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重生后成为摄政王第一宠妃 小说:古代言情 作者:寒七 简介:上一世的短短二十几年,让她看尽人性,最后一次不挣扎了,死就死吧。没想到睁开眼却是新的世界。天玺二十年,重生的蓝昱在世代将才的安国公府受尽祖父母宠爱,不想嫁人的她偷偷习武防身,是想有朝一日可以寻个地方做个自由人,没想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太子“谋反”牵连安国公府,为着祖父收养的恩情,蓝昱撑起风雨飘摇的家,深知散财聚人的重要性,蓝昱开食府设...
丫鬟引着二人进了蓝琴的屋里,蓝琴坐在床上喝着绿豆汤。
想来是已经吃了东西垫了肚子,要不也不会让她直接就喝绿豆汤,绿豆解暑是挺好,但空腹并不适合饮用,曹姨娘在心里想着。
蓝琴的状态是比蓝昱好很多的,休息了几个时辰了,精气神也都很好了。
只不过房间里蓝正廷和大娘子盛氏的脸色都不太好看,所以两个人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就退了出去,毕竟可能是屋里的两位有家事要说,有眼见的人都知道不宜久留。
“琴儿你吃好再睡一会,我们也去吃点早饭,兰香,照顾好小姐。”蓝正廷交代完便拉着大娘子盛氏回了自己的院子。
盛大娘子自然是已经猜到了自己的相公要说什么事了,这心里面还有点打鼓。
蓝正廷让仆人关了门退了出去,“昱儿的身世你也是知道的,怎么从前都能相处,现在府里倒是容不下她了,就你那点心思父亲母亲能看不出来?”
“我是怕我们琴儿吃亏,一个外人倒像是我们府的嫡姑娘了,她是长大了,翅膀硬了,跟着去了东阳府的诗会,跑去露脸了。”
其实东阳府的诗会并不大,那天也不是休沐的日子,所以去的大部分是各府的女眷,蓝昱也只不过是气不过做了首词而已。
盛氏这么理直气壮的说出来,就是觉得自己不是理亏。
“什么外人,谁是外人,昱儿就是我们安国公府的三姑娘。”蓝正廷一字一句的说完,便想起了昱儿刚出生的时候,瘦弱的样子让人心疼,更让人想起她死去的爹娘。
原来在天玺五年的时候,蓝正廷把一个大着肚子即将临盆的女人秘密带回了府,对府里就说是自己在外面的姨娘。
这对于作为大娘子的盛氏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完全没想到自己的相公是这样的人,这要是让娘家知道了,还不被娘家嫂子笑死。所以在她的连环逼问下,知道了真相。
当年保卫边关的漠北大战,由于后续粮草被敌方混进来的细作斩断,大军被困了数十天。
在突围的最后一战中,国公爷的副将为了掩护他突围出去战死疆场,国公爷将他的衣冠带回来,在蓝家祖坟旁设立了衣冠冢,并去扬州接回了副将即将临盆的妻子。
也许由于舟车劳顿身体消耗过大,副将的妻子在生产时难产,产下了虚弱的蓝昱后就撒手人寰了。
沙场铁血的国公爷见惯了无数的生生死死,但是,那一次他真的想停止那无休止的战争,战争到底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啊。
所以知道蓝昱身世的,除了国公爷夫妇,就只有他们二人。
这些年来,国公爷待蓝昱是宠爱多一点,可是蓝昱有的,蓝琴一定也会有。他的大娘子不可能就因为一个诗会,而出手算计蓝昱想让她嫁出府,还是嫁给她的娘家的侄子。
蓝正廷虽然在朝堂上表现的唯唯诺诺,但却是心中有丘壑的人,不然怎么办呢。
虽然安国公府世代将才,为大康的安稳不知立下了多少汗马功劳,但是越是这样的世族大家,越是被人巴结,越是容易被皇帝忌惮呢。
于是索性自己就装的一副什么也不是的样子,更装的自己听不见外面对他的评价,越是这样越好。
所以很多事,他虽然不说,但心里明白的很,他看向了自己的夫人。
盛氏跟蓝正廷同床共枕二十几年,要说别人看不出他心中的谋划,自己的妻子又怎会不知。
盛氏看蓝正廷的神情已经不悦了,便知道瞒是瞒不住的,还是说了吧,其实她现在也是有些后悔了,怎么当初就听了娘家的话。
“是上次娘家哥哥弄瓦之喜,我回去了一趟,家里很多长辈都在,就提起了三叔家二哥儿子盛平昌的婚事。”
盛氏接着说道,“他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觉得我自嫁入国公府高门,也没帮过娘家,现在盛家的儿孙一代不如一代了,再不想点办法,京城都要呆不下去了。所以就想攀咱们家的高枝,让我想点办法,借着国公府的力,办事也方便许多。”
盛氏说出最后一句的时候,蓝正廷的眼里已经比刚刚更多了怒气。
“然后你就让琴儿去找昱儿画你侄子的画像,想让我们觉得昱儿对那个盛平昌有意,让昱儿有口说不清楚,你再帮帮腔,然后把她稀里糊涂的嫁到你们盛家。”
“呵,真是有意思啊,你是低看了昱儿,还是小看了我?”
蓝正廷最后一句的话,已经吓的盛氏腿有点软,连说,“没有,没有啊。”声音小的好像只有她自己能听到。
“盛海棠,”蓝正廷直接叫了盛氏的大名,“你以为他们你一句,我一句是怎的,他们是商量好就等着你过去的。你母亲再跟你哭上一哭,然后你心一软,想着正好让昱儿过去,省得她占了你女儿的风头,你糊涂啊。”
盛海棠此时已经哑口无言的坐在了地上。然后蓝正廷接着说。
“你三叔家没本事,培养个纨绔的儿子,想在仕途上拉拉关系,借我蓝家的力做事,他休想。”
“你有没有想过事情万一传了出去,那时候琴儿要怎么办,都是蓝家的女儿,她还能高嫁吗?我看该跪祠堂的是你。”蓝正廷拂了拂衣袖,“我真是,真是懒的跟你说了。”
然后早饭也没用,头也不回的就直接上朝去了。
盛氏此时也是觉得自己做的是错了,当时也不知道是怎么的,被什么迷了心窍。被娘家人把她当梯子用了,自己差点拖累了琴儿,要真的是小像的事传了出去,那她可就真的是对不起自己的女儿了。
国公爷那么通透,重视家族荣辱的人,所以才发了那么大的火气。
可是想到自己的娘家人,他们好像丝毫没有考虑过她的处境,她是不是也会有难处,只知道自己高嫁了国公府。
平时母亲说什么,自己如果不答应,她就哭给自己看,然后说自己命苦,养的孩子不孝顺。唉,娘家终究是回不去了吧。
女人的命总是这样,嫁出去了便是泼出去的水了。所以她要护琴儿的周全,假若以后嫁出去不顺心,她也要给她撑腰。
盛海棠坐在椅子上平复了自己的情绪,然后对外面喊了一声,随即进来了个仆人。
“刘妈妈,去给盛家回复一声吧,就说,盛家的路总要男儿出头的,蓝家现在没有要出嫁的女儿。”
刘妈妈是她从娘家当初带出来的陪嫁丫鬟,如今也老了,此刻应声便去了盛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