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竹马太聪明,我被迫躺赢 小说:种田 作者:白日空想家 简介:后世商朝的长公主商飞鸢,自被立为储君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学习治国理政。上要熟读律法史册,下要亲询农事水利,平日里更是友爱弟妹,众人无不交口称赞。怎知被一杯毒酒送回了娘肚子里,胎穿到了史册中几百年前的大殷朝,成了农家女余多。更附赠身世可怜的小竹马一枚,到嘴的面首全飞了,不,还没上嘴呢!无奈收拾好心情,势要发家致富、鞭策小竹马成为人中之龙...
韩怀瑾闻言止步,转头看了她一眼。重又走回到案几旁,拿手指敲了敲桌面,说道:“听阿娘所言,多多妹妹记性尤佳,也不知还记不记得当唤我一声什么!”
他说话的语气轻飘飘的,但妹妹二字咬的甚重。
“怀瑾阿兄!”余多能屈能伸,飞快地喊了一声,又低着头可怜巴巴道:“我能不能借你家的藏书看一看?”
“你随我来。”见余多难得听话,韩怀瑾嘴角微翘,显见的心情很好。
跟着韩怀瑾进了韩家藏书的屋子,余多有些惊讶的四下打量。
四面墙全是书,最高处需得踩着梯子才能够得着。这不由得让余多对韩家的来历再次好奇起来,能拥有这么多藏书的人家绝对不是什么小门小户。
“你要看什么书?”韩怀瑾询问道。
“有没有关于农事方面的?”余多赶忙说道。
她记得稻米增产的法子也并不是她那个朝代才出现的,仿佛就在大殷朝以后,出现了一本有关农事的著书,其中曾经简短的提过。
据传著书人是个落魄书生,四处游历,他在北方惊讶的发现这里竟然有南方独有的稻米。好奇之下,将北方的栽种之法记载了下来。后世有人又将此法带回中原、甚至南方,发现采用此法竟然可以让稻米增产,久而久之,这法子也就流传开来。
韩怀瑾闻言,抬手一指,说道:“那一排都是。”
余多走过去踮脚细看,果然都是各朝各代的农事著作,大部分都是手抄本。
“这里的书你都看过了?”余多惊讶的问道。
“只粗粗读了一遍。”韩怀瑾的语气稀松平常。
余多语塞,如不是了解韩怀瑾此人,她定然要怀疑他在无耻的炫耀!
“你要看哪一本,我帮你取。”
“《北地农政》、《孙尧农书》,还有那本《四季全书》”,余多趁机扫了一眼,并没有发现落魄秀才的那本,或许是此时这书还未曾被写出来。
韩怀瑾帮她取了书,两人一起回了书房。
“你就在这里温习功课吧,我看不懂的还想请教你呢。”余多一时嘴快道,说完见韩怀瑾深深的看了她一眼,忙补救道:“怀瑾阿兄!”
韩怀瑾这才一拂袖,在另一处案几坐了下来,摊开一本书默看,也不去问她为什么要看这些书。
哄小孩可真难啊,尤其是爱臭脸的坏小子!余多在心中腹诽道。
余多记得有一种叫做芸薹的油作物,也是育苗栽种的方式,此时还没传入这里。她在几本书中翻看起来,终于在《北地农政》这本书中找到了关于此物的简短记载。
余多通读了一番,发现这份记载中仅仅描述了芸薹的栽种时间、范围以及产物用处,至于如何栽种,栽种过程中又会出现何种问题是半个字没写。
她假装无意中翻到此处,捧着书走到韩怀瑾跟前,指着这处问道:“怀瑾阿兄,这个芸薹是什么?你见过吗?”
“见过。这是北地的一种油作物,春季播种、秋季收获。其叶碧翠,茎秆挺直。成熟时可至成人高,花开时呈帝王色,香气浓郁。结籽带荚,风吹时簌簌声响如春蚕啃食桑叶。”韩怀瑾回想着幼时的记忆,一字一句的描述道。
“那芸薹也是跟咱们的稻米一样,将种子撒在地里种出来的吗?”
