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唐朝大先生 作者:廿四猫 类型:历史 简介:李隆基坐在大明宫前的台阶上,李萼娘就坐在太上皇的旁边,二人聊得挺嗨。当着太上皇的面儿,刘姥姥显摆说:“我儿不仅孝顺,还做官了呢!”太上皇长叹一声:“你养了个好儿子啊!我的一堆儿子们,没有一个成器的,他们分我的家产、还杀我的婆姨,三十多个儿子就没一个孝顺的。”高力士担忧地问李萼:“你娘和太上皇聊什么呢?”李萼说:“太上皇该不是要封我娘当太皇太后吧?”...
“阿娘,这学我们不能在这上了,我要去别的学堂。”李萼从后面使劲撞开了崔成甫,大踏步走出了崔氏学堂的大门。
“萼儿,你怎么出来了?”女人见到儿子,嘴里埋怨着,只有儿子身在学堂里她才开心,哪怕只这么一会儿功夫。
“我要是再不出来,咱家那点田就被人给骗光了。”李萼剜了一眼崔成甫说。
“李刘氏,你瞧瞧,瞧瞧你儿子说的这叫什么疯话。谁骗你家田产,我骗你家田产了吗?”崔成甫胀红着脸说:“他在学堂里进学,束脩总是要给的吧。你交束脩我教学问,两相情愿。”
紧接着,崔成甫又把脸转向李萼说:“你也不想想你之前学的每一个字,哪一个不是我手把手教的?哪一个我都让你写上个几万几十万遍的,那可都是我的心血铸就的。
你现在学会了千字文就不认我这个先生了?”
“每个字几十万遍?!”李萼一听,差点疯了。
别说是之前那个李萼了,就是现在的李萼完成这样的作业也疯,谁写谁疯。
用了十年时间这样教‘千字文’,这个崔成甫还真是古往今来先生中的一朵奇葩,无耻到家了。
“既然是你情我愿的事,那我快要来去自由。我们以前可以自愿来这里上学,现在也可以自愿不来这里上学。”李萼怼到。
“我从来就没有说过你不可以离开崔氏学堂,不让你走的人是令堂。”崔成甫傲娇地说。
“既然这样,那我就离开这里。”李萼果断地扭头要走。
“你们可想好了?这里是崔氏学堂,是清河最好的学堂。崔氏学堂可不是韭菜地,不是你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的。”崔成甫一听,佯装镇定。
“萼儿,萼儿。咱不能走,不能走啊!”女人一把死死地拽着李萼,不让他走。
女人是真怕儿子说走就走了。
崔氏学堂是只接收崔姓孩子读书的,她当年费尽心思把儿子送进了这里,如果就这样一走了之,那她十年来的心血岂不白费了。
“阿娘。这学我真不能再上了,再上家里就没有田种、没有饭吃了。”李萼提醒着女人。
“没有田你娘可以来我家做工啊,我家长工的工钱不低,足够你娘俩吃饱。”崔成甫腆着脸说。
“真真是‘老太太靠墙吃稀饭——(背壁)卑鄙、(无齿)无耻、下流。”李萼见崔成甫今天露出的这幅嘴脸,差点恶心的吐了。
要不是女人今天在当前,他觉得自己一定会当场把崔成甫海扁一顿的。
“一个月给多少?”那女人,竟然心动了。
“阿娘,你今天要是答应了他,我便死给你看。”李萼见女人要心动,赶紧使出狠招。
“……”女人没想到儿子会以死相逼。
如果儿子真死了,那读不读书又有什么意义呢?
