,那么对于这唯一的女儿就是宠爱。

从小时候起,他就常常带着这件小棉袄去音乐,美术方面大家家中蹭饭,试着从小培养她的兴趣,事实上,她在这方面确实天赋异禀,在十二三岁之时便已精通各种乐器,画出的华国画令沉浸其半生的画中宗师,自愧不如。

原本杨崇明认为杨国美一定会选择未来成为艺术家,他也秉持支持的态度,可在18岁时杨国美居然选择了经济专业,在当时震动了整个杨家。

杨崇明专门从学校跑回询问她的理由,她给出的答案令杨崇明终身骄傲。

她说我在新闻上看到山姆国用自己的经济与科技军事实力在全世界横行霸道,她的二哥搞了科研,她不愿附骥尾,愿踏入当时在中国内陆根本看不到前途,外资横行霸道的中国市场。

事实证明她真的做到了,她从事的服装领业代表华国唯一的队伍杀入狼群,打败了诸多外资品牌,撕下一块肥肉。

1993年她以惊人的预判目光和杨崇明有意的指点,看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她拿出自身所有资金,自己研究开发,一头栽进这硕大的市场,历时二十多年,她创建的国美集团成为商业上横跨亚欧非的庞然大物,她创建的国美商盟经济实力足以和美元霸权相抗衡。

“父亲您放心吧,我们一切顺利,目前国家强大了,我们的工作方便了,更好做了。”

杨国栋站的笔直,目光崇敬的看着自己的父亲,就像在向上级报告一样。

“是啊父亲,咱们先别聊上,您先看看我们排练的这支方阵,你们还在等什么呢?”

杨国美像孩子般笑嘻嘻的拍了拍手掌。

“侄儿,孙儿,祝七叔生日快乐,寿比南山,万寿无疆!”

第二第三排的老人,壮年男子躬身祝贺道。

“好,都是好孩子,起来吧。”

杨崇明和蔼的摆了摆手。

这些都是杨家不同支脉的族人,杨崇明出生之时,有六个哥哥姐姐,他是最小一个孩子。

在漫长的岁月之中,父母,哥哥姐姐因战事,疾病渐渐故去、老去,他也自然成了杨家辈分最大的老祖,可以说杨家到现在还有这么强的凝聚力,全靠杨崇明!

“弟子祝老师生日快乐。”

紧接着族人的也是一群老人,他们有的穿着汉服,有的穿着白大褂,有的是各式各样的科研服。

“好,好啊!”

杨崇明面含欣慰的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与生俱来的超强记忆力还能清晰记得他们年轻时的稚嫩与热血。

三十而立之年,国家以国士待遇厚待与他,他自不敢懈怠一分,六十年来,可以真正说得是桃李满天下,眼前的弟子们无一不是文坛上的领袖,医界的权威,科学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

“太爷爷,祝您节日快乐,这是我的生日礼物。”

伴随着前面大人的自觉散去,被他们挡在后面的孩子们蹦蹦跳跳的向着杨崇明冲来,虽然碍于大人的命令不能触碰杨崇明,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办法,他们一个个都做了儿童贺卡,高举着围绕在杨崇明身边,大声歌唱跳舞。

“好好,都是好孩子。”

望着蹦蹦跳跳的孩子们,杨崇明心中充斥着浓浓的满足,一个过了耋耄之年的老人,能够儿女齐全,孙儿满堂,不是一件最值得高兴的事吗?

“好了好了,孩子们停一下,太爷爷累了,我们进去吃饭吧。”

杨国美拍了拍手掌,走过来搀着杨崇明喊道。

“快走,吃大餐去喽。”

孩子们听到美食总是高兴的,也顾不上自己的礼物没有递出去,欢腾着跑进大门。

“父亲,那咱们进去吧。”

杨国美哄得孩子们都跑了进去,又想起自己旁边还有个老孩子勒,连忙亲昵的搀着杨崇明走进院中。

………

——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