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乞儿录 作者:科和 类型:古代言情 简介:以乞讨为生,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找到自己的父母,找到自己的家人。故事开篇就是女主为了吃一顿饱饭而任由孩子们玩乐,当饭呈在她面前之时,巴蜀地动,一切都灰飞烟灭。 《乞儿录》免费阅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家家户户都传出来腊肉的香味,萦绕鼻尖。饭点一过,街道上出现了许多脸蛋通红,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大人们则三五个聚作一团站在旁边,...
吴十七随着唐拾义去了皇城,成为了他殿内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婢子。
待吴十七被安置好之后,又寻不到唐拾义了,她便静静地呆在自己的房内,一动不动地打量这间屋子。
这是这么久以来,真正意义上属于吴十七的房屋,即使在训练所有过暂居的处所,但那充满着血腥味的房间,实在让吴十七喜欢不起来。
但现在这房间不一样,它明亮且宽敞,吴十七以往梦里才会出现的桌椅板凳,都出现在了这间房内,甚至还多出了许多不知名的小玩意。
吴十七喜欢这些小玩意,无论是桌上奇形怪状的石头,还是床脚垂落到地面的丝带。
可是吴十七也十分清楚,这些并不属于她,自己只是暂时拥有住在这里的资格。
不知何时自己便会被驱逐,便会成为皇城的乞丐。
正当吴十七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无法自拔之时,敲门声响起,进来了一个吴十七素未谋面的男子。
那是汪雄。
汪雄点头向吴十七打了招呼之后,便示意下人将东西呈了出来。
“吴小姐,这是三皇子命令小人带给你的。”
只见几个素衣宫女走上前来,她们手里分别托着一个紫檀木托盘,盘内放着各式各样的女装。
吴十七垂眸,道谢。
待众人散去,吴十七方才细细抚摸这些色泽艳丽的衣裳,入手的顺滑,是吴十七这辈子未曾有过的体会。
细密精美的针脚,华丽奢侈的绣花,竟是有魔力一般使得吴十七摸了一遍又一遍。
唐拾义为何要送这些多余的衣物给她,她不是只是一个侍女吗?
吴十七看着面前的衣物发呆,甚至舍不得否定自己脑内的臆想。
唤回吴十七思绪的,是她许久未曾听过的女声。
那是一个着绛色裙衫的女子,细眉弯弯,桃花眼角含无限风情,闭眼抬眸间自眼内流出万千风景,眼角的一滴泪痣平添媚色,小巧的鼻头使得整个人精致万分,朱唇欲闭未闭,隐约可见贝齿。
零星的珍珠散落在她的头顶,使得垂髫分肖髻有了异于旁人的光彩。
一小股发丝自然垂落,如黑色溪流一般,越过瘦削的肩头,驻足于纤细的腰肢。
“怎的,这点小玩意就让你失了魂?”
是吴三,吴三也在此。
吴十七不由自主的觉着开心,即使她并没有特别喜欢吴三。
吴三看她那呆呆的样子,蹙眉说道:“你把脑子丢在恶人窟了?”
果然还是那个惹人厌烦的吴三。
吴十七却反问:“你穿成这样,可合规矩?”
吴三嗤笑:“什么规矩?”
吴十七道:“宫娥不应当穿成这样。”
吴三反问:“谁说我二人是宫娥了?”
吴十七道:“不是吗?”
吴三道:“自然不是。”
她说完之后又接了一句:“且将衣服换上,随我去见三皇子。”
吴十七轻声说好,然后便随手拿起了离她最近的衣裳,便进了隔间内。
虽吴十七未曾见过世面,但穿衣这种小事自是难不倒她的,只需照着吴三的打扮,将衣物一件一件套好便是了。
吴三便在隔间外百无聊赖的等着她,等了许久也未见动静,不由得催促道:“大小姐,已快立春了,不知衣服换好了吗?”
只听得隔间内传来吴十七的声音:“快了。”
又过了许久,吴十七才出来,衣服倒是每件都穿上了,可就是没穿对。
吴三颇为无奈地对吴十七说道:“你若不知如何穿这些衣服便唤我啊,这不,平白的了浪费时间。”
说罢,便拉着吴十七又入了隔间。
想来吴三也不是个伺候人的主,倒胜在动作干脆利落,麻利的将吴十七的衣服整理好了。
一边整理一边还不忘教训吴十七:“好好看我如何穿的,我可没时间天天来伺候你穿衣。”
衣服整理完毕,又是唤了两个宫女来帮吴十七梳头。
等到一切收拾完之后那两个宫女,倒是不由得说道:“这个妹妹好生俊俏,怎的入了宫来。”
吴三面无表情地回答:“家贫。”
那稍大一些的宫女忍不住叹气:“那也不该入宫啊,白白蹉跎了时光。”
吴三但笑不语,倒是吴十七扯吴三的袖子说道:“姐姐,三皇子该等急了。”
吴三语焉不详地说道:“你大可不必赶着前去。”
却还是笑着看向两位宫女:“那姐姐们,我们姐妹便先告辞了。”
便携吴十七离去,只剩两个宫女面面相觑,一时摸不着头脑。
待二人走过蜿蜒盘旋的假山,错落有致的亭台之后,行至湖畔便停了下来。
再往前便是被侍卫护住的碧波庭,以及亭内之人。
