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再起》小说章节目录曹洪文,朱由榘全文免费阅读

小说:大明再起 小说:历史-无金手指 作者:白色孤岛 简介:大明王朝烽烟四起,山河沦丧,颍王朱由榘从江南崛起,力挽狂澜,组建精锐之师,逐鹿中原,光复河山,再创大明盛世! 角色:曹洪文,朱由榘 《大明再起》第1章落难皇族免费阅读 崇祯十七年四月,江南地区春寒料峭。淮扬的官道上,成千上万的难民拥挤在一起,汇聚成了一条望不到头尾的蜿蜒长龙。他们面黄肌瘦,步履蹒跚,脸上充斥着疲惫,迷茫和惶恐。与他们同样迷...

短暂的厮杀结束,朱由榘扶着一棵小树,大口地喘着粗气。

他的这具身体常年沉溺于酒色,早已经被掏空。

方才紧张激烈的冲杀让这具略显肥胖身体很遭罪,他感觉要虚脱了一般......

“扑哧!”

“啊!”

利刃没入了乱匪的身躯发出了沉闷的声响。

喘着粗气的朱由榘转头望去。

几名浑身血迹斑斑的王府侍卫,正手法娴熟地处理着重伤哀嚎的匪徒。

朱由榘看到如此残忍的一幕,作为另一个时空穿越过来的人,让他颇有一些不适应。

可是他的心里很清楚。

这是一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

你不杀人,人就要杀你。

方才要不是他们侥幸获胜的话,估计现在死的就是他们。

以后也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会死在这些匪徒的手里。

“如此结果了他们性命,倒是便宜他们了......”

曹洪文这位老太监的脸上也没有丝毫的怜悯色,反而是有些咬牙切齿地嘟囔着。

方才差一点沦为匪徒的刀下之鬼,曹洪文也是心有余悸。

当他的目光投到喘着粗气的朱由榘的身上的时候,感激的同时,更多的是惊诧和畏惧。

以往被他瞧不起的颖王弟朱由榘,竟然在关键的时刻宛如战神附体一般,连斩数名匪徒。

曹洪文朱由榘的贴身太监,对这位胆小懦弱又纨绔的皇族子弟那是知根知底的。

方才朱由榘的勇武表现,当真是让他大吃一惊。

毕竟朱由榘勇武的行为,与以往懦弱无能有着天差地别,简直就是判若两人。

或许是先王显灵,冥冥中护佑着福王家的后辈子弟。

曹洪文无法解释朱由榘方才勇武的行为,只能将其归咎到祖宗的保佑上。

“二爷,奴婢无能,让您受惊了。”

“您可曾被那匪徒伤到......”

后怕不已的曹洪文看着朱由榘蟒袍上的血迹,小心翼翼地开口关切。

朱由榘方才砍人面不改色,出手狠厉果断,着实让老太监曹洪文一时间难以适应。

“我没有受伤,衣袍上全都是匪徒的血。”

朱由榘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事。

“定是先王爷在天有灵,保佑二爷您平安永福......”

曹洪文松了一口气,旋即诚恳恭敬地对着天空躬身作揖道谢。

看到曹洪文的动作,朱由榘也是不禁莞尔。

这哪是先王爷保佑。

这分明是自己运气好。

这个时代的人敬畏鬼神,他也不好直言。

“二爷,这些是从匪徒的身上搜出来的金银细软,着实不少呢。”

仅仅片刻的功夫,几名浑身血迹斑斑的王府侍卫就处理了受伤的匪徒,将两个鼓鼓的褡裢拿了过来。

他们将褡裢打开,露出了里边金条和银锭子,还有一些珠宝翡翠。

也不知道这一股匪徒从什么地方抢掠而来的。

只是现在成为了朱由榘他们的战利品。

“老天爷保佑,有了这些金银珠宝,我们就不用饿着肚子去南京了。”

老太监曹洪文的脸上满是喜色,就要将两个装满了金银珠宝的褡裢收起来。

朱由榘作为福王朱常洵的第二子,这两年随着藩地被大顺军攻陷,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们靠着别的藩王或者官府的接济生活,经常是饱一餐饿一餐。

