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客家人重返中原 小说:历史 作者:枯木冬逢春 简介:客家人是厉史上衣冠南渡留在南方的中原人的自称,他们自认为是在南方作客的客人,总有一天要回到中原去,回到家乡去。李义秋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回到了刚南迁到岭南的祖上,看他如何带领勤劳、勇敢的客家人回到中原去 角色:李仁秋,李义江 《客家人重返中原》第1章回到过去免费阅读 “这是在那里呀”,李仁秋感觉自己虚弱的快死了,一时间脑子里就有了传承记。自...
城隍庙那间破厢房。高小刀看着李仁秋回来了,便满眼希望的看着他。希望他能筹到钱帮助到他。之前的那二百七十文钱他只给师傅抓了一副药。剩下的都给城隍庙的其他人抓药。如果李仁秋筹不到钱,那就意味着他师傅又要断药了。
“石秀才这是三十两银子。都给城隍庙的人请大夫治病抓药的,就劳烦石秀才辛苦一点了”,李仁秋知道这些流浪城隍庙的人都是由石秀才暂时管理。所以才把钱交给他的。“另外我在米店买了五担粮食和一些布匹。一会儿米店老板就会送到这里来。你到时候接收一下就好”,石守家感叹这个李仁秋的好心肠。
城隍庙的那些老老少少要给李仁秋磕头,李仁秋可不敢接受,能帮就帮,他自己也没有见过人活得这样艰难,也许这就是这个朝代的缩影吧。“放心吧,李小哥我会做好的。你的仁善之心。石某也无以回报了。”,“小刀这是十两银子,专门给你师傅抓药用的,好好照顾你师傅,这几天我还住在云开客栈,有事还可以去找我。”,高小刀跪下磕头道:“感谢李大哥好心,小刀无以回报。”,“起来,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要你们大家都活得好好的就行了”,世道艰难活着就不容易了,想要活下去那就更难了。
李仁秋听说过古代的平民百姓活不下去的惨状。路有冻死骨,甚至是易子而食。当然这是从电视里、书里知道的,无论自己见到哪一种状况。都能让自己心态崩溃。他觉得自己要更努力赚钱了。有钱不是万能的,没钱却是万万不能,有钱至少能让自己在这个时代过得好一点。不用为五斗米折腰。也不用996。虽然自己并不一定要高官厚禄、妻妾成群。现在即逢乱世。活不下去了大不了买条船。全家移民南洋。所以赚钱很重要。
李仁秋带着李义江第二天一早就去到了红袖坊,柳语嫣带着他们去到了红袖坊里面的一个小跨院里,看着他们准备的乐器都挺齐全,有琴,筝,笛,笙,箫,鼓,中阮,扬琴,二胡,琵琶等,甚至还有编钟。
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纸交给了柳语嫣,柳语嫣接过来一看,越看越皱着眉头,这是什么新诗词,诗不诗词不词的,简单直白毫无平仄韵律可言。李仁秋直接说道,“可要我给你唱一遍”,柳语嫣心想,你还会唱曲,但嘴上却说道:“那肯定的,请李公子演示一下吧”,李仁秋一共交给了她两首歌曲,一首是汪峰的“光明”,一首是梅艳芳的“女人花”,一首“光明”清唱完,柳语嫣就目瞪口呆的站在了那里,都动着嘴唇呢喃说道,“原来是这样的,原来是这样的”,跟刚才看歌词的心情完全是两个极端,这也太震撼人心了,简单直白的歌词却有这样的魅力,但必须得是加上了有别于传统曲调唱出来,才有这样的魅力,她瞬间觉得自己是这届花魁魁首了。
第三天,李仁秋一早便在客栈门口汇合了周康等几个公子哥一起去到红袖坊,这种全新的曲风直白的歌词,对他们来说太过于震撼了。加上各种古典乐器的混编,更是能直击人心。柳语嫣对这两首有别于传统词牌唱曲,风格特别,令人耳目一新的歌曲,那是信心满满,更满意自己对这两首歌曲的编曲配乐,觉得自己还是很有才华的。
有了这样全新风格的两首作品,她对参加花魁争夺那更是信心满满,这是一种全新的创作形式,全新的风格,肯定会风靡全大明的,她其实也对很多本县有名的才子都求得了诗作,但都不是很满意。
周康他们听完都围着李二秋问这问那,可见他们对于这种有别于传统的词牌唱曲,是喜爱有加。李仁秋对着柳语嫣说道:“这两首歌曲的编曲已经非常完美了,如果你能再根据歌曲编入舞蹈的话,那就更能直击人心,在视觉上也更有冲击力。”,其实李仁秋不说也知道柳语嫣肯定会编入舞蹈的,毕竟她也是行家。
柳语嫣对着李仁秋行礼道:“李公子大才,语嫣感激不尽。”,说完向着丫环挥挥手:“李公子,这是五百两银子,语嫣的一点小小心意,希望公子不要嫌弃才好。”,“不会不会,小弟家中也甚是贫困,这也能帮上不少忙了。”,这笔银子对于李仁秋来说也是一笔巨款了。赶紧让李义江收下银子,说白了就是一笔交易而已,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叶长青这时对着大家说道:“哥哥们要不我们一起去府城吧,也正好一睹花魁大会的盛况。”,钱大均急忙说道:“对呀对呀,刚好吴兄弟要到府州考府试,我们刚好一路”,他们都落榜了,现在也没有别的事情,县试也得等到三年后再考,不如相约着一起去府州游玩也好。
李仁秋摇摇头说道:“我就不去了,刚好离重阳也不远了,要赶回乡去祭祖了。”,周康点点:“也是,我们客家人对祭祖向来是很重视的”。客家人祭祖,也不一定都是在重阳,也有在清明节的时候,这两个时间都是可以的,
拜别了众人,李仁秋带着李义江去看望他阿爸。一进院门,就看到一个30岁左右的妇人在那里晾晒衣物。李义江跑向前大喊“阿妈”。李仁秋也赶紧向前喊到:“阿嫂你在家呀,我大哥呢?也在家吗?”,周氏抬头一看,原来是自己大儿子和侄叔,赶紧上前把李义江搂在怀里,李义江都十岁了,对阿妈的这种亲热行为都不是很适应了。李仁和在里面听到声音赶紧从房间里走出来:“五弟,江哥儿你们来了,五弟县试考得怎么样?可有考上童生。”,“大哥,我这次没考上,落榜了”。
——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