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南明萧新宇,萧文轩小说在哪里可以看

小说:征战南明 小说:历史古代 作者:笔耕大师 角色:萧新宇,萧文轩 简介:现代青年军官萧新宇,重生在南明弘光元年。弘光帝朱由崧昏聩无能,江北重镇扬州城岌岌可危,此时,一支劲旅正在悄然崛起! 书评专区 《征战南明》最新章节全文阅读免费阅读 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坐在床头,其他人都是站着的,唯独他是斜坐在萧新宇的卧榻之旁。“老人家,我这是在哪里?”那老者神情一滞,随即又恢复如常,笑道:“谢天谢地,千户少...

大明在南直隶扬州府通州的军事力量,主要是狼山镇总兵麾下的兵马和通州守御千户所的军户,而后者的战斗力几乎等于零,平时抓些盗匪可能还管用,要与满清八旗作战无异于痴人说梦。

萧新宇前世所学的军事史课程告诉他,明代中后期卫所已经糜烂,战斗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现在,他手里唯一可调用的军力就是这些军户了。

千户所平时疏于训练,加之缺员严重,现在,还有多少可用之兵,千户老爷萧新宇也是心中没底。

却说通州守御千户所,设于洪武五年,隶属于扬州卫,按编制,有旗兵一千一百二十名,分为十营。

这十营分别是壮捷营、壮武营、旗忠营、济武营、登庸营、平定营、忠节营、兴义营、威武营等,各营“散在城之各隅”。

扬州卫为中军都督府在外直隶卫所,万历《通州志》记载“(通州所)凡因袭及诸军政悉报上扬州卫,而递之于南京中军都督府,以达于兵部”。

明制,一府设所,几府设卫。卫设指挥使,统兵士五千六百人。卫下有千户所(一千一百二十士兵),千户所下设百户所(一百一十二士兵)。百户所下设总旗两人(每总旗辖五十人),每个总旗下再各设五个小旗(每小旗辖十人)。

千户官下面有副千户(从五品)、所镇抚(从六品),其下属为吏目;百户所有百户(正六品)、总旗、小旗。

萧新宇博闻强记,前世关于扬州卫和通州守御千户所的资料都烂熟于心,但“尽信书不如无书”。

萧新宇回到现实,大声道:“既然各位都到齐了,那么,本千户就推心置腹地和各位讲几句心里话。”

大家对这位年轻的千户大人都有些陌生,其实也不怪他们,彼时,萧新宇只在接任父亲千户官位之初来过几次军营,那还是数年之前,时过境迁,军官们早已记不得千户大人的模样。

当时,军营里见过萧新宇数面的人也只有副千户、所镇抚以及百户等千户所高级官员,其他诸如总旗、小旗之类的芝麻小官连出席的资格都没有。

今日,萧新宇召开的是通州守御千户所全体军官会议,职位不分大小,只要是军官不是军士都要到场。

在萧新宇看来,最基层的小旗官直接关系军中新政能否得到落实,还是让他们参会的好,一来可对他们耳提面命,二来还可当场鉴别这些基层军官的优劣。

萧新宇前世就是军官,毕业于著名的国防院校,又经过青年军官的特殊培训,军事史教授以历史上的著名战争为教学案例,明代历史上的萨尔浒之战就是其中的经典案例。

对于明代军事制度,萧新宇以一个现代军人的目光来看,深知其有很大的局限性。

当时,萧新宇的军事史课程结业论文是《试论明代中后期军事制度》,这篇论文得到授课的军事史教授高度赞誉。

论文中,萧新宇从宏观角度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明朝卫所制度的弊端,但重生到大明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

话说,此刻西南营军帐聚集了千户所的大小军官,千户大人正端坐大帐,满脸肃然。

众人观瞧,千户大人虽年纪不大,却是中气十足,众人都齐声道:“我等聆听千户大人训示!”

平时,萧新宇做甩手掌柜,千户所中的大权早已被副千户、所镇抚、百户等人把持,他们见纨绔千户在大过年的时候将大家从各自的安乐窝召集到军营里,心中十分不乐,却也不敢怠慢。

他们中消息灵通者早已得知萧新宇在松江华亭与当地士绅争抢一个名妓被殴打成重伤,送回通州后气息奄奄。

他们以为萧新宇会很快一命呜呼,哪知他竟大难不死,现在,根本看不出任何伤势。

当时,就有一些军户保镖在场,他们逃回后将对手的实力夸大其词,而对千户大人的狼狈则添油加醋。

“纨绔千户不会因为被打,脑子被摔坏了吧?”有些不坏好意的人心中揣测上官道。

这些年,千户大人不管事,也没有什么战事,他们也没有闲着,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军人本应该以保家卫国为天职,而他们却在忙着发财。

如今,大明早已风雨飘扬:北京沦陷,崇祯皇帝以身殉国,可在江南,达官贵人、士绅富商还没有意识到大难即将临头,以为长江天堑在手,阻挡建奴渡江不难。

明朝军民分籍,千户大人手下的兵,平时充当起免费的劳动力,这些年,萧家靠着千户的身份没少为府里捞取好处。

扬州府通州,地处海滨,有渔盐之利,地方卫所贩卖私盐,只要量不是太多,盐运司衙门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洪武初,两淮都转运盐使司( 设于扬州) 曾在通州设分司,管辖淮南上十场,即如皋县境内的丰利、马塘、掘港三场、通州境内的石港、西亭、金沙、余西、余中、余东六场以及海门县境内的吕四一场。

这些年,萧文明父子都先后参与了走私,发了横财,萧家的宅邸修建得金碧辉煌,与那些江南大佬相比也不逊色。

军户们携家带口,平时煮海为盐,到近海捕捉些鱼虾,通州下辖县为海门县,海边有不少特产,军户们都有几亩薄田,一年算下来也只有七八两的收入。

后世有人根据物价,计算出明朝一两银子约等于六百六十软妹币,如此说来,一年四五千的微薄收入,在明朝仅能维持温饱而已,算不得小康。

萧家在淮盐走私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萧新宇是心知肚明,可走私淮盐是千户所每年的一大进项,一旦失去这笔收入,军户的生活会更加困难。

重生后的萧新宇也不愿放弃这笔大买卖,自己招兵买马将是巨大的开支,银子自然是多多益善。

“当今乱世,顾不得些许小节了,弘光朝廷投降清朝是迟早的事情,与其这笔银子落入清廷的腰包,不如我用来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