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之朱允炆重楼二两小说,回到明朝之朱允炆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小说:回到明朝之朱允炆 作者:重楼二两 类型:历史 简介:穿越到明朝,一把手枪打天下。危险,不存在的,有什么是一发子弹解决不了的。他是流浪的帝王,回归之时,注定要掀起腥风血雨,人间浩劫! 《回到明朝之朱允炆》第一章前世今生1免费阅读 “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半夜响起。“老朱,醒醒,在福建武夷山地区发现了一座古墓,外饰天子纹,制式是明代的,像是建文墓。“电话是考古所的肖庆生打来的。朱云龙一个机...

天渐渐亮了,巷子里响起了晨起的喧嚣,很是热闹。穿过长长的巷子,朱云龙上了单位配给的不知转了几转的桑塔纳直奔考古研究所。

“朱组长,机票订好了,你们到达后会有当地的文物局接机,陪同一起去现场考察。”文员小李一看见朱云龙就说到。

“几点飞?”

“9点,估计在11点半能到。”

“是怎么发现的,你了解情况么?”

“是武夷山脉的一个无名山峰,前几天下暴雨,山地滑坡露出了半扇墓门,被一个接送孩子放学的小学老师发现的,及时报告了当地的文物局。我们是在福建文物局上报备案的时候,肖组长觉得是明朝的纹饰,而且上面有龙纹,觉得朱组长您该感兴趣。”

肖庆生是秦汉考古组的组长,平时家里老婆管得严,没少在朱云龙这里蹭吃蹭喝的,也知道朱云龙平时就喜欢查找明朝墓葬,所以格外留心,一确认后立马给朱云龙打的电话,也不管几点。

“行,你忙吧,我去老肖哪里看看。”朱云龙转头就往秦汉组的办公室走。

还没走到秦汉组,便看见肖庆生从外面急匆匆赶过来,胳膊底下夹着一个牛皮纸档案袋。

“知道你来的早,饭都没吃我就来了。走,去我的办公室看吧。”肖庆生也知道朱云龙的急迫心情,直接说到。

“文件是昨天下午到的,我看资料上显示是五天前一个老师发现的,不过你放心,现在场地都控制起来了,没有遭到破坏。”肖庆生一边说这一边把这薄薄的的档案袋打开。

里面有一份关于古墓的备案,并提到准备科考的文件,周边的介绍,其他的就是散落了几张的照片。

发现的山峰没有名字,在九龙岗附近,快靠近跟江西上饶搭界处。照片上是周边几处山峰的样子,朱云龙拿起正面拍的墓门的照片,看了起来。虽然只有一个角,但看图案明显是龙身,右上角有祥云纹,一条龙爪穿云而过,龙爪五指弯曲。看到这里朱云龙略略兴奋起来。

“是天子墓没错了,你看这龙身云纹式样,五爪呈团形,指尖锐利,背部有火焰状飘,应该是明洪武期间的样式,老朱啊,这可是个大发现,建文帝的下落可是数百年的迷案,这次我高风亮节,没跟你争,我可是想着你哪!”肖庆生拍着朱云龙的肩膀略带讨好的说道。

“老肖,你是秦汉组的,你怎么抢。”朱云龙不屑道。

“这不是也没有断代么,你这些年可是从我手里抢了不少活啊,只要是帝墓,你可都抢着往前拱。”

“行,全聚德,东来顺,这次回来随便你挑。”朱云龙仍看着照片,恨不得从照片中钻进去直接到现场。

“哈哈,爽快,你那的茅台再来上一箱。”

“得寸进尺了,只能两瓶。”朱云龙把照片放进上衣口袋就往外走。

“哎哎,照片是备案的用的。”肖庆生的话刚说出口,朱云龙已经出了办公室的门了。

回到明清组,朱云龙吩咐这次同去的张丽、刘明亮收拾工具,准备出发。

轰,巨大的轰鸣声中,747飞机从跑道上停下。一下飞机,映入眼帘的就是远处的大山,温度并不是想象中的闷热,风从大山的方向吹来,也带来了丝丝的凉意。

武夷山机场原来是军用,这几年才改成军民两用,机场面积并不大,客流也不多。朱云龙刚出来,就看到来接机的福建文物局办公室主任侯立国,带着一个工作人员在接机口等待着。

“老侯,又给你来添麻烦了。”

