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余雪赵怜,李萍,望余雪小说免费阅读

小说:望余雪 小说:历史古代 作者:哲凰 角色:赵怜,李萍 简介:年年有余雪,瑞雪兆丰年,世代才人出,望月知心安。一男一女回北安认亲,围绕男孩的奇妙人生从北安就此展开。 书评专区 《望余雪》最新章节全文阅读免费阅读 正德八年,大雪。安王府静心庭。当朝硕果仅存的异姓王赵怜身披先帝赐赠的金红色蟒纹披肩,卧于檀木椅上闭目养神。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传来。“王爷,边境来报,我军粮草只能维持数日。”管家荣叔将信...

小说:望余雪 小说:历史古代 作者:哲凰 角色:赵怜,李萍 简介:年年有余雪,瑞雪兆丰年,世代才人出,望月知心安。一男一女回北安认亲,围绕男孩的奇妙人生从北安就此展开。

书评专区

望余雪

《望余雪》最新章节全文阅读免费阅读

正德八年,大雪。

安王府静心庭。

当朝硕果仅存的异姓王赵怜身披先帝赐赠的金红色蟒纹披肩,卧于檀木椅上闭目养神。

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传来。

“王爷,边境来报,我军粮草只能维持数日。”管家荣叔将信件递于赵怜手中。

赵怜撇了一眼,随手扔入身旁的火盆内。

“传言,有官兵带头强抢当地百姓粮食,引起民愤。”荣叔表明事态的严重性。

“此事小皇上是何态度?”赵怜揉了揉惺忪的睡眼。

“开国库支援边军。”荣叔示意两侧的侍女退下。

“宫中那位呢?”赵怜追问。

“太后说此事只有王爷能解决。”

“有圣旨嘛?”

“没有,李公公示意是太后口谕。”

赵怜冷笑一声:“都清楚我安王这只羊肥,找机会就薅。”

荣叔默不作声。

赵怜扭头问亲卫典羽:“这忙我帮还是不帮?”

典羽面无表情的回答:“粗人一个,不懂政治,王爷让我杀谁,即诛之!”

“哈哈哈哈哈……荣叔,你看这榆木脑袋,就知道杀人。”

“依我看,小羽是随了您当年的性格。”荣叔虽是管家,却陪伴赵怜三十余年,早已成为亲人,自然敢拿王爷打趣。

“荣叔,给宫中回话,赵怜愿助边军一臂之力,纵使变卖家产,在所不辞!”此时的赵怜慷慨激昂。

府中的人都清楚,王爷是演戏。

唐国,都城,慈心殿。

“安王果真这么说?”太后李萍抱着怀中的波斯猫听得津津有味。

李公公继续用不紧不慢的语速禀报:“安王还说,若太后不嫌弃,愿拖着一条瘸腿整顿边军。”

李萍附身将怀中的波斯猫放于地上,任由它追逐殿内的太监宫女。

“他赵瘸子真是人老心不老,那条瘸腿,去边境为敌军鼓舞士气嘛?”

“哀家不需要他身先士卒,倘若他能拿出安王府财库的冰山一角支援边军,哀家就替他烧香拜佛。”李萍深知安王府深不可测的财力。

用富可敌国形容已然夸张,但安王府内的金银珠宝、珊瑚玛瑙却可敌十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天下之大,终究躲不过金钱二字。衣食住行,尽需用钱。

小家无银愁事多,大家无金祸事来。出身商贾之家的李萍深知用钱之道,用钱安抚比用心安抚效果要迅速。

边军将士听惯了豪言壮语,但吃不饱穿不暖,最终结果只能是临阵倒戈,物质上达不到满足,谁愿为唐国卖命?他安王动动手指就能确保唐国边军吃饱穿暖,不薅他,天理难容。

“李公公,你认为安王为人如何?”李萍缓过思绪,问面前的李公公。

“王爷为人,老奴断不敢揣摩。”李公公深知自己的地位,不敢随意评价安王。

“有何不敢,哀家准许你说。”

