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农家小哑女 小说:种田 作者:舟舟不做梦 简介:一朝穿成古代穷苦小哑巴,好在爹娘疼爱,没钱没粮也不怕。树皮磨面、一口烤蚂蚱嘎嘣脆鸡肉味馋哭隔壁小娃娃,奶茶、甜点烘焙现代糕点师征服你的味蕾。说她是个哑巴没人要?一个人过不香吗?“不香!”隔壁小小少年不知何时已经长大,逼近的身形似要将她整个人圈在怀中,墨黑的瞳孔里尽是她的倒影,满是深情与执着:“姐姐,休想丢下我。”“……”“你不说话,我就当你答应...
周福贵瞪大了眼,久久不曾言语,满脸尽是不敢置信。
“爹,味道到底怎么样?”
周冬夏等的急了,干脆自个夹了个吃,入口滑嫩的触觉令人神魂一颤,就是这个熟悉的味道,他最后一次吃饺子还是过年。
虽然是素饺,没有肉味,但真的很香很香!
哪怕当成面皮吃也是美的,总比那糊糊、窝窝头强,又散又稀的杂粮在肚子里化成一滩水撑不了多长时间就化了,一天到晚着实饿的慌。
“阿弟,你咋也不说话了?”
周冬雪也是纳闷,爹和弟弟咋都不说话了,难道很难吃?
周福贵终于回过神来,意犹未尽舔了舔嘴角:“福生,差点上了你的当,这哪里是树皮?分明就是饺子,给娘留几个尝鲜就好,余下的你都拿回去。”
周福生一听,猛地一拍大腿。
“大哥你跟我客气甚,这真是榆树面!榆树皮磨面加杂粮面一起做的,我亲眼看阿沫做的,不会有假。”
这种事若不是亲眼所见,还真不敢相信,树皮有这种神效。
冯氏也是惊的合不上嘴,不过还是道了句:“趁饺子还热乎,我去给娘盛上一碗,娘这几日胃口也不好,周身疼的厉害,看看这饺子合不合她老人家的意。”
于是周沫帮着冯氏盛饺子,又是从竹筒倒出一些果酱。
果酱开胃,没准奶奶能吃上一两口。
“这是啥好东西?”
“啊啊……”
周沫莞尔一笑,用筷子轻轻蘸了点放入大伯娘口中。
冯氏舌尖霎时传来一股酸甜,猛地浑身一个激灵,惹的周沫掩嘴一笑,大伯娘这也是觉得酸?
倒是冬雪妹妹,上前尝了点,登时喜笑颜开。
“阿姐,这是啥?酸酸甜甜的可真好吃,我能吃些吗?”
周沫含笑点头,直接将竹筒放她手中,转瞬又是跟着大伯娘进去看奶奶,这还是她穿越以来,第一次见原身的奶奶。
夜幕降临,屋内昏暗一片。
舍不得掌灯,只敞开了窗户,任由月光照进屋里。
狭小的屋子收拾的很干净,除了一些草药味并没有其他太大的味道。
只见床上躺着一个鬓角发白的老人,按说也就五十出头,却跟后世近七十的老太太相差无几,略是苍白的脸上布满岁月的沟壑。
老人浑浊的双眼微微张开,时不时发出疼痛的呻吟声。
周沫心尖一揪,放轻了脚步上前,她多想喊声奶奶,可惜发不出声音。
冯氏在旁喊道:“娘,您大孙女来看您了,给您做了些饺子,咱们要不趁热吃些?”
“诶…诶,是阿沫来了吗?”
老人家说时,冯氏已上前将她扶了起来。
老婆子骨瘦如柴浑身的疼的打颤,可这会儿只想看看自个的大孙女,浑浊的眼里满是泪:“诶…大丫头快让奶瞧瞧。前些日子,听你大伯说你掉水里了,可把奶吓的,没事…就好…诶…没事就好。奶也没个好吃的给你……”
一句话说的极不利索,疼的抽气声接连不断。
她赶忙上前,任由老人家皮包骨一般的手抚拍着她的手背。
冯氏上前笑道:“娘,你先趁热吃些。”
“二房有出息,你们吃,大丫头吃,奶不吃。”老人家说时甚是欣慰。
周沫心莫名一揪,约莫是血亲缘故又约莫看不得老人家这般疼,特别是一脸慈爱为着子孙后辈着想的老人。
周沫赶忙接过饺子,准备亲自喂老人家。也不知奶奶喜不喜欢吃,若是牙口不好,下次就得做些软些的食物。
“啊额啊……”
“娘,您就尝尝,这是孩子的一片心意。”
老周氏这才微微张开了嘴,五脏六腑又疼又涨压根没有胃口,一口饺子愣是吞咽了五六口才勉强吃完,这么金贵的饺子,她却是吃不下。
周沫眉头紧锁,奶奶这疼的根本就吃不下饭,别说生着病,就是没生病不吃饭都会出事!
补充不了营养没有体力,怪不得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体质只会一天比一天差。
大房一家老小八口人,大伯大伯娘哥哥要操持地里的事,嫂嫂还要带奶娃娃,肯定不能事事都照顾的周到。
奶奶这种情况,能吃一点就是一点,定是要少食多餐,还要适当的晒晒太阳吃吃蔬果蛋白质丰富的东西。
最重要的就是去看大夫,对症下药,现在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可惜穷人家大多都是一天两顿,有时候连八分饱都没有,怕是没钱、没空这般精细的照料一个人。
她若将奶奶接回家中,也没地方住。
爹娘本就为阿云没有房间的事发愁,男女七岁不同席,阿云如今都八岁了,还跟她和青青挤一屋,虽然不同床,但说出去总归不好听。
看来只能她多跑几趟大房!
周沫也不敢给老人家喂果酱,毕竟这么长时间不怎么吃东西,肠胃怕是不好,酸的东西伤胃,现在养胃才是。
她只能扬起笑脸哄奶奶开心些,也能多吃两个饺子。
……
等周沫出来,自家老爹正跟大伯商量着榆树面的事。
“大哥,我总觉得这事不妥当,我和阿沫都怕卖不出去,咋办?”
“……”
老爹,这绝对不是她的本意啊喂!
“便宜些,咱们这些穷老百姓一定会买,谁家不想吃饺子?”周福贵一脸认真,不过也想到了一个问题:“可阿沫不是说榆树面要不少杂粮面吗?咱们两家凑凑,看看能做多少?”
周沫挑眉——两家都穷,能凑出个什么?
周福生摇摇头:“我家也不剩多少,要不咱们跟村里人借些粮?”
周沫心下腹诽——咋不借点钱呢?
“不行,我还是怕,咱们又不会做生意,会不会有麻烦?”
周沫扶额,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表达些什么。
这个时候,她又想起了苏秀才……
不行,明天一定要去找他习字!
而且弟弟妹妹早就过了启蒙的年龄,北国没有供女子学习的学院,不过有钱人家都是请先生上门教习,至于弟弟根本就上不起私塾启蒙。
也不知道请苏秀才需要多少钱?
或者包个一日三餐,送粮食?
两个大汉虽然不会做买卖,但自家老娘的命重要,也许就这么一丝希望,再不做些什么,老人家怕是撑不过秋天。
“女儿啊,爹和大伯去借点粮食,你来扯面,我们给你打下手,给你奶挣钱治病,可好?”