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重生:金蝉首富,从2005开始》,是作者“慈明无双”笔下的一部都市小说,文中的主要角色有陆鸣白芷,小说详细内容介绍:陆鸣跟李辉在省城小饭店吃完午饭,就骑着三轮摩托回了侨城五个多小时的路程,等到侨城的时候已经下午五点半了“小辉,你去租个冰柜,容量大概两百升左右,待会去机关大院找我”陆鸣说着又给李辉递了三百元昨天收购三千只金蝉,不过是小试牛刀,仅靠李辉家的小冰箱制冷冰块,远远不够用的租一个两百升的冰柜,大概可以装两百斤左右,也就是两万只金蝉,暂时足够用的了李辉听陆鸣说要去机关大院,脸上一下子露出我懂的

第6章 谈金蝉生意 精彩章节免费试读
早上五点半。
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星空夜色变得朦胧。
陆鸣骑着三轮摩托,黎明之前看到了指路牌。
“前方60km庐州”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落下,陆鸣已驶进了庐州城。
庐州在2005年时发展并不算快,作为江北省省会也不过是个二线末流城市,有些人戏称为三线。
但接下来十几年,庐州绝对是一匹大黑马迅速崛起,加入GDP万亿俱乐部,且庐州积极布局科技电子光学产业,在后世被称为‘潜在的科技之都’。
不过这不是陆鸣眼下的当务之急。
陆鸣模糊的记得后世那家五星级酒店的名字叫金不换,董事长叫王训国。
陆鸣这次来省城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找王训国。
陆鸣在街边随便吃了点早饭,吃饭时跟几名顾客闲聊,打听金不换酒店的地址。
现在的金不换只是个小酒店,远没有后世的上百亿资产,知道的人并不多。
最后陆鸣还是在包子店老板打听到了金不换酒店的地址。
陆鸣躺在三轮摩托上小睡了半个小时,到七点半,出发去目的地。
八点十分,三轮摩托熄火,陆鸣下来伸了个懒腰,“到了。”
现在金不换酒店的规格并不算大,放在侨城可以说豪一些,但放在庐州来看,却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陆鸣走到报亭前,“老板,拿盒软中华。”
报亭,是城市的特色之一了,算是市区里固定的商店,每走一段路就能在路旁看到一个报亭,其主要售卖报纸、香烟、饮料等。
“65元。”老板拿了一盒软中华。
陆鸣不抽烟,对烟价不太了解,65就65吧,找人办事,总得有点样子。
加油57元,香烟65元,合计122元。
资产剩余:378元。
“还没挣到钱,就先花出去122元,有点伤。”
陆鸣揣着香烟,绕到了金不换酒店门面的后厨。
清晨八点,金不换酒店后勤厨师们正在忙着搬运食材。
陆鸣过去跟众人散了几根烟,笑呵呵的打着招呼,“这食材一大车一大车的运,咱们酒店生意不错啊。”
几名厨师接过香烟,一看是中华,脸上也露出了和善的笑意,将烟别在了耳朵上,“咱们酒店生意是不错,名气虽然没有那些大酒店差,但做菜的味道绝对不比大酒店要差。”
陆鸣打量了几眼食材,也顺着往下说,“这青菜水灵水灵的,一看就是新鲜食材,味道肯定差不了。”
“那是,咱们酒店的老板平日里最注重食材的新鲜,有个词叫什么宁缺……”
“宁缺毋滥。”
“哎对对。”
这个时代没有那么恶意,生活工作节奏也没有那么快,再加上陆鸣上来就散了好烟,几名厨师对陆鸣印象很不错,一边卸货,一边闲聊着。
“小伙子,来我们金不换是有事要办吧。”一名年纪大了的厨师,笑呵呵的说道。
“的确是有点事。”
“难怪上来就散这么好的烟。”年纪大厨师长名叫老张,别在耳朵后边的软中华闻了几次都没舍得抽。
“我想见一下你们的老板。”陆鸣注意着老张的小动作,说话间又递过去了根软华子。
老张嘴里说着“有了,有了”但还是接下了烟,“好说,老板就在店里,我跟老板去说一下。”
“麻烦了。”
“小事。”
不多时,一位身穿格子衫,腰别着皮腰带,穿着黑皮鞋中年男子走了出来。
王国训,真是他。
前世,陆鸣看过他的采访,对他很有印象,当时心里还在想,他凭借知了猴发了家,自己当时怎么没发现这个商机呢?