“那老奴斗胆说一说,安王赵怜,忠君忠国,忠心忠诚。”李公公语气平和的回答。

李萍嘴角一撇,挥手示意身后为自己捏肩的太监退下。

“好一个四“忠”,安王在李公公心中的地位比哀家还要高!”李萍脸露不悦。

李公公吓出一身冷汗,紧忙下跪磕头:“老奴知错,老奴知错。”

“免了,你只是说了实话,并无过错,他安王也算为人忠厚,不然哀家早就罢免他的兵权。”李萍起身站立。

李萍此言不假,赵怜忠厚之心唐国文武百官人尽皆知,可后半句要随意罢免他的兵权,实属夸大其词。

安王赵怜,唐国太宗皇帝刘澈的异性兄弟,赵怜为兄,刘澈为弟,论资排辈,他是当朝八岁小皇帝刘盈的皇叔。皇叔的兵权岂能随意罢免?抛开伦理纲常,赵怜若想夺取帝位,天下随时可以姓赵。

赵怜掌管整个北方州县,拥有步兵百万,骑兵三十万,水军二十万,手底精兵强将无数,门下谋士众多。

庙堂中他的眼线林立,江湖中他的美名远扬,纵使你李萍垂帘听政,也对赵怜无可奈何。明眼人都清楚,这兵权除安王外,无人能掌管,也无人敢掌管,有赵怜在,唐国可百年无忧,百姓可安居乐业。

李萍在李公公面前这么说,无非是维护皇家的威严。

替哀家回话:“就说哀家代表唐国边境官兵百姓,谢谢安王的大仁大义。”

次日赵怜就向边军捐赠黄金五百两,白银一千两,粮食数万担,边境之忧,不出七日解决。

安王府内,赵怜与一众家眷围坐在餐桌前吃饭。

“王爷,近日的饭菜无半点荤腥,竟是萝卜、大葱、野菜、糙米,这怎么吃嘛……”赵怜最小的夫人郑烜气鼓鼓的把碗筷拍在桌子上。

赵怜见状立刻坐到五夫人身边,揉着夫人的肩膀,轻言轻语的说:“这不是前几日边军吃不饱饭,我既是王爷更是皇叔,于情于理都要拿出一些家财支援边军,近些日饮食标准自然不如平常,请夫人多担待。”

赵怜这么做,就是让皇宫里的人看看,自己捐赠财物后生活有多么艰难,意思就是说下次这种“为国效力”的事情找其他人吧。

老大孙柔懂事,立刻帮赵怜安慰小五:“小五,边军吃紧,王爷这么做实属无奈。”孙柔作为夫人中的大姐,自然承担调节赵怜和夫人们鸡毛琐事的责任。

平日这位大姐也尽到了自身的职责,对其余四位夫人如亲妹妹般对待,小五看大姐说话了,也就不再无理取闹。赵怜给孙柔使个眼色,这么多年,还是老大知冷知热。

一家人正你说我闹时,荣叔从前院走进来。

“王爷,门外有两个要饭的,您看……”荣叔对赵怜和五位夫人间的“争吵”早就习以为常。

赵怜在喂小五吃饭,没功夫理会荣叔,随口说一句:“给钱走人。”

王府有条规矩,凡是穷人、老人、妇女、小孩来门前乞讨,都会适当的给些钱财,尽绵薄之力。

见荣叔迟迟不肯退下,赵怜示意小五自己夹菜吃,问荣叔:“怎么还不去办?”

荣叔回答:“王爷,要不您出去见见,门外那两个的,自称是您的子女。”

赵怜听后一笑:“都知我安王树大好乘凉,可总不能大街上随便拽一个就说是我的孩子吧。”

老三杜小婉在一旁打趣:“我看没准是王爷年轻时欠下的风流债找上门了。”赵怜听得耳后根发红,老三损人的功夫日渐长进。

“荣叔,带我去看看”赵怜起身向王府大门走去,五位夫人也带着看热闹的心情前去一探究竟。

推开门,一男一女邋遢的站在王府前,二人年龄不相上下,都在十八岁左右。

赵怜刚要开口说话,女孩扑通跪倒在地,大喊一声:“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