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梦中有座桃花源 作者:先秦铁匠 类型:玄幻 简介:闭上眼是桃花源,睁开眼是满世界的荒凉。我以剑丈地,以命拓荒,功若成:整个天下都是桃花源!天歌之城,八具生锈的旧盔甲。故主远去,铁甲空心,战魂却似乎仍在其里,外向而坐,威慑四方来客。 《梦中有座桃花源》免费阅读 仲夏,未时,东海之滨。海天一色处毫无征兆地涌出大片赤色沙漠,沙尘滚滚沿碧波席卷而来,作势要吞噬整个东海。沙漠中央影影绰绰又显出一根矩形...
一代代人过去了,记忆不断更新又不断被新的记忆覆盖,偶尔有无聊的后人也会稍稍钻研一下祖宗留下的学问,并惊奇地发现《陶学》中包含了天大的道理。
你没看错,不知道是从哪一代起,陶家后人把竹简上的孔孟之学老庄之说混为了一谈,统称为陶学。《陶学》是他们先祖陶子所著。
陶子的本名当然就是陶问天,他是远古黑暗年代里最伟大的学者,而陶子的夫人——他们陶家的母系先祖李氏妇好则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女英雄,她带领众人找到了这片世外之地,并挥戈将远古恶煞驱逐出了桃花源——大概是因为陶夫人在后期掌握了村庄的主导权,在后人心中的神奇色彩明显超过了自己丈夫。
桃花源的其他人并不为此嫉妒,因为这是世代流传下来公认的说法,何况陶家虽然地位超然,生活方面总体上和众人平起平坐,并无特殊优待。
如此又不知过去了多少代,陶家新生了一个男娃,他父亲陶高为其取名为陶弃。那孩子不甚满意,长成少年后自己从《陶学》中选了一个字,改名为陶启。
陶家又出了一个读书种子。
小家伙早早读完了《陶学》,甚至能全篇倒背。这给他不喜欢读书的父亲陶高带来了压力。
陶高把主要心思都放在烹饪上,独立调制出十九种不同火候不同风味的烤鸡做法,就连陶启的爷爷陶墨然在老年痴呆后,也曾一边撮着黄灿灿的鸡翅一边夸奖儿子了不起。
小陶启从穿开裆裤开始就爱追着父亲问一些异想天开的问题,起初做父亲的还能应付自如,夸奖儿子爱动脑筋;后来这小子的问题越来越刁钻,陶高逐渐没法做出权威解答,开始胡乱敷衍。
十岁那年,陶启兴冲冲地问父亲:“爷爷说上古战神的天马可以在天上飞驰,是真的吗?”
陶高做出了肯定的答复。陶启皱着眉头问:“那为什么只见云在天上飘,大雁从天上过,却从来没有见过天马从我们头顶飞过呢?”
陶高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很有把握地解释:“天马从前是有的,可是外面世界年年打仗,现在应该已经死绝了吧!”
陶启低头叹息道:“哎,啥时能到外面看看就好了,就算天马死绝了,也许还有天牛,天羊等等吧!”
陶高抚着儿子的头嘿然一笑,没有继续聊这个话题。桃花源这么好,外面的世界究竟什么样,陶高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及至束发之岁时,陶启痛苦地明白了一个事实:他父亲完全没有别人称赞的那样睿智,甚至有点过于无知了,至少对于堂堂一村之长,他本来应该懂得更多才是。
桃花源中许多人开始注意到,少年陶启喜欢躺在水边痴痴呆呆望着天空,样子很有点像他祖父。已经有人在嚼舌根:这孩子也许会提前几十年走上他祖父或外祖父的老路。这真是个善意的预言。
陶启也不在乎旁人的看法,他心中装着一个大秘密。
桃花源里什么都不缺,唯独没有梦。不知道从哪一代人开始,桃源中人就不再能做梦了。
陶启是个例外。他的梦欢快而五彩缤纷。
他小时候第一次把所做的梦告诉母亲时,母亲(虞娘)慌张得像大白天遇鬼,实际上这个梦很美好,怎么看也不属于惊悚片。虞娘接着又把此事悄悄告诉了孩子爹,陶高同样大吃一惊,以为是儿子睡眠时,魔鬼在他脑中捣乱。
可怜陶启此后再也不敢跟别人提及梦境,虽然在他看来做梦有时是件挺美妙的事。
陶启躺在水边仰望天空时,有一半是在幻想未知的世界,还有一半是在回味自己的好梦,旁人却误以为他得了抑郁,这当中就包括虞娘。
说起来,虞娘年少时倒更应该有忧郁的因子。刚出生不久,亲生父母就因病先后亡故,陶高的叔父陶踞看女娃可怜,抱回家认作女儿悉心照料。陶踞始终未曾娶妻,父女俩相依相靠十几年。
有天晚饭后,陶踞独自出去散步,第二天下午陶墨然才发现,弟弟陶踞栽在水里淹死了。
人们相信陶踞深夜栽进水潭前,一定也是像往常那样在抬头望天。
所有人都真心同情着再次失去父亲的小丫头,尤其是少年陶高,看堂妹的目光更是且怜且爱。
陶高此后与人辩称他小叔只是开玩笑把虞娘认作女儿,他们不算堂兄妹,虞娘知道小情郎的意图——毕竟堂兄妹互相喜欢说出去总觉得别扭,也就姑且听之,然而每当家人和陶启提及陶踞时,别人总喜欢称他为陶启的叔公,虞娘每次仍称他为陶启的外祖父。
儿子可别真的走了他外祖父的路!孩子娘觉得该出手了。
哪个少年郎不怀愁?错了,应该是哪个少年郎不怀春!
陶启已经到了情窦初开的时候,只要找到一个心仪的女孩,眉来眼去一来二往,这小崽子哪里还有空去想其他稀奇古怪的问题。
在虞娘心中,陶启完美遗传了他们夫妇各自相貌上的优点,白皙而俊朗,标准的帅,本就该是个多情种子!
陶高提着一只净完毛的公鸡,猝然见妻子含情脉脉地看自己,便也展颜回以温柔一笑。虞娘一激灵回过神来。
一个发明了十九种烤鸡做法的中年男人,你很难对他的身材有过高期望。陶夫人望着大腹便便的丈夫暗自嗟叹不已。
桃花源早已不是当初的格局,村落整体北移到了更开阔的平地,桃李环绕欣欣向荣,人数也多达了八九百,人比鲜花美的少女何止一二十个。
虞娘连哄带骗,找来些自认为好看的女孩,谁知儿子一个也不上心,客气得叫人生气。次数多了,也就没有姑娘再愿意上门自讨没趣。
桃花源里又生出了新的关于陶启的笑话,虞娘得知后又惊又气,望着只喜欢看天不喜欢赏花的傻儿子无计可施。
陶高看到儿子每日呆坐如有心魔,心中也不是滋味,他认为这完全是儿子心中有疑问找不到答案带来的痛楚,终于一拍大腿一咬牙下了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