“老板,就是他找您。”
王国训出了后厨门就在打量陆鸣,“一个年轻人,自己认识他吗?”
陆鸣见着王国训走出,也主动迎了上去,“王老板。”
“咱们认识吗?”王国训有些疑惑,确实没见过他。
“头一回见。”
王国训笑了笑,“听老张说,你找我有点事?”
“是有点事,打算跟王老板谈笔生意。”
“谈生意?”王国训脸上笑容更甚了,“你小子估计还在上高中吧,就学大人来谈生意了?”
“不瞒王老板说,半个月前才毕业。”
“咱们江北人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我虽年纪小,但不代表生意小,王老板不妨先听听生意?”
王国训退伍军人出身,刚在屋里也听了老张说那小子的好,出来一见,果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王国训在部队里练新兵留下了习惯,还真就喜欢胆子大的。
“既然要谈生意,进屋聊。”
“好的。”
陆鸣跟王国训进了一间包间。
服务员上了一壶热茶。
王国训也没墨迹,直接上来就问,“你小子想谈什么生意?”
“知了猴。”
陆鸣说起知了猴,目光一直在观察着王国训,果然看见他在脸上产生了细微的变化。
“这有什么好谈的,村里遍地不都是这玩意。”
“可据我所知,近两年大城市里也兴起吃这玩意了,像豫省、鲁省的大酒店里,一盘知了猴都已经卖到上百块甚至几百块了。”谈判技巧,想要说服对方,占据言语上的先机,就得举例子。
“豫省、鲁省的酒店情况我不太清楚。”王国训的目光也在盯着陆鸣,心底不由惊叹,“可真是好小子,我以为就我发现这事了,他也发现了。”
陆鸣说的不错,知了猴也就是进化前的金蝉,油炸过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又有良好的药食保健作用,庐州有些饭店已经有卖的了,一盘的价格普遍在一百以上。
2005年,没有智能手机,没有手机网络,更没有什么社交平台,信息传递的方式无外乎报纸,电视。
这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差!
陆鸣就是要利用这个信息差,攫取到重生后的第一桶金!
王国训也发现了这个机会,不过这玩意城里极其少,想要供应酒店,势必要去村里收。
还有一点,知了猴无法保存,捕捉过后,几个小时就有可能死,或者蜕变,变老。
庐州这边的习惯一般是油炸知了猴,而不是金蝉。
王国训也寻思着最近收些知了猴,作为酒店的主打菜推出,一盘上百元,绝对是暴利。
若不是陆鸣前世看过王国训的采访,还真要被他这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给骗过去了。
“王老板,我的意思很简单,我可以给老板供应知了猴。”
王国训见陆鸣挑明了,又笑了笑,“我们酒店规模虽然不大,但客流量却不少,你可知道一天得需要多少只?”
“一天四五千只知了猴,我想我还是能供应上的。”
“一天四五千只?保存呢?知了猴压根无法保存。”王国训面色有些意动,一天四五千只,数量不多,但也够打开口碑试水的了。
“冷藏运输,从捕捉到送到王老板酒店后厨,绝对不超过10个小时。”陆鸣面色变得认真,保证道。
“这个还是得看品质。”
坏死的知了猴非但无营养价值,口感也会变得极差。
“明天我可以先给王老板供应一千只试试水,看品质再决定。”
王国训看着眼前说的头头是道的从捕捉,到冷藏运输,再到一千只试水,一环套一环的,绝对是做足了功课来的。
“行,先谈谈价钱。”
“一斤70元。”
“小陆啊你这就没有诚意了,一斤大概也就100只样子,一只金蝉单价都7毛了。”
“一斤五百克,也就是一盘菜,酒店也没多少盈利。”王国训摇了摇头。
“一盘菜,七八十只够了,四百克的样子。”
“八十只金蝉,单价7毛一只,成本也不过是五十多块的样子,而作为主打菜品推出,一盘能卖上百元,而且我要承担人工、运输、冷藏以及品质坏死风险……”陆鸣巴啦啦说了一大堆专业词。
王国训听着各种机会成本、沉默成本财务风险,愣了愣,“小陆,你当真是高中毕业?”
“真的。”
然后陆鸣心里默默补充一句,“前世…我学的是财务专业。”
“可酒店也有人工成本,储存成本。”王国训没有让步。
两人又商定了许久,最终试水单价金蝉6毛一只,如果试水品质过关,金不换酒店正式签订采购合同,每天不低于五千只的订货。
六毛一只,这也算在陆鸣的预期之内,点头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