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秦末:我和楚汉争天下 小说:历史古代 作者:若尘天下 角色:樊哙,刘季 简介:穿越到了秦朝末年,却沦为项羽、刘邦的配角,争扎!等待一个舞台,超越!幸得虞姬相陪,此生不寂寞,项羽奈若何?与刘邦、项羽争天下,得韩信,收陈平,张良不来也罢,免得刘邦过早被项羽干趴下;改革变法,强兵强国,灭项羽,诛刘邦,横扫南蛮,一统天下;帮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徐福,逃到东海建立了扶桑国,必须灭掉;塞北纵马,驱逐匈...
魏道心里清楚,齐地那么大,要找到一个隐姓埋名的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但不知道是出于对美人的爱慕,还是出于怜悯之心,他还是决定去一趟齐地。
一路上四人没有做过多的停留,但沿途中所遇见的一些更悲惨的最下层劳苦大众,令本已很悲伤的妙弋和子期姐弟对整个世界充满了悲观。
好在也遇见有少部分像魏道这样善良有爱心的人,又令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期望。
他们在去往齐地的途中路过淮阴,又找韩信喝了一次酒。
这韩信又快吃不上饭了,已经沦落到要卖房了,但一直没有人接手他那破房子,幸好有门口卖粥那张老头儿救助他。
魏道要给韩信钱,韩信坚持不要,只好在离开淮阴时,留了一些钱给卖粥那张老头儿,托他转交给韩信。
这些钱够韩信撑半年了,反正到了上半年陈胜吴广就要起义了,到那时韩信也应该去参军了。
到了齐地,他们四处走访打探,但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思量一番之后,妙弋姐弟只能跟魏道先回虞城,日后再做打算。
魏道一行人回到虞城家中,这时已经是夏季了,等到了秋季,陈胜吴广就要起义了。
魏道的宅子位于虞城县郊的响水河畔,隔壁就是其兄长魏咎的宅院,魏国灭亡时魏道只有十几岁,跟随兄长魏咎从宁陵搬迁至此,过着普通百姓的生活。
秦国一统六国,改朝换代了,原魏国王族身份变得一文不值,甚至还时刻提心吊胆,害怕哪一天秦政府斩草除根,所以原魏国贵族们大多都疏远他们,害怕自己受到牵连。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但还是有两个大家族在他们流离失所时不离不弃。
一个是信陵君的儿子魏尚,按辈份是魏咎和魏道要叫一声叔叔了,在秦的统治下过得并不如意,心底还存在着一丝幻想,如果将来还有机会复国的话,他就是大功臣。
另一个是原魏国老将周巿,魏道父王时的遗臣,忠心不二,魏道的青少年时光大多在周巿家度过的,在那里读书习武,周巿的小儿子周谷陪伴魏道一路成长,算是最好的兄弟。
魏道到了婚配年龄时,因怕受牵连,也没有人愿意跟他结亲。
前几年周巿有个孙女成年了,想要许配给魏道,但魏道怕连累周家,也没有应承,这一拖就将近三十岁了还未娶妻。
到了现在,穿越后的魏道知道后面的历史,所以更不着急了,只要得到天下,且不说什么三宫六院,天下美女还不是随便他挑选,更何况现在身边已经有了一个虞姬。
因前一天回来时太晚,第二天早上,魏道带了一些礼物,去兄长魏咎府上拜访。
魏咎院子里,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正迎着朝霞在舞剑,这是魏咎的儿子魏通,已经到了婚配年龄了,但跟魏道一样存在类似的原因。
魏通看到叔父魏道来了,收住剑,过来向魏道问好,然后领着魏道往花园去见魏咎,花园里魏咎正在喂食笼子里的小鸟。
魏咎看兄弟魏道回来了,放下手中的活迎了过来,他其实急于知道外面世界的一些情况。
早些年他还雄心壮志,想着重振河山,可大秦的统治看起来固若金汤,渐渐地意志消沉,宅在家里,沉浸于花鸟虫鱼,但心底还是存有一丝幻想。
一位衣着华丽的妇人走了过来,这是魏咎妻魏道的嫂子刘氏,说道:
“哎哟!豹弟回来了,这一路上辛苦了吧,在外面经商发达了吧,这回又赚了不少银子吧?”
魏道心里虽然很厌烦,但还是陪着笑脸向嫂子问好。
刘氏又借自己儿子讥讽魏道,“通儿啊,多跟你叔叔学学,别整天无所事事,上窜下跳,瞧你叔叔现在多有能耐。”
魏咎瞪着刘氏,刘氏又继续数落起魏咎来,“叫你跟你舅父学学法,将来谋个一官半职才是正经营生,可你父亲偏要阻拦。”
刘氏的娘家人也是贵族,因跟魏王室关系比较远,所以基本上没受到牵连,刘氏的弟弟刘景在县里担任县尉,负责治安。
那时还没有科举制度,要从政必学法,经推荐、考核通过既可以做官。
“跟你说多少遍了,不要动这个心思,除非我死了。”魏咎对刘氏吼道。
好歹也是六国王室之后,对于他来说,秦朝政府就是灭国亡家的仇人,现降低身份去为仇人效劳,简直是辱没祖宗。
“你还不是一样,整天缩在家里,弄你的花鸟虫鱼,门都不敢出,你也怕丢人啊,嫌这嫌那,你坐在家里还能坐出个王来?”
刘氏不依不饶,也是仗着她娘家有人,可以大声训斥这个原魏国的公子了。
魏咎很无奈,只得领着魏道进了书房,魏通上了茶汤,退到门口守着,这是魏咎交待的规矩,因为有些话不能让外人听见。
“弟在外边看到,现在民生日益艰难,修长城、筑路、建陵墓等几项大工程劳民伤财过度,百姓怨声载道,大秦恐怕离日薄西山不远了。”
“可是,观当今之天下,大贵族豪强大多被拆散迁居,底层百姓目不识丁,力小人微,何以成事?”
“兄长此言差矣,现今百姓被压榨得就如干柴,只需一点点火星,便会燃起熊熊大火,蔓延到全国各地。”
魏道喝了一口茶汤继续说道:“圣言有道,君乃舟,民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纵观以前那些权贵,皆不关心民间疾苦,只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而争权夺利。我这次遇见的张耳、除余之辈亦是如此。”
“吾弟所言极是,像我等原来也是高居庙堂,不知民间疾苦,如今流落民间,方知民之艰难啊。若是君王待民如子,施政得当,为民所想,民心向国,国必强大,安能亡乎?”
“兄长所言甚是。”魏道只好附和,他知道跟魏咎说不清楚,魏咎还想着贵族阶级怎么样统治国家,根本看不到天下大的趋势所向。
“如今看到百姓如蝼蚁一样活着,若真能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吾宁愿做一介小民,寄情于山水之间,不愿再登庙堂也罢。”
“我兄大彻大悟,心怀宽广,愚弟佩服之至。”
魏道从兄长家出来,带上阿宽和一些礼物,往周巿家去。
>>>点此阅读《秦末:我和楚汉争天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