唐拾义一身绛紫色衣袍端坐于碧波亭内,头颅微垂,手执毛笔于宣纸之上笔走龙蛇。
一个赭色身影垂头站在他的身侧,看不清模样,只凭借身形看出来是一中年男子。
待吴十七二人出现之后,亭外的侍卫皆戒备的看着二人,而亭内那与三皇子同处之人,闻此动静,也看向了亭外。
片刻过后,又将视线移开,与唐拾义交谈几句。
唐拾义闻言微不可见的点头,随后之说了几句话,那中年男子便退出来了。
亭外的侍卫自动分成两侧,待那人经过汪雄时,同汪雄说了什么之后。
便走了与吴三二人不相同的路离开了。
自始至终,吴十七都没看清过那人的脸,虽然她也不关心。
待走近之后,亭外站立的持刀男子戒备的看着她二人,只见吴三施施然的解下腰间玉佩,那男子方才稍微移步。
吴十七见他们让了路,便打算往里走,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吴三无任何向前的动作,反倒是后退了两步。
吴十七迷惑的看着吴三,正欲发问,却听见亭内传来的声音。
“小十七,进来吧。”
看来得自己一人前去了。
吴十七走过两侧的人墙,来到了碧波庭内。
人墙复又散开,呈环装包裹着这不大的亭子。
唐拾义见此,对汪雄说道:“下去罢。”
顷刻之间,人墙消失,只见一抹绛色身影隐于花丛间,看不真切。
风带来吴三早已远去的声音:“属下告辞。”
这里,便只有吴十七同唐拾义了。
吴十七静静的站在一旁,等着唐拾义放下他手里的毛笔,唐拾义却唤道:“小十七,过来研磨。”
吴十七曾经在久安的书斋外,见过笔墨纸砚,却未曾真切的触碰过。
她缓缓地走过去,僵硬的拿起墨块,按照记忆里书斋先生的样子开始动作。
唐拾义却不曾关心这边研墨之人,只是继续现在所做之事。
绿水阁楼,高屋建瓴,天色却愈加阴沉,泥土的气息被亭内二人闻见,可二人端的是一副任风雨飘摇,我岁月静好的模样。
待日头因乌云密布而收敛光芒,墨色滴入碧波池,顷刻又了无踪迹后,端坐于亭内之人方才开口与身侧女子交谈。
“小十七,似乎要变天了,你有什么疑惑且问吧,莫要回去淋了雨。”
吴十七看着亭外浓的化不开的墨色,仿佛即将倾塌的天际,觉着一场暴雨即将来临。
然而这一切与她无关,她再不需要祈求一个避雨的房檐了。
她看向唐拾义,将萦绕心头的问题询问出来。
“上次分别之后,身上莫名出现一张纸条,可是主子给属下的?”
“正是。”
吴十七不免有些紧张的继续问道:“那答案是?”
天色似乎愈加暗了,还只是辰时看起来却更像申时了。
“王瑛。”
吴十七的声音忍不住有些颤抖,她继续问道:“那我母亲呢?”
唐拾义摇头,并未看向吴十七,只是继续说道:“不知,令堂乃王大人被贬至巴蜀之后所结识。”
吴十七不由得期盼地问道:“他们现居巴蜀?”
却不料唐拾义五个字,便在片刻间,将她至仙境拽至炼狱。
“已驾鹤西去。”
吴十七双眼酸涩,喉头似有黄连苦胆:
她流浪十载,乞讨十载,奢望十载,结果自己魂之归处早已倾塌。
自己始终是那个无家可归的乞丐罢了。
碧波庭外狂风骤起,不时还可听见从密布的云层里传来的低沉雷声。
唐拾义看着吴十七,开口慢条斯理地说道:“被人陷害。”
吴十七却猛然回神,带着自己都问发觉的语气,质问着面前这体内流淌着天子血脉的男人。
“我如何知晓你所言非虚?”
唐拾棋却将用来压宣纸的盒子拿出来,打开了放在桌上。
只见盒内一枚云纹玉佩,内附一张纸条。
唐拾义替吴十七解释道:“此乃王大人被抄家之后,从他书房内寻出来的。”
吴十七却垂眸说道:“若这为仿造。”
唐拾义被再三质疑也不生气,只是解释道:“王大人在皇城之时便甚爱把玩此物,见过此物者不知云云,而敬仰王大人之人皆重金求购此物,你可寻之询问一二。”
吴十七内心早已动摇,虽现如今依旧是孤零零一人,但终归是不同的。
吴十七最后问道:“若你寻错了人,我不是那大人之女呢?”
雷声轰鸣,竟像是众鬼齐哭,无端的使人内心惶恐不安。
唐拾义的衣服被狂风吹的猎猎作响,他依旧淡定自若地说道:“若你不是十七,早被罚了知道吗?”
吴十七立刻跪地请罪:“属下知错。”
唐拾义依旧是云淡风轻的模样:“你后背有蝴蝶骨处有个胎记,好像长得挺独特的。”
吴十七梳好发头发被风吹乱,胡乱地贴在她苍白的脸上,她纤细的手指将头发别至而后之后问道:“我却不曾知晓我有胎记。”
唐拾棋:“许是你看不见,你可去问别人。”
吴十七追问:“那你又如何得知的。”
唐拾义却笑着说道:“小十七,莫要过分了。”
吴十七紧紧的握着那云纹玉佩,手里已全是汗液也不能引起她的注意力。
她的头低垂,朝着吴十七说道:“属下可否问最后一个问题?”
唐拾义:“问吧。”
“害我父母之人,是谁?”
唐拾义却给了一个十分巧妙的回答:
“是你目前触碰不到之人。”
说罢又紧接着安抚道:“以后总有机会的。”
唐拾义看着吴十七的模样,轻轻开口。
“王眠,他喜唤你秋凉。”
大雨倾盆,浇湿了这世间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