“朱教授客气了,我来的时候我们穆局长说让我一定接待好您,穆局长还向章市长汇报了您来的事。”侯立国带着恭谨的说道。

“章名义啊,他到你们福州市也有两年了吧,还真是有几年没见了。”

“是啊,是啊,上次您来的时候,不知道您和章市长是同学,您走了之后,穆局长还挨了一顿埋怨。”

“行,工作完了再去福州。”

“朱教授,我先带您去安顿一下,先给您去接风。”

“老侯啊,叫我老朱就行,都这么熟了,你还教授来教授去,叫的我别扭。走,我们车上再聊聊墓的事。”

一行5人坐上了一辆越野车,车一进入大山深处,炎热的天气在这里变得没了脾气,气温在24,25度左右,舒适的很。

这里的山峰各有形状,怪石嶙峋,翠绿的植被茂盛地生长着,一众人仿佛置身画中。刚进入所里不久的大学生张丽一路上惊叫连连,拿着相机拍个不停。朱云龙微微一笑,张丽的老家是山西,见惯了太行山脉的粗犷,难免会被南方山水的秀丽给迷了眼。

“车行到这里就没法走了,只能走小路过去,还有7、8里路左右。”侯立国说道。

“行,我们就走过去,这一路把骨头都颠松了,正好活动活动。”临近现场,朱云龙心情倒是调整好了,没有那么急切了。

司机在车上原地等待,其他四人一起向目的地进发。

“看,朱教授,翻过这个山,古墓就在这个山的背面。”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一行人终于接近了古墓。

朱云龙仔细观察了遍山势,不断低头看着手表上的指南针判断着方位。“奇怪了,看地形这个地方平淡无奇,不像是墓葬该有的位置。”干了十几年考古,挖掘了数十座古墓,朱云龙自然懂点堪舆之术。

既来之则安之,先去现场看看。

翻过山,便看到山的另一边,从山顶的位置,小半面山坡的泥沙混着草木全滚落到山底的位置,漏出了的半边山壁竟然是一整块的大石头,感情这座山就是一整个的石头山。

众人来到墓前,朱云龙就肯定了这不是墓葬,一般墓葬都是坐北朝南,而这个石门的位置是朝东。墓门周边用黄色的隔离线围了起来,两名武警战士在持枪警戒着,福建文物局的工作人员正带领几个从当地雇的农民在清理周边的泥沙。

墓门半开着,显然没有机关,只是一块石板放在了上下两个凹槽中,几个人合力就能推动。

因为侯立国跟着,朱云龙并没受到阻拦,直接到墓门前仔细看了起来,两条龙一左一右按阴阳方位刻在门板上,确定了是天子用的纹饰后,便不再关注了。

“我先进去看看,你们现在外面。”朱云龙对着其他人说道。

“朱组长,你的装备。”刘明亮拿递过来一个手提箱。箱子是铝合金箱子,带着密码锁,朱云龙熟练的打开,从里面拿出了一把银色手枪,正是马格南公司在1986年,出产的0.44口径沙漠之鹰,枪身长260mm,标准射程100米,弹容8发,总重量4斤多。

两个执勤的武警看的目瞪口呆,连握枪的手都紧了紧,神情变得紧张。刘明亮赶紧从兜里拿出一个证件,说道:“有证的,有证的。”边说边递过去。证件是真的,是公安部的同学给办的,当有一次朱云龙在墓地碰到一条10余米长的巨蟒,回来后便一头扎进了公安部的特训基地,天天练枪。央求着老同学给办了个证件,又委托在美国工作的同学买到了一把1986年的珍藏版沙漠之鹰。

自此,每当有野外考古的任务,朱云龙必定是枪不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