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客家人重返中原 小说:历史 作者:枯木冬逢春 简介:客家人是厉史上衣冠南渡留在南方的中原人的自称,他们自认为是在南方作客的客人,总有一天要回到中原去,回到家乡去。李义秋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回到了刚南迁到岭南的祖上,看他如何带领勤劳、勇敢的客家人回到中原去 角色:李仁秋,李义江 《客家人重返中原》第1章回到过去免费阅读 “这是在那里呀”,李仁秋感觉自己虚弱的快死了,一时间脑子里就有了传承记。自...
“关于我们商行的名字,我取了一个名字叫做联众兴商行,各位伯父觉得怎么样?”,“联众兴,非常不错”,“联合众人,兴旺发达确实非常好”,李仁秋这时却对吴天凡说道:“如果吴大哥能求得你阿爸写一副匾额,那就更好了”,吴天凡拍拍胸脯说道:“这自然是没有问题”,众人都知道吴天凡的阿爹是县学教辅,也是非常有才学的。
“首先我们联众兴需要找一个地方作总部,也不一定需要在临街的地方,但我们的作坊必须得建造在东江旁边,到时候需要用到水力推动,作坊先建大框架,具体的生产建造等我重阳过后回来后再详细指导建造”。罗浮县就在东江边上,在那边建造作坊,也不会离县城太远,也就是十多里地。“我在东江边上也有几块地,那边建可以”,叶永安是罗浮县的大粮商,同时也是大地主。他在省城有点关系,所以生意也做得很大。
作坊和总部也没有必要建到一起,总部设在县城内也是方便很多,作坊由各家选出来信得过的人手去经营就可以了。“各位伯父如果我们在州府也开一个酒楼有关系可用吗?”。这个时代的做生意没有官场关系是不可能做得起来的,点心菜肴这些很容易被人家模仿、山寨,所以李仁秋的想法是在县城州府各开一家,先占据市场。
“在州府开一家酒楼也可以,我们在省城也开一家,放心,有关系可用的”。叶永安知道做生意没有关系那是不可能做得成的。酒楼开的越多,赚钱自然也就越多。点心菜肴很容易被人家模仿,他们都是做惯生意的,自然知道先抢占市场很重要。
而且开一家酒楼所需要的本钱也不是很多,如果是租一个地方来开酒楼,那本钱就更少了。多开几家他们也开得起,他们有钱但是没有地方没有项目可以投资,只能把钱藏在地下了。现在有项目可以投资,所以他们都很看重,最重要的是能赚到钱。
众人商议好了合作意向,又确定了一些章程。 叶永安看着李仁秋笑眯眯说道:“好了诸位,我们现在已经谈好了。就等着吃李小哥的“富甲天下”宴席了,此话一出,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把李仁秋脸都笑红了:“哎唷!叶伯父小子开玩笑的,你不可当真”,这小子弄个甲鱼,说什么富甲天下。甲鱼很多人都吃过,也并不好吃。不过“富甲天下”这个意头却是相当不错的。好吃不好吃另当一回事。
周家的厨房里。李仁秋一边杀甲鱼一边说道:“钱伯父,这个甲鱼呢,杀死的时候必须先放血。不然会很腥的。然后用开水烫一下,甲鱼表面那层表皮得剥掉,这样做出来才能好吃”。李仁秋没想到钱宏生和叶永安居然跑去看他做菜。
“原来这甲鱼要先放血,怪不得以前甲鱼都不好吃”。叶永安看到李仁秋又叫人去杀了两只老母鸡。便好奇问道:“这是要加在一块煮吗?”,“叶伯父这不是要煮的。这道菜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霸王别姬”,“为何要叫霸王别姬,有何说法?”,李仁秋见他们两个人都很有兴趣的样子,便仔细的跟他们解说起来。叶永安年轻时也是走南闯北过的,知道有些地方甲鱼确实是叫王八的。至于为什么叫王八,他就不知道了。
两只甲鱼加起来都有十四五斤了。在加上一些配料。都够做三桌全甲鱼宴了。李仁秋也拿出了他的十二分功力。烹、炖、焖、煮、炒。这顿宴席足把众人吃得惊叹连连。
其实李仁秋今天的收获也很大。他成功的用后世的知识作为资本。以技术入股的方式。跟他们进行合作。虽然现在离成功还很远。但这就意味着自己以后还能够凭着后世的知识文化优势和他们继续合作。也可以和更多的人去合作。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个大明既将灭亡、满清一统天的关键节点很好的活下去。
其实这几天他都没时间好好想想。他怎么就穿越了?为什么就穿越了?自己只不过那天跟同学聚会喝多了几杯而已。也没喝醉呀。自己还都是清醒的。那天他几个大学同学来找他学习开食品加工厂的经验。又一起去参观了他的种植园和养殖园。
晚上就请他同学去吃了当地特色的水蛇宴。难道自己是被毒死的?水蛇也没毒啊。水蛇自己也不是第一次吃了,好多吃法也都吃过。当时吃的时候也没发生什么事情呀!而且自己穿越前也没有怪异的事情发生。难道是自己睡着的时候被为什么脏东西上身了?把自己带回了这个朝代。也就只能那么解释了。
现在只能着眼于眼前,去努力做好事所有的事。做足准备,这样乱世来临时,自己也能有更多的生存能力和应变机会。明朝这个时代做生意其实也非常的单一,来来去去就那么几种行业。
小农经济社会,大家都盯着那点土地,许多有权有势的人最后成了地主,而那些地主赚到钱以后,要么就把钱埋在地下藏起来,要么就买更多的土地做更大的地主,更多的是通过坑蒙骗等手段得到土地,形成了非常恶劣的土地兼并。
农民百姓没了土地,只能去找那些地主佃田。这又等于送上门去给那些地主剥削。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剥削底层民众的主体便是皇帝、官绅、地主。而且是连环套层层剥削。底层民众活不下去了就只有去造反了。明朝末年的造反是历朝厉代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
这跟朱元璋设立的大明朝廷政治架构是有关系的。一个政治架构的设立,如果不能很好的为民众、为国家服务的话,那就是一个失败的政治体系。朱元璋不懂这些。他只想保住朱家的江山世世代代而已。
——
作者有话说:
>>>点此阅读《客家人重返中原》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