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才不做傀儡皇帝》小说章节目录秦广王,杨烈全文免费阅读

小说:朕才不做傀儡皇帝 小说:历史 作者:佰夫长 简介:青年舍己救人惨死,带着召唤宝典重生为异界皇帝。  什么皇帝?  皇帝出宫,安排我做傀儡皇帝?  薛礼:“陛下,末将救驾来迟。”  皇后:“陛下乃真龙天子,谁敢不遵。”  百官:“陛下收拾旧山河,洗刷大凉之辱,臣愿誓死效忠。”  杨烈:“朕也想低调,奈何实力不允许啊。”  ” 角色:秦广王,杨烈 《朕才不做傀儡皇帝》第1章一桩冤案免费阅读 冥界...

大凉国。

五日一早朝。

相隔五日上朝,崇德殿内气氛严肃许多。

诛杀宦官,重用韩伯颜。

目前,五虎中四人首级仍悬挂于宫门处。

没人清楚皇帝何意?

不过好些官吏把杨烈的举动视作杀鸡取卵,依然未把杨烈放在眼中。

杨烈呢。

越来越习惯皇帝身份。

进殿。

坐于龙椅,百官伏首行礼。

小玄子宣布:“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闻声,宗正杨穹抱着朝笏道:“陛下,臣愚钝,张彬乃陛下宠臣,为何除之而后快?”

非他关心五虎生死,皆因猜不透皇帝意图。

此言出,百官竖耳聆听。

杨烈揉着鬓角,瞪了眼杨穹:“西凉势弱,朝廷颓废,江山社稷朝不保夕,五虎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为朝廷之蛀虫,人人得而诛之,宗正,你觉得不该杀吗?”

“陛下英明。”宗正杨穹说。

“哼。”

“皇叔。”

“收起你的小心思。”杨烈直言警告,懒得搭理宗正,目视百官询问:“诸卿,是否上奏时弊?举荐贤良?”

“陛下,臣有事上报?”廷尉吕壹抱着朝笏汇报。

杨烈笑面询问:“爱卿,让朕猜猜,抄家收获颇丰吧?”

“陛下英明。”

吕壹回道,从怀里掏出折子:“陛下,五虎中饱私囊,抄家所得丰厚,白银,一百三十五万三千四百一十八贯。”

“珠宝,黄金价值十万两。”

“地契,房契百余张,涉及京城四十多处住宅,三万亩良田。”

“良驹,上百匹。”

“臣斗胆询问,查抄的钱粮上缴国库呢,或送于陛下内驽?”

这么多吗?

杨烈面色震惊,阅览资料时记得大凉国库常年空虚,怎料单单五虎中饱私囊如此多钱财。

“所有银两填充国库,用作赈灾救济,黄金么,朕计划振兴军务。至于珠宝,改日带些精品进宫,任由皇后,贵妃挑选后,剩余统统出售换钱,用于修缮边关城池,要塞,和各地河渠。

良田充公,改日重新分配,马匹么,朕留下,吕卿有何补充的,不妨直言。”

【来自廷尉崇拜点+50】

【来自丞相崇拜点+20】

【来自御史崇拜点+20】

【......】

吕壹,丞相,御史等官吏听着杨烈熟练的安排,不约而同望向杨烈,这是以前荒唐无度的皇帝吗,竟把所有事务安排的妥妥当当。

“陛下分配的极好。”吕壹严肃,冷酷的说:“陛下,查抄张彬府邸,得到这份名单,涉及大小官吏近百人,若尽数下狱,朝廷恐怕没有多少人。”

小玄子快速走下台阶,接过折子呈给杨烈。

“账单朕收下,查抄么,朕自有主张。”杨烈收起账单,稍稍翻阅后询问:“吕卿,忙吗?”

“啊?”

廷尉猜不透皇帝何意,生怕皇帝突然犯浑,忙说:“府衙事务众多,臣有诸多事务处理。”

杨烈面色郑重下令:“这样啊,不管再忙碌,所有事情为此事让路,传朕旨意:释放所有先皇时期,因仗义执言而入狱的官吏,所有人官复原职,归还土地,财产,至于已经买入青楼的女子,朝廷出钱为其赎身,分配钱粮,田地,归还房屋。

再者,查抄大凉国内所有炼丹,炼药的作坊,抓捕所有违法者。”

“这....”

廷尉吃惊。

百官吃惊。

皇帝继位,竟首先推翻先皇的政策。

此事,好些官吏举双手赞成。

“陛下圣明。”廷尉抱拳,结结巴巴说:“但是,但是...。”

“但是什么...”杨烈询问。

廷尉为难的说:“据臣所知,边关三处城池,要塞,急需修缮,耗资怕超过百万贯,今年开春至今,京城一沿线四城旱情严重,城内已聚集数万流民,急需赈灾救济,恐花费数十万贯钱,疏通灌溉北方良田的通河渠至少花费十万贯,南北军军饷等...还有...。”

我勒个去。

刚到手的钱还没暖热呢,朝廷竟出现这么大空缺。

吕壹发觉杨烈面色渐渐冷酷,不敢再说下去。

杨烈深呼口气:“继续说,无需隐瞒,了解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拖下去绝不是办法。”

廷尉闻之,滔滔不绝:“更换军械,铠甲,饲养战马,与陛下适才安排皆需耗费钱。”

钱啊。

杨烈需要钱。

目光转向韩启文,厉声下令:“丞相,拿出二十万贯赈灾救济,钱不够,朕想办法。”

“喏。”

丞相,廷尉领命。

这时,杨烈边翻阅起廷尉呈上来的账簿,边询问:“诸卿,说说举荐的贤良吧,朝廷急需能臣贤士。”

“陛下,臣等陆续呈上奏折,校尉韩世坚,袁无伤有勇有谋,值得信赖。”丞相韩启文进言。

“朱武危,徐廷玉善战。”有将领举荐。

“太学博士全志才,赵旭尧,侯南谨皆才华横溢,有经国治世之才。”御史大夫徐贤推举。

唉。

杨烈翻阅着账簿叹口气。

朝廷全靠丞相,御史与廷尉聊聊几名忠臣吊着半口气,不然早亡国了。

幸好,百官陆续举荐十余人。

杨烈没有当场做主,询问说:“丞相,朝廷可有空缺,卿以为作何安排?”

丞相余光瞥了眼大司马魏厉宁,抱着朝笏进言:“陛下,韩世坚善战,臣私以为该荣升为北军中候,袁无伤升迁为中垒校尉,朱武危升迁为屯骑校尉、徐廷玉升迁为步兵校尉、陆定方升迁为越骑校尉、陈庆元升迁为虎贲校尉,整顿北军五营。”

“大司马呢?你似乎尚未说举荐何人。”杨烈问道。

大司马魏厉宁闻声道:“陛下,程志远素有军功,起初为北军中候,理当启用,重新担任北军中候。”

“陛下,臣附议。”

“臣也附议。”

左将军石宝,卫将军韩越支持大司马的提议。

朝廷之内,他们共进共退,瓜分凉国军权,地位绝非五虎能相提并论。

顿时,丞相韩启文驳斥:“程将军善战,任北军中候时,北军五营军纪松懈,武备松弛,他常常安插亲信,五营名义上为先帝所有,实则满是程家军,此举引起先帝震怒,大司马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