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代言情为叙事背景的小说《算来一梦浮生》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确尔”大大创作,石相石嬿华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深夜,窗外狂风肆虐,树叶相互碰撞发出簌簌声响。屋内少女跪在桌前,双手合十望着台上供奉的牌位,房门被突兀推开。“主子,皇后娘娘殁了。”来人神色紧张,轻轻揖首。少女面色如常,轻轻抚去衣角沾染的灰尘,起身立于窗前,“宫内如何?”“皆如殿下所愿。”...
因为他们的到来,平日里冷清的院子突然热闹了起来,元绥之独自一人坐在廊下发呆,头顶是皎洁的明月,我犹豫再三,决定走上前去,坐到他的旁边,他侧头看我。
“你不怕吗,我真的会杀了你。”
“对不起。”我缓缓开口,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
他摇了摇头,“你不必道歉。明日你们就离开这里,以后再见,我绝不会手下留情。”
我们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当年种的因,现在结了果。我也很想笑着跟他道别,可眼泪还是止不住的落下。
他侧头看我,无奈道“这不是你苦苦追求的吗来仪,现在这种局面,你该高兴才对。可你如今这样,我该怎么办。”
他双眸微敛,自嘲般笑着,抬手轻轻擦掉我脸上的泪水。
“我已经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给你了。”
他本是北朝最英武的将军,自小便跟随父亲南北征战,保家卫国,宅中安宁,父母疼爱,人生还有什么不如意呢,可是他遇见了来仪,她美的让人心惊,看似脆弱,其实比草还要坚韧,工于心计,善读人心,自己一次次向她靠近,又一次次被她伤害。
他付出真心,妄想得到回报,他不信神佛,也开始日日祈祷,可这些有什么用,自己太过天真,于是他改变策略,威逼利诱,学着她的样子,算计真心,她真的答应了与自己成婚,多年来的妄想成真,然后他昏了头,忤逆君主,顶撞父母,他真是蠢的彻底,不仅毁了祖宗百年基业,还将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国公府推入万劫不复的魔窟。
这一刻我才恍惚意识到,我们真的走到了尽头,我此生背负良多,也知有愧于他,若有报应,便是我罪有应得。
苙日天晴,我和于秋迟离开了夷川,苹末军全部驻扎于中庆,我们一路南下,到处都是流窜的难民,中原大地满目苍夷。
“简直是痴心妄想。”
于秋迟对此并不看好,我自然与他想法相同,即使北朝内部并不和谐,宗瑚也绝不是无能懦弱之辈,他岂能对此坐视不管。
“元国公和长公主如今在宗瑚手里,元绥之在夷川拥兵自立,宗瑚肯定要先想办法稳住他,自然也不会把他们怎么样。当年文惠皇后只生下宗毓一女,宗瑚刚从北凉回去时,处处受人排挤,相比其他皇子,他本就出身卑微,没有母家扶持。文惠皇后看他年纪轻轻做事沉稳低调,便与其达成一致,将他过到自己名下,举全族之力扶持宗瑚上位。”
我不知他为何突然提起旧事,只耐心听着。
“当年宗家打天下,靠的是元府的支持,元家看中始祖黄帝的能力愿意追随他,可不代表元府会一直支持他们宗家的统治,更何况人心易变,历经三代,帝王的猜疑像藤蔓一样疯长,皇室对元府处处打压,元松明心高气傲,并非甘作人臣之辈,可他偏偏又是个情种,要不是文惠皇后将宗毓嫁给他,他早就反了,宗瑚登基后,也不愿处处受人辖制,皇帝不像皇帝,臣子不像臣子,时间一长,慢慢离了心。”
元家并非表面这般简单,宗瑚也不是一个好算计的。
我懂了于秋迟的意思,瞥见旁边略显疑惑的使臣,配合他道,“只要元国公和长公主一直在宗瑚手中,元绥之就不敢轻举妄动,这样宗瑚只需把精力放在我们身上,北朝百年基业,哪能轻易就被我们打败,大人还是回去,再好好想想吧。”
我示意静观送客,使臣支支吾吾,皱眉道“我家主君已经派出部分军队北上,若是此时改变策略,怕是会引起宗瑚的怀疑。”
沉默半响,见我和于秋迟都没有接话,使臣道“听闻殿下有一支军队,神出鬼没,就连宗瑚也拿它没有办法,如今我们共谋大业,殿下何不助我们一臂之力。”
我并未回他,于秋迟冷笑道“若不是我们殿下,你们恐怕连卡佛山都翻不过,更遑论如今一连拿下几座城池,知恩图报就不说了,连最简单的坦诚都做不到,如今办法摆在眼前,做不做是你们的事情。”
话已至此,他若还继续坚持,便是要断了两方继续合作的可能。
我放下手中的茶杯,打着圆场“并非是我们不愿出兵,自一个月前苹末军就已暴露了行踪,如今宗瑚更是加大了搜查力度,如果贸然行动,只怕是白送几条人命罢了。”
我们本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当初打着祖辈的幌子合作,但其实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若他们真拿了天下,哪还有我们的容身之地。
我示意静观送客,待他离开,于秋迟便将提前给南蛮王写好的书信送了出去,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务必在元绥之救出元国公夫妇前杀掉他们,而我们的手上绝不能沾他们的一滴血。
我不在乎南蛮会为此付出什么代价,只要筹码足够,他们自然心甘情愿。
战争的流言在一夜之间迅速蔓延,我无意压制反而开始陷入这种短暂的安宁,我开始回忆过去,一些零碎的旖丽的痛苦又让人感到幸福的景象如梦般浮现,我时而开心,又时而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