女人迟疑了,她犯难了,无从选择。
“不不,我儿不能死,我儿还要继续上学的。”女人喃喃地说。
“娘答应我去别的学堂,儿就不死。”李萼安抚着女人说。
“嘁!像他这么大的蒙生,除了我之外,全清河有哪个学堂的先生会收他?”崔成甫对李萼的话嗤之以鼻。
“萼儿,这…这可怎么办?”女人又拿不定主意了。
直到今天她才发现,自己确实忽略了儿子的年龄。一直以来她都认为儿子还小,始终不愿意承认儿子其实已经长大。
十七岁跟着七岁的娃娃一起上蒙学,早就成了清河学堂里的一个笑话,只有女人一个人不想,也不愿意承认。
“阿娘,我可以去少中教舍进学的。”李萼大声说:“蒙学我已经都学会了,早该去少学班了。”
“够不够资格去少中进学,不是由你决定的,得由我说了算。只有通过了学堂的蒙学测试,你才可以去少学班。”崔成甫骄傲地说。
“那我要就应考学堂的蒙学考试。”李萼说。
“你确定?你要是现在收回,我只当是你发病后的胡言乱语…”崔成甫玩味地看了一眼李萼。
“儿啊,你真的能通过测试?”女人惊讶地看向李萼,或许李萼以前也曾经被崔先生测试过。
“是的,我确定。”李萼用坚定眼神看着女人。
“看来你确实比前几次疯的更严重了,那就别怪我这个做先生的没给你机会。我的测试很简单,规矩跟昨天一样,你只要能准确地辨识我写的每一个字,考验便算通过。”崔成甫阴阴地说,语气中带着一股刻意的恐吓。
昨日的较量中,李萼本来就已经落败了,就单单崔成甫昨日写的那个由四个雷堆起来的字,李萼压根就不认识。
而且崔成甫作为教授学生识字的先生,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字。如果是其他学生考试,崔成甫便只出一些好认的字,考李萼嘛,他当然会故意刁难。
这一关,李萼铁定过不了,主动权压根就不在他的手上。
“不,这样不公平。天下的字这么多,也许有些字我认识而你不认识呢?”李萼抢白说。
“嘁!这天下还有你会认而我不认识的字?”崔成甫嗤之以鼻地问:“那你要如何考?”
“你我互相辨识对方所写的字,识多者为胜。”李萼严肃地说。
“吓!你小子还挺豪横,居然要跟我斗墨?”崔成甫非常意外。
“何为斗墨?”李萼愣住了。
“嘿嘿嘿,你连斗墨都不晓得,居然还敢提出挑战?”崔成甫大笑说:“所谓胸无点墨,说的就是像你阿娘这样的白丁。识字越多的人,自然是胸中有墨。两个人相互比斗识字,即为‘斗墨’。”
“我一向喜欢豪横,我就是要与你斗墨。”李萼说。
“如果你输了,你就继续在我的蒙学班里进学,而且还必须支付那二十亩良田的束脩,如何?”崔成甫问。
崔成甫死死地盯着李萼,只要李萼点头同意,他感觉那二十亩上等的良田就直接揣在自己的兜儿里了。
“一言为定。”李萼斩钉截铁地回答。
“太好了。走,咱们进学堂开始吧。”崔成甫高兴坏了。
“不。”李萼一把拦住。
“?”女人和崔成甫一脸疑问。
“我就要在这里比试。”李萼说。
“这…”崔成甫有些迟疑。
“阿娘,那二十亩田可是咱家最后的指望…”这个时候李萼又劝起了女人。
一听到‘二十亩田’几个字,崔成甫的眼珠子当即贼溜溜地转了几圈。
“好,应了你。”崔成甫一口应允。
“儿啊,能行吗?”女人严重怀疑。
李萼和崔成甫的对话她都听到了,二人所谈的条件都没有超越她的底线。
其实她的内心早就打算给出那二十亩田了,只要儿子能继续进学。
她感觉到自己才是最大的赢家,反正她今日来学堂的目的也就是保住儿子的学籍。
“放心吧!娘,咱不吃亏。”李萼看着女人微微一笑。
“嗯。”女人终于露出了一点笑容。
我们总以为,是生活欠我们一个满意;其实,是我们欠生活一个努力。所谓责任,就是人到了一定的岁数,自己就得是那个屋檐,再也不能去别处躲雨。想要人前显贵,你必须得人后受罪。所以,码字真的很辛苦,希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