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成为摄政王第一宠妃》小说章节目录蓝琴,安国公全文免费阅读

小说:重生后成为摄政王第一宠妃 小说:古代言情 作者:寒七 简介:上一世的短短二十几年,让她看尽人性,最后一次不挣扎了,死就死吧。没想到睁开眼却是新的世界。天玺二十年,重生的蓝昱在世代将才的安国公府受尽祖父母宠爱,不想嫁人的她偷偷习武防身,是想有朝一日可以寻个地方做个自由人,没想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太子“谋反”牵连安国公府,为着祖父收养的恩情,蓝昱撑起风雨飘摇的家,深知散财聚人的重要性,蓝昱开食府设...

府里忙忙碌碌的开始新的一天,寅时刮起的东风现在已经止了,街上巷子里,人声慢慢高了起来,马车也载着各家的大人往皇城里走,要去上朝了。

可外面的风止了,朝堂上的风永远没有停止的那天,只有风大还是风小的区分。

这几日朝堂上关于乌滋国屡屡骚扰大康朝边境,索契又派了使团向我朝求援的国际问题,已经讨论了几天。

皇上和太子的看法不太一致,一方主战,一方主和,这让下面做臣子的心里也跟着动荡不安。

蓝翌戎和儿子坐在马车里,思虑着最近的国事。今天的朝堂上皇上必然会再问臣子的看法,作为在军中威望甚高的蓝翌戎和手握禁军控制权的凌王穆衍青必然要被强制发表意见的。

穆衍青是皇上的十三弟,虽然同父异母,但都是皇家的人,就算说的不对皇上的心思,也就是斥责一下子。

但他就不同了,自己的女儿已是当朝皇后,外孙是得民心百官拥护的太子,他一个外戚的身份,话就不太容易说了。

就算是为着大康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只怕加上自己的多个身份,落在别人的耳朵里都会被曲解了意思。

有时候他都想罢官回老家去,让自己的大儿子蓝正廷做个稀里糊涂的兵部侍郎,可能蓝家会更安稳些。

但感觉那样对不起蓝家的先祖,百年之后怕是没脸下去见他们。所以,只要是对大康朝有利,蓝翌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心里很有数。

其实也不是蓝翌戎过度紧张小心了。

皇帝两年前新纳的虞夫人,现在获后宫专宠,如今又添了皇子,听皇上的话中好像已经有了换储君的心思了。

太子心性仁慈,关心民生,百官一片赞誉。但是这些赞誉在不合时宜的时候出现,那倒不如没有。

也许在普通的百姓家里,父亲听到赞誉会觉得这是个优秀的儿子,但在政治的中心,在皇上的眼里,这就是一个威胁他皇位的太子。

确实需要适时提醒一下太子了。

近日朝堂上的乌滋国和索契国的问题看似复杂,其实也不难看出问题里面皇上和太子的实际意思。

皇上其实早就有出战乌滋国的意思,只是没想到他们竟然先来犯境,那不正好给了皇上出兵的理由。

皇上认为乌滋国地方不大,野心还不小,一边搔扰着大康的边境,一边还想着出兵比自己小的索契国,分两头出兵,还是头一次见,皇上觉得应该让乌滋知道自己的几斤几两,并以显示大康的国威。

但是太子内心仁善,想到最近几年刚将之前因为连年征战导致的空虚的国库充盈起来,他的父皇就又要打仗。

那些伤残士兵的样子,他的父皇没见过,可是他见过,那些卑微,身体残缺不全的样子他见过,所以他不赞成出兵去协助索契。

更何况太子应该是认为这件事情好像有些让他想不通的地方,乌滋国,本来是夹在大康和索契中的不大不小的国家,他做出同时袭扰两边国家的事有些蹊跷,总让人觉得另有所图。

毕竟太子小的时候总是去国公府跟他的五舅舅玩,有世代将才的外祖父,对军事的敏感程度也非常人能及。

蓝正廷与父亲坐在去上朝的马车里,是一脸的凝重。

本来大康朝是允许国公爷骑马上朝的,有人也是那么做的,比如庆国公就是那么做的,看上去威风凛凛。

可是蓝家,从来不干那种被盯上的事,而且马车也是用的中规中矩,毕竟太过张扬与太过伏低做小都不是上策。

张扬会有人说你恃宠生骄,功高震主;伏低做小会有人说你虚伪假意,有所图谋。所以夹在这之间还能够百年盛宠不衰,足以见得蓝家人的生存智慧,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父亲,我们须得提醒下太子呀,他去年到江南治理水患,沿河十四州百姓无不称赞,他虽不结党,可总有人慕名前往太子府谈古论今,这些皇上都知道。”蓝翌戎听了儿子的话若有所思。是啊,皇上手上有暗探监察京中百官,他又怎么不知。

皇上手上是有暗探的,本来大家都是不知道的。

但是有一年春节,休朝了几日,等到上朝那天,有几个向来自诩清流的文官没来上朝。

后来大家才知道,是因为春节几天几个人吃醉了酒,多说了几句皇上不如从前,开始信巫蛊的话,直接被暗探揪了出来,后来被判家中十岁以上的男丁流放边关,女子没入奴籍。

这就是京城,不光是鱼龙混杂,更因为是天子脚下,步步需要打着十二分的小心做事。

蓝正廷接着说“本就已经对他有所顾忌了,现在还政见不合,这不更让皇上对他不满吗?”蓝正廷踏出家门就把府里的事忘了,满心装的都是最近发生的政事,家中的事毕竟好处理,他最近总是担心他的太子侄子。

“太子心性仁慈,心怀苍生,心里必然是有数的。”蓝翌戎对儿子说。

可是话虽如此,他们看到的是太子的心怀苍生,皇上看到的想到的未必就是那样了,毕竟现在他们觉得皇上的心性不如从前了。

当年自己的三子蓝正阳在南境的水战中牺牲,先皇为了安抚蓝家,也为了安抚众多将士的心,稳定朝局,把自己的四女儿蓝樱指婚给了宁王。

后来宁王登基,蓝樱贵为皇后,产下的嫡子也被册立为太子。可是最近皇上少了对太子的爱护,他们不得不有所忧虑。

“父亲,其实我觉得太子昨天朝上说的话不无道理啊,儿子也觉得乌滋目的不在我朝边境,似乎也不在索契,他在两方都进行袭扰,像是要保护什么,掩饰自己的真实目的。”

“嗯,近年来,乌滋连打了两次大的胜仗,兵力车马已经比从前多了数倍,周边小国已经被他吞并了几个,所以,索契才会来找我们求援,他们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打不过,不想被灭国,更是觉得我们不会眼看着乌滋做大。”

“可是,父亲,乌滋在我们两国之间,索契派使团过来必然会经过乌滋啊,但看他们来信,过来的路上,只是遇到了小股的部队,这很明显,就是乌滋故意放他们过来的。”

“所以这更说明太子对这件事的敏感方向是对的,你在兵部派人查查,乌滋是不是有别的军队在其他地方活动,”蓝家人对军事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警惕性。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