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重生后成为摄政王第一宠妃 小说:古代言情 作者:寒七 简介:上一世的短短二十几年,让她看尽人性,最后一次不挣扎了,死就死吧。没想到睁开眼却是新的世界。天玺二十年,重生的蓝昱在世代将才的安国公府受尽祖父母宠爱,不想嫁人的她偷偷习武防身,是想有朝一日可以寻个地方做个自由人,没想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太子“谋反”牵连安国公府,为着祖父收养的恩情,蓝昱撑起风雨飘摇的家,深知散财聚人的重要性,蓝昱开食府设...
“好,去吧。”陆先生拂了拂手,答应了蓝启东,心中却有着隐隐的担忧,两个人都才十五六岁的年纪,还是孩子呢。
蓝昱是刚过了及笄之礼,而蓝启东也只是比她大了半岁而已,蓝启东的父亲蓝正阳当年在南境的水战中牺牲时,他还未满月,幸而他有一个坚强的母亲,对孩子启蒙的很好。
陆荣平日里就喜欢蓝启东沉稳不张扬的性子,他觉得蓝启东是个做学问的好苗子,蓝家可是难得会出一个做学问的文官,所以他对蓝启东平日里就更上心,而蓝启东也并没有让他失望过。
陆荣看着两个孩子的背影走远了,就收回了他那束担忧的目光,毕竟今日的课业还是要继续的。
留在书塾内的孩子,只有蓝琴的岁数是大了一些的,像柳姨娘的儿子蓝启霖才只有五岁,而其余叔叔家的孩子也都是与启霖差不多的年岁。
他们虽然也听到了蓝昱与含苜的对话,看到他们的二哥哥和三姐姐面露急色的走了。但他们也只是从对话的字面意思知道了祖母去福安寺祈福未归,并没有意识到可能会出现意外。
而蓝琴虽然是听的懂,也想的明白,但她向来是个没主意的。
听自己母亲的话听的习惯了。当母亲不在自己的身边时,她做事便会有些不知岁错,不知是进是退。
有时候父母把孩子保护的太好,于孩子而言,未必是好事。蓝琴看蓝昱和蓝启东已经离开了书塾,还觉得蓝昱就是喜欢出风头。
和二哥哥蓝启东快步走出了书塾,蓝昱便转身对二哥哥身边的小厮元宝说,“去马厩套车,然后赶到前门,记得挑两匹快马,要快。”
然后又看了看含苜,“让沁水去下家里的药库,我记得祖母常用的药丸在库房中有备用,取一瓶带在身上,再叫上几个得力的护院,去府门前集合。”还没等蓝启东开口,蓝昱就先安排了下去。
看着蓝昱看似沉稳的安排,蓝启东知道,她此刻的心里只怕是比谁都要紧张。
府里的人都知道,三妹妹虽然是生养在大伯的院里,但是她的母亲生她的时候难产而死,只留下了瘦弱的她。
所以三妹妹从小就更得祖父母庇护,祖孙感情很好,所以她现在可能比府里的任何人更在意祖母的安危。
而蓝昱此时的心里,一面觉得福安寺就在京城里,虽然不在中心,但离的又不远。
而京城向来的治安又是最好的,况且索契国的使团不日就要到了,所以应该在路上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或许只是祖母疲累了,从寺里出来的晚了,所以现在还没有到。
一面又觉得,按她上一世的经验,不能在任何的情况下存在侥幸的心理,只有按正确的方向努力的去做了,去争取了,才会得到想要的结果。
他们快步走到前院,还看到了被丫鬟云苏扶着溜达的曹姨娘,不过两人着急,一溜烟儿的就出去了,走慢了怕还是得向曹姨娘解释下他俩为什么现在这个时辰不在书塾而出现在前院。
出了府门,马车已经在等他们了,沁水扶着蓝昱坐了进去,蓝启东坐在外面,赶紧就向城东方向的福安寺出发。
京城里这几日管的严,马车也不能驾的太快,要不被扣下盘问一下更耽误时间。所以,即使心里着急,想早点到福安寺,也不能在主街道驾马狂奔,出了中心城区的地方就好了。
蓝昱心里估摸着大概是过了两刻钟了,于是掀起车窗上的帘子看了下外面。
这里的房子已经不再密集了,街道上也只有零星的铺子。蓝昱拍了拍车门,示意蓝启东可以快些了,蓝启东心里也明白的很,便一刻也不敢耽误。
只是他们走的这一路上很是安静,其他的马车也很少,本来想找个从龙佛山上下来的人问一下,可在路上见过安国公府的马车。
但是这疾驰的一路上竟然只有跟他们同向的要去福安寺祈福上香的马车,并没有反向从龙佛山福安寺方向过来的马车。
蓝启东觉得有些反常,看蓝昱也在观察路上的不同,于是开口说,“三妹妹,我们应该是走了快一半的路程了,但是竟然一路上来没有看见从山上下来的马车。”
“二哥哥,我心里隐隐不安,我们骑马过去吧。”没等蓝启东说完,蓝昱就说出了心里的想法。刚才自己一直在看着外面,想找个人问问的,可是没有人是从山上下来的。
所以,只怕祖母现在还在福安寺。祖母患有心悸,要是在上一世还好,可是在这个年代,万一发作了可能会出现大问题。
“好,我们同乘一匹快马。”蓝启东扶着蓝昱到了马上,然后回头对元宝说,“我和三妹妹先去福安寺,你们驾着马车随后到。”
“沁水,把药丸给我。”蓝昱回头对沁水说道。
接过祖母平时用做治疗心悸的药丸,蓝昱紧紧的攥在手里。心里想着祖母千万不要有什么意外,孙女还没有长大,孙女还没有好好孝顺祖母。
>>>点此阅读《重生后成为摄政王第一宠妃》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