现在又是兵荒马乱的,盘缠早就用光了。

突然缴获了这么多的金银珠宝,老太监曹洪文心里很高兴。

他盘算着,有了这些金银珠宝,他们接下来的路途,终于不用忍饥挨饿了。

到了下一处城镇的时候,还能让二爷能够吃几顿好的,压压惊。

朱由榘望着褡裢内的金银珠宝,估摸着有二十多个银锭子和十多根金条。

他对于这个时代的物价也没多少的概念,不知道能够发挥多少的作用。

不过他也没细究这些东西。

他从褡裢内摸出了几个颇有分量的银锭,沉甸甸的,很有感觉。

“你叫什么名字?”

朱由榘的目光投向了一名国字脸的王府侍卫。

“卑职赵廷光,左近的淮安府人氏。”

王府侍卫赵廷光看到朱由榘竟然和自己说话,也是受宠若惊,急忙恭敬地回答。

“这一锭银子你拿着。”

朱由榘微微颔首,将手里的那一枚银锭递了过去。

“二爷,卑职方才护卫不力,还请二爷责罚......”

只是让朱由榘没有想到的是,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却仿佛受到了惊吓一般,直接单膝跪地了。

要知道,有明一朝。

跪天跪地跪父母。

纵使是遇到一品大员,那也仅仅是拱手作揖的。

现在这位王府侍卫竟然单膝跪地请罪,足见他心里的惶恐不安。

“二爷,他们这一路上护卫,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如给他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不要赶他们走......”

曹洪文也是不忍朱由榘降罪驱赶这些护卫。

要是这些护卫被赶走了的话,仅靠着他这个老太监,是没有能力将朱由榘安全护送到南京去的。

听到曹洪文的话,再看到跪地请罪的王府侍卫,朱由榘也是面露苦笑。

看来他们是误会自己了。

自己本意是奖赏他们杀匪有功,却不料被误会成为了要给他们盘缠,要驱离他们。

“赵廷光,你且起身。”

“这银子是对你杀匪有功的赏赐,可不是要降罪驱离你。”朱由榘解释道。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朱由榘前世可是军人,对于这一规定,记忆那是相当的深刻。

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公平公正,极大的提高人的积极性。

王府侍卫们这两年来不离不弃,一直护卫在左右,也算是忠心耿耿。

以前的朱由榘纨绔不懂事,他懒得管。

现在他是朱由榘,他就不能寒了这些追随者的心。

“怎么,嫌少?”

看到错愕愣住的王府侍卫赵廷光,朱由榘也是忍不住的皱眉。

他现在的确是摸不清楚现在的物价,也不知道这一锭银子有多重......

“不,不。”

“卑职护卫不力,让二爷受惊,无颜接受二爷的赏赐......”

王府侍卫赵廷光急忙的开口解释。

毕竟给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嫌少。

“我让你拿着就拿着。”

“只要跟着我,以后我亏待不了你们的。”

到处兵荒马乱的,他朱由榘举目无亲。

唯有这几名忠心耿耿的王府侍卫和一名老太监追随。

他要想在这个乱世干出一番事业。

要想抵御建奴,重现大明风华,扬汉人之威,也是需要有人帮助自己。

先不管这几名侍卫和曹公公的能力如何,他们至少是忠心的。

他现在赏赐银两,也是安抚和笼络他们的手段而已。

“卑职必定誓死追随二爷,如有违誓,天打五雷轰!”

很显然,朱由榘低估了皇权对普通的影响力......哪怕自己仅仅是一名小小的郡王而已。

黎民百姓对于皇权的敬畏,几千年来那是深入骨髓的。

朱由榘仅仅放低了姿态,表现出了一丁点儿的笼络,王府侍卫赵廷光激动地发誓,要誓死追随。

这倒是大大的出乎了他的预料。

很快朱由榘就释然了。

他是皇族之人,有着天然的身份优势。

这个皇族的身份,俨然就是金字招牌。

追随着自己,再差也比当一个受人欺凌的普通百姓要好得多。

自己高兴了,随便赏赐几两银子,就抵得上他们在田地里辛苦劳作几个月了。

不需要自己去笼络,就有大把的人愿意主动追随他,以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