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客家人重返中原 小说:历史 作者:枯木冬逢春 简介:客家人是厉史上衣冠南渡留在南方的中原人的自称,他们自认为是在南方作客的客人,总有一天要回到中原去,回到家乡去。李义秋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回到了刚南迁到岭南的祖上,看他如何带领勤劳、勇敢的客家人回到中原去 角色:李仁秋,李义江 《客家人重返中原》第1章回到过去免费阅读 “这是在那里呀”,李仁秋感觉自己虚弱的快死了,一时间脑子里就有了传承记。自...
“这次县试没有准备好,辜负大家的期望了”,李仁秋是县试考完后才穿越过来的,所以他也没有别的办法,李仁和安慰他道:“没事没事,第一次下场没考上,就当是提前熟悉考场了,你才13岁,下次再努力”,李仁和心情复杂的看着自己这个堂弟,他阿爷是族长,举家族之力供养堂弟进学,也不知看上他哪一点,他们家族本不富裕,也不知能供养到几时,李仁秋也觉得下次要好的准备才行,毕竟科举是唯一的出路。有了官身,至少也能多一些保障。
“大哥怎么有时间在家里呢?没有去上工吗?”,李仁秋知道大哥这个时候应该在上工才对,怎么夫妻俩都在家呀?便疑问道,周氏便接口说道:“哪有在上工啊,我们前几天被主家辞了,主家今年的府州生意遭了变故,失了一大笔银钱,都变卖了好些田地呢。”,李仁和叹气道:“我那个主家也是宽厚积善人家,这次却遭了难了!”。
这个时候的明朝天灾人祸不断。虽然岭南地区远离中原,小冰河时期并没有对岭南地区造成什么大的影响。但底层民众依然是食不裹腹。一年的辛苦劳作根本养活不了家人,一大半都去到了官府地主手里。若是遇到了贪官主政,那更是层层盘剥。
“ 那大哥以后有什么打算,是继续给人家当长工吗?”,李仁秋知道堂大哥并没有什么一技之长,给人家当长工也是靠出卖苦力赚点银钱而已。李仁和点点头说道:“那有什么办法呀,就是继续给人当长工喽,不然怎么办呢?在家里种地一年都不能养活自己和家人。况且家里地也没有多少”。
其实种地确实是不赚钱的,哪怕是在后世,国家免农税,甚至还要出钱奖励种地,工商业发展起来后,农村人口都跑到城市里经商就业,很多地方农村的地都荒废了,在这小农经济社会里,种地更是不赚钱,连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都难。
“大哥想要做点小生意吗?”,这时李仁秋想到了一个小生意,如果做的好了也是能赚到钱的。总比给别人做长工强的,至少不用看别人脸色吃饭,也不用去卖苦力气。“小心意?啥小生意,我们连本钱都没有了呢?能做么?”,李仁和到是没有想自己做生意,自己也什么都不会呀。
他还想着继续找一个主家做工呢,李仁秋点头肯定的说道:“放心,这个小生意很容易的,本钱我给你”。李仁和却知道李仁秋身上根本没有多少钱,赶考的钱都还是自己族长爷爷从各家各户湊的。
说来这些年,老百姓的生活是越过越穷了,年年都种地,反而是更加贫穷了。李义江这时却说道:“阿爸,三叔有钱,三叔给人家写唱曲刚挣了一大笔钱呢”,李义江听到三叔要自己阿爸做生意,便急忙说道。做生意肯定比做长工强啊!不用看人脸色吃饭。
周氏却问道:“那生意是什么,好做吗?我们能做得来?“,其实周氏对自己这个侄叔子也是心情复杂的,家族这些年来的银钱多半供他进学,也不知道何时是个头,“这个生意是非常简单的,我们明天就去租一个小铺子,只要大哥大嫂两个人就可以”。
李仁秋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李仁和和李义江父子两一起去到了城南。“哎,客官快快请进,有什么能帮到你们的”,一进牙行,牙行的牙人就热情的招呼着,李仁秋说道:“请问小哥在北城有没有小一点的临街出租商辅,大概只要10平米左右,也不一定需要带院子,单铺面也可以”,“只需要这么小的吗?我手上有一个大概15平方左右的铺子带个小院子,里面还有两间厢房,可以住人”。牙人热情招呼道:“其实带个院子还能住在里面,挺方便的,租金也不贵,一个月只需要十五两银子”。李仁秋觉得带院子还能住在里面,确实很方便。
他们三人一起随着牙人去到了城北的那个铺子。牙人热情介绍道:“客观请看,其实这个铺子还是很新的,院子里面还带一口水井呢。”,李仁秋一看就觉得很满意,立马就交了租金,签了契约。
“大哥你今天就和嫂子搬过来吧,顺便把这里面都打扫打扫,我和义哥儿再去定制点东西。”,李仁秋接着又对李仁和说道:“大哥知道哪里能买着石磨吗?小石磨就行,用手能推得动的。”,“做这个生意需要石磨吗?隔壁街就有,我一会打扫完了就去买回来。”,““行,大哥,这是五两银子你一会再去买一斗大米回来。”。
李仁秋给了银子,又带着李义江,去找了一个木匠铺。说清楚了自己要定制的东西后就回去了。第二天,李仁秋带着自己在西城买来的各种调料,去到了新铺子那里。
一边熬酱,一边对李仁和说道:“大哥你记好了这些调料的比例,一定不能让人知道了,这也算是一个秘方吧,还有那个米浆的比例也一定要记好,比例对了,做出来的肠粉才能又滑又嫩又有韧劲,”。没错,李仁秋要做的就是后世广东肠粉。
后世在广东无论哪个地方都有肠粉摊或者肠粉店。很多喝早茶的酒楼也都有肠粉售卖。肠粉只要量上去了,利润还是很可观的,成本也不高。把铺子选在北城这边,主要也是看中了这边的人流量。
周氏高兴的说道:“哎哟,原来是这个样子做的,看来这个生意能行”,她对她们夫妻俩出来做生意也是非常愿意的,起码也能比过去给人做工赚的钱多,他们夫妻俩过去一年能赚五两银子都是顶天了的,这个生意也非常适合夫妻两个人经营,“阿嫂你跟大哥两个人配合着就可以,也不需要再雇人手了”。
——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