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全职业大艺术家》小说章节目录王小丫,陈铘全文免费阅读

小说:娱乐:全职业大艺术家 小说:都市-脑洞 作者:胡一刀 简介:穿越蓝星。文学、绘画、音乐、雕塑……只要是艺术,我都会亿点点。我就是,真正的大艺术家之王。 角色:王小丫,陈铘 《娱乐:全职业大艺术家》第1章七步成诗免费阅读 蓝星,夏国川省电视台。一年一度的综艺节目《天才音乐人》正在播出。这是一档针对高校艺术学子的比赛。旨在选出年轻一代最杰出的音乐人。比赛共分为四轮。分别从作曲、舞蹈、歌唱、文学等...

评委叫做刘子涛,是一名音乐协会的会员。

别小看这个职位。

蓝星有无数协会,大多都是民间团体,但唯有音乐协会,是正式的官方组织。

所以,音乐协会的每一位成员,都算是一方大佬。

看看刘子涛的履历,就知道他的身份了。

民族音乐研究员,中央音乐剧团副导演,音乐评论家,中央民族大学客座教授等等。

前几天,刘子涛跟老友下棋,老友给他了一个对联。

刘子涛想了半天,也没有对上来。

此刻,刘子涛看向陈铘,微微一笑。

“陈铘同学的文采不错,不过,单单诗歌还证明不了你的作词能力,咱们夏国向来有对对联的习俗,我这边出一道上联,看看你能否对的上来?”

刘子涛一边说,一边将对联写在了题板上。

【昨夜敲棋寻子路】!

在看到对联的刹那,网友们纷纷脑洞大开。

“这有啥难的,我张口就来,我的下联是,今天吃饭啃鸡腿。”

“我也来一个,明天泡妞泡校花。”

“我的是,后天打球踩狗屎。”

……

对对联,在蓝星本来就是一项传统的娱乐活动,所以,每个人都能来上几句。

就在这时,突然一名网友说话了。

“大家别对了,这个对联有玄机。”

“什么?”

“这是一个双关联。”对方说道,“首先,寻子路的意思,是考虑棋子的落点。第二,子路是夏国古代的一位名人。”

随着网友的解释,众人这才看出端倪。

果然,

看似简单的对联,却蕴含了两层意思。

“刚刚发现,如果这样,这个对联就难了。”

“这个糟老头子坏的很啊。”

“我还以为,刘子涛老师,怎么出这么简单的对联,原来如此。”

发现对联的诀窍之后,网友们瞬间卡壳。

有的皱眉思索,有的扒拉典籍。

就在这时,陈铘脱口而出。

“我的下联是,今朝对镜见颜回。”

随着陈铘话音落下,几名评委蓦然抬头。

一双双眼睛,不可思议的看向陈铘。

刚刚,刘子涛说出上联的时候,众人也在纷纷思索。

但这样一个双关联,要想在一时半会儿之间对上,属实有些难。

结果,陈铘只是微微思索,就对了出来。

而且,无论是工整还是寓意,都比上联精妙了不少。

今朝对昨夜,对镜对敲棋。

如果说,两个词语对账只是工整,那么后边的颜回对子路,就是神来之笔。

不错。

颜回这两个字,一是容颜,二是跟子路一样,同样也是古代的一位名人。

如果,这还不算啥。

那么,下联的意思,则在上联的基础上,又升华了一层。

仔细考虑,

‘寻子路’顶多有两层意思,但‘见颜回’,则还表达了自信、骄傲,重回颜值巅峰等各种情绪。

盛世安饶有兴趣的看了刘子涛一眼。

“子涛,你这个上联的意境,比下联可差了一些。”

“不错,确实不错。”刘子涛点点头,“这个对联,我想了两天都没有想出来,想不到陈铘不仅对出来了,还对的这般巧妙,我甘拜下风。”

“那还有没有人出个其他的题目。”王小丫看一眼众人。

“我来凑个热闹。”旁边一名评委接话,“我的上联是,独览梅花扫腊雪。”

这名评委,叫做林镇,是一名作曲家。

这副对联,是很多年前,他的老师出给他的。

几十年来,林镇求教过很多文学教授,但一直没有下联。

属实是,

这幅对联,比起刘子涛的对联,要难上几倍。

不错,

如果,刘子涛的对联只嵌入了一个双关语,

但这幅对联,却嵌入了音律。

独览梅花扫腊雪,分别对应了音律里的do、re、mi、fa、so、la、si。

也就是说,

要想对出这幅对联,不仅要文学知识雄厚,还要懂得音律,不然,恐怕看都看不懂其中的诀窍。

时至今日,林镇早就没了对出来的心思。

只是偶然,他会在各种场合拿出来,为难一下别人。

看到别人抓耳挠腮,他就觉得很有成就感。

随着林镇话音落下,网友们都一脸懵逼。

“这是个什么联?”

“看不懂,但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有人试试吗?”

“这有什么难的,独对双,览对响,梅花对菊花,扫对吹,腊雪对夏雨。”

“所以,你的下联是‘双响菊花吹夏雨’?”

“这是一幅有味道的对联,楼上中午吃的萝卜吧。”

“别看有些粗俗,这幅对联还挺工整的。”

……

网友们的调侃声中,陈铘微微一笑。

“评委老师,我的下联是‘细睨山势舞流溪。”

“你确定?”林镇脸上带了戏谑的笑容,“陈铘同学,我这副上联,也可以读成do、re、mi、fa、so、la、si。”

“林镇老师老家是哪里?”陈铘问道。

“我老家是广安。”

“那么,林镇老师可以用方言,读一下我的这个下联。”

“细、睨、山、势……”林镇狐疑的用方言读了一遍,不过,刚刚读到第四个字,他就蓦然抬起头来,“这……这怎么可能。”

“林老师,怎么了?”旁边一名评委不解其意。

“哈哈。”盛世安哈哈一笑,“大家可以琢磨一下,刚刚林镇老师的发音。”

刚刚,盛世安也没有明白,陈铘这幅对联的意思。

不过,随着陈铘一提醒,他豁然开朗。

属实是,

盛世安也是南方人,南方方言跟夏国的普通话,有着本质的区别。

发音丰富,带有卷舌音、轻声等。

所以,陈铘的这句下联,如果用广安方言读出来,则是1、2、3、4、5、6、7。

do、re、mi、fa、so、la、si,是音律。

而1、2、3、4、5、6、7,则是数学。

也就是说,下联不仅符合上联的双关意思,而且,在谐音方面,也对仗工整,完全不落下风。

而随着盛世安的解释,众人恍然大悟。

“原来,这幅对联竟然还有这种意思。”

“高,实在太高了。”

“我现在终于明白,陈铘为什么能写出文采优美的词句了。”

“如此才思敏捷,不愧是少年人中的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