“并不是,要先在肥地里培育栽种,等长出四五片茎叶以后再移栽到地里。”
“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呀?直接像稻米那样撒种子不是更快吗?”余多假装好奇的继续追问。
“应当是为了预防虫害吧,再者,直接撒种也有杂草争肥,长势自然不如移栽的好……”韩怀瑾耐心的解释着,忽地神色一顿,快步走到案几前。
他铺纸研磨,略一沉思,提笔洋洋洒洒的在纸上写起来。
余多不知道他想到了什么,也不敢打断他的思路,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
不过半炷香的功夫,韩怀瑾终于停了笔。
“妹妹,你看,若是让稻米采用芸薹栽种的方式,也进行育苗移栽。岂不是可以预防病害、减少杂草,如此稻米的产量必然提高。”韩怀瑾拉着余多来到桌前,将刚写的关于稻米增产的文章递给她看。
余多没想到他一点就通,立马就能将两者联系到一起。再仔细一读文章,除了遣词造句不同以外,所述之法竟然与她后世所知的分毫不差。他并没有完全照搬芸薹栽种之法,而是根据两地气候土质差异以及两种作物的不同习性等问题,在原来的方法上做了增改。
余多很嫉妒,余多很有些嫉妒。算了,不跟神童比脑子。
“怀瑾阿兄你也太厉害了,怎么想到的?这法子肯定可以,我可以拿回去给爹爹看吗?”余多真心佩服的称赞道。
“若不是妹妹提醒,我如何能想到。这本就是自古就有的法子,你想要只管拿去,只不过还是得多方实践,才能知可行与否。”韩怀瑾认真的说道。
“多谢怀瑾阿兄!”余多真心实意的道谢。
晚上见到爹爹,余多献宝一般,迫不及待地拿出韩怀瑾的那篇文章递给他看。
“这是我和怀瑾阿兄想出来的法子,可以让稻米增产呢。阿爹,你快看,你快看看!”
余三郎闻言有些好笑,以为两小儿胡闹。不忍女儿失望,接过来看了一眼。韩怀瑾这篇文章写的并不深奥,遣词造句都极为浅显直白,对于余三郎来说并不难懂。
余三郎看的眼睛发亮,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
“这法子好,这法子好啊!我怎么没想到呢,原来如此简单!”余三郎在心中细细推敲了一遍,越发觉得可行,不由得拊掌大笑。恨不得立马去找爹商议,看了一眼窗外天色,这才勉强打消了念头。
“爹爹的女儿可真能干,下次爹爹去县里给你带红头绳回来,燕奴也有!”余三郎虽然觉得,这多半是瑾小郎的功劳,然而他还是毫不吝啬的夸赞女儿。
余多对红头绳没什么兴趣,但能被人如此宠爱,也让她心底涌出一股暖流,整个人暖洋洋的。
孙氏带着大女儿从灶屋里忙完回来,就瞧见父女两个皆是面露喜色,不由得笑着问道:“这是遇上什么好事儿了,瞧把你们俩给美的。”
燕奴目光在爹爹和妹妹之间来回梭巡,面露好奇。
余多与爹爹对视一眼,见他冲自己比手势,便捂嘴偷笑,闭口不言。
“回头我跟你细说,是个大好事。”余三郎卖了个关子。
孙氏嗔他一眼,也就不追问了。
见爹爹不说,燕奴急得抓耳挠腮,跟妹妹咬耳朵道:“什么事呀?妹妹你偷偷告诉我。”
“让你读书认字的事儿。”余多逗她。当初余多也想让阿姐跟着自己学认字,不过学了几天,燕奴找各种借口避开她,打死不学了。
果然这话一出,燕奴立马满脸苦色,眉头也耷拉下来。
次日,余三郎还没来得及找爹商议此事,就被拉到同村同宗的族人家里帮忙。那家的小子娶新妇,请了几个亲近的族人帮着招呼客人。余三郎一连几天不在家,这事儿也就暂且耽搁下来。
>>>点此阅读《竹马太聪明,我被迫